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出生小豬前三天怎樣管理

出生小豬前三天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3-06 19:39:30

❶ 如何喂養剛出生的小豬

吃足初乳初乳為母豬分娩後前3天分泌的乳汁,裡面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初生仔豬的疫病免疫能力,因此在仔豬出生後的24小時內,應使仔豬吃到充足的初乳。

補料給水仔豬生長快,出生7天,體重即為出生時的2倍,母豬在授乳三周後,其泌乳量和營養都會逐漸下降,而生長中的仔豬所需的營養物質卻愈來愈多;

故應用人工補料來補充豬乳量不足,通常在5- 7天開始補料,要注意飼料營養豐富,注意蛋白質的質量,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

拱土特性:

豬有天賦拱土的遺傳特性,拱土覓食是豬採食行為的一個突出特徵。豬鼻子是高度發育的器官,在拱土覓食時,嗅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盡管在現代豬舍內,豬還表現拱地覓食的特徵,餵食時每次豬都力圖占據食槽有利的位置;

有時將兩前肢踏在食槽中採食,如果食槽易於接近的話,個別豬甚至鑽進食槽,站立食槽的一角,就像野豬拱地覓食一樣,以吻突沿著食槽拱動。

❷ 剛出生的小豬怎麼管理,請教。

韓國三大九垓八埏 大

❸ 仔豬剛出生怎樣管理

(1)注意保溫:初生仔豬一周內的適宜溫度要求在25℃~30℃。保溫室內可通過懸掛紅外線燈泡(250~500瓦)或用熱水袋加熱。在保溫室的中間離底部0.5米處懸掛一支幹濕溫度計,以便准確掌握溫度和濕度。室內地面上放一些鍘短的松軟墊草,並注意勤換。
(2)吃足初乳:由於初生仔豬沒有先天免疫力,必須通過吸吮初乳方能獲得,否則易發多種疾病。
(3)加強護理:仔豬出生後一周內的護理也不可忽視。為了防止仔豬被壓死、踩死,要給母豬設置防壓隔欄。並要經常進行巡查,防止餓死、凍死事故的發生。

❹ 剛出生的小豬怎麼護理

新生仔豬出生後,需要迅速適應生理和環境上的巨大變化,而且其生命處於嬌嫩狀態,抗病力很差。因此,良好的護理對新生仔豬的生長發育顯得非常重要,如有忽視,很容易造成死亡。在護理方面,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保溫。冬季及早春,應設法維持室內溫度在20℃左右,必要時可在仔豬身上蓋麻袋。仔豬在剛出生時,擦乾體表的黏液。
臍帶的護理。每日塗擦1~2次碘酒,促使臍帶早日乾燥脫落。如有感染的跡象,應及時進行處理。

喂初乳。保證仔豬盡早吃足初乳,增強仔豬免疫力。另外,要給仔豬規定乳頭,養成吸吮固定乳頭的習慣。如果仔豬過多,還要給多出的仔豬找好乳母或做好人工喂養工作。

防止母豬壓死仔豬應保持產圈安靜,地面平坦,溫度適宜,墊草不宜過厚,還要在圈內安裝護仔架,防止母豬沿牆卧下時將背後的仔豬壓死,且在產後1周內要有專人看護。3注意營養物質的補充

在母豬產前10~15d補喂脂肪可以增加仔豬體內能量貯存,提高仔豬出生重,降低死亡率,還有利於提高初乳和常乳的含脂率;添加維生素C,可以大大減少仔豬臍帶出血現象;鐵質對於仔豬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給仔豬拱地的機會,或在仔豬1~3日齡內,在其頸側或後腿深部肌肉注射含100mg鐵的復合制劑,在2周後再注射1次。

❺ 小豬出生前三天用什麼防葯

母豬用母子安拌料,小豬出生口服慶大黴素一支,注意保溫就可以了

❻ 剛出生的小豬如何保健

剛出生的小豬也叫初生仔豬。
初生仔豬的飼養管理時的技術關鍵在於接生、確保仔豬吃上初乳、固定奶頭、防寒保暖、防壓、防病和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等幾個方面。
1、接生。仔豬出生後,應及時擦乾鼻、口和全身黏液,剪臍帶(留3~5cm,並用碘酒消毒),然後放入保溫箱內。
2、確保仔豬吃上初乳。初乳主要是產仔後24小時之內分泌的乳汁,比常乳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免疫球蛋白(包括:LgG、LgA和 LgM、礦物質、維生素,可以提高仔豬抗病力,是哺乳仔豬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3、固定奶頭。仔豬出生後有自行固定奶頭的習性,但是有些仔豬由於各種原因固定不到合適的乳頭,往往奶水較多的奶頭都被比較強壯的仔豬搶到。因此,要使仔豬生長均勻、全活全壯,必須人為輔助固定奶頭。、
4、保溫防凍、防壓、防病。由於仔豬出生時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對低溫特別敏感,因此生產中一定要做好保溫防凍工作。分娩欄舍內應安裝好保暖、防暑設備。具體保暖工作中特別要注意7日齡以內仔豬的保暖工作,因外界溫度與母豬體內溫度相差很大,且7日齡內仔豬的體溫調節機能極不健全。保溫箱溫度必須保持32℃左右,以後每周降低2℃,直到22℃。
5、對已滿3日齡的仔豬注射鐵劑和補硒,對已滿7日齡的仔豬開始誘食。

❼ 剛生下來的小豬和母豬該怎樣打理

高的仔豬成活率和大的斷奶重是飼養者所追求的目標。但哺乳仔豬由於其生理機能的不完善,再加上不正確的飼養管理,勢必造成仔豬死亡率高和斷奶窩重低。好的飼養管理要始終貫穿於幫助仔豬過好「三關」的全過程中。 1.仔豬的初生關 有資料表明,仔豬生後1周內的死亡率可占總死亡率的60%,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凍死、餓死和下痢死亡。要防止上述因素所引起的死亡,必須要搞好保溫防壓,讓仔豬吃足初乳,固定奶頭,補鐵以及寄養等工作。 A .保溫防壓 初生仔豬由於其體溫調節機能差,因此對環境溫度有很高的要求。寒冷的條件可使仔豬凍死,同時也是壓死,餓死和下痢的誘因。仔豬所要求的適宜的環境溫度為:1-7日齡32-28度,8-30日齡28-25度,31-60日齡25-23度。 由於「小豬畏寒」和「大豬怕熱」,因此要單獨地為仔豬創造溫暖的小氣候。最好的辦法是在產仔欄內設置仔豬保溫箱,內吊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仔豬箱留有仔豬自由出入孔,或在仔豬箱內鋪一塊電熱板。這些方法雖然只限於仔豬的小環境。但對整個產房也有升溫作用。加拿大有的豬場採用通風管直接對母豬吹涼風,使母豬不因產房升溫而影響採食和泌乳,其方法值得借鑒。 B.吃足初乳 由於豬胎盤的構造特殊,初生仔豬不具備先天免疫能力,必須以經過吃初乳獲得免疫能力。初乳具有刺激消化器官活動,促進胎便排出,增加營養產熱,提高對寒冷的抵抗能力等作用。另外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所以具有抗病的能力。初生仔豬若吃不到初乳,則成活率很低。 C.固定奶頭 初生仔豬有搶佔多乳奶頭,並固定國已有的習性。由於母豬真正放奶的時間只有10-20秒鍾,如果初生仔豬的奶頭不固定,勢必因相互爭搶奶頭而錯過入奶時間。同時爭搶奶頭有時也會使母豬煩躁不安而停止放乳。為了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仔豬在出生2-3天內必須人工輔助固定奶頭。 固定奶頭的原則是,讓體大強壯仔豬固定在後邊奶少的奶頭,將體小較弱的仔豬固定在前邊奶多的奶頭,這樣可使全窩仔豬發育整齊。 D.寄養和並窩 如果母豬產後患無乳症或活仔數超過母豬有效奶頭數時,則要實行寄養。如果同時有兩窩母豬產仔數都少於六頭,則可將兩窩仔豬並為一窩。在實行分娩控制的情況下可將同時產的幾窩仔豬按大小強弱混合重新編組,這樣可使每窩仔豬均勻發育。 在實行寄養時,母豬的產仔日期最好不要超過3-4天,同時寄養的仔豬一定要吃初乳。另外,將體大的仔豬寄養到先產的窩里,將體小的仔豬則寄養到後產的窩里。 A.補鐵 初生仔豬體內的鐵的儲備很少,只有30-50mg。每頭豬每天需7-8mg,但從奶中只能得到1mg鐵的補充,因此如不補鐵的話,仔豬體內的鐵僅夠一周之需。勢必引發缺鐵性貧血症的發生。 補鐵的方法很簡單,可在仔豬生後2-3天內,注射鐵制劑。頸部肌注100-150mg鐵可保證仔豬在哺乳期不發生缺鐵性貧血症。 2.仔豬的開食補料關 母豬在泌乳的高峰期可滿足仔豬營養需要的77%,此時仔豬一般無意採食飼料。如果當40天後,母乳顯著減少時,仔豬還不習慣干吃料,則必須會影響仔豬的生長和發育。為了克服該情況的出現,必須人為干預提早訓練仔豬開食。 一般的養豬場現在都有一個補料區,但大多數的情況下是把飼料撒在水泥地面上,讓仔豬自由舔食。如果補料區污染嚴重,則會引起仔豬下痢的發生。同時也會造成飼料的浪費,英國一些豬場在補料區同一個鐵制的小食槽,中間分有數格,每次將其放入料區時都經過消毒處理,此法使用效果甚好,值得借鑒。 誘導仔豬採食一定要有耐心,同時要做到誘食先誘水。國外泌乳母豬一般被關在鐵欄架內,在鐵欄桿的下部裝有供仔豬飲水的飲水器,仔豬在生後3-5天由於好奇心而舔食滴水。仔豬開始舔食飼料的時間不應晚於7日齡。誘食的時間要選在仔豬最活躍的時候,一般以上午8-11點,下午14-18點為好。可將飼料調成粥狀,在仔豬拱奶時塗於乳頭上,讓仔豬舔。在斷奶前的十天左右,要一日數次將仔豬關進補欄,強迫仔豬吃料,當大部分仔豬有煩躁表現時再將其放出。這一點對於三周齡斷奶的仔豬尤為重要,否則斷奶時,如果仔豬還不吃料,則將對斷奶後仔豬的增重造成嚴重的影響。 仔豬的誘食料開始可用炒玉米粒摻黃豆粕磨成香料,再摻入仔豬調味劑或糖精調成。但如果仔豬能較好地採食飼料時,則要換成全價配合飼料。另外一種方法是一開始在補料時,直接採用高檔乳豬料。 3.仔豬的斷奶關 仔豬由吃母乳而改為吃料,這無疑從心理上和生理上對仔豬都是一個很大的應激。在仔豬斷奶後的過一周內,仔豬往往不但不能增重,反而還失重。如果斷奶之前補料做得好,且斷奶時間在四周齡後,則仔豬的這一過渡會比較順利。 目前我國大多數養豬場實行4-5周齡斷奶,面傳統的方法多採用60日齡斷奶。前者母豬可年產2.2窩以上,育活仔豬20頭左右,後者只能年產 1.8窩,育活仔豬約16頭。早期斷奶的豬一定要在斷奶 前補料,且飼料要求具有很高的全價性和適口性。斷奶的方法可分為三種:一次斷,分批斷和逐漸斷。當母豬泌乳量已明顯減少,且斷奶後無乳房炎危險,可採用一次斷奶的方法。如果母豬奶水足,可在預定斷奶前一周將大的仔豬斷掉,到預定斷奶日再斷掉發育落後的仔豬,此法為分批斷奶。逐漸斷奶法則是通過減少哺乳次數,使母豬、仔豬對斷奶有個逐漸適應過程。其具體作法是在斷奶前4-6天開始控制哺乳次數。控制的第一天哺4-5次,以後逐漸減少。上述幾種方法都有其優點,第一種方法斷奶最為簡單省事,但母、仔皆不安,且仔豬會因食物和環境的突變引起消化不良,下痢,母豬奶水多時易患乳房炎。分批和逐漸斷奶雖對一次斷奶缺缺點有所克服,但實施起來相當麻煩。 不管採用哪種方法斷奶,都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斷奶仔豬不換圈不混群。仔豬留在原圈內至少飼養一周的時間,不要在斷奶時同時把幾窩仔豬並欄飼養,以免造成仔豬受斷奶,咬架的雙重應激。 (2)斷奶時繼續使用補料時的飼料,不換料。根據豬的生長情況再逐步過渡到小豬料。 (3)剛斷奶的一周要控制喂料量。斷奶初期,由於仔豬的消化道 還不能完全適應飼料,很容易發生消化不良,下痢。斷奶的第一天,仔豬往往採食很少,但第二天會因餓而猛吃,這樣會消化不良而下痢。因此在斷奶後的一周左右時間內適當控制喂量是非常必要的。且餵食的次數至少一晝夜要保證有6-8次,以後逐漸減少,到3月齡時可改為4次。 (4)在斷奶期間要始終保證飲水充足和清潔,欄內要經常打掃、消毒、保持乾燥、衛生。

❽ 出生三天的小豬怎麼人工喂養

1、7日齡要訓練仔豬開始吃料,可用乳豬料,為提前斷奶做准備。 2、補料方法以少食多餐為原則,每天投放8次以上,夜間應有1~2次投料。仔豬食槽要放置在補料欄內,避免母豬搶食乳豬料。沒有補飼欄設備的可在牆基部打洞,小豬從洞里竄到圈外或鄰圈進行補料。 3、小豬應有水、料兩個槽,作到水、料分開。水、料槽每日需清洗1~2次,保持其清潔衛生。

❾ 出生仔豬應該如何做好保健

新生仔豬的防疫與保健

第1天:1、豬瘟超前免疫,次法可在豬瘟病情嚴重的情況下採用,並且在35天二免,70天三免。

2、出生乳豬在吃初乳前口服抗生素,也可肌注長效治菌磺以防治消化道疾病。

3、乳豬在出生後24小時後剪牙、編號。嚴格做好仔豬傷口的消毒工作。

第2天:注射牲血素。

第3天:1、偽狂犬基因自然缺失苗。每頭豬用二分之一頭份進行滴鼻,是仔豬的鼻腔粘膜局部得到免疫(肥豬在60左右二免,後備種豬則在180左右三免),此法也可在第一天不免豬瘟的情況下採用。

2、肌注長效土黴素0.5ml。也可採用3、7、21天的保健,能有效的控制哺乳期疾病的發生。

第5--7天:給新生仔豬去勢、短尾(留2—3cm)。注意做好消毒工作並注射破傷風。

第8天:1、傳染性萎縮性鼻炎(適用於後備種豬或疫區25—28天二免)。(選用)大白豬易得

2、開食乳豬料。乳豬在出生3—5天後便可補料,在乾燥清潔的木板上撒少許教乳料,3—4天後開始採用料槽,飼料每天更換,料槽每天消毒清洗。每天5—6次。(也可在飼料中加入土黴素、金黴素、鹽黴素)

第10天左右:氣喘(支原體)疫苗。(選用,適用於後備種豬或疫區,24天後二免。)

第14天左右:水腫單苗或水腫副傷寒二聯苗。

第21天左右:豬瘟疫苗小豬4頭份、母豬5頭份,60天左右二免(此法在不做超免時採用)。

第24天左右:仔豬斷奶。斷奶的前後7天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給仔豬做保健。

斷奶10—14天內不可喂的過飽,以防下痢。然後用教乳料與仔豬料混合,逐漸減少教乳料的比例,10—14天後可全換仔豬料,之後自由採食。最好為濕料逐步過渡到濕拌料。

斷奶頭三天,注意限料以防止下痢,由於仔豬斷奶後的消化系統受到影響,可在料中添加「霉治劑」或3%檸檬酸、0.2%紐埃特酸合劑,從而提高日採食量、日增重量和飼料轉化率。

每天喂4—6次,日糧為豬重的1/20。
註:添加酸制劑在仔豬30公斤以前效果明顯,30公斤以後則不明顯。

第26天左右:鏈球菌多價滅活苗(60—70天二免)。

結束產床內的飼養,轉入保育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