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栽培的花生怎樣管理

栽培的花生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5-04-09 09:59:33

1. 花生栽培技術與管理要點

花生是一種常見的作物。它有很多用途。可用於榨油,加工成多種農副產品。那麼花生是如何生長的呢?現在讓我們來學習一下花生種植技術。

深耕整地

花生生長發育最適宜的土壤條件為砂壤土或輕壤土,排水性好,土層深厚肥沃,干時不鬆散,濕時不粘,粘粒砂粒比例適中。花生不耐鹽鹼,pH值為8時不能發芽。當酸度過高時,土壤中鈣、磷、鉬等元素的有效性較差,不易吸收利用,也可能發生高價鐵、鋁的毒性。因此,花生適宜的土壤pH值為6.5~7。

深耕和深耕降低了連作對產量的影響,增加了土壤滲透性,促進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分解了土壤中不溶性養分供作物吸收利用。壓實砂與施用有機肥相結合,能有效增加土壤活性層厚度和土壤有機質含量。由於花生是深根作物,根系群分布在活躍土層中,活躍土層厚,根系量大,吸收養分和水分的能力強,對促進花生生長、提高抗旱性非常有幫助。

起壟

壟作栽培是提高花生產量的成功經驗。提高花生百果重、百粒重和水稻產量,可顯著提高花生產量。一般在當地播種前半個月進行,根據當地情況和種植行數,壟高8-15cm,壟寬30-40cm。

壟作種植有很多優點,一是增加光面,提高土壤溫度,加厚活躍土層,保證苗木均勻結實。起壟後,光面比平茬提高6%,苗期地溫提高1.2%℃ 與平茬相比,出苗率提前2天提高5%,根系比平茬發達。二是防止肥害,易清。三是使結實層疏鬆,有利於果實滲入土壤和結莢發育。四是使持力層向上移動,便於收割和防澇。

施用足夠的基肥

作物里的花靠肥料。為避免種子與肥料直接接觸,冬耕或春耕時應施用80%的肥料,起壟時應將20%的肥料包在壟中。花生雖然根系發達,根瘤菌固氮,不施肥也能收獲,但對磷鉀肥的需求高於其他作物。

種子分級

如果花生種子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容易使種皮脆裂,使種子失去保護,容易腐爛,一般在播種前2-3天曬干。曬干後,雖然出苗開始時間比不曬干早1天,但出苗高峰期提前5天,平均增產8%以上。

曬後去殼,盡量選擇色澤鮮艷、粒大飽滿、大小與一等種子相同的種子一起播種,避免大小苗共生,大苗欺負小苗減產。根據經驗,一級種子的產量比混合種子高出20%以上。結莢的適宜時間為播前10天左右。試驗和實踐表明,剝皮越晚,種子活力越強,出苗越整齊、健壯。

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期應適當,早播易影響花芽分化,出苗前低溫雨淋易使種子腐爛;晚播不能充分利用生育期,影響有效花數和莢果發育,降低產量和品質。注意種植密度。一般來說,大花生的密度在8000穴/畝左右,小花生的密度在10000穴左右。每個洞2粒就夠了。

早期栽培管理要點

1、查苗補栽

如果播種後10-15天發現缺苗,應及時進行發芽和補種,或在花生播種時另找地方播種一些備用苗。花生出土後,在真葉展開前,用土移栽幼苗補種,注意不要損傷根系。

2、清理樹木

花生出苗後,清除周圍的土壤,使子葉露出地面。這樣做的好處在前面已經提到過,所以我在這里不詳細介紹。

3、培土

土壤栽培的作用是縮短果針與地面的距離,使果針提早入土,提高結實率和結實率。應注意花期後15-20天,雨後或陰天前封壟。

中後期栽培管理要點

花生高產要求中期不過度生長,後期不早衰。

結莢期是花生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花生需肥需水的高峰期。水分和肥料的缺乏會影響植物的生長過程和莢果的豐滿度。然而,良好的土壤肥力和花期高溫多雨也會導致植株過快生長和過早關閉,導致田間冠層關閉,葉面積減少,果針高掛而不飽滿。因此,在花生開花後30~45天噴施氯黴素或多效唑,可調節花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提高光合產物向莢果的轉運率,提高結莢率和結實率。嚴格控制噴施量和時間。一般來說,乾旱年份可適當減少噴施量,盛開末期晴天噴施效果較好。

結莢期後,花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莖葉主要營養物質不足以維持生計。收獲前,莖、枝基部葉片逐漸脫落,每根莖、枝只有4-6片頂葉,是保持整株生命力和光合作用的基礎。為了增強葉片活力,延長功能期,葉面肥應從果實後期開始噴施,每7-10天噴施一次,共2-3次。

收獲和儲存

花生是一種無限開花的植物,豆莢不能同時成熟。因此,新花生收獲時,成熟莢果含水率在50%左右,未成熟莢果含水率在60%左右,必須及時乾燥。一般經過5-6天的暴曬後,果實的晃動有雜音,莢果的含水量降低到10%以下。當種子含水量降至7%時,可貯存在通風乾燥處。

一般來說,花生種在很多地方,但為了增產增收,必須做好日常管理。

這些都是用來種植花生的。歡迎訪問青瓜網的其他農業內容。

2. 沙土地種植花生,如何管理才能提高產量

在沙土地中種植花生,要想提高產量,就要做好花生生長發育中各個時期的田間管理工作,一般我們把花生的生長發育分為種子萌發出苗期、苗期、開花下針期、結莢期和飽果成熟期5個階段,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下各個時期的管理技術。

以上就是在沙土地中種植花生獲得高產的管理要點。可以看出,通過了解花生生長發育各時期的特點,然後相對應的採取管理措施,以便最終獲得高產量和高品質的花生。

3. 花生應該怎麼種植有哪些管理技術

花生具有滋養補益,延年益壽的作用,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花生,很多人都想知道花生怎麼 種植 才能高產的問題。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花生高產種植管理技術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花生的種植和管理
1、深耕整地

花生生長發育最適合的土壤條件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干時不板不散,濕時不粘不澥,黏沙土粒比例適中的沙壤土或輕壤土。花生不耐鹽鹼,在pH值為8時不能發芽,酸度太大時土中鈣、磷、鉬等元素的有效性差,不易吸收利用,還可能發生高價鐵、鋁的毒害,所以花生最適宜的土壤pH值為6.5~7。

深耕深翻降低了重茬對產量的影響,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使土壤中不能溶解的養分分解供作物吸收利用,結合壓沙和有機肥的施用,可有效增加活土層厚度和土壤有機質含量。因為花生是深根作物,根群分布在活土層,活土層厚,根量大,吸收養分水分的能力就強,對於促進花生生長和提高耐旱能力很有幫助。

2、起壟

起壟種植是提高花生產量的一項成功 經驗 ,通過增加百果重和百仁重及出米率顯著增加產量。一般在當地播種前半個月進行,壟高8~15厘米,壟寬因地制宜,可根據地形和種植行數而定,壟溝寬30-40厘米。

起壟種植的優點很多,一是增加受光面,提高土壤溫度,加厚活土層,確保苗齊、苗壯,起壟後若比平作增加6%的受光面,苗期就比平作地溫提高1.2℃,可提早2天出苗,提高出苗率5個百分點,而且根系比平作更發達。二是防止肥害,便於清顆。三是使結實層疏鬆,利於果針入土和莢果發育。四是使結果層比平作上移,便於收獲,還可防澇。

3、施足底肥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壟作花生施肥,應將80%肥料在冬耕或春耕是施入,20%起壟時包於壟內,避免種子與肥料直接接觸,發生肥害。雖然花生根系發達,又有根瘤菌固氮,不施肥也能有一定的收獲,但對磷、鉀肥的需要量比其他作物要求更高。

4、曬種分級

播種前充分暴曬莢果,提高生理活性,增強吸水能力和發芽勢,如果花生種子直接曝曬極易使種皮變脆爆裂,使種子失去保護,容易爛種。一般在播種前曬果2-3天,曬果後雖然出苗始期只比未曬果的提早一天,但出苗盛期則提早5天,平均增產8%以上。

曬後剝殼,盡量選擇顏色鮮艷、粒大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作為一級種子一起播種,這樣出苗齊,以免大小苗共生,大苗欺負小苗造成減產。據經驗,選播一級種比混合種增產20%以上。

莢果剝皮適宜時間是播種前10天左右,試驗和實踐證明,剝皮愈晚,種子生活力愈強,出苗愈整齊健壯。

5、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期要合適,播種早了容易影響花芽分化,且出苗前遇低溫陰雨容易爛種;播得晚了不能充分利用生長期,影響有效花數量和莢果發育,降低產量和品質。注意種植密度,一般大花生每畝8000穴左右,小花生密度可大些,10000穴左右,每穴2粒種子即可。

6、前期栽培管理要點

一是要查苗補種。在播後10-15天如發現缺苗,及時進行催芽補種,也可在花生播種時另外找地播種一些備用苗,在花生出土後真葉展開前帶土移苗補種,注意不要傷根。

二是清棵。清棵就是在花生出苗後把周圍的土扒開,使子葉露出地面。這樣做的好處在前面已經講過此處就不贅述了。

三是培土。培土的作用是縮短果針與地面的距離,使得果針早入土,增加結實率和飽果率。注意一般在開花後15-20天封壟前的雨後或陰天進行。

7、中後期栽培管理要點

花生高產要求中期不徒長,後期不早衰。

結莢期是花生生長最旺盛時期,也是需肥水的高峰期,水肥不足會影響植株生育進程和莢果飽滿。但土壤肥力基礎好和花針期高溫多雨,也能引起植株徒長而過早封行,造成田間郁閉,葉面積下降,果針高吊而針多不實和果多不飽。因此,在始花後30―45天,噴矮壯素或多效唑等調節劑,調節花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提高光合產物向莢果運轉的速率,提高結莢率和飽果率。注意嚴格掌握用量和噴施時間,一般乾旱年份可適當減少用量,且盛花末期晴天噴施效果較好。

在結莢期以後,花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莖葉主要營養入不敷出,易出現脫肥早衰現象。至收獲前,莖枝基部葉片逐漸脫落,每條莖枝只有4―6片頂葉,是維持全株活力,進行光合作用的基礎,為了增強葉片活力和延長功能期,應從結果後期開始噴施葉面肥,每隔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

8、收獲與儲藏

花生是無限開花的植物,莢果不可能同時成熟,故新花生收獲時,成熟莢果含水量50%左右,未成熟的莢果60%左右,必須及時使之乾燥。一般經過5—6天曬後,搖果有響聲,且莢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種子含水量降至7%時即可選擇通風乾燥處貯藏。
花生高產管理方案
一.選用優良品種

1、在品種選擇上一定要根據當地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選擇適宜的高產、高油、抗病性強的品種。

2、建議廣大種植戶2-3年將品種更換一次。條件好的農戶每年購買1-2畝優質高產品種進行繁種,第二年對上年所繁品種挑選後進行大田種植,這樣既節省了大量購種的費用,又提高了產量和收入。

3、選用夏播花生作種子,篩選出霉變、發芽的種子,保證播種質量。另外盡量別用春播花生留種子,以免造成出苗差的情況。

提示:種子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特點,換種的時候一方面看該品種是否在本區域審定過,另外不要操之過急,先少量種植,穩定後再大面積種植。切忌盲目引進外地所謂高產的品種,種子長期穩定性很關鍵。

二.做好種子處理

(一)播種前曬種

花生種子經過較長時間的儲藏,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增加種子的含水量,因此在剝殼前根據種子水分的變化情況,酌情進行曬種。

1、在播種前15-20天剝殼,剝殼前根據天氣情況曬種2-3天。從而使種子乾燥,增加種皮的透性,提高種子的滲透壓,從而增強吸水能力,促進種子萌動發芽。曬過的種子,一般可提前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31%,種子帶菌率減少20.6%,增產莢果6%。

2、分級粒選。選擇仁大而整齊、籽粒飽滿、色澤好,沒有機械損傷的一級、二級大粒做種,淘汰三級小粒,保證一播全苗。

(二)播種前種子包衣

種子包衣的目的是花生苗齊苗壯,預防花生一季不被蠐螬等地下害蟲、地上蚜蟲危害及防治花生爛根死苗。

1、包衣葯物及其使用 方法 :“豐洽”或“農洽三合一”等種衣劑加適量水混合均勻,拌適量種子。

2、正規種衣劑既可人工包衣也可機器包衣。

3、拌種後,應在遮陰處晾乾儲存。晾時最好的塑料薄膜上,切忌在地上直接晾,也不要在太陽底下暴曬。

(三)“福達花生網”拌種肥—均衡營養,激發種子潛能

1、拌種肥內部的生化螯合磷、硫、錳、鋅、銅、鈷等多種功能元素可全面進入種子內部,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均衡營養,增強種子萌發原動力,增強芽勢,促使種子萌發。

2、刺激和調節植物生長,強壯根系,提高發芽率,苗齊苗壯,提高根系土壤吸收效率。有效的降低化肥使用量10~15%,降低種植成本和投入。

3、改善根部微生態,提高植物抗逆抗病、抗旱、抗寒等能力;預防土傳病害。

4、安全高效,作物莖稈粗壯,高抗倒伏,個體強壯,群體高產,增產幅度10~15%。

5、每瓶50毫升拌種50-60斤花生種,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正規種衣劑混合使用。

備註:花生播種前採用拌種劑與拌種肥進行種子處理,即是福達“兩拌三噴”高產技術重要的“兩拌”技術。

三、整地和合理施肥

1、整地--土壤深翻、改良。土壤宜深耕,以加深活土層,耕深要達到26-32cm,可有效改良土壤耕作層,減少苗期病害的發生。

2、輪作。實行3-4年合理輪作制,要避免花生與豆類作物連作。

3、施肥 :科學合理,平衡施肥,是確保花生高產的關鍵因素之一。建議根據本地情況測土配方施肥。

如何施肥才能滿足花生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我們必須了解花生生長所需要的十六種元素。其中以氮、磷、鉀、鈣四種元素需求量最大,硫、硼、鉬、鋅、錳、鐵等微量元素也不可缺少。按每生產100公斤花生果需肥量計算:氮6-7公斤、鈣5公斤、鉀4公斤、磷2公斤,各區域可以根據各地方的產品及土壤情況參考施肥。為積蓄水份,活化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每畝應增施有機生物菌肥或者其他有機肥。

在施肥方法上大家應注意以下幾點:

(1)花生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根際追肥應以開花下針期為佳。

(2)根據花生需肥特點和土壤肥力基礎,合理安排施肥時機、種類、數量和方法。

(3)春花生覆膜種植應在開春或冬前整地時,把各種有機肥料作基肥施入田中。

(4)施肥應施足,集中,隨機溝使,深施。因氮肥易揮發,磷肥在土層的上下滲透和左右移動擴散能力弱;鉀肥和鈣離子有拮抗作用。而花生吸收養分最活躍的根群是結實層以下。

四、播種技術

1、溫度控制:花生種子發芽最適宜氣溫是25—37攝氏度,低於10攝氏度或高於40攝氏度有些品種就不能發芽。春播花生要求10厘米播層平均地溫的最低適溫是:早熟品種穩定在12攝氏度以上,中晚品種穩定在15攝氏度以上。

2、濕度控制 :播種時土壤相對含水量以70%-75%為宜,即耕作層土壤手握能成團,手搓較鬆散。墒情不足,要及時造墒播種,以保苗全、苗壯。播種後如遇大雨,造成土壤嚴重板結,應採取排水,劃鋤鬆土的辦法,為種子發芽,出苗創造良好的適宜條件。

3、播種深度: 播種深度要根據土質、墒情、氣溫及地下水分靈活掌握。土質粘的要淺些,一般以3.3-5左右為宜。沙土和沙土性大的土壤以5-7cm深為宜。土壤墒情差時可適當深些,墒情好可適當淺些。要把握干不種過深,濕不種過淺,以5cm左右最為宜。

4、花生起壟精量播種 :花生起壟精量播種具有增厚土壤活土層,旱能澆、澇能排,通風透光性能強的優勢,有利於花生生長發育,促進結果多,結果早,果大果飽。

實際生產數據:以全國花生第一大縣小白沙夏花生為例:生產壟寬85-90cm。行距:40-45cm,穴距11.5cm,每穴單粒或者2粒;每畝播種13~15公斤。實際畝播種穴數:8000~14000穴/畝。

五、防治雜草

1、用土壤封閉農葯乙草胺等,在花生播種後出苗前對地表均勻噴灑,防治禾本科雜草。

2、莖葉均用噴灑防治單,雙子葉雜草。

備註:不同地域雜草種類不一樣,不統一推薦用葯。

六、田間病蟲害管理

1、苗期管理

(1)當花生破土現兩片真葉時,查看大田缺穴情況,如有缺穴立即補種。

(2)花生苗黃、苗弱等可能出現缺乏微量元素,可以施用“豐洽多保”一袋一壺水,補充苗期需要的多種營養並且有調節生長作用,達到促根壯苗的效果。

(3)苗是根本,連年重茬的地塊尤其根腐病、莖基腐病、白絹病、青枯病等根部病害危害嚴重。用“豐洽根保”結合“豐洽多保”使用,防治根部病害的同時達到促根壯苗的效果。嚴格遵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防治”的原則,減少病害的發生,從而達到高產優質。

(4)澆水:此時期花生抗旱性較強,在十分乾旱的情況下結合小水(農民說的:跑馬水)即可,小水噴灌最好。

2、開花下針期管理

從50%的植株開始開花到50%的植株出現雞頭狀幼果為開花下針期。此期植株大量開花、下針,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處於始盛階段,開花數可占總開花數的50%~60%,形成的果針數可占總數的30~50%,並有較多的果針入土。

在管理上要促控結合,力爭花多針齊,果多果飽,其主要 措施 是:

(1)培土增厚土層迎針,縮短果針入土距離,使果針早入土、早結果、能形成更多花生果。

(2)水分管理:開花下針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也是花生需水臨界期),需水量佔全生育期需水總量的一半,此期土壤適宜的含水量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若土壤最大持水量在50%以下時應及時灌水,澆水時要小溝潤灌,切忌大水漫灌。如遇降雨過多,應及時排除,以免莖葉徒長倒伏,降低產量和品質。

(3)根據這個時期的管理在開花期結合“福達花三多”高產套餐第一遍進行噴霧,進行綜合防治。主要作用是使花生多開花,多坐果,提高花生產量。

(4)若上一年根部病害青枯病、白絹病或根腐病發生較重的,可以使用“豐洽根保”進行預防,對准根部噴施第一遍,根據情況,間隔7-10天左右噴施第二遍。因為一旦發生嚴重的,看到症狀的時候,維管束組織就已經受到破壞,營養傳輸不了,就很難防治了。最好在雨後或者墒情較好的時候噴霧。

3、結莢期管理

從50%植株出現雞頭狀幼果到50%植株出現飽果為結莢期。結莢期一般在20-40天,春播在30-40天,夏播在20-30天。這一時期生長特點是大批果針入土形成幼果或秕果,營養生長達到最盛期,水肥消耗量達到最盛。這個時期,花生營養生長達到頂峰,氣溫高光照足,要保證水分充足。注意防治死苗和害蟲。

結莢期部分地塊已經有飽果形成,同時又是各種病蟲害交替發生的時期,因此,做好此期田間管理對最終決定產量至關重要。在管理上要重點地上防治病蟲害,同時重視花生根部病害的防治。

中高產田塊,徒長的花生遇 雨水 頻繁或風雨交加時,極易出現倒伏,花生倒伏後,莖葉重疊,貼伏地面,通風不良,葉片腐爛,光合作用面積減少,有機物製造不足,減產嚴重。

如果上一年根部病害如白絹病或根腐病發生較重的,或者前期沒有預防好的,可以使用“豐洽根保”進行防治,對准根部噴施,根據情況,間隔7-10天左右噴施第二遍。最好在雨後或者墒情較好的時候噴霧。

根據這個時期的管理在結莢期及花生秧30厘米左右,“福達花三多”高產套餐第二遍進行噴霧。主要作用是控旺長,促進養分向根部轉移,果大果飽,提高成果率;且對下茬作物沒有影響。

4、飽果成熟期管理

從50%植株出現飽果到大多數莢果飽滿成熟為飽果成熟期,簡稱飽果期。春播花生飽果期在40-50天,夏播則在30-40天。

收獲前15-20天結合“福達花三多”高產套餐第三遍進行噴霧。主要是防治葉斑病,保莖葉,使花生不早衰,活稈收獲。增加花生的飽滿度,提高花生的產量。

備註:

1)高產套餐管理三遍葯即時“兩拌三噴”高產技術中最重要的“三噴”技術。

2)根據薊馬、青蟲等蟲害發生的情況,可以把治蟲的直接加在配方葯裡面一起噴霧; 另外根據多年病蟲害發生規律,建議在高產套餐第一遍與第二遍噴霧的過程中,把防治青蟲危害的高效低毒持效期長的葯添加進去,達到省工省力早防治的目的。

3)花生追肥應該根據地力、基肥使用量和花生生長情況而定。

4)生育期水分管理原則:燥苗、濕花、潤莢。

七、適時收獲

根據近幾年大田和基地收摘時間調查,按種子原有生長周期提前15-20天收獲的花生普遍畝減產30%左右。

如何把握最佳收獲時期:

1、看整株長勢,頂葉遲落枝變黃,棵不枯瘦,莖剛亮是最好的表述,具體在大田,要看莖枝基部葉片基本變黃脫落,莖枝由綠色向黃色轉變,頂部尚留4-6片完好葉片;

2、地下部分,扒開土層,看莢果網紋是否清晰,剝殼莢果看果仁顏色,果殼內壁顏色,果殼是否變硬等;

3、按種子固有生長周期計算天數,春播一般為125-135天,夏直播花生為100-115天。
花生的作用
1.控制食慾

花生是“高飽腹感”食物,能讓你感覺更飽,或者飽的時間更長。發表在《營養與代謝》期刊上的一篇 文章 發現,用花生當零食的人吃得更少。美國普度大學營養科學系教授馬特斯博士說:“花生的高飽腹感並不僅僅是脂肪、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含量的原因,而是所有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布萊根婦女醫院營養系主任凱西·麥克馬納斯說,如果在早餐時吃花生或花生醬,就能減少這一天的進食量。

2.有助減鹽

鹹味零食通常是高鹽食物。但鹹味花生的鹽含量,比同樣重量的切片麵包、冰凍華夫餅還要少。因此,鹹味花生不但能滿足你吃鹹的 愛好 ,還不容易導致攝入食鹽過量。

3.穩定血糖

研究發現,如果人們把飲食中的一份紅肉換成花生,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降低21%。花生會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如果早上吃點花生,那麼你一天的血糖都不會過高。

4.保持心臟健康

吃花生最多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能減少35%。研究人員認為,花生中的脂肪酸構成,再加上其他成分的作用,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的含量,讓心臟更加健康。

5.減少結腸癌風險

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吃兩次花生的女性,患結腸癌的風險能降低58%;而每周至少吃兩次花生的男性,能降低27%的風險。科學家分析,可能是花生中的葉酸和其他抗癌的營養物質起了作用。

看了花生應該怎麼種植和管理還看:

1. 如何在庭院中種植柿子樹

2. 沙糖桔的種植與管理

3. 生薑種植管理技術

4. 四季豆種植方法

5. 綠豆種植與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