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好稻田養蝦的飼養管理
稻田養殖青蝦的飼養管理和池塘養殖青蝦一樣,重點是要抓好餌肥管理、水質管理和日常管理。要求嚴格認真,一管到底。
(1)投餌施肥
稻田養殖青蝦,除利用稻田中的天然餌料外,還應人工投餌,必要時還要適量追肥。在餌料的投喂上,一是要堅持以投喂動物性餌料為主,植物性餌料為輔。凡有條件的,特別是集中連片的稻田養殖區,應建立活餌料培育基地,專門培育枝角類、橈足類、蚯蚓、小雜魚、螺螄和蜆子等,用來飼養青蝦。二是要堅持採用定質、定量、定時的投餌方法。用以喂青蝦的動物性餌料、植物性餌料都需經過加工粉碎,青蝦幼小時,還需打成漿狀。餌料要求新鮮適口,腐敗變質的餌料不能用。每天投喂2次,以下午1次為主。日投餌量,鮮活餌料可按在蝦溝體重的6%~10%安排,配合飼料或干飼料按3%~5%。三是要根據天氣、水質變化以及青蝦活動吃食情況,適時適量調整每天的投喂量。通常,天氣晴好時多投,陰雨天少投;青蝦生長旺季時多投,放養初期和起捕前少投;水質清新活爽,青蝦活動、吃食正常時多投,水質過肥,青蝦發病時少投。要合理調整每天的投喂量,使青蝦吃飽,促進生長,又能提高餌料報酬,降低生產成本。(2)管好水質
一是要搞好水位管理。蝦苗、蝦種放養初期,蝦溝水深保持0.6~0.8米即可。秧苗栽種後將蝦溝水加滿,至田面保持10厘米水深。進入10月中旬後再逐漸把蝦溝水位降下來,並保持水深相對穩定,切忌忽高忽低。二是搞好水質管理。蝦溝水溶氧要保持5毫克/升以上,pH 7~8.5,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夏、秋季要堅持定期換水,一般10~15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1/3。水質過肥、過濃要及時換水。同時,每15天潑灑1次生石灰水,每畝蝦溝用量為10~15千克,調節水質,有條件的還可施光合細菌液,用於改善水質。三是要妥善處理水稻烤田、水稻治蟲噴葯與青蝦養殖用水的矛盾。水稻烤田時,通過逐步降低水位,待青蝦全部回到蝦溝後,再使田面露出,進行烤田,烤田結束後立即加水,恢復原來的水位。水稻需噴葯防治病蟲時,應選用低毒高效農葯,採取噴霧或吹霧的方法,選擇陰天噴葯。噴葯前應先將稻田中的青蝦全部導入蝦溝,噴葯後立即換水,以減少對青蝦的危害,做到水稻病蟲防治與青蝦生長兩不誤。(3)強化日常管理
一是要堅持巡田檢查制度,每天早晚各巡田一次。一查餌料投喂及青蝦吃食情況,調整當日餌料投喂量;二查蝦溝內水質變化情況,及時換水增氧;三查蝦溝內水生植物生長情況,如發現不足應及時補種;四查排灌渠系、田埂完好情況,做好防汛、防颱准備工作,防止大水造成逃蝦。二是要堅持不懈地做好蝦病防治和敵害清除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通過合理投餌、調控水質和強化管理等措施,嚴防蝦病的發生與蔓延。發現蝦溝內有青蛙、蟾蜍、水蛇和水蜈蚣等敵害時,要及時捕捉清除。水稻、青蝦病害防治要正確用葯,由於青蝦對農葯、漁葯等比較敏感,因而用葯時要特別謹慎,嚴格把握用葯種類和安全濃度,確保青蝦安全。三是要加強對蛻殼青蝦的管理,通過合理投餌、調控水質等措施,使青蝦蛻殼基本保持一致。大批青蝦蛻殼後,要立即增投優質餌料,使青蝦盡快恢復體力。同時,還要保持蝦池環境安靜,巡池、投餌操作時動作要輕,不要人為驚蝦,影響青蝦蛻殼。
Ⅱ 稻田怎樣養殖小龍蝦
1、稻田條件要求
要求有水源無污染、水量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海拔在300米以下區域為佳、進出水口應用規模20目的網袋或網片過濾;土質以壤土為好,砂土不宜開展;水、電、路三通,農田水利工程設施配套,排灌方便。但有的養殖戶卻將不宜養蝦的稻田進行改造養蝦,結果往往導致得不償失。
2、稻田改造標准
田地四周挖寬2-4米深1.5米的蝦溝,在周邊設置高0.5米的防逃設施;蝦稻共生必須以水稻為主,稻田改造時蝦溝的面積最好不要超過10%。但在實際生產中,有的養殖戶在稻田四周開環溝,溝的寬度有3~4米的,有5~6米的,甚至有的達到7~8米,蝦溝的面積超過20%甚至更多。
3、稻田管理
種養前要暴曬田地數日,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水全田潑灑,消毒後用人、畜糞作好田間基肥准備;稻田曬田的時候水分不能完全曬開,稻田一般要用有機肥,不要用對小龍蝦有傷害的肥,施肥的時候將小龍蝦趕到事先挖好的溝中。小龍蝦對農葯比較敏感,盡量使用生物制劑農葯。每半月潑灑生石灰水進行消毒。稻田裡的水要經常換。
4、稻種的選擇
稻穀種子要選用具有抗病、抗蟲、抗倒伏的大穗型,稻米品質優良。。對於水稻品種,可選擇口感較好的,如南粳5055、9108。增大用種量,苗基本用種量1.5公斤—2公斤左右;
5、幼蝦的放養
幼蝦放養前用3%-5%的食鹽水浸洗3-5min,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再放在池水內浸泡1min,提起擱置2min-3min,再浸泡1min,如此反復2-3次,使幼蝦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再放養;春季每畝地可放5000尾,因為春季放苗盈利把握沒有秋季放蝦種的大,所以盡可能不要放太多。在秋季放種蝦,每畝投送15-25公斤即可。以後每一年可根據情況適當補一些種蝦,甚至不補,這可通過蝦洞的多少來判斷。若多,就可不補,反之,則適當投放新苗。
(2)稻蝦田3月份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小龍蝦的主要價值
由於大部分小龍蝦的抗污染性十分強,因此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質下,依然可以存活。放養在水族箱中,也可有效的清除魚的排泄物以及青苔,對水文環境整治有十分大的貢獻。
小龍蝦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且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肉內還富含鎂、鋅、碘、硒等,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塞。
小龍蝦含有蝦青素,蝦青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蝦青素有助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產生的「時差症」。另外,小龍蝦還可入葯,能化痰止咳,促進手術後的傷口生肌癒合。
Ⅲ 龍蝦現在在我國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稻蝦共養需要做好哪幾點
1、留意執行標准
稻蝦共養的執行標準是有一定需要的,最先在有充裕的水資源時,還需要確保水體充足整潔。由於要了解到水稻的生長發育,因此土層應以土壤為主導。之後要搞好水、電及公路的准備工作。調好水利水電工程設備,提升田裡的提灌工作能力。許多農民在飼養時都並沒有留意這些問題,應用一些不適宜龍蝦生長發育的稻田養殖,造成飼養不成功。
5、養殖技術性
養殖技術性也就是我們在稻蝦共養最應注意的一個問題。稻蝦共養不但需要有完善的龍蝦繁殖技術,水稻的栽種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由於都不是獨立完成的,因此還需要融合養殖種植技術性。許多小夥伴由於養殖技術性不成熟,造成成本費太高,水稻病害、龍蝦病症產生比較嚴重,生產量嚴重不足,不但沒盈利,還造成賠本,因此我們一定要多特別注意!
Ⅳ 稻田養蝦新方法 怎麼在稻田養蝦
1、稻田的選擇與整理。
應選擇一些水源清新、管理方便的稻田進行青蝦的養殖。可結合農田整修,加固加高田埂,埂高要求達到30-50厘米,超過正常水位25厘米左右。田中開挖「田」字或「井」字形魚溝,淘寬50厘米,溝深30厘米,在魚溝的交叉處或田的四角和稻田進水口附近開挖魚溜,寬160厘米,深100厘米,溝、溜總面積占水稻田面積的6%-8%。
2、蝦種的放養。一般是在插(拋)秧1周後開始放幼蝦,規格為每千克2000-5000尾,每畝放l萬-1.5萬尾。也可在6月底7月初放親蝦,任其自繁、自育、自養。一般每畝放雌蝦500-800隻,雄蝦300-500隻。也可採用稻田魚蝦混養,魚種最好選擇鰱,不宜選擇與青蝦食性相似的鱅。魚種放養也是在單季或雙季稻栽秧後,冬水田可先放魚後栽秧,以延長魚類生長期。青蝦還可採取雙季放養法:第一季可在5月上旬放養,7月底前起捕;第二季可在7月底放養,年底起捕。放養時間宜選擇陰天或早晨、傍晚。
3、飼養管理
(1)投飼。投喂的飼料基本上與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相近似。目前稻田養蝦,常採用以米糠為主要飼料,搭配20%的魚粉或螺蚌肉等動物性飼料。一般認為投喂顆粒飼料效果最好。根據青蝦的生活特性,投喂宜在溝道分散進行,全日投飼量約為總蝦重的2%-3%,投飼時間可在下午17時,也可早、晚各1次。因仔蝦食浮游生物,因此稻田中應施廄肥、堆肥或混合堆肥,不宜施人糞尿或無機肥,以防肥效過快,惡化水質。
(2)謹慎使用農葯及巡田。要十分注意農葯的影響,應盡量採用高效低毒農葯,並嚴格控制安全用量。施葯前應加深田水7-10厘米,以減弱農葯對魚蝦的危害。施葯時,噴嘴應橫向或朝上,盡量將葯噴在稻葉上。粉劑只在早晨露水未乾時噴施,水劑應在露水干後施用。注意下雨前不宜施葯,因青蝦對農葯特別敏感,極易引起死亡。因此,使用農葯要特別小心謹慎。要堅持早、晚巡田,經常檢查田埂、攔魚設施等,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要保持水的深度,保持溝溜水系的暢通;注意天氣預報,要做好防洪、防逃、防敵害、防偷捕等項工作。
(3)及時起捕。稻田養殖的青蝦達到一定規格時,可及時將蝦捕起,可用手操網捕也可將蝦趕入溜中捕捉,也可全部乾田捕捉。小規格蝦還可轉魚塘或網箱繼續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