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村幹部村上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上火流鼻血是什麼原因 2025-02-21 23:20:32
倉庫列印機怎樣連電腦 2025-02-21 23:20:29
怎樣測試頭發的顏色 2025-02-21 23:15:31

村幹部村上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5-02-17 20:33:53

Ⅰ 村官如何從自身做起推進農村改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提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主要任務。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基礎在村,關鍵在村,難點也在村。村幹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於今天的大學生村幹部來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嶄新的事業。與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村幹部相比,今天的大學生村幹部具有知識豐富、交往廣泛、信息靈通、思維活躍、見識長遠等獨特優勢,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可以說大有作為。那麼,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大學生村幹部究竟應如何在新農村建設中積極作為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八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主動開展建設活動。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比較艱巨的建設任務,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投入的資金數額較大,非朝夕之功,難一蹴而就。因此,決不能消極等待,指望有國家項目扶持或條件成熟後再搞,那樣就會坐失良機,而要在現有條件下,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條件好一點的村,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設步伐,做到高起點、高檔次、高品位;條件差一點的村,也要盡力創造有利條件,實行重點突破,抓好試點示範,著力幫助當地農民解決一些急需解決又能夠解決的問題,盡量做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從而達到示範引路、以點帶面的目的。同時,我們也要避免在工作稍有進展的情況下,就不顧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和農民的承受能力,鋪大攤子,搞大規劃,盲目蠻干,急於求成,那樣就會好心辦壞事,不但得不到群眾支持,而且會遭到群眾強烈反對。因此,我們在推進建設中,一定要做到「三個符合」:一要符合普通農民利益,按照他們的願望,引導和幫助其改善生產生活環境;二要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重在建立一種適應現階段當地農村和農民發展需要的運行機制;三要符合自然生態環境,達到構建農村「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目的。在模式選擇上,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規劃建設的新村,要達到「標准不高水平高,造價不高質量高,面積不大功能全,佔地不多環境美」的要求。在山區,要建設「農家山莊新村」;在平壩地區,要建設「田園風光新村」;在城鎮周圍,要建設「農家娛樂新村」,在歷史古跡較多、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莊要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新村」。
二要爭取上級立項扶持。根據中央和國務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國家要進一步加大對中西部貧困農村的扶持力度,在「農技推廣及生產補貼、農產品檢驗檢疫及病蟲防治、農村能源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畜牧業發展及疫病防預體系建設、農產品加工及銷售、農村公路建設、農民綜合技能提高、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等十個方面給予項目扶持。各縣(區)已組織專門力量做好這些項目的編制、儲備,建立了項目庫,並安排相關職能部門分期分批上報有關項目。新上任的大學生村幹部應加強與當地鄉鎮黨政和縣(區)相關部門的聯系,積極組織編制所在行政村的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並上報當地鄉鎮新農村建設領導機構和縣(區)相關部門,力爭在新農村建設中能多得到國家或省、市、縣(區)的項目扶持。
三要做好組織協調工作。開展新農村建設,必須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事事涉及農民利益,沒有農民的參與,新農村建設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把農民願不願意、高不高興、贊不贊成作為衡量開展工作的主要標准,使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得到農民群眾的衷心擁護,讓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促使他們由「要我干」向「我要干」、「爭著干」轉變。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學生村幹部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協調處理好當地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各種新矛盾,幫助解決好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
四要抓好農民技能培訓。大學生村幹部要利用自身優勢,採用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逐步轉變當地農民的傳統觀念,使他們盡快自覺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來。要通過舉辦文化知識培訓班、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舉辦法律知識講座、開辦信息宣傳欄等形式,向農民群眾傳播新知識、新技術,以不斷提高當地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從近期來講,要聘請涉農部門的技術骨幹到村授課,對廣大農民群眾進行反季節蔬菜種植、果樹修枝整型、桑樹施肥治蟲管理和成規模畜禽養殖等方面的技術培訓,以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強烈願望,激發他們主動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從長遠來說,要緊緊圍繞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動用各種科技教育資源,依託「綠色證書工程」、「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新型農民創業培植工程」、「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程」和「農業遠程培訓工程」等五大工程,對廣大農民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切實增強他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轉崗就業的能力。
五要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繁榮農村經濟是建設新農村的基礎。只有圍繞發展特色產業做文章,才能增加農民收入,才算抓住了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大學生村幹部要利用信息靈、門路廣的優勢,在引導、服務方面多下功夫,堅持按照「一村一品、一線一業」的要求,和「區域化布局、規模化建設、標准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原則,依託現有龍頭企業,圍繞畜牧、蠶桑、果蔬等主導產業,加快建設一批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無公害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起能促進當地經濟持續發展的特色支柱產業。在城市郊區村社,要重點發展以吸引城市居民假日旅遊為主的休閑觀光農業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在中心場鎮周圍村社,要重點發展以優質水果、優質蔬菜為主的果蔬產業;在公路沿線村社,要重點發展以優質柑橘、優質花生、反季節優質蔬菜為主的特色經作產業。要引導廣大農民主動與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聯姻,為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提供原料,嚴格實行標准化生產,大力實施產業化經營,走強品牌、活流通、增效益之路。同時,為鞏固發展特色支柱產業,還要在農產品生產基地,盡快建立農業信息網站,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以不斷拓寬優質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更好地促進當地農民增收。
六要著力美化農村環境。當前,農村很多地方還存在行路難、飲水難和住房亂建、垃圾亂堆、污水亂排等急待解決的問題。大學生村幹部要從這些急待解決的問題入手,積極配合村兩委會和黨員幹部,密切聯系群眾,千方百計去幫助廣大農民群眾解決這些問題。要協助村兩委會盡最大努力爭取沼氣建設、村道建設、人畜飲水建設等國家扶持項目,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實施「三改三清」工程,加快普及農村沼氣,帶動農村改圈、改廁、改廚;要動員農民治理「臟亂差」,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動員村民自覺植樹造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搞好綠化美化;要帶頭參加清理垃圾、整治污水等義務勞動。要不斷強化可持續發展意識,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突出保護歷史風貌和自然生態,嚴格控制村莊周邊土地使用與開發強度,逐步形成農田、林地、山體、河流、池塘等生態復合系統。要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高效集約利用資源,積極發展適合當地農村需求的清潔能源,努力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目標。
七要樹立農村現代文明新風。培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構建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大學生村幹部是農民心目中的「知識分子」,其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農民群眾的思想。俗話說「人看人,戶看戶,農民看幹部」。大學生村幹部在農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也要起好示範帶動作用。要善於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結合「八榮八恥」教育,引導當地農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採用適當的方式,加強對農民的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農民群眾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大學生村幹部要從自身做起,有意識地去影響群眾,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質,以不斷促進當地農村現代文明新風的形成和發展。
八要切實推行村務民主管理。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的有關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從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入手,推行村務民主管理。首先,應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完善辦事公開制度,保證農民群眾能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對村幹部工作實行民主監督。其次,應盡量尊重農民意願,積極推行村務民主管理,在村上建立村民理事會,放手讓農民群眾在新農村建設中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總而言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是大學生村幹部實現自身價值的機遇,也是對大學生村幹部自身能力的挑戰。今天的大學生村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中,千萬不可眼盯「宏偉藍圖」誇誇其談,而要俯下身子真抓實干,從當地農民群眾急需辦理的事情做起,在新農村建設中扎扎實實地幹些實事、做些好事,以不辜負上級組織的信任和當地農民的期望,不斷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增光添彩。

Ⅱ 村幹部為村民辦事應該堅持什麼樣的原則

村幹部為村民辦事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村幹部在處理農村事務中,是否堅持公平公正的處事原則,直接關繫到村幹部在群眾中是否樹立了廉潔清正的形象,關繫到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公平公正公開是群眾的所盼、所願,他們希望村幹部聽民言、察民情、依法公平公正辦事。

所以,村幹部為村民辦事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2)村幹部村上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村幹部公平公正為民辦事 ,要注重以下四個方面:

一、把公平、公正看做村幹部為民辦事的生命線。

村幹部為民辦事的公平公正,是指村民能夠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公平地實現權利和義務。使公平正義成為村民實實在在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結果。

村公所是各類社會矛盾、糾紛沖突的調節器,是維護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第一道防線。維護和實現公平公正是村幹部工作的永恆主題和神聖職責,是我們崇高而偉大的使命。

二、 准確把握合法合理、平等對待、公平公正的內容。

對於村幹部而言,公平公正就是要真正想著群眾、把群眾的事辦好,絕不能只為自己的利益集團謀利益。打破村幹部拉關系、重親屬的觀念,使村幹部本著公平、公正、合理的理念處理好村上的大小事務,從而保證政令暢通、取信於民。

首先自己要遵守法律法規,在為民辦事上正確行使權利,使權力行使符合法律賦予該項權力的目的,同樣情形同樣處理。

三、正確理解公平公正理念對村幹部工作的具體要求。

作為一名基層幹部,為民辦事要堅持秉公執法;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以公開促公正。實行辦事公開,消除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辦事不公的疑慮,促進和彰顯公正、公平、公開是保障村民對村公所工作知情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措施。

四、牢固樹立做事為民的理論基礎。

從根本上說,大學生村官、村幹部樹立執法為民理念,是由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這個理念也是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在村兩委工作上的直接反映和體現。

Ⅲ 怎樣當好村黨支部書記和村主任

如何當好村幹部,履行好村官這一神聖的職責,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認為,我們必須做以下幾個工作。

一、以較強的責任心和擔擋精神,履職好手中權責。

首先,一個是要注意明確職責,擺正位置。作為一名總支書記、村長主任,既然組織和群眾信任,把我們推選到這個崗位上,你就是這個地方的主心骨,工作好與壞,發展快與慢,直接跟我們有關系;

第二,在具體工作中,要有仁者之心,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盼百姓所想,要使自已成為老百姓知冷知曖的貼心人,辦事力求公道正派,處事看問題力爭一碗水端平。

第三,作為一名村幹部特別是總支書記的這個角色,還要做到心術正,行為正,辦事公,處事明,在精神上,要永遠保持那麼一股浩然正氣,也可以說是一種精氣神。精神就是力量,精神是干好各項工作的基礎,只有做事才能贏得老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第四,思路要清晰,要善於學習,善於理解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結合自身優勢大膽改革,大膽發展,要有敢於擔擋風險意識,工作中要有思路,要有超前意識,切記見子打子,東抓一把,西抓一把,手忙腳亂。

第五,在當前的新形式下,結合「兩學一做」,講正氣,樹新風,做合格黨員,不僅要自己講正氣,而且要通過卓有成較的工作,教育和帶領黨員、群眾講正氣,樹新風。這是確保農村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證。

第六,要注重抓感恩教育,這些年來,黨在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部分群存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對黨的政策不理解、不支持。還是要注重過去一些老傳統,多與群眾開開戶長會,宣傳好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進行算賬對比,抓好社會事業發展引導,引導群眾逐步改變發展思維,農村發展,宣傳引導極為重要。

二、要講團結,講奉獻。

老百姓講得好,全村富不富,關健看支部,班子強不強,關健看班長,一個班子有沒有凝聚力,有沒有戰鬥力,有沒有號召力,村兩委關系能不能協調,書記主任至關重要。常言道:和為貴,和氣生財,政通人和,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窩里斗、搞內耗,最終結果是斷送自己,延誤一個村的發展,兩委班子必須做到高度統一。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大同,存小異,不要在一時一事上斤斤計較。我認為:工作中能在一起共事,一起生活是一種緣份,相互學習,相互補台,相互取長補短,是對平時基層工作經驗的一種積累;再說我們每一個人平時所做的工作,在各級組織和人民群眾心目當中自有一桿稱,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穩定,是各村抓好各項工作的第一要務,它是能否搞好村級工作,能否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奔康致富的關健和根本。

二是要注重發揮班子成員之間總體功能,一個人本身再大,辦法再多,畢竟帶有局限性,若不注重發揮團隊功能,你什麼事也做不了。我們每一位村主要領導都應懂得:「得到多助,失到寡助」的道理,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村之主,常言道:「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建議的人多了,辦法也就多了,發展思想也就清晰了。比如我這次到河尾任總支書記,班子還是原來的班子,群眾還是原來的群眾,黨員還是原來的黨員,工作為什麼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呢?我就是注重了這一點,總攬全局,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總體功能,只要注重團結奮斗,就沒有幹不了的事情。

三、要注重轉變管理模式,創新工作方法。

一個村是一個小社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大到黨的方針政策,小到兩口子吵架,鄰里糾紛,爭田邊地角等等,每一項工作都與我們村幹部有關,每一項任務都要靠我們村幹部去消化解決。

這些工作,既艱巨復雜,又繁鎖具體,村幹部的工作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大家都知道,過去在村務管理上,一般都是村幹部說了算,定了就干,「幹部一聲吼,群眾跟著走」。村幹部有威信有威望。實行生產責任制到戶以來,農民各種各的田,生產經營分配都由自己決定,對村幹部的依賴明顯降低。

有些地方對集體的事不關心,不過問,在管理上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想不起,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這就造成了一種落後的管理手段與復雜的管理對象之間的一種矛盾。新形式下,基層工作難度增大,需要我們創新工作方法,轉變傳統管理模式。

一是創新工作方法,轉變管理模式方面。我們河尾社區一是探索一種「片區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模式,來開展全村各項工作,我們將全村三個自然片區,首先以自然片區建立黨支部。第二全村駐村幹部三個自然村黨支部書記,十二個黨小組長,二十三個村民組長分別劃掛到各片區,將各項工作,包括黨建,社會事業發展指標等各項工作細化到各個自然片區,一般工作實行片區工作制,重點工作採取團隊集中突擊制。三個自然片區由總支書記擔任總片長,三名村上主要領導擔任片長,黨支部書記任副片長,黨小組長村民組長為成員,組成服務團隊,制定工作目標,年終逐條進行實地考核,考核資金2-3萬元。

二是創新服務理念,以「五服務」為指導,做好社會工作。平時工作注重多走訪,多聯系群眾,講講白話,拉拉家常,多與群眾溝通交流。通過近兩年來的實施效果較好,黨心民心有了根本好轉,集體觀念,大局觀念,發展意識明顯增強。干群關系明顯改善,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突顯。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看幹部,這形象所說明農村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的重要性。農村黨員生活在農村,是黨在農村的代表,就是一面旗幟。做好農村工作,關健還有一點就是要把黨員同志動員起來,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出來,黨員帶頭致富是職責,帶領群眾致富是義務,新形式下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很大程度上都體驗在發展產業,興辦公益事業,做基礎設施建設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近兩年來,我們社區結全著軟弱換散治理整頓,高度重視認真注意抓了黨員隊伍建設,加強對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廣大黨員思想覺悟有了明顯提高,「三會一課」制度活動基本正常,每年定期不定期開展四次黨員做好事,辦實事活動,逐步成為自覺行動,廣大黨員在產業發展:發揮作用逐步凸顯,做基礎設施,興為公益事業,召開黨員大會不再難了。

四、要嚴格依法依規辦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潔。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做人做事不能亂來,我們村幹部既要做好工作,又要注意保護好自己不范錯誤,不違法違紀,「公生明,廉生威」,我們村幹部只有公正才能清明,只有廉潔才會有威信。當領導不論大小,職、權、責是對等的,職權和監督也是成正比例,我們村幹部一定要守住道德和原則底線,處人處事應做到一碗水端平,從自身做起,從自己親屬做起,堂堂正正做人,坦坦盪盪做事。我們村級關健還有一點就是,大的決策不要搞一言談,要實行民主集中制。村級財務政務一定要公開透明,定期粘板公示,同時要確保公布內容的真實性,自覺接受村民監督。

五、要千方百計想辦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六、要注重抓好活動陣地及活動場所建設。

七、當好村幹部做到七個切忌。

一是思路要清晰,要有超前和統籌意識,切忌東抓一把,西抓一把,見子打子。

二是要敢於擔當,迎難而上,解決問題,切忌遇到問題繞道走。做好基層工作平時要注重多走訪群眾,多與群眾接觸,多與群眾拉拉家常,問寒問暖。我們平時的工作職責是:「知民情,解民憂,幫民難,促民富」。如你不了解群眾,群眾也就不會了解你、支持你。

三是熱情服務,群眾來訪和訴求,切忌一個「拖」字。我們基層幹部的宗旨是:「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改革」。群眾事情無大小,原則上應做到有求必應,力求解決,不能拖拉,否則就會失去民心,村上的工作與一個大家庭一樣,是一個惡性循環與良性循環的問題,工作做好了,服務到位了,群眾滿意,領導高興,地方發展。

四是帶頭做好示範帶動,切忌百姓富了不服氣,百姓窮了看不起。做人做事膽要大,心要細,思路要清晰,工作要大膽決策,只要有利於群眾發展,就算當點風險也無所謂,特別是在總支書記這個位置上,你是那個地方一個大家長,家庭運作好壞,直接影響一個的地方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改善。

所以我們要多動動腦筋,結合實際多想想辦法,來帶動一個地方的發展。如近兩年來我們河尾社區組織群眾抓好傳統產業鞏固提升外,我們還為群眾增收積極探索了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組織農戶試種黑木耳、巴西菇,利用坐落靠近集鎮優勢,組織農戶栽生薑、種蔬菜,發展百合、魚腥菜等。比如黑木耳種植,這個就是我約著四戶黨員冒著風險試種的,而且試種一舉獲得成功。巴西菇是由主任牽頭試種,獲得成功。為群眾增收探索了一條人多地少高效產業發展思路。

五是平時工作多走訪群眾,多與群眾交流以,切忌離群眾一個「遠」字。

六是多出去走走,增長見識,切忌閉門造車。

七是切忌亂開口,亂許願。

(3)村幹部村上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村幹部是區別於國家公務員的特殊群體,村幹部是游離於國家行政幹部體制之外的、不在編、不脫產的邊緣化幹部。具體來講,村幹部主要是指通過村民自治機制選舉產生的、在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及其配套組織擔任一定職務、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並享受一定政治經濟待遇的工作人員,主要包括村黨支部(黨總支)委員、副書記、書記,村民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主任和村民委員會內設工作委員會主任。其中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主任是主要村幹部。

參考資料:共產黨員網-基層視野-新形式下如何當好村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