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前奶多少
擴展閱讀
怎樣快速找到失去了的家 2025-04-22 21:48:18
鴨脖怎樣弄好吃 2025-04-22 21:32:02
怎樣固定圖片背景 2025-04-22 21:29:21

前奶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3-14 17:16:17

⑴ 幾分鍾是前奶

母乳喂養也是很多家長的首選,安全放心的母乳能提供給寶貝成長需要的能量。那麼寶貝在吃母乳的時候一般幾分鍾能吃到後奶呢?母乳中的後奶是否比前奶更有營養呢?下面就針對這個問題講解,希望解答家長們的疑問。
一般幾分鍾能吃到後奶呢?
一般開始吃到的稀的屬於前奶,後面稠些的是後奶,建議寶媽每次給寶寶哺乳時,要讓寶寶把一側乳房先吃空,然後再換另一側,這樣能吃到足夠的前奶,保證營養,也能盡量吃上足夠的後奶,以免餓得太快。如果一側沒有吃完,換了另一側,過一會兒再換回來,寶寶很容易因為吃了較大量的前奶,在吃足後奶之前就吃飽了,這樣容易缺乏脂肪、乳糖等能量物質,睡眠時間會縮短,影響生長發育。鼓勵寶寶在每一側一次至少吃10 - 15分鍾。長時間用力地吃奶也會刺激泌乳反射,乳汁才會變稠寶寶才會長肉。
母乳中的後奶是否比前奶更有營養呢?
在哺乳過程中,母親剛剛流出來的乳汁就叫前乳,這是一種比較清淡、像是水一樣的液體,裡面的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的含量都很豐富,但水的成分是較多的。前乳之後流出的就是「後乳」,外觀較黏稠,顏色較白,與前乳相比,脂肪含量較高。後乳主要提供更多熱能,讓寶寶產生飽腹感,幫助寶寶增加體重。
所以,母乳喂養的寶寶吃得多而長得瘦,是因為寶寶沒有得到足夠的高脂肪後乳。稀薄、水樣的前乳能給他足夠的液體,但成長需要的脂肪則不夠。也就是說,當他需要全脂乳時,卻只得到脫脂乳。
而造成寶寶只吃到前乳沒遲到後乳的原因,是有些媽媽哺喂不夠充分,讓寶寶吮吸一側的乳房,很快就換到另一個乳房,那寶寶吃的就是水分較多的前乳,前乳的脂肪含量比較少,寶寶自然就吃不到什麼營養了。
所以一般來說寶貝在每一側乳房至少吃10-15分鍾以後就可以吃到後奶了。媽媽的前奶和後奶都含有寶貝成長所需要的營養,要均衡攝入。在這里提醒家長們,除了母乳之外也要按照時間表給寶貝增加輔食,這樣寶貝才能全面健康的成長。

⑵ 一般多少分鍾吸到後奶

大部分的媽媽都會選擇母乳來喂養自己的孩子,因為母乳既天然又有營養,嬰兒飲用之後還能促進消化吸收,但其實媽媽們的母乳根據時間是有前奶和後奶之分,有不少媽媽都說後奶比前奶要好,孩子吃了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前奶其實就是媽媽餵奶時,孩子先吸出來的奶,由於前奶顏色比較淺,濃度相對比後奶低,狀態也比較稀,導致很多媽媽認為前奶沒有影響,其實這是不對的,前奶水分和蛋白質含量高,主要作用是給孩子解渴的,屬於前菜開胃用的,一般孩子大約吸吮10分鍾左右就可以吃到後奶。

後奶脂肪成分總含量比前奶要多,所以奶液顏色比前奶要乳白一些,且黏稠好多,因此由於脂肪含量更高的後奶,是孩子用來解餓的正餐,能給孩子提供更多發育所需的能量,由於後奶出現在餵奶後10分鍾,所以媽媽要控制好給孩子哺乳餵奶的時間,確保孩子吃到後奶。

媽媽在給孩子餵奶時,千萬不要因為後奶營養足,就只給嬰兒吃後奶,因為後奶脂肪含量比較多,如果攝取過多的後奶,就會造成脂肪攝入過量,使得嬰兒有肥胖的分享,因此一定不可再擠掉前奶,前奶還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是有利於提高孩子身體免疫能力。

⑶ 哺乳期的前奶可以擠多少毫升

初乳一天能擠多少取決於媽媽的乳量是多少,而乳量每個媽媽並不統一。其實,初乳是不可以擠出來喂養的,要讓寶寶親自吸吮乳頭,這樣可讓寶寶面部和口腔神經和肌肉得到鍛煉,一星期左右的母乳是初乳,一個月左右大的寶寶胃的容量應該不到100ML,吃多了對胃也不好,如果是擠出來餵奶,實際上寶寶相當於次次都是喝湯,沒有吃到干飯,因為奶的底部營養很高,這要讓寶寶去吸才會出來的。

初乳的作用

1、含有lgG、SlgA、IgM

這三種是構成初乳抗體的主要成分,其中母乳分泌階段中SlgA在初乳中的含量是最高的,這些抗體分布在嬰兒的鼻咽部、腸胃道黏膜表面、咽部,初乳中的抗議成分能幫助嬰兒發展自己的免疫系統,提高寶寶抵抗力,減少消化道和呼吸系統疾病。

2、含有大量的乳鐵蛋白

初乳中的乳鐵蛋白可結合寶寶體內的鐵,避免細菌代謝所造成的鐵流失,從而控制機體內鐵的水平;還能將鐵運送到合成各種含鐵蛋白質的地方,進而達到抑制細菌生長、抵抗多種細菌性疾病的目的,起到抗感染。抑制毒素的作用,增強寶寶的抗病能力。

3、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

初乳中的銅、鐵、鋅等礦物質含量明顯高於常乳,這些微量元素對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十分有益,其中鎂鹽能促進消化管蠕動,有利於寶寶腸胃消化。初乳中的磷酸鈣、氯化鈣等鹽類有輕瀉的作用,幫助寶寶排出胎糞。

4、提高母乳的安全性

母乳不僅是寶寶最營養的口糧,還是潛在有害化學物質的暴露源泉,檢查母體的飲食是否合理,只需檢查母乳的成分組成即可。日常我們常說的哺乳期媽媽不能隨便吃葯,怕化學成分滲入乳汁有損寶寶健康就是這個原理。

⑷ 不同時期嬰兒奶量分別是多少

嬰兒喂養期間,無論是純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很多新手爸媽不知道如何控制寶寶的奶量,既不能讓寶寶餓著,吃不飽的時候寶寶會苦惱,又要防止小寶寶吃過量,吃多了也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尺度拿捏真的困擾!這邊有一些小常識,能幫助新手爸媽們解決困擾哦~

1.jpg

各月齡寶寶的奶量要如何把握?

剛出生第一天到第三天的寶寶,他的胃是非常小的,大概只有一個龍眼那麼大,只能容納5毫升左右的容量,所以會需要喂得很頻繁。但是不同體重的新生兒對奶量的要求又不一樣:

第一次你可以先沖約7毫升的奶粉,如果他很快就吃完了,下次可以再加點量,吃飽後他會自己松開嘴巴,這樣你就能知道他一頓的奶量了,大概1.5到3個小時左右喂一次。

寶寶出生第四天,胃容量有25-30毫升左右了,大約有一個荔枝那樣大小,要1.5到3個小時喂一次。

出生一周後,他的胃長到一顆桃子那麼大了,容量有50毫升左右,2個小時左右喂一次。

出生2周後,他的胃差不多有一個雞蛋那麼大了,寶寶一頓能吃60-90毫升左右,大概2小時喂一次。

滿月後每餐約吃80-120毫升左右,每次間隔3小時左右,每天吃6-7次,一天的總奶量在600毫升左右。

2.jpg

寶寶滿1歲前奶量變化

一個月嬰兒喝奶量

按需喂養是一個月寶寶餵奶遵循的原則,寶寶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要相信寶寶的身體本能,吃飽奶的寶寶在兩次餵奶之間會很滿足、安靜,通常會睡3-4個小時,沒有吃飽就會哭鬧的。

你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大小便來判斷,吃飽的寶寶尿布24小時濕6次及6次以上,大便軟,呈金黃色、糊狀,每天2-4次。

兩個月嬰兒喝奶量

兩個月的寶寶已經比上個月能吃了,仍然是按需喂養。兩個月的寶寶一天的奶量在600-700毫升左右,一天可以分6-7次,每次間隔3-4小時,每次80-100毫升左右。如寶寶晚上睡著後,一般無需叫醒寶寶餵奶,以免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另需注意每個寶寶的胃口大小都不相同,建議根據寶寶自己的生活特點進行合理的喂養。

三個月嬰兒喝奶量

三個月的寶寶一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分5-6次,每次大約在150毫升。夜間餵奶比白天間隔時間長一些,要有意識地把間隔時間拉長,使嬰兒慢慢養成夜間不吃奶的**慣。可以在寶寶兩次餵奶間適當的添加一些溫開水,也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奶伴葡萄糖,幫助寶寶消化吸收。

另外,不要太早添加副食品,添加得太早,寶寶會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現嘔吐和腹瀉,消化功能發生紊亂。

四至六個月嬰兒喝奶量

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餵奶量為200毫升左右,應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四個月開始在吃奶前喂輔助食物,在兩次餵奶之間添加副食品,可以先從米湯開始,等寶寶胃腸功能適應後,在慢慢添加其它的副食品。

六至九個月嬰兒喝奶量

每四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

九至十二個月嬰兒喝奶量

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副食品。每兩頓餵奶中間要增加開水。

以上對於奶量以及喝奶的時間間隔只是個大概的數值,具體還是要根據每個寶寶的情況來把握。而且餵奶粉和母乳又有所區別,奶粉耐飢,所以間隔的時間會稍長,滿月後寶寶一般間隔3小時左右再喂;而母乳易於消化,一般2個小時左右就要餵了。

吃奶粉的寶寶在兩餐之間需要喂水,而喂母乳的寶寶則不需要喂水,因為媽媽**中首先排出來的較清淺的前奶就有解渴的作用,當然如果是天氣炎熱寶寶多汗的情況下還是要喂一點。因為寶寶的胃很小,喝水占據了一定空間就沒法喝夠奶,就會造成喂養不足,導致體重增加不理想。

3.jpg

寶寶一天總奶量的計算公式:一日奶量=128毫升×體重(千克)

新手爸媽們如果把握不好寶寶的奶量可以按照上面的公式來計算哦~

寶寶母乳喂養要把握時間與奶量

寶寶出生了,頭等大事就是喂養問題,我們都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那麼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母乳喂養的時間應該如何把握呢?

在寶寶出生後, 母親的乳汁將是寶寶的第一餐,我們應盡早進行哺乳,這樣才可以促進母親乳汁分泌。而且初乳含有豐富的抗體,應該及時讓寶寶吃上母親的初乳。一般情況下,若分娩的母親、寶寶一切正常,0.5~2小時就可以開始餵奶了。

哺乳次數、時間與餵奶量

1~3天的寶寶,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鍾(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4~14天的寶寶,每4小時餵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鍾,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15~30天的寶寶,每隔3小時餵奶一次,每次15~20分鍾。 餵奶時間可安排在早上6、9、12時;下午3、6、9時及夜間12時、後半夜3時,每次餵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

母乳喂養其實只要媽媽們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就好了,因為每個寶寶都是特別的,所需要的也不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是重要的噢。

了解過新生兒母乳喂養的時間後,各位新手爸媽一定要堅持下來,因為母乳喂養的好處是非常明顯的哦。

4.jpg

觀察了解寶寶喝奶量

1、看哺乳次數:出生後頭1~2個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個月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每天換6塊以上濕尿布,期間有2~3次軟大便。

3、看睡眠:能夠安靜入睡4個小時左右。

4、看體重:每星期平均增加體重0~170克,3個月時則為200克左右。

5、看神情:小眼睛閃亮,反應靈敏。

⑸ 母乳前奶有多少毫升

前奶大概會有30毫升而已,產量比較少哦,可以讓寶寶多吸,多吸的話有助於產奶的。也可以多喝點湯水,這樣奶水量會增加的很快

⑹ 前奶乳糖高還是後奶乳糖高

前奶的乳糖沒有後奶的乳糖高
每一次哺乳,乳汁成分都會發生變化,一般把乳汁分為前奶和後奶。二者營養成分各不相同。首先被吸出的奶稱為「前奶」。前乳外觀較為稀薄,含有豐富的水份,蛋白質含量高,嬰兒食用大量前奶,便可獲得所需的水份和蛋白質,因此,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在出生後4個月內一般不需額外補水。
外觀色澤白皙且較濃稠,稱為「後乳」。後乳含有豐富的脂肪,乳糖和其他營養物質。它提供大量的熱量,讓寶寶有飽脹感。所以,哺乳期不要急躁,切忌先擠前乳,或不擠後乳,再換後乳,應讓寶寶先吃,先吃,再吃,這樣才能給寶寶提供全面的營養。
乳汁並無好壞之分,只要是乳汁,就包含了嬰兒成長所需的全部營養。看著清清楚楚的牛奶,就是原奶,水分比較多,是給寶寶解渴的。哺乳的寶寶不需要喝水,寶寶吃得越多,媽媽的乳汁分泌就越濃,稱為後奶,就是讓寶寶解餓。吃葯和喝湯都是輔助,增加乳汁分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寶寶多吸,鼓勵你堅持母乳喂養。
給寶寶餵奶時不要頻繁更換奶頭,喂完奶後,要把一側的奶頭換成另一側,這樣才能吸收前後奶的營養。
哺乳時,要有泌乳反應,即在乳汁排出後,才會產生較多的油脂,所以,要讓寶寶吃久一點,吃久一點。
有的老人說前奶沒有營養,要擠了,這是不對的。前後兩種牛奶都含有兒童所需的營養成分,都不能少。

⑺ 點前奶給寶寶吃營養的後奶,前奶應該要擠掉多少毫升

今天去給寶寶做42天體檢,寶寶才長了一斤八兩,有點心傷!我母乳充足,寶寶每次一側吃不完就飽了,

⑻ 母乳的前奶佔多少比例

母乳的前奶佔多少比例,一般的情況下在40%,我覺得母乳還是非常不錯的,有很多的營養是身體需要的,所以我們還是提倡母乳喂養。

⑼ 寶寶每次吃奶,吸15分鍾,可以吃到前奶和後奶嗎

你好! 一般吃奶的最佳時間就是10-15分鍾, 嬰兒吃奶的量是否適宜,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一)啼哭。嬰兒啼哭的原因很多,如疾病、過冷、過熱、尿布濕、飢餓和口渴等,正常嬰兒吃完奶後能安靜人睡或玩笑自如,這就表示喂的奶量足夠。若每次喂完奶後嬰兒仍咬著奶頭不放或哭鬧不安,就表示沒吃飽,此時應適當增加奶量。如果嬰兒啼哭不安,閉著眼睛雙腳緊蹬,並用嘴吮手,這就表示飢餓或乾渴。 (二)大便。通過視察嬰兒大便的顏色和形狀可了解嬰兒的消化功能及飢飽。正常母乳喂養的嬰兒,其大便為金黃色,質均勻,似軟膏狀,偶爾稀而微帶綠色,有一種不難聞的酸性氣味。用牛奶喂養的嬰兒,其大便為淡黃色,質較硬,稍帶腐臭味。如果嬰兒吃不飽奶,大便顏色則較深,呈綠色,大便極少,含大量粘液。這種大便在醫學上稱為飢餓性糞便。 (三)體重。可以在餵奶前後,稱量嬰兒體重變化情況,以比較奶量是否充足。另外,1歲以內的嬰兒,生長發育很快,如果嬰兒的體重低於正常標准,外表消瘦,就表示餵奶的總量不夠,應適當增加奶量。 一般寶寶吃飽後就會主動把奶頭吐出來。

⑽ 母乳的前奶有多少啊大概

這個跟每個人的奶量來的,
不一樣的,如果你用吸奶器吸話,
能看到乳白色的濃的就是後奶了,前奶顏色會淺一些,比較透明一些,水分含量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