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芝麻如何管理
注意病蟲害
經常照顧好
芝麻成熟了,可以做芝麻醬,芝麻糊,芝麻油等等
② 如何對黑芝麻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間苗、定苗的原則是「密留稀,稀留密,不稀不密留壯的」。就是說出苗多時多間苗,出苗少時多留苗,出苗不多不少時則去劣苗留壯苗。苗高6~9厘米時,進行間苗,苗高10~15厘米時定苗。瘠薄土地株距為9~12厘米,肥沃土地株距15~20厘米為宜。
2.中耕除草間苗期中耕除草,生長期要保持土松無草,雨後及時中耕除草和疏鬆土壤,防止地面板結,減少地面蒸發。開花前,培土防倒伏。結合中耕經常間苗、定苗。夏播芝麻地區多撒播,結合中耕進行間苗。
3.追肥多在開花前進行,以磷鉀肥為主,每667平方米用過磷酸鈣15~20千克。
4.打頂植物生長存在「頂端生長優勢」,這種特性有助於芝麻苗期和花期的生長發育。生長後期則往往因氣象因素影響,特別是受外界溫度降低快的影響,芝麻莖的頂端生長對芝麻的生殖生長來說,不僅為無效部分,而且白白消耗養分。因此,摘除頂梢可避免無謂消耗,使養分集中供給籽粒,以增加有效蒴果數和粒重,實現增產效應。打頂方法很簡便,選擇晴天,摘除芝麻植株頂梢2~3厘米即可。
③ 芝麻開花期間有哪些相關管理技巧
合理追肥:花期追肥能促進芝麻花芽分化。可以採取撒施氮肥、葉面噴施磷鉀肥和硼肥的方法。土壤保肥供肥性好的田塊,在初花期施1次尿素即可,地力差的田塊分兩次施氮肥.每畝施尿素7.5-10公斤,現蕾至初花期重施肥,開花結蒴期看苗補施。葉面肥宜在初花期連續噴施2次,每次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硼砂1OO克& #40;先用少量溫熱水將硼砂溶解& #41;,加水50公斤噴霧。
防漬抗旱:芝麻在開花結蒴期受漬,輕則秕粒增多,重則萎蔫死亡。雨後要及時清溝理墒,遇旱及時灌水。灌水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避免大水漫灌。
適時打頂:在盛花後期,主莖頂端葉節簇生,近乎停止生長時,擇晴天上午摘除頂端3-4厘米。
防治病蟲:重點防治青枯病、葉斑病。在初花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滅病威膠懸劑300倍液噴霧。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防治蚜蟲選用大功臣、一遍凈等吡蟲啉類農葯噴霧。
噴施調節劑:在芝麻初花期用l000倍的802溶液連續噴施2次,防止早衰。對徒長芝麻,在初花期噴1次0.01%縮節安溶液控長。
請參考
④ 芝麻如何生長呀
夏芝麻豐產栽培,在施肥上要做到重施、淺施基肥,適量施用種肥,重施花蕾肥,補噴磷、鉀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盡量減少化肥用量,以改善芝麻品質。每生產100公斤芝麻需肥量:氮肥6.24~8.13公斤、磷肥2.19~3.28公斤,鉀肥6.24~10.19公斤。
但是,在我省夏芝麻種植中,農民多數不施基肥,追肥也僅僅追施尿素或少量復合肥。肥料施用不合理,嚴重影響著芝麻增產潛力的發揮。
目前,我省各地夏芝麻已進入生長中期,必須抓緊搞好中後期肥料管理,實現增產增收。
追補基肥 對於沒有施用基肥的田塊,要抓緊時間追肥,預防脫肥。對於高產田,每畝施優質硫酸鉀型復合肥10公斤,淺埋4~6厘米深;對於中低產田,每畝施優質硫酸鉀型復合肥10公斤,加尿素5公斤。
重施花蕾肥對於已施用基肥的田塊,要重施花蕾肥。單稈型芝麻,在現蕾至初花期施用花蕾肥,地力薄或長勢差的應適當早施;分枝型芝麻則以分枝出現時追施為宜。一般每畝追施尿素5~10公斤,加優質硫酸鉀型復合肥5公斤,或每畝追施優質硫酸鉀型復合肥10~15公斤。
補噴磷、鉀肥在夏芝麻初花期,每畝用0.3%~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每5~6天均勻噴施一次,連噴2~3次。同時也可每畝間隔噴施硼砂、鉬酸銨溶液或硫酸鋅溶液50公斤,每畝可增產10%以上。一般硼砂噴施濃度為0.2%,鉬酸銨為0.05%,硫酸鋅為0.2%。
⑤ 芝麻開花結蒴期田地管理很重要,怎麼做好管理
當芝麻進入開花結蒴期後,植株生長旺盛,需水量大增,此期芝麻對土壤乾旱反應最為明顯。你像我們這里,夏旱,伏旱,秋旱經常發生,夏旱會影響芝麻的播種和苗齊,造成缺苗斷壟,影響幼苗的生長。伏旱會影響植株的開花和結蒴,秋旱又會影響芝麻粒的成實,粒重減輕。所以在芝麻生長的中期和後期,一定要注意做好灌水防旱工作,這是奪取芝麻高產的關鍵管理措施。
因為芝麻屬於典型的喜溫作物,因此,在北方地區播種日期一般為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力爭早播,如果播種過晚,會因為氣溫較高、雨水偏多,導致生長期短,容易出現早衰,產量降低。
⑥ 種芝麻可以直接澆水嗎
種芝麻可以直接澆水,但不宜過多,芝麻對土壤水分反應最敏感,既怕漬澇,又不耐長期乾旱,因此必須注意灌溉和排水。
由於芝麻莖桿直立,遮陰面積少,芝麻常用來與矮桿作物 混作。例如與甘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作或間作。一般在甘薯地隔1—2行溝內間作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間作一行芝麻。芝麻比較耐旱,而豆類比較耐濕,芝麻與豆類混作有利於旱澇保。
撒播時種子均勻疏散,覆土淺,出苗快,但不利於田間管理。條播能控制行株距,實行合理密植便於間苗中耕等田間管理,適宜機械化操作。點播每穴5-7粒種子。無論何種播種方式,淺播、勻播,深度2-3厘米為宜。
(6)多枝形芝麻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給芝麻施肥重點在於時機和方法的把握,要求苗肥要「早」、蕾肥要「巧」、花肥要「重」,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的配合,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做到底肥、種肥、追肥三肥配套,科學施肥,實現芝麻早發、穩長、不早衰。
芝麻進入開花期生長最迅速,此期吸收的營養物質占整個生育期間的70%~80%。為了能滿足植株生長發育的需要,噴施磷酸二氫鉀1-2次,可延緩葉片衰老,使芝麻生長旺盛,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增加花蒴的數量,後期穩長不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
同時,花莢期側根已開始大量形成,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強,植株的生長速度加快,對養分的需求量也顯著增加。因此,要重施一次花莢肥,分枝品種一般在分枝出現時施用,單桿品種在現蕾到始花期施用。
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氫鉀,一般每畝用尿素5~8公斤兌水200公斤澆潑於芝麻蔸部,也可施用漚制的餅肥、人糞肥等。另外,在始花到盛花期,可進行根外追肥,方法是選晴天下午,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於葉片正反面,每次間隔5~6天,連噴2~3次。
⑦ 芝麻的栽培管理很重要,芝麻栽培怎麼樣做好管理
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不管是夏芝麻還是秋芝麻,都是在在氣溫高、蒸發量大的季節播種,.播種,播種可以直接把種子撒地里,這樣出苗快,但是不好除草,也不好澆水,更不好管理,所以還是建議用機器播種,機器播種出苗率沒有撒播的快,但是一行一行地管理起來比較方便,通過我對種植芝麻的了解,我個人覺得種植芝麻種植時間在5~7月,種植芝麻之前要先翻整地,把地里的草草根根清理干凈,地整理平整,背一些農家肥(豬糞,牛糞,雞糞,羊糞)放在地里。
芝麻是喜溫作物,7月份是芝麻秋播最佳時期。芝麻適宜在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栽培。全生育期一般在85~95天,畝產量80~100公斤。
⑧ 芝麻栽培有何技巧,如何做到輕松又增產
芝麻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但是芝麻在種植上想要高產還是比較難的,芝麻不像其他的農作物種一季可以達到高產,如果芝麻在種植的過程中沒有掌握一些技巧,不僅達不到高產,還有可能會造成減產。
經常除草
芝麻種植過程中周圍的雜草如果不及時清除就會搶奪養分,對芝麻植株的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經常鋤草及時鬆土,還可以防止土壤板結成塊,土壤出現板結不利於植株根系的呼吸,最好在芝麻生長過程中進行兩至三次的中耕鋤草,可以促進芝麻的快速生長。
及時預防芝麻的病蟲害
芝麻主要的病害是炭蛆病和褐斑病,一般多發於高溫多雨季節,主要表現為芝麻葉片出現圓形斑點,然後逐步擴大直接影響到芝麻的葉片的光合作用。可以在種植的時候用分作嘧菌酯2千倍進行葉面噴霧,每十天噴灑一次,連續兩三次就可以。
⑨ 芝麻田間管理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芝麻性喜溫暖和日照充足,耐旱而喜歡濕潤,但極怕澇害。芝麻最好是要搶時早播,也就是6月初之前,這樣可以讓芝麻的各生育期處於最適宜的溫度環境中,有利於高產。播種過晚容易形成高腳苗,提前打頂,結蒴少,產量低。
總之,在我看來,芝麻播種後最為關鍵的管理措施,水分的管理最重要。土壤水分偏少時,幼苗生長壯實,穩長而且根扎的深而廣。但當土壤水分偏多時,苗弱,腿高,根淺,抗逆性差,容易發生病害。花蒴期是芝麻生長的最旺盛時期,耗水量最大,此期也是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既怕旱又怕澇,所以要及時做好防旱排澇工作。芝麻植株封頂後,根系的吸收能力變弱,蒸發作用下降,需水量漸少,此期一般不再需要澆水了。
⑩ 芝麻雙莖栽培可以提高產量,芝麻雙莖栽培怎麼操作
對於種植面積不大種植戶來說,可以人工控旺,也就是通過摘除頂芽,防止芝麻頂端優勢,在芝麻盛果期後,當主頸頂端葉節簇生,幾乎停止生長 時,選晴天上午摘除頂芽,種植芝麻在農村很常見,大多留個幾分地或與紅薯、花生、大豆等作物套種。種植的芝麻出杈,很可能是品種原因,芝麻品種分單桿型品種和多枝型品種,常見的品種多為單桿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