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管理崗如何晉升
事業單位走管理崗,說實話晉升空間非常小,既便是市級平台,多數人混一輩子也就是八級七級職員,與其死守管理崗,不如走專技路線評職稱來得更實在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十個等級,分別為十級、九級、八級、七級、六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依次對應公務員的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十個職級。
事業單位的職級晉升基本上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模式來進行的。大致遵循一個 原則:同級別副職提拔為正職,一般為兩年;從下級正職晉升上一級副職,一般為三年 。比如從副科晉升正科,兩年即可;而從正科到副處,則需要三年。對應事業管理崗,從8級到7級,兩年即可,而從7級到6級,最少要三年。
這只是理論上的條件。真正能否晉升,還要具備一些客觀條件,比如領導欣賞、崗位出缺等。事業單位符合晉升條件的人有很多,但最終得提拔的也就是少部分,這裡面領導的關照佔了很大因素。還有就是崗位空缺情況。按規定,事業單位科級崗位結構比例原則上不超過50%,其中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總體來看,崗位非常有限,想上一步談何容易。
大學本科畢業考入事業單位,一般來說一年試用期轉正後即可定為九級職員,即科員。從這一步開始往下每走一步,都會非常艱難,完全看個人造化了。在市級平台,為什麼副處的公務員比較常見,六級(相當於副處)事業單位職員比較少,原因即在此。
好在部分地區現在也在推行事業單位職級並行政策,一定程度解決了部分管理崗人員的待遇問題。如:
事業單位性質和分類是多種多樣的,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事業單位的三大崗位和該崗位的發展方向。在報考事業單位時。各位考生也應該有所了解,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