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怎樣管理甘蔗才好

怎樣管理甘蔗才好

發布時間: 2022-03-05 22:58:07

① 甘蔗種植管理要注意什麼,甘蔗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甘蔗種植的管理需注意以下幾點:
1.苗期的管理
甘蔗從萌發出土後至拔節伸長之前,這段時間的田間管理叫苗期管理。苗期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保證全苗、苗齊、苗勻、苗壯,促進早期分櫱,爭取更多的有效莖,並為蔗莖的伸長打好基礎。
(1)查苗補苗
全苗是甘蔗高產的基礎。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新植甘蔗不同程度缺苗總是不可避免的,為了保證全苗,下種時,在蔗畦兩端或者行間預育一些種苗,當蔗苗基本上萌發出土後進行查苗,缺株斷行達一尺以上的,要進行補植,補苗時間最好選擇陰雨天,補苗成活後,要及時施速效氮肥,使之迅速趕上原有的植株。
(2)及時揭膜、中耕除草、追施苗肥
當甘蔗幼苗有4-6片葉時,要及時揭膜,追施苗肥,視蔗苗長勢情況,結合中耕除草每畝施用尿素25-35公斤,氯化鉀15-20公斤。施肥後,要進行化學封閉性除草,防止雜草對苗期甘蔗生長的危害。一般畝用阿特拉津4-5兩加乙草胺二兩,兌水50-60公斤噴霧處理土表,葯效可達40-60天,基本解決甘蔗封行前雜草危害問題。
2.拔節伸長期的管理
拔節伸長期一般是在六月上、中旬到十月份這斷時間,是甘蔗生長最旺盛,決定產量最關鍵的時期。
(1)重施攻莖肥,搞好大培土
甘蔗伸長期生長快,需要肥料多,占整個生長期50%以上,攻莖肥在甘蔗分櫱期末至拔節伸長期初(六月上、中旬)施完,每畝施尿素40-50公斤,氯化鉀10-25公斤,結合大培土20厘米左右,建議使用中耕施肥培土機一次性完成作業。
(2)加強對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
甘蔗蟲害主要有螟蟲、薊馬、綿蚜蟲等。除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健康種苗,抓好種苗消毒,清除病株,在甘蔗收獲後燒毀病葉等,在整個甘蔗生產過程中都要抓好病蟲的防控。根據蟲情預報,螟蟲防治重點抓好苗期和伸長初期兩個時期;防治薊馬要在發生初期進行防控,可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或敵敵畏1000倍液噴殺;8月以後要注意檢查綿蚜蟲,綿蚜蟲可用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每畝10-20克,或者50%辟蚜霧每畝20-30克兌水30公斤噴殺,最好是在甘蔗種植和大培土施肥時兩次使用度兌等高效農葯進行處理,確保整個甘蔗生長期的蟲害預防。同時在大培土後要及時用除草劑進行封閉處理。
(3)注意防澇抗旱
雨季低窪漬水地塊要及時排澇,防止蔗低積水;旱地在培土時要進行封壟蓄水,天旱時,提倡使用噴灌,或者用噴淋機抽水進行溝灌等方法防旱。
3.後期管理
注意防綿蚜蟲和鼠害,防旱,防倒伏,剝除枯葉、老葉,防霜凍。 四、原料蔗砍收
按照糖廠統一計劃安排砍收,原料蔗收獲規格:蔗梢砍至生長點(雞蛋黃)以下15厘米,蔗莖不能帶泥沙、須根和葉鞘等雜物。砍收方法:採用小鋤低砍,一般砍入土中3-5厘米,盡量減少蔗頭破裂,利於宿根蔗的生長。
田間管理工作對甘蔗的生長和產量影響很大,如果田間管理不及時,雜草叢生、病蟲為害、肥料不足等,好苗壯苗就可能逐漸變成弱苗或少苗、死苗,最後得不到應有的高產,還直接影響下一年宿根的產量。相反,田間管理及時,甘蔗萌發後,認真抓好甘蔗的田間管理工作:做到及早護理、及時追肥、促進甘蔗分櫱,抓好病蟲草的綜合防治,使甘蔗生長旺盛,才能奪取高產。
4.田間管理工作對甘蔗的生長和產量影響很大,如果田間管理不及時,雜草叢生、病蟲為害、肥料不足等,好苗壯苗就可能逐漸變成弱苗或少苗、死苗,最後得不到應有的高產,還直接影響下一年宿根的產量。相反,田間管理及時,甘蔗萌發後,認真抓好甘蔗的田間管理工作:做到及早護理、及時追肥、促進甘蔗分櫱,抓好病蟲草的綜合防治,使甘蔗生長旺盛,才能奪取高產。

② 甘蔗種植該如何科學管理

甘蔗種植管理技術

1、深耕深松、精細整地          

有條件盡可能用拖拉機或牛進行犁耙整地,將蔗地深耕35至40厘米,達到深、松、細、平,以利於保水保肥。         

2、開好植蔗溝          

按行距水旱田為110~120厘米、山坡地為90~100厘米開好植蔗溝,山坡地、平旱地溝深為35~40厘米以上,溝底寬20~25厘米,溝底平整並有細碎鬆土。水田採用「高畦式」種植方法。

3、播種時間及相關要求          

種植時間於每年12月至翌年2月4日結束,並進行地膜覆蓋。種莖需選擇純凈、新鮮、蔗芽飽滿健壯、無病蟲害的半莖或蔗尾作種,對不能作種子用的蔗種盲芽部分,要挑選出來。

田間管理         

前期管理:

(1)有條件的應追施壯苗肥,壯苗肥應在4至6片葉時進行,畝施尿素15公斤,10kg鉀肥及3kg農葯,然後小培土5至7厘米。          

(2)注意防治第一代螟蟲,時間一般發生在3月20日前,可用殺螟乳劑等農葯進行噴殺。         

中期管理:中耕除草、及時追施拔節肥和大培土。          

(1)要求在五月中旬前完成。將肥料和農葯拌均勻後,均勻撒施於蔗蔸周圍,然後進行大培土。 

(2)肥料用量:畝施22%生物肥100~150公斤、尿素10~20公斤、鉀肥10公斤、農葯5公斤。          

(3)病蟲害防治:4~7月份注意防治第二代螟蟲和葉面害蟲(綿蚜蟲、薊馬等),可用劈芽霧等農葯噴施防治。7~8月份注意防治甘蔗梢腐病,發現甘蔗心葉生長扭曲,要立即施葯防止蔓延,可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0.1公斤兌水100公斤噴灑病區甘蔗植株心葉。 三月至四月及七月至八月投放老鼠葯防治老鼠。

後期管理:

8月下旬至9月,可畝撒壯尾肥15kg尿素、5kg鉀肥、3kg農葯。剝除枯老葉、防治病蟲鼠害、防倒伏和適時砍收。砍收時注意實行小鋤低砍,盡量減少蔗蔸破裂,以利宿根蔗增產。

③ 甘蔗怎樣才能長得好

甘蔗的種植技術 2009-11-03 信息來源:中國植保網 視力保護色: 【大 中 小】【列印本頁】【關閉窗口】 蔗苗和宿根:田間甘蔗種植不由種子開始,一般都直接種植蔗苗。蔗苗來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莖,因為蔗節上會長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莖,分切成一段段雙芽苗,然後平植或斜植。近來為了節省人工,也有採用整株平植的。早期人工充裕時,在將要採收的原料莖的梢頭上,採取二支雙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開工期,只能用於春植或一期糊仔。其它還有分--切離苗及各種側芽苗等。另外還可以採用宿根方法,就是當原料甘蔗採收時,不挖蔗頭,採收後再經過切頭、開根、排土、施肥即可。

植期:甘蔗生長期主要受氣溫和品種影響,在台灣大約 14 ~ 18 個月,不過宿根的可以縮短,只需要 12 個月。生長期不足的甘蔗,不只產量低,而且糖度也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為種植適期,因為製糖開工期從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夠生長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後採收來配合。

間作:幼蔗生長緩慢,土地沒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這時可以間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長,趕在蔗--長大之前收獲完畢,以增加土地收益。但有個條件需要遵守,就是間作的作物不能對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響。適宜的作物有甘薯、落花生、豆類、玉米、西紅柿、大蒜、馬鈴薯、瓜子西瓜等。

糊仔甘蔗:在輪作制度中,通常是一期新植,接著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後又回到新植。而在末期水稻未收獲前,把新植甘蔗種植在水稻株間糊狀泥土中,稱為糊仔甘蔗。它的優點是既不影響水稻生長,又可使後作甘蔗提早種植,還可節省整地築畦等作業費用。和第一期水稻間作的,稱為第一期糊仔甘蔗,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和第二期水稻間作的,稱為第二期糊仔甘蔗,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綠肥:預備秋新植的蔗田,可以利用前作收獲後的休閑時間播植綠肥,而在種蔗前犁翻入土,以供應土壤中的有機肥。常用的綠肥作物有太陽麻、田菁和虎爪豆等。

養雞怕雞瘟,種蔗怕著病。甘蔗是生物,不小心照顧,難免百病叢生,甚麼白葉病、--紋病、葉枯病等。只要得了病,不管是甚麼病,一律無葯可醫,只能整株拔除,燒掉,再好好陡媯�砼尾粫?魅鵑_來,這就需要勤快巡查,早期發現,迅速撲滅。而更好的防治方法是育成抗病品種,不怕病毒來襲。

④ 水果甘蔗中耕,巧妙的管理要點有哪些

適當施肥:出芽後融合第一次鋤草開展施肥,第二次大田成長期融合每一次培土施稀釋肥,第三次適當使用葉面肥和平衡肥,每一次時加噴灑新高脂膜,進一步提高肥的比較有限成份率。

培土定苗:一般每一年應培土3―4次,每一次間距30天上下,與此同時融合培土,適當定苗,適當噴灑新高脂膜,在綠色植物表層,能避免 病原菌浸染,提升 抗洪澇災害工作能力,提升 植物光合作用抗壓強度,維護禾苗健康成長。

合理灌溉:水果甘蔗用水量大,應留意立即注水,但應防止洪水澆灌,倡導輕水澆灌,維持土質干濕區濕,以潮濕為主導,適當噴灑壯莖靈,可使綠色植物桿莖粗大、葉子肥大、茶葉的顏色細嫩、主莖繁茂,純天然品味濃,同時可提高抗災難工作能力,降低化肥有機肥使用量,減少殘毒。

六、適當砍收

果蔗全成長期為260天上下,即從出芽後起經260天之上的成長期才可以做到充足完善,生產量最大、質量最佳,不然太早過遲都危害生產量和品質。

殘渣燒毀,與此同時灌水浸田一周之上,解決沉渣和土質中的蟲害,待水干後再次耕翻,深層規定在三十厘米之上;輪種地也應將土層沉渣消除後再次耕翻。理墒前應先將土垡耙碎,規定栽種溝距120厘米,溝深40厘米之上,排水溝寬20厘米。

⑤ 種植甘蔗怎樣田間管理

甘蔗的田間管理:
1、查苗補苗
保證全苗是獲得高產的條件之一。但是往往由於種苗的選擇或處理不當, 下種期不適,下種技術粗放,氣候失調或病蟲危害等等原因都會造成缺苗。所以, 必須做好查苗補苗工作。補苗時期:在萌芽基本結束,蔗苗長出3-5片真葉時, 發現缺株斷行達50厘米以上的就要及時補苗。
補苗用種苗來源:
①用假植苗來補, 即在蔗溝兩端或田邊按下種量的5%多播一些蔗種,以備補苗之用。
②用預育苗來補;
③移密補稀;
④挖不留宿根的蔗蔸來補。補苗技術:挖苗帶土,剪去半截葉片,澆足定根水。
2、間苗定苗
目的:拔除過多分櫱,減少養分消耗,使蔗株分布合理,生長健壯。
除櫱原則:可歸納為「五去五留」,即:去弱留強,去密留稀,去遲留早,去病留健,去淺留深。在操作上需要「穩」、「狠」相結合。「穩」就是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留有餘地。即根據甘蔗生長狀況和水肥管理水平,確定每畝有效莖數。在這個基礎上多留10-15%的苗, 同時大體上計算出每1米行長應留的苗數。狠」就是在確定了應留的苗數後,應堅決間掉多餘的分櫱, 以免白白消耗養分,影響生長。
間苗時間:一般在分櫱末期到伸長初期結合大培土進行。
3、中耕、除草和培土
除草:
甘蔗在封行之前,雜草容易生長,消耗養分遮蓋蔗苗, 所以要及時進行蔗田除草。一般結合中耕培土,以手工操作進行。 常用除草劑有「西馬津」和「阿特拉津」等,每畝用200-250克兌水50-75 公斤在甘蔗出苗之前噴霧處理土面,效果不錯,葯效長達3-4個月,噴葯1次就可解決苗期的雜草問題。
培土:
培土是甘蔗栽培上一項必須而又繁重的田間管理工作。一般要求進行三次。
小培土:在幼苗有6-7片真葉,出現分櫱時進行。培土高約3厘米有助於根系發育和促進早期分櫱的作用。
中培土:在分櫱盛期,蔗株開始封行時進行。培土高約6厘米,有促進生長的作用。
大培土:在伸長初期進行,培土高度20-30厘米。
作用:
①讓基部節與土壤接觸,誘發新根長出,形成更加龐大的根系,增強吸收能力, 促使地上部分迅速伸長;
②抑止後期分櫱的發生和防止倒伏。注意事項:將基部腳葉打掉, 使根點與土壤接觸。培土還能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並結合施追肥進行。
4、灌溉和排水
甘蔗的需水規律:甘蔗一生需水量大但不耐澇,總的需水趨勢是「兩頭少,中間多」。即萌芽期、分櫱期和成熟期需水量少,伸長期需水量大。 因此蔗田應分別保持「潤--濕--潤」狀態。雲南氣候是冬春乾旱,夏秋多雨。所以在甘蔗生長前期,需水量雖少, 但應加強灌溉。伸長期時逢雨季,一般不需灌溉。雲南有80%多的蔗地沒有灌溉條件。甘蔗不耐澇,蔗田積水會引起爛根,需及時排水。
5、剝葉和防倒
剝葉:隨著蔗莖的伸長,基部葉片自下而上逐漸枯黃,在甘蔗生長後期打去枯黃腳葉,有增產、促熟、增糖的作用。在濕熱蔗區, 剝葉可以降低田間濕度減少氣根和側芽萌發對養分的消耗,減輕鼠害和病蟲危害。不打腳葉的情況:由於打腳葉增加了蔗田的通透性,土壤水肥蒸發量大。 所以乾旱地不宜打腳葉,以利保水防旱;留種田不宜打腳葉,保證蔗芽不受損傷。

⑥ 如何種植好又長又粗壯的甘蔗

種植好又長又粗壯的甘蔗的方法如下:

  1. 甘蔗為喜溫、喜光作物,年積溫需5500℃-8500℃,無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氣濕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時數在1195小時以上。

  2. 深耕是增產的基礎。甘蔗根系發達,深耕有利於根系的發育, 使地上部分生長快,產量高。深耕是一個總的原則和要求。具體深耕程度必須因地制宜,視原耕作層的深淺,土壤性狀而定,一般30厘米左右。深耕不宜破壞原來土壤層次。蔗溝的寬窄、深淺要因地制宜,一般是20厘米左右深,溝底寬20-25厘米,溝底要平。

  3. 甘蔗生長期長,植株高大,產量高。所以在整個生長期中, 施肥量的多少是決定產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於甘蔗的需肥量大,肥料在甘蔗生產成本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正確掌握施肥技術,做到適時、適量,而又最大限度地滿足甘蔗對肥料的需要,有著重要的意義。

  4. 甘蔗在封行之前,雜草容易生長,消耗養分遮蓋蔗苗, 所以要及時進行蔗田除草。一般結合中耕培土,以手工操作進行。

  5. 種苗消毒、浸種處理:用50%多菌靈或托布津各1000倍液浸種10分鍾;或將種苗剝莢後用2%石灰水浸種12-24小時,或用清水浸種1-2天。

⑦ 種植黑皮甘蔗,怎麼樣管理好

黑皮甘蔗能帶來不少的經濟效益,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種植黑皮甘蔗怎麼樣管理好?

⑧ 甘蔗怎麼種才能長得又大又直

甘蔗香脆,香甜爽口,汁液飽滿,口感香甜,營養價值豐富,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很多人都在種植甘蔗,主要集中在台灣、福建等南部熱帶地區。那麼如何種植甘蔗呢?一起來學習一下它的種植技術吧。

5、採收要及時

甘蔗一般在同年12月至次年3月採收,我們最好選擇晴天進行甘蔗的採收,收割時要注意盡量一次性切斷甘蔗,所以我們最好選擇更鋒利的刀具。採摘甘蔗時速度應該快速,保持甘蔗切口平整,藤頭不折斷。收割完成後要注意清園,主要是防止甘蔗葉長時間覆蓋在甘蔗頭上,造成甘蔗頭變質變酸,影響來年甘蔗的生長發育。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了解到甘蔗的種植技術並不復雜,但必須掌握主要的注意事項,這樣甘蔗才能長得又大又直。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控製成本,根據實際情況來對甘蔗田進行管理。

⑨ 種植黑皮甘蔗怎麼樣管理好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 一、整地 1、先犁遍蔗地,然後再耙碎耙平。 2、開蔗溝行距:坡地0.9~1米、水田1.1~1.2米,溝深5~7寸,溝寬6~8寸,溝底要平,留1寸左右的松細土。 二、種苗處理 1、砍種:要求砍成雙芽段,砍種時注意不要砍壞蔗芽和砍破種苗兩端切口。 2、浸種:用2%的石灰水浸12小時或清水浸種24~36小時,可提高發芽率。 3、消毒:用2%多菌靈葯液浸種,消毒5~10分鍾,可防鳳梨病的發生。 三、種植 1、施足基肥:種植時畝施復合肥80~100斤,有腐熟的農家肥混施更好。 2、下種前,結合施放基肥,每畝施放3%呋南丹6~8斤或特丁磷6~8斤,防地下蟲危害種苗,確保發芽率。 3、下種:用雙行品字形或雙行擺種,蔗芽向兩側平擺。畝用種苗約1400斤,每米下種芽數要保證達10~12個有效芽。下種後用碎泥覆蓋一寸左右。 4、開排水溝:水田種的在蔗田周圍開通排水溝,田塊較大的還要開十字溝,確保蔗田雨後不積水,防止蔗種浸壞變質影響萌芽率。 5、除草:甘蔗種植後1~2天,需進行地面封草處理,即畝用40%阿特拉津150~200克,兌水50~60公斤噴霧地面防雜草。 四、苗期管理 種後加強蔗田的管理,一要防蔗田積水,一要防人畜殘踏。甘蔗齊苗3~5葉後要及時進行除草施肥,畝施尿素10~15市斤,以促進蔗苗健康生長。蔗苗開始分櫱時,每畝用高效殺蟲劑全面噴殺一次,防止苗期螟蟲危害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