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小魚乳化後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怎樣預約華為溪流背坡村 2024-11-23 09:57:07
怎樣去取圖片上的水 2024-11-23 09:49:27

小魚乳化後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4-10-29 08:10:04

㈠ 蝦怎麼養

一、前 言

水產養殖,魚蝦的活存率對養殖成本之影響最具關鍵性,單位重量成蝦的養殖成本,據估計,如果每公頃放養32萬尾蝦苗,活存率40%者約為70%者的1.4倍。病害和水變(又稱浮頭或泛地)為魚蝦大量死亡的主因,魚蝦棲息於體積廣大的水域,其病害絕大多數導因於池土老化和水質不良,事實上若生長環境良好,魚蝦身強體壯,單是病原體的存在,並不足以構成太大的侵害,因此僅靠在發病後使用葯物來控制魚蝦病害,幾乎不太可能;平時充分了解養殖池的情況,適當調度,再輔以預防性的添加物,才能有效的杜絕魚蝦疾病所造成之嚴重損失。我們的祖先積久遠的經驗,深明這種道理,告訴我們斞�惚匭胂妊�痢⒀�當,此則古訓對高放養密度的現代集約養殖,更具重要性,隨時採取預防性的措施,防止池土老化,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無疑的是提高活存率,大幅降低養殖成本的首要工作。因此集合本公司技術群的研究心得並請教水產養殖先進及專家學者,編定養蝦技術手冊提供各位參考。

二、場 地

養殖池的環境、位置、形態、設備、水源對水質有很大的影響。對於養殖蝦類亦有潛在性的關連,養殖期間水中懸濁物、硫化氫(H2S)、氨(NH3)、亞硝酸(NO2-)的含量過高及溶氧的缺乏,會引起草蝦的緊迫導致成長率、飼料效率的減低,並且成為微生物、病菌二次感染的場所。因此場地的選擇必須優先考慮養殖池所利用水的質與量。此二者並可決定單位面積的生產量。除用水需做一般水質分析外,並應檢驗銅、鐵、鋅、錳等金屬含量。一般而言,草蝦養殖池如果換水不方便易造成氨濃度的增高,換水方便的養殖池亦必須考慮換水時間、次數、鹽度比例。因此草蝦的放養密度、單位面積的生產量和場地之選擇及用水來源有很密切的關系。場地之選擇可從以下幾點來分析考慮:

1.地 點:

宜選鄰近海邊,能利用天然海水養殖之地。

2.水 源:

可利用海水潮差由進水溝引進海水處,水源豐富能以地下井抽取鹹水、淡水處或河口地皆可。

3.交 通:

應選路況良好,方便飼料、蝦苗、成蝦運輸之地點。

4.水 質:

慎選不受污染的水源,鐵質重金屬含量低之處。

5.底 質:

可分為半泥沙質、泥質土、金沙質、砂礫土,應以不滲水為要,易滲水處應填加新土壓實,否則藻類不易培養。

6.電 力:

電源應足夠供抽水機、水車、進出水及應急使用,最好能配備柴油發電機或柴油抽水泵浦以備停電之需。

三、養殖池之溝造

1.面積及形狀:

每一個池塘面積最好在0.5~1甲地之間,形狀以方形為原則,最好不要有凹入凸出等不規則形,否則易造成水流不足,溶氧降低,形成溫度成層及甲烷存積,因此養殖池的構造最好也以既有的土地面積詳加規劃,面積太大在葯物處理方面效果不彰。

2.水門及排水管:

水門以水泥及磚砌成,基礎應求穩固以防止被沖毀,水門內外側均以粗細網圍住,防止雜魚雜蝦進入,排水管在幼蝦階段並需以細網圍住,以防蝦苗逃失,水門及排水管位置應在對面,二者連線與其所在池岸夾角約取35度角,以造成水流以利排除殘屑污物。

3.池 深:

池深最好能在1.5公尺以上,平時水位約在3尺以上,最高水位能至5尺為佳,大雨時為預防鹽度驟降水深3尺以上高度應預設溢流管。土堤基礎需穩固,以土為主,鋪設黑網或圍以水泥亦佳,坡度約1:1.5。

4.池 底:

應整平並向出水口處傾斜,最好以砂石鋪底壓實上面再鋪沙或半沙土。池底周圍亦可挖寬5尺深1尺之深溝,供夏季炎熱水溫超過35℃時蝦類避暑用。

5.水 車:

一般每分地約配置水車一台,在較大面積養殖池因風浪較大則可酌減1/5的水準的水車使用量,水車的排列需考慮養殖池形狀、水門、排水口、季節風風向及水車流速的關系,一般而言一部水車可以維持3~4萬尾草蝦的溶氧需求量。

6.結 論:

養殖池的設計需考慮整體的配合,諸如構造、水車、陽光、風向、進出水口及日後整池、翻土、放養、收成等設計組合均需視實際需要、操作的方便去做適合的規劃。

四、蝦苗放養前的准備工作

1.養殖池整理:

放養過草蝦的舊池及虱目魚瘟等更改的舊池,底土較酸化,必須清除舊土徹底消毒,充分曬坪,最好能鋪上新土,計算土壤的pH值再決定生石灰的使用量,如果剛整建好的新池對生石灰的使用量應減少或免除。

2.注水及消毒:

新池需經注水及排水的過程約需2次以上,浸水後並培養藻類,觀察水質的變化,檢討養殖池的設計上是否有缺失,浸水時間至少要15日以上。舊池注水約1尺深再以葯物消毒約2日再排水,曝曬數日後再注入新水,此時可以茶粕水或石灰水處理水質,培養藻類並調整pH值。

3.施 肥:

養殖池的施肥需視進水後水色培養的狀況而調整,一般使用熟石灰、沸石粉等,需依少量多次原則施用,先觀察水色變化,勿一次投入太多量的肥料。

4.水 色:

一般均培養較穩定的綠藻水,或含矽藻的褐色水對於蝦苗的成長較好。

5.鹽 度:

蝦苗的放養和蝦苗場的鹽度不要相差太多,最好能在25 0/00以上,如果鹹水來源不易,應事先請蝦苗場將蝦苗淡化馴養至適合養殖場的鹽度。

6.pH值(酸鹹度):

養殖場和蝦苗場的pH值亦不可相差太多,pH值的突然改變,因蝦苗的適應能力不夠,活存率就會降低,pH值最好調整不超過9以上。

7.水 深:

養殖池的水深應先注水2尺左右,除了方便蝦苗成長的觀察外,對於鹽度、水溫、pH值的變化較易調整。

8.葯 物:

蝦苗放養前一星期注水並培養水色後,勿再胡亂使用葯物。惟可使用沸石粉及酵素微生物制劑,徹底分解池底雜質、懸濁物、清除養殖池內原水的NO2-,NH3並保持穩定的水質及水色。

五、健康蝦苗之選擇與放養

1.避免參差不齊:

黑殼場、紅筋場因其蝦苗來源地點、時間不同而造成蝦苗個體上的差異,此點以黑殼場較多,在放養後蝦苗因健康程度、適應能力不同,養成亦會發生個體的差異雖然篩選可以購回體型一致的蝦苗,但極易受傷、損失反而嚴重。因此最好購買同一批的蝦苗。

2.切忌感染胡腳病者:

在泳足、尾部的剛毛周圍附著纖毛狀細菌,以肉眼即可觀察辨別。

3.第一對觸角:

健康的黑殼蝦苗其兩條觸須是並攏的,將兩條觸須分開後,又馬上合攏。若是無法合攏,健康情形就差。

4.腹 節:

腹節較長者以後成長較好,腹節若較短以後成長亦差。

5.尾 扇:

蝦苗在游泳時尾扇會張開,張開程度愈大就愈健康。

6.沾壁行為:

以白色水瓢,撈起蝦苗時,會迅速游向瓢壁且附在瓢壁不動者健康情形良好;有游泳現象者則為健康差者。

7.氣 溫:

放養前應注意氣象報告,避免在寒流來襲前放養蝦苗,蝦苗放養後若不幸遇上寒流,應注意進水調節水溫。

8.蝦苗之運輸:

最好選擇清晨,若時間需拖久,應有遮蔽設備避免太陽直射,運輸前12小時應予以禁食,避免排泄物污染水質,灌袋用的海水最好經過二日曝曬再使用,運送途中應避免顛簸撞擊。灌袋的水可以加3 ppm甲基藍或使用2 ppm的磺胺制劑。

9.放養密度:

如果有蝦苗蓄養池,可將蝦苗蓄養一段時間視成長及活存情形再移入養成池。一般蓄養池每分地可放養紅筋苗30~40萬尾之間,如果直接投入養成池則紅筋苗每甲地約可放養50萬尾(以活存5~6成計算),黑殼苗每甲地約可放養30萬尾(以活存7~8成計算)如果養殖池條件,水源特別好可以酌加數量,養殖池條件不好者,應減少放養密度。放養密度關系著日後養成階段的投餌量控制,底質污染、水質穩定程度,因此必須詳細考慮自身的養殖技術與養殖池的先天條件。不要一味的增加養殖數量而造成日後管理上的困擾。

10.投 餌:

蝦苗放養後的投餌一回可投飼1~2餐,投飼魚漿或蚵漿並需馴養人工飼料,控制投餌量,並時常檢查池底或傘網,觀察攝餌情形。

六、放養蝦苗後的管理

蝦苗放養後應時時注意水溫、鹽度、pH、水色的變化。放養後應避免水溫的驟降,鹽度的改變應慢慢調節,換水工作最好采同時進出的方法,不要大量的換水,草蝦在幼蝦階段脫殼迅速,成長也較快,只要餌料控製得宜,有機質的堆積,NO2-,NH3應該很少,過量的換水易使幼蝦滲透壓失去調節,造成緊迫及生理機能障礙。蝦苗階段水色的控制應避免透明度太高,一般透明度約在25~30cm之間,過濃的水色不易控制,若藻類大量死亡則溶氧量劇降。甚至會放出有害物質;太稀薄的水色,藻類無法在水中形成優勢而繁生,蝦苗無法由藻類中吸收營養,且隱蔽作用較低對蝦苗的脫殼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蝦苗階段水色的控制應以穩定為原則,水色時常變化,蝦苗為適應環境易造成生理紊亂,亦為形成天空色原因之一。

七、養成階段的管理

草蝦慢慢成長,因天氣變化,飼料量的增加,有機質堆積等外在因素而使水質發生變化。因此在養成階段的管理也可說是水質的管理。尤其草蝦進入30尾/斤以內自然的脫殼速度減緩,成長也較慢。此時除了正確的飼料控制外,換水方法,葯物控制均需視養殖池條件、放養密度差異而有所不同。餌料的控制需視池蝦的放養尾數、體重、脫殼率、殘餌量來計算及增減,一般在蝦池內放置傘網,然後定時觀察吃完時間,再增減投餌量。水色控制方面進入成蝦階段透明度約維持在40cm左右,視池深增減。蝦苗和成蝦時期如果藻類太稀薄均需追肥。換水次數、換水量、換水時間應視蝦體健康情形,藻類繁生速度、池底有機質的堆積而定。鹹淡水的比例和養殖池原水的變化不可太大,夜間換水雖可促成大量脫殼,但也易造成脫肉、薄殼,因此換水頻繁的養殖池對於池中鈣磷的補充不可缺少。葯物處理方面必須視養殖池水源、pH值、底質、蝦病狀況、葯物特性,使用時間予以調配,以免造成葯物傷害,微生物及細菌的二次感染以及池底重金屬的殘留等損害。

八、水質管理之要件

要了解水質的好壞並控制優良的水色,我們可從以下的基礎要件逐一討論,一般對於水質的檢驗分析我們可以藉助儀器來進行,或者委託專業人員、研究機構化驗,平時養殖戶應該對氣溫、水溫、鹽度、pH值及水色的變化去實際觀測、了解最好作成記錄。

1.鹽 度:

草蝦屬廣鹽性在養成階段30 0/00~40 0/00均可飼養,蝦苗階段最好在25 0/00以上,養成期間再慢慢予以淡化,成蝦階段最好維持在10 0/00~20 0/00之間,較淡的養蝦池成長雖較快,但病變不輕易處理,由於其脫殼較快對於餌料中鈣鹽的調配應該增加,並且不可突然增加太多鹽度,以免造成酥殼現象。較高鹽度的養殖池,養殖期間較長,應增加換水次數,促進脫殼。在售蝦日期確定後,尤其3日內最好不要換水,以免脫殼,在較淡的養殖池,於預計池蝦出售前15日可慢慢增加鹽度,減少脫殼量,並增加蝦殼厚度。鹽度的測試可用比重計或波美計測定。

2.水 溫:

草蝦適溫范圍在20~32℃之間,但以27~30℃之間,最適,池水的溫度可以養殖池深度、換水、水車數量來調節,冬季日夜溫差大,有地下水地區可抽取地下井水來調節水溫。水車的排列及進出水口的位置、藻類的控制應該妥善安排,以免造成溫度成層。溫度的測定以水溫計來測,最好不同的深度均測定記錄。

3.pH值:

pH值之測定可作為池水好壞的指針,草蝦對pH之適應,范圍約在7.5~9.2之間,幼蝦約在8.0~9.2,中蝦約在7.5~8.8之間。pH值是隨著藻類行光合作用消耗三氧化碳而升高,如果藻類太多,會危害草蝦的鰓部,pH值亦因藻類,水中生物,有機質腐敗而降低。太低的pH值會降低草蝦的血液送氧功能形成呼吸障礙。因此如何調節pH值在草蝦最適應的范圍內,也就是藻類繁生量的控制,有機質的清除工作,水色的觀察應時常注意。pH值過低時應設法排除有機物,換水並加生石灰水調節;pH值過高時應以換水調整或減少養殖池藻類含量。必須一提的是明礬的使用,養殖戶對於明礬的使用似已走火入魔,草蝦得死絲藻附著症、胡腳,貼近岸邊均下明礬處理,其實明礬在pH值過高,可作降低調節作用外,以後仍需在水色調節根本處理,當pH值並不太高而用來作洗凈作用反會造成pH值劇降,草蝦大量死亡。pH值的測試一般以酸鹼度計(pH meter)、pH試紙、PH滴定液來測定,每日下午4時是pH值最高時刻,清晨4時是pH值最低時刻,平時測定可采上午10時及上午4時測定比較。

4.溶氧量(D.O.):

溶氧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草蝦的單位面積生產量,水中溶氧量除了維持草蝦、藻類、水中生物的消耗外,並供池底有機物的化學需氧量消耗。溶氧量的來源一般是以水車打氣,進出水和白天藻類行光合作用來取得。如果溶氧量充足,蝦排泄物、殘餌等經好氣性菌分解可成為藻類的營養鹽,但是如藻類繁生過密,光合作用因底層日照不足就無法完全進行。中層以下的氧氣消耗比生產還多,上層因過於飽和,易消散於大氣中,並造成溫度成層,反而使蝦浮頭,而且在鹽度較高的養殖池,因溶氧不足,易造成硫酸根離子還原為硫化氫,產生毒害。葯物使用時不論目的是在殺除雜藻或是分解池底有機質,甚至是改變養殖池環境,刺激池蝦脫殼,均須注意水車充分的打氣,以免造成溶氧不足。此外養殖戶在草蝦浮頭時一般都使用過錳酸鉀(紅葯)急救,但也時常發生葯物傷害,此葯的使用必須注意劑量,使用時間,pH值變化及池底有機質堆積情形。D.O.的測定可用D.O. meter或滴定法。

5.透明度:

也就是水色控制,藻類生長密度的指標,一般草蝦池的透明度應維持在30~40 cm以上,並視池深調節。一般是以白色圓盤垂入養殖池中直至看不見圓盤之深度即為透明度,透明度的2倍即為補償深度,在補償深度內光合作用可完全進行,在補償深度以下,因日照不足,嫌氣性菌滋生,引起有機質的粕酵、還原作用,形成硫化物、硫化氫之存在。草蝦較喜棲於隱密性較高的環境。對於藻類的控制也就必須對養殖池既有的條件去調整。

6.氨:

由飼料殘餌、蝦排泄物等有機物質分解出來以未解離氨(NH3)及解離氨(NH4+)二種形態同時存在,NH3毒性較長,NH4+毒性小,在養殖池中水過高,pH升高時,NH3的存在比例會增高,因之毒性加強若溶氧量缺乏時則氨之毒性更強,對蝦類之危害更大,所以在夏天氣溫高時換水及水車打氣不可疏忽,可以利用曝氣、沸石粉來減少氨濃度,水源不良無法換水的養殖池更要加強水質管理及餌料更精確的控制。養殖業者通常氨稱之為「阿摩尼亞」或「亞摩尼亞」,一般測到氨(即NH3及NH4+之總和)濃度在超過1ppm時養殖蝦類即有中毒現象,超過5ppm時導致草蝦大量死亡,通常以氨(NH4+,Ammonium)測試液測定。

7.亞硝酸:

氨在水中經硝化細菌分解為硝酸鹽,成為藻類、水生植物之營養鹽,但在氧氣不足時,厭氧性菌就將其轉變為毒性甚強的亞硝酸。水中亞硝酸含量增多時,草蝦血液中之送氧功能會降低,即使養殖池中溶氧充足,草蝦亦會浮游水面呈現病態、回轉游動或緊靠淺水岸邊,養殖池中亞硝酸安全濃度應在0.5ppm以下,應調節適當的水色、透明度或藉酵素微生物制劑,光合細菌去分解亞硝酸鹽,測定以亞硝酸測定液測試。

8.硫化氫:

飼料中之蛋白質及生餌等蛋白質殘存於池底時,如在氧氣充足的養殖池中先分解為硫化氫,再被好氣性細菌氧化為無毒害的硫酸鹽,但是底層溶氧不足時,氧化過程停頓,就產生毒性甚強的硫化氫,通常水中的鐵離子會與硫結合形成硫化鐵,池泥變黑,產生惡臭味氣體,通常低於pH值,溶氧量低,水溫高的狀況較易形成,應盡量換水排除有機物可以沸石粉、紅土壤處理。硫化氫濃度達0.1ppm即對蝦類構成危害,可以硫化氫計劑測定。

9.重金屬含量:

養殖池水源中若鐵含量過高,對蝦類鰓部呼吸作用有危害,最好有蓄水池用含銅、含錳等水產葯物處理養殖池病害水質時,應注意使用量及換水以免殘留,蓄積。

10.各種不同水色之分析:

1.紅棕色水:

主要是矽藻大量繁生結果,在養殖初期放養蝦苗因喂飼生魚漿較易產生矽藻水色對草蝦養殖最好,只可惜管理疏忽易反水,養蝦戶均更換水色。

2.綠色水:

養殖池內含多量之綠色藻所形成,水色比較穩定較易維持,即使轉變為濃綠色,草蝦亦較不易得病死亡,如水色能管理得宜,綠色成份濃淡適度,則草蝦體色光亮呈黃綠色。

3.墨綠色水:

水溫升高,有機物堆積,變成藍綠藻類繁生,綠色藻類減少,藍綠色藻類愈多水色愈呈墨綠色,此種水色中蝦類成長較慢,更會造成大小參差很多現象,如果鹽度低變成天空色比例亦極大。

4.黑 水:

飼料投餌量太多,底質中有機酸及腐酸較多,溶解性及懸浮性的有機質大量增加結果,透明度較差,如果氧氣不足,草蝦易得軟殼、黑鰓、紅鰓病變,必須以換水處理。

5.白色混濁水:

大多數是由動物性浮游生物群相組成,如纖毛 或輪 類等,大量繁生的結果,減少養殖池的溶氧量,造成缺氧狀態、纖毛 等原生動物又會侵襲健康情形不佳或剛脫殼的草蝦此等草蝦易得病死亡。

6.土黃濁水:

多發生在綠色水的養殖池中,因堤岸黏土溶失於水中養殖池內因含量多而無法沉澱,因其能黏結營養鹽,有機物、微生物、藻類而成為棉絮狀物,使草蝦索食。土黃濁水雖能穩定成蝦成長,但時間不可太長,含量亦不可太多,最好以換水處理。

7.清色水:

在新建池子,會滲水的養殖池、太酸的土質、水色透明易生綠藻、大型水生植物,池蝦成長不易、溶氧缺乏。應施加追肥、填塞滲水池底。

8.鐵銹色水:

地下水源鐵含量太多會使池底變紅色,應使用蓄水池。含銅太多的池底,水色會變青藍色,含錳太多的池底會變黑,所以葯物使用應注意殘留問題。

9.夜光 水:

池水在白天無法察覺異狀,夜晚無光時可見到池水有波動處如水車水花、池壁邊或近水面游動之蝦所造成之波動,呈現螢光,甚至大量附著蝦體,使蝦通體發亮,夜光 大量死亡殘駭堆積池底產生毒素,蝦攝食量會降低,可用四級胺消毒水、孔雀綠、硫酸銅、茶粕等處理,且應大量換水。

九、水質管理之要領

1.曝 氣:

抽取地下水者最好將水經高水塔多段階梯或曝氣,再進入流溝亦可使用循環過濾池,蓄水池再抽入或流入養殖池。

2.換 水:

換水工作是養殖期間最重要工作、換水時間、換水量、換水方法均需掌握住要領,才能保持優良的水色,蝦苗放養後,少量排水、進水,在各成長階段逐漸加高水位,幼蝦以後的換水采同進同出為原則,大蝦後可斟酌使用先出後進的換水工作。在使用海水潮差換水之養殖區應了解海水漲退潮時刻據以進出水。養殖戶通常在黃昏時刻開始換水至夜間十一時左右停止,夜間采較大量的換水雖可促進脫殼,但不宜頻繁,鹽度較高的養殖池在後階段的換水工作必須較頻繁。業者在換水時應先觀察水色狀況,再決定換水時間。在養成中期較低鹽度(10 0/00~16 0/00)的養蝦池每周換水量應在15%以上,鹽度在20 0/00以上的地區換水量每周應有25%以上。此外在台風來襲前、氣壓低時、炎熱夏天、西北雨來臨前均須進水。雨季來臨時應該維持水質的鹽度,最好養殖池增設上層水排水管。

3.引進藻水;

水質管理不當,天候不佳的影響,甚至底質不良皆會引致水色變濃,藻類大量死亡,必須盡速換水並引進藻種培植水色。

4.水車:

蝦苗階段雖可不用水車,但是最好在每日清晨5時左右小量進出水,較大面積的養殖池開啟一部水車打水較好。夏季時白天氣溫高,水車最好不要停開,水車的打水除了增加溶氧量外,並能將水中過多的氧氣揮散到大氣中,同時補充二氧化碳加速光合作用的進行,也可破壞溫度成層形成水流,使水溫一致,植物性浮游生物平均分布整個養殖池內。

5.葯物使用:

四級胺消毒葯水,含銅制劑、孔雀綠、甲基藍、茶粕等均可消毒養殖池,並且控制藻類生長。必須注意的是勿使用過量而將藻類殺滅甚或造成殘毒、細菌、微生物的二次感染,如果pH值發現降低時應酌加石灰水調節。

6.底質、水質之改良品;

新池或水色不理想的養殖池可投入石灰、1號肥、尿素、沸石粉作為營養鹽。鹽度太低的養殖池,尤其是雨季來臨時易發生鹹水取得困難的河口區可以使用粗鹽來改善鹽度。酵素微生物、制劑可用以分解亞硝酸、沸石粉處理池底可吸附硫化氫、氨,惟沸石粉有不同的體系,不同的石質、土質,應該了解產品特性。取適合養殖池使用的產品。

㈡ 加州鱸魚養殖方法及疾病防治

加州鱸作為水產養殖一個突出的熱點品種近年來受到市場的廣泛追捧;與此同時以「肝膽綜合症」為代表的各類病害問題也愈發嚴重,成為制約加州鱸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如何做好加州鱸的肝膽保健是這條魚能否養好的關鍵因素。

加州鱸的肝臟具有解毒和免疫功能,一旦肝臟受損,魚體免疫力下降,就極易引發各種疾病。保健工作做得好,加州鱸抗病能力自然就強。針對肝膽綜合症應以預防為主,保持水質良好的前提下做到科學投喂,並在飼料中添加<優膽靈>和<優青素>,最終提升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