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果園怎樣管理
1.幼樹管理及整形
幼齡果園管理的目的是促進營養生長、提早投產,同時形成良好的樹冠,為今後高產、優質和便於管理創造條件。幼樹以氮肥為主勤施薄肥(大約每隔兩個月施肥一次),以加速樹冠形成。幼齡果園宜間作套種,春季種大豆、花生,夏、秋季栽甘薯、蔬菜等作物。
我國台灣省果農多採用杯狀形或空心圓頭形整枝,以增加結果面積、減少風害和便於管理。①杯狀形:多用於坡地風大地區和適合開張性的品種(如田中等)。苗木定植後,離地面高40~60cm處留4~5個側枝培養主枝,向四面伸展並拉成與主幹呈40°~50°的角度。第二年在主枝的適當位置留3~4個亞主枝,並將主幹截頂,培養成無中心乾的杯狀形。以後需在主幹中央保留若干側枝遮蔭,以免主幹或主枝發生日灼;②空心圓頭形:適宜於平地深厚土壤果園和直立性品種(如「茂木」等)。苗木定植後在主幹離地面30~40cm處留3~4個主枝,以後同樣留2~3層,層間距約60cm,各層主枝需保持均衡生長。最後主幹截頂,使植株不再增高,形成空心圓頭形。
2.成年樹管理要點
(1)施肥和土壤管理
成年樹年施肥4次,其中采果後和春梢萌發前要施重肥,約佔全年施肥量的70%~80%。肥料的種類常用的有人糞尿、餅肥、堆肥、垃圾土、火燒土、雞糞和化肥等。氮肥多時果較大,但色澤風味較淡;鉀肥較多時,糖分增加,但肉質較粗。因此要適當搭配,一般山地果園每公頃可用氮180~220kg、磷150~180kg、鉀180~220kg。成年樹的土壤管理多用清耕法,每年除草鬆土6~8次,使土壤疏鬆,以利根系生長和吸收,並有保墒防旱的作用。秋冬季在樹冠外圍地面上翻耕(深10~15cm),增加透氣性和保水能力。雨季枇杷園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爛根和樹頭附近莖乾的病害發生。秋冬季在有條件的地方,要引水灌溉一、二次。
(2)修剪
采果後(5月)和花芽分化結束時(9月)進行。剪除衰弱、病蟲、重疊、交叉、下垂的枝條和枯枝等,剪口要平。對采果枝或短截枝長出的新芽疏留2枚,徒長枝也應剪除或短截。
(3)疏花穗和疏果
疏花穗和疏果是枇杷增大果實和防止大小年結果的有效技術措施。在10月上旬至11月初花穗已明顯、但尚未開花時疏折花穗,有凍害的地方也可不疏花穗,而等到疏果時一並進行。通常一個枝條上有4穗者,需疏去1~2穗,有5穗的要疏去2穗。大果形品種要適當多疏。先疏葉片少和發育不好、或有病蟲害的花穗,並掌握去外留內、去遲留早、去弱留強和樹冠上部多疏的原則,抽穗率高的「大年樹」要多疏。疏花穗一般用手從基部把花穗折除,葉片盡量保留。
在日本有疏花蕾的做法,分以下三種方式:①摘除花穗的上半部;②摘除基部兩個支軸和頂部數個支軸,保留中部3~4個支軸;③在上面兩種方法的基礎上,再把留下支軸上的先端花蕾摘除。通常大果形品種每穗僅留2~3個支軸,中小形品種每穗留3~5個支軸,保證以後每穗有4~6個果。
枇杷坐果率高,即使已疏花穗,還存在結果過多的問題。疏果有明顯增大果實、使果實大小均勻、成熟期一致、提高果實質量和便於採收的作用。福建莆田疏果多在二月下旬前後,當殘花落盡、幼果有蠶豆大小時進行。先折去部分過多果穗,然後逐穗疏果粒,將病蟲果、畸形果、小果,過密果疏去。大果形的品種(如解放鍾等)每穗疏留4~6粒,小果形的品種(如森尾早生等)每穗疏留6~10粒。樹旺、葉片多的粗壯結果枝可適當多留,要留下果穗中段的果實,並注意選留大小均勻的幼果,使將來的成熟期一致,便於採收。
(4)套袋
套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果面出現銹斑,預防裂果、日燒和病蟲鳥害。以1月上、中旬至2月進行套袋防銹效果最好。紙袋用舊報紙製成,並塗上植物油(如棕櫚油)以延長紙袋的壽命。袋角留有通氣口,防止果實腐爛。套袋後,在紙袋上部用小鐵線縛扎,可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