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羊肚菌出菇後就開始發黃腐爛!應該怎麼處理!
摘要 由於雜菌感染,或者水份太大土壤通透性不強,都會出現此現象
2. 羊肚菌冷棚年後出菇現在營養包吃滿怎樣管理
摘要 1、濕度:真菌一般需要的生長環境均為濕潤潮濕的松軟土地,在出菇之前我們經常通過噴灑清水的方法進行促進,次數比較頻繁這樣的後果就是土壤比較濕潤,一定要保證不能過分濕潤,不然在這樣潮濕的環境下容易造成可食用部分的腐壞,保持在50%的濕潤度即可。
3. 羊肚菌種植技術栽培之後如何管理
羊肚菌別名羊肚菜、美味羊肚菌。羊肚菌科,羊肚菌屬。主要分布我國河南,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北、北京等地區。羊肚菌子實體較小或中等,6~14.5cm,菌蓋不規則圓形,長圓形,長4~6cm,寬4~6cm。表面形成許多凹坑,似羊肚狀,淡黃褐色,柄白色,長5~7cm,寬粗2~2.5cm,有淺縱溝,基部稍膨大,生長於闊葉林地上及路旁,單生或群生。
1.配製栽培料。栽培料配方:
①農作物秸稈粉74.5%、麩皮20%、過磷酸鈣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②木屑75%、麩皮20%、過磷酸鈣1%、石膏1%、腐殖土3%;
③棉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以上3種配方,任選1種即可。
料水比為1:1.3,拌好料後堆積發酵20天,含水量調至60%。採用17cm~33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裝料500~600g,然後在100℃條件下滅菌8小時,滅菌後即可接入菌種。採用兩頭接種法,封好袋口,置於22~25℃下培養30天左右,菌絲可長滿袋。菌絲滿袋後5~6天,即可進行栽培。
2.室內脫袋栽培。菇房消毒後即可進行栽培。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再鋪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後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每平方米床面可排放塑料菌袋?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1次,然後覆土3~5cm,覆土後表面再蓋2cm厚的竹葉或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1個月後可長出子實體。一般南方地區3月10日至4月20日之間出菇最佳。羊肚菌出土後7~10天就能成熟,一般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時就可採收。
3.室外脫袋栽培。選三分陽七分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15~20cm,長度不限。整好畦後噴水或輕澆水1次,並用10%石灰水殺滅畦內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和出菇管理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不可鋪塑料薄膜,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陽光直射。
4.病蟲害防治。菌絲生長與子實體生長期都會發生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注意保持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播種前進行場地殺菌、殺蟲處理。後期若發生蟲害,在出子實體之前可噴除蟲菊或10%石灰水。
5.加工。加工方法主要是曬干或烘乾。在進行乾燥時注意不要弄破菌帽,保持其完整。可用烤煙房烘乾或在陽光下曬干,不能用柴火煙熏,以免影響質量。分等級在塑料袋內防潮保存。
4. 羊肚菌易管理嗎有病蟲害嗎
羊肚菌蟲害的防治
1、羊肚菌常見蟲害之——白蟻
預防:播種前暴曬羊肚菌的種植場地,並投放適量生石灰(每畝50kg左右即可)
治理:用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噴淋。
2、羊肚菌常見蟲害之——老鼠
預防:在羊肚菌快要長出幼菇的時候投放老鼠夾。
治理:可以再頭發光老鼠夾的基礎上適當採用生物手段誘殺。
3、羊肚菌常見蟲害之——蝸牛
預防:沒有什麼很好的預防方法,只能發現一個捉一個。
治理:人工捕殺
4、羊肚菌常見蟲害之——蛞蝓
預防治理:製作毒餌誘殺,比如豆餅+敵百蟲按(10:1).
5、羊肚菌常見蟲害之——跳蟲
預防:播種前將土地全部深翻一遍,撒生石灰後進行暴曬。同時一定要清理掉秸稈等物品。
治理:噴水誘殺。
6、羊肚菌常見蟲害之——蟎蟲
預防治理:用殺蟎劑處理畦面。
7、羊肚菌真菌病害
包括黴菌、鐮刀菌等,在播種前要一定要對菌田進行暴曬,並且在天氣較為濕熱的時候通風和降溫,必要時可撒一層生石灰也可用針對性的葯物進行防治。
5. 幼苗階段的羊肚菌為什麼死亡率那麼高
羊肚菌作為一個新的食用菌品種進入市場,它的市場價值發展前景是十分好的,可是不少朋友在種植羊肚菌的時候遇到過羊肚菌幼菇死亡的情況 導致羊肚菌幼菇發黃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濕度過大或過小,一般濕度過大會造成通氣不良,幼菇容易被水漬死以及誘發細菌病害,濕度過小則容易乾枯而死,同時菇房溫度過高,濕度過大,就會導致菇蕾受刺激死亡,以及發生病蟲害也會出現死亡,或者在防治過程中噴灑葯物,也會導致羊肚菌死亡。發生病蟲害也會出現死亡。
羊肚菌在我國的分布比較廣泛,北至東北三省,南至福建、廣東、台灣,東至山東,西至西藏、新疆、寧夏、貴州共28個省、市、自治區,但各個地區的羊肚菌種類資源豐富度不同,而且還有非常大的差異。
6. 栽培後的羊肚菌,有哪些管理要求
之所以說羊肚菌非常的珍貴,主要是因為羊肚菌當中的營養物質含量非常的豐富,羊肚菌當中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脂肪、多種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8中維生素、胡蘿卜素、煙酸、葉酸。羊肚菌是一種低溫高濕型真菌,需要較低氣溫和溫差刺激菌絲體分化出菌,所以栽培季節主要在11月份未端。需微弱的散光,所以種植前需搭陰網。
如果種植面積小的話,我們一般用人工澆水,找一個管子,然後再上面弄成小孔,然後把水通上,就不需要再揭開地膜,就可以直接噴灑到菌地裡面。把好溫濕度關,菌絲階段和子實體要求溫濕度不盡相同,要求盡可能達到標准。保護好幼菇,幼菇成活率低是種植過程中較為普遍的問題。要給它提供散射光。並注意通風,但是,不能被猛風直吹,當長雜草後,要及時清除。
7. 羊肚菌澆水技術是什麼
1、羊肚菌的土壤濕度應當保持在50%左右,空氣濕度保持在65%-85%之間。澆水設施應當使用微噴設施,保證水分分散澆下,能夠防止土壤板結,又能保證空氣的濕度。能夠減少畸形菇的出現。
2、出菇階段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控制在50%-70%,這樣羊肚菌才能順利生長。除了土壤濕℃外,菇棚內也要保持濕潤的環境,空氣相對濕℃在85%-90%時對出菇最有利。
3、羊肚菌雖然不耐乾旱,但也不可讓土壤濕度過大,尤其在春天溫差較大,有冷又熱,冷熱不勻,甚至還會零下,干一點的羊肚菌幼菇還能抗凍,如果羊肚菌幼菇水分過大的話凍一下就會死掉。直接影響產量。
(7)羊肚菌幼菇期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羊肚菌種植技術
1、種植前需要先要先調制好適合的栽培料,通常是以秸稈、木屑、麩皮為主的,也可以加一些磷肥、腐殖土等配料進行調制。
2、調制好栽培料之後要加水進行攪拌,發酵20天左右裝進塑料袋中,接著放到高溫下進行滅菌。接下來就能接種菌絲了,採用的兩頭接種法,在接種後放到培養室中一個月的時間,等它長滿袋之後進行栽培。
3、給它搭建好適合的生長環境,消毒後鋪一層薄膜,再蓋上一層土壤並壓平,將菌棒的塑料袋去除,平整的放在床面上。最後,給它噴灑一些水並覆上土,一個月左右子實體就長出來啦。
8. 羊肚菌幼菇發黃死亡,這是為什麼呢
羊肚菌小蘑菇變黃的死亡原因是什麼?羊肚菌油松發黃的原因主要是濕度太大或太小。一般濕度過大會導致通氣不良,油蘑菇容易被水漬打死,誘發細菌病,濕度太小容易枯萎死亡,蘑菇房溫度太高,濕度太高,蘑菇雷會受到刺激而死亡,發生病蟲害也會死亡。或者,如果在預防過程中噴灑葯物,羊肚菌可能會死亡。羊肚菌小蘑菇變黃的原因是什麼?羊肚菌小蘑菇能噴水嗎?
蘑菇倉(室)溫度超過20時不能噴水。每次噴水都要注意通風,不要噴悶水。蘑菇或童年不能直接在蘑菇和蘑菇床上灑水,要在地板和空間灑水,保持蘑菇倉庫(房間)的適當濕度。菌痛或全土水分不足時,及時補充水分,調節濕度。蘑菇出庫期間,可以不採用化學方法放置,而是採用誘殺和人工噴灑的方法放置。需要使用農葯的話,只能在采蘑菇後使用低毒性、低殘留葯物,使用濃度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密切注意氣溫變化,根據天氣預報調整蘑菇倉(室)溫度,使蘑菇倉(室)溫度保持在20以下,嚴防蘑菇倉(室)溫度突然升高。
9. 羊肚菌產量低、品質差,如何提高產量
羊肚菌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香味濃郁,在民間更有“聞得此菌香,三日不思肉滋味”之說。因此,在國內、國際市場備受歡迎,早在我國明朝時期,醫葯學家李時珍就將羊肚菌收錄進《本草綱目》,稱其:
甘寒無毒,益腸胃,化痰理氣
很多菇農也是看到了羊肚菌的潛力,開始種植羊肚菌。但是在羊肚菌的種植過程中,產量低、品質差總是困擾著菇農,尤其是小規模的種植戶,這種現象更為突出。由於羊肚菌價格較高,產量高、品質好的羊肚菌一畝地一天可以收入1600元左右,而出菇少、品質差的一畝地一天僅有200元左右的收入。因此,提高羊肚菌的產量和品質就成為每個菇農的共同願望。
營養袋裡充足的養分為出菇多提供了養分基礎
羊肚菌屬於低溫喜濕型真菌。因此,在種植管理過程中,除了選擇適宜的品種進行種植外,溫濕度的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為其生長發育打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從而提高出菇量和品質,進而獲的不錯的經濟效益。
10. 羊肚菌幼菇出現白黴病如何防治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