① 鈴蘭開花後,後續怎麼處理
[花後管理]花凋謝後及時剪去花梗,再追肥1~2次。晚秋地上部枯萎後,覆蓋腐葉、牛糞,保護根莖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地栽需每隔3~4年分栽一次。盆栽多選擇肥裝而碩大的根莖芽,每盆栽4~5個芽,需每年換盆一次。
[采後管理]在入夏後植株地上部分枯黃時,小心將根莖從土中掘出,然後進行分級,風干2~3天即可。可將已處理好的根莖置於相對濕度為40%~50%,溫度為l~3℃的環境中進行保存。鈴蘭的球根通常在上述條件下可貯藏90~l00天而不致影響其使用效果。在貯藏過程中,應該每隔20天左右檢查一次,發現種球腐爛要及時處理。
開春栽種。
② 鈴蘭花的根苗要怎麼養
將鈴蘭花根苗種植在經翻耕並施入基肥的疏鬆、排水較好的半陰地塊或盆栽。
注意芽呈肥大狀即為花芽,栽植後翌春便能開花;芽瘦小,先端呈圓錐狀的為葉芽,而要經過培植一年後才能開花。栽植實生苗重點要鏟除雜草。特別是苗根要勤鏟、淺鏟,防止松動苗木。
成齡苗主要是鬆土、保墒、乾旱時澆水,防止雜草叢生。如土壤肥力不足,在葉片枯萎後或萌芽淺施一次農家肥,多年生地塊由於根莖伸長、潛芽較多、密度增加,此時對多密苗進行適當疏苗。可採用深鏟、深越辦法殺苗及人工間苗。
(2)鈴蘭發芽後該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性喜半陰、濕潤環境,好涼爽,忌炎熱乾燥,耐嚴寒,要求富含腐殖質壤土及沙質壤土。生陰坡林下潮濕處或溝邊,海拔850~2500米。
鈴蘭植株矮小,幽雅清麗,芳香宜人,是一種優良的盆栽觀賞植物,通常用於花壇花境,亦可作地被植物,其葉常被利用做插花材料。有乳白、粉紅和斑葉等品種。入秋時紅果嬌艷,十分誘人。
由於所有花朵都向下綻開,當切花使用時,應以細鐵絲和透明膠帶特別處理,讓花朵看起來比較明顯。
③ 鈴蘭發芽後不久嫩芽干癟如何搶救
可能是曬太陽過多了呢,鈴蘭性喜涼爽濕潤和半陰的環境,溫度過高時要盡量避免陽光的照射,保持土壤濕潤。
鈴蘭花朵長得像鈴鐺一樣呈潔白色,翠綠色的葉子,看著很清新潔凈讓小編愛不釋手。小夥伴們也許會問我鈴蘭不是有毒的嗎?是的,鈴蘭有毒性的特別是鈴蘭的葉子,不過只要小夥伴們別去摸它就不會有事的,不要因為鈴蘭有毒性就對鈴蘭敬而遠之,鈴蘭的香氣可是能消炎殺菌、清新空氣、抑制肺炎球菌和結核桿菌的,不過家裡有小孩子的倒是要注意一下最好是擺放在小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種植方法:
1.鈴蘭對土質要求不高,但是在疏鬆、排水性好的肥沃微酸性土質中會生長得更好,可以施用【沃葉菌肥】少量的,花朵更醇香。
2.鈴蘭喜歡陰涼濕潤的環境,不怕寒,放在陰涼處不要在陽光下暴曬。溫度最好是在15度左右,最高溫度不能達到28度以上。
3.為保持空氣中比較高的濕度,要在鈴蘭周身噴灑用一些水,最好是用飲用水,清水也可以。每天要澆一次水,生長期要在早上和晚上分別澆一次水,陰雨天的話可以少澆一次。
4.鈴蘭喜肥,每隔十天要給鈴蘭是一次肥,最多不能超隔十五天以上。肥料可以用稀薄的液體肥,每次施肥之後要翻動盆土讓鈴蘭更好地吸收養分。
5.鈴蘭開花以後要把老枝修剪掉以留出足夠的養分讓其他還未開過花的枝莖開花。每年初春發新芽之後要進行鬆土以保證土壤疏鬆性。
6.每年要給鈴蘭進行一次換盆。
7.鈴蘭分株繁殖方法,在春天或者是秋天的時候可以進行,不過鈴蘭繁殖的最好季節是每年的十一月份。把鈴蘭根部的嫩芽連同莖段一起摘下來種植到新的盆土裡,注意溫度和澆水問題,一般來年新的鈴蘭就可以正常生長了。鈴蘭也可以直接播種繁殖,在秋天的時候播種,養護得當,第二年的春天就可以發芽了。
注意事項:
1.鈴蘭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入一些基肥來提高鈴蘭所需的養分,在初春和深秋的時候要追一次發酵肥。
2.鈴蘭植株矮小花盆太大會很突兀,選擇相對小一些的花盆就可以。
2.鈴蘭喜歡潮濕的環境,怕乾旱,所以要多澆水,並保持空氣濕潤。
3.鈴蘭沒有發現過病蟲侵害,所以不用擔心它會生病,也不要用葯物預防以免適得其反。
4.鈴蘭根丁香、水仙不能一起養殖,鈴蘭根水仙它們倆相互排斥,放在一起養殖兩個都養不好。鈴蘭會克制丁香,放在一起養丁香花狀態會很差,有枯萎的可能,相離30厘米都不行,不過你只要把它們倆分開那麼丁香就立馬會生機勃勃。
5.鈴蘭花花小而且是向下開的,摘花的時候可以用細鐵絲固定讓花朵顯眼一些。
別看鈴蘭有毒,但它可是一味很好的葯材。鈴蘭性溫利水,活血消腫,治療跌打損傷可是一個好手。
④ 鈴蘭發芽後被鳥叨斷了,還能否發芽需要怎樣護理
不行了 一棵芽就長一次 就像百合 鬱金香一樣
⑤ 鈴蘭要怎樣管理
栽種前施足基肥,栽後澆透水,冬季蓋草防寒。早春萌發後撤去覆蓋物,並進行鬆土,每10~15天施一次稀薄餅肥水,花梗抽出後暫停施肥。花謝後及時剪去殘花梗,使養分集中供應根莖,同時要進行中耕除草。
花後和8月底應再各施一次上述液肥,以利積累養分,促使根莖生長充實,有助於休眠芽生長。生長期間天氣乾旱時應多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生長和開花。繁殖用播種或分株均可。播種經5~6年才能開花。分株最好在秋季進行,宜每3~4年分株一次,以保持生長旺盛。
盆栽宜選用腐葉土、園土另加少量河沙及骨粉混合配製的培養土。澆水要見干見濕,並注意提高周圍空氣濕度。鈴蘭是優良的地被植物,也是切花的重要材料,可用其製作花束、花籃。
⑥ 鈴蘭花怎麼養,鈴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鈴蘭的養殖方法(基本知識)
最佳繁殖時間:鈴蘭秋季葉片枯萎後,封凍前也可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佳。
最佳生長土壤:鈴蘭要選擇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微酸性土壤,半陰、半陽地段較適宜。
生長濕度要求:鈴蘭在生長期應經常給鈴蘭保持疏鬆土壤和土壤濕潤。
最佳生長溫度:鈴蘭最佳生長溫度為18~22℃。
最佳生長光照:鈴蘭適宜散射光和半陰的環境。
二、養殖鈴蘭的注意事項
施撒肥料:
1、鈴蘭在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發酵的追肥,經10~15天後逐漸向光處,室溫升至20℃,底溫22℃,並增加澆水和追肥,經3周便可開花。
2、管理鈴蘭要施足基肥。春季萌芽後,每隔7~10天澆稀釋的腐熟餅肥一次,當出現花梗、花謝及秋季後各施液肥一次。
(6)鈴蘭發芽後該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一、鈴蘭:
鈴蘭(學名:Convallaria majalisLinn.)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風鈴草。氣味甜,全株有毒。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無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狀莖。具光澤。呈鞘狀互相抱著,基部有數枚鞘狀的膜質鱗片。葉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花鍾狀,下垂,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膜質,花柱比花被短。入秋結圓球形暗紅色漿果,有毒,內有橢圓形種子,扁平。花果期5~7月。
鈴蘭原產北半球溫帶,歐、亞及北美洲和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海拔850~2500米處均有野生分布。
鈴蘭全草可入葯。夏季果實成熟後,採收全草,除去泥土,曬干。有強心,利尿之功效。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纖顫,由高血壓病及腎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但由於鈴蘭全株各部位均具有較強毒性,切勿在無專業醫師指導的情況下服用。中毒不良反應常表現為腹痛、嘔吐、心率下降、視線模糊、眩暈、皮膚紅疹等。
二、栽培技術:
1、選地
鈴蘭喜陰涼、潮濕環境,耐寒。鈴蘭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但肥沃疏鬆的土壤,生長健壯,枝葉繁茂,花朵香氣濃。因此要選擇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微酸性土壤,半陰、半陽地段較適宜。
2、季節
鈴蘭展葉後隨之抽葶,展葉前是栽培鈴蘭的最佳時期。秋季葉片枯萎後,封凍前也可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佳。
3、株距
首先要平整土地、深翻30厘米,土壤瘠薄可每平方米施農家肥4~5公斤,畦栽可使面,畦寬1.5米,長因地塊決定。密度為30厘米×20厘米適宜,壟栽壟寬30厘米,株距15厘米為宜。
栽培實生苗時,由於小苗根嫩,栽培時要細心,株距可以密些;深度以苗尖露出地面2厘米。成齡苗栽培,可在早春地衣化凍20厘米左右隨起苗隨栽培成活率高,當年可以有部分植株開花結實,栽培時根系要舒展,覆土深度在2~3厘米,踏實,乾旱時要交透水、封垵,移栽時要清理根系,對過多的根莖剪下做繁殖種根用。
4、管理
栽植實生苗重點要鏟除雜草。特別是苗根要勤鏟、淺鏟,防止松動苗木。
成齡苗主要是鬆土、保墒、乾旱時澆水,防止雜草叢生。如土壤肥力不足,在葉片枯萎後或萌芽淺施一次農家肥,多年生地塊由於根莖伸長、潛芽較多、密度增加,此時對多密苗進行適當疏苗。可採用深鏟、深越辦法殺苗及人工間苗。
5、病蟲防治
鈴蘭在栽培區,沒有發現病蟲害,一般不用葯劑防治。
網路鈴蘭
⑦ 為什麼鈴蘭發芽後長不起來
鈴蘭發芽後長不起來,可能是因為曬太陽過多。鈴蘭喜歡涼爽濕潤和半陰的環境,溫度過高時要避免陽光的照射,以及夏季需要適當的給鈴蘭遮陰,同時也要保證鈴蘭有充足的水分。
也可能是因為成長期養分不足,鈴蘭喜歡肥力充足的土壤。在其成長期,需要施加氮磷鉀復合肥,為鈴蘭補充養分,促進植株生長。還需要每隔一年給鈴蘭更換一次盆土,確保盆土肥力充足。
鈴蘭的養殖技巧
養殖鈴蘭,需要准備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鈴蘭有較強的耐寒性,怕高溫和強光照射,需要將其放置在半陰處,讓其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的光照,促進其進行光合作用即可。
鈴蘭怕乾旱,喜歡潮濕的環境。春秋兩季,需要給鈴蘭每隔兩天澆水一次,夏季每隔一天澆水一次,冬季氣溫低下,半個月澆水一次即可。每次給鈴蘭澆水,都需要將鈴蘭根部土壤完全浸濕才行。
⑧ 鈴蘭的種植注意事項
鈴蘭在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發酵的追肥,經10~15天後逐漸向光處,室溫升至20℃,底溫22℃,並增加澆水和追肥,經3周便可開花。
鈴蘭在栽培區,沒有發現病蟲害,一般不用葯劑防治。如有褐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粉劑700倍液噴灑。
鈴蘭喜濕潤的土壤環境,不耐於早,要經常給環境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所用之水最好是軟水。栽後澆透水,天旱時注意澆水。
(8)鈴蘭發芽後該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鈴蘭在管理上要施足基肥,春季萌芽後每隔7~10天澆稀釋的腐熟餅肥一次,當出現花梗、花謝及秋季後各施液肥一次。
2、鈴蘭溫室種植易滋生病蟲侵害,經常見的是莖腐、炭疽、葉斑等真菌病害。平時要定期用銅素殺菌劑防治,並嚴禁從病株上采種繁殖,一旦發現病株,要立即銷毀清除,以防傳播蔓延。
⑨ 鈴蘭發芽了,葉子越長越黃,這可如何是好呢,都有點枯萎了!!求救!
看樣子土太貧瘠(酸鹼度不適合),還有水分不夠。剛發芽的不能照太陽
⑩ 鈴蘭是怎麼栽培管理的
鈴蘭,是公園、庭院最好的綠被植物。秋季落葉後進行栽培。栽培時,土地要施足底肥,進行深翻,土壤中要有足夠的腐殖質,使之肥沃疏鬆,有條件的可與鳶尾、紫萼等耐陰花卉配植。株行距為20厘米×20厘米,不必過於整齊而失去天然野趣。栽培挖穴略大,穴底施入腐熟的餅肥粉、骨粉作為基肥,回土後把鈴蘭植於穴中。栽培深度應在土表5厘米以下,扶正填土壓實,把水灌透,用樹葉覆蓋地面,保護植株安全越冬。鈴蘭盆栽,可在早春的2月中下旬進行。花盆可選宜興陶質筒盆。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3份、山泥土2份、砂質菜園土2份、肥田泥2份、堆積的干雜肥1份配製。栽培時,還可在花盆底部加入適量的腐熟的豆餅粉、骨粉作為基肥,再填入半盆培養土後,挑選具有花芽的肥大根莖,植於花盆中央,覆土至盆沿2厘米,把水澆透,上面蓋以苔蘚,置於溫暖處,進行花搭光照射,每日噴水4~5次,待其萌發新葉後,便可進行正常管理。鈴蘭,植株矮壯,葉片肥大,花多果多,耗肥量大。一般2月底就要開始追施肥料,如腐熟的人畜糞尿、餅肥水等。但施肥不宜過濃,一般以1∶8或1∶10的比例,追施1~2次。待新葉展開後,再用0.2%的磷酸二氫鉀和上述比例的有機液肥進行澆灌,每7~10天一次,促進花葶粗壯。操作時,要先松盆土,或在盆邊理溝,施後覆蓋肥沃土壤,次日把水灌透。這樣,盆土疏鬆肥沃、濕潤,有利於植株吸收。夏季可施以氮肥為主的有機液體肥料,每十天半月一次,促進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秋季,施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促進植株根莖肥壯、新芽膨大和花芽分化。總之,在生長季節,一定要有充足的養分,並使之有效的吸收。這樣,植株才能旺盛生長,按時發芽開花。鈴蘭,在生長季節,喜歡盆土濕潤。但是,盆內不能長期積水,否則容易爛根,造成植株生長不良,不開花。如果空氣濕度不夠,還會使葉片產生病斑。根據長期蒔養的經驗,一般土壤以6分濕潤、4分乾燥為宜。具體的澆水原則是:春季的2月下旬,要澆兩次透水,促進花葶抽生;3~4月要結合施肥,每次把水澆透,再視其盆土的乾燥情況,每隔3~4天澆水一次;夏季可在每天上午8~10時把水澆透,如果土壤還覺乾燥,還可在下午5時以後,用灑水壺沖洗一次;秋季可用渾水澆花的方法,每隔3~4天澆一次,以土壤干潤即可,這樣就可促進植株進行花芽分化;冬季停止澆水,讓鈴蘭在干潤的土壤中休眠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