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七彩彩椒種植如何管理及防病
1、密植稀枝
彩椒管理留結果主枝是關鍵,留主枝的數量是根據定植株距而定的,一般彩椒定植株距在54-55厘米左右,結果枝選留4個。但是如果將株距定在47-48藍莓。,只留三個主枝,雖然說株距小了,但是下部比較密,每個結果主枝占據的空間卻比較大,植株的採光效果要比四個主枝要好很多,而植物生長最重要的就是光合作用,採光好了,光合效率會更高,這樣產量自然會更高。
2、升溫促轉色
彩椒是喜溫作物,在轉色期對溫度比較嚴格,一般白天棚室溫度保持在28-30度之間,有利於其轉色,但是一旦超過33度或者低於20度,它的轉色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在轉色期要格外注意溫度調節,可以適當的提高棚溫,以促進轉色。可以根據天氣變化適當晚拉早放草簾,在陰雨天光照較弱時,可以人工補光,這樣棚室的溫度也會升高。在每次采果後隨手整枝打枝,疏除過多的枝葉,增加通透性,既有利於轉色,也能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
3、合理用肥
大家都知道,彩椒果期對鉀肥需求較大,鉀肥播種會造成果實顏色發烏,光澤度差、皮薄、重量輕等問題。但是在施肥時又不能偏施鉀肥,所以施肥要平衡肥和鉀肥交替施用,肥料可選擇碧卡水溶肥,保證氮磷鉀的供應和平衡。另外彩椒喜濕怕澇,澆水沖肥時一定要掌握好澆水量,以防水大致根系缺氧漚根,影響到正常生長。一般棚室栽培建議使用滴灌,這樣既能保證植株不缺水,也不會造成積水。
4、預防病蟲害
棚室溫度較高,這樣病蟲害也會進入到高峰期,如果防治不及時,極易影響到彩椒果實品質和產量,比如常見的薊馬、紅蜘蛛、蟎蟲、疫病、白粉病等。它們會使得葉片發黃、皺縮,嚴重影響到植株的光合作用,所以防治病蟲害一定要提前。對於病蟲害防治要對症下葯,比如薊馬可以用艾綠士、多殺菌素、吡蟲啉等葯劑防治,而紅蜘蛛可用螺蟎酯、噻蟲嗪等葯劑反之,噴灑時要全面,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