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每人每天平均要喝多少水
每天飲水量:
水的需求量主要受年齡、環境溫度、身體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人體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約有1500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和皮膚等途徑丟失的水,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2500毫升左右;
所以,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量為2500ml左右,其中飲水約佔50%,食物中含的水為40%左右,體內代謝產生的水佔10%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飲水1200ml。
飲水量的計算:
一般而言,人體每天從尿液、流汗或皮膚蒸發等流失的水分是40ml/Kg,比如你50Kg,那你就一天需要2000ml水,你要是70Kg,就需要2800ml水。因此我們可以將由體重就算出的這個量作為一個基礎量。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來進行簡單的「加減法」。
(1)每天喝多少水擴展閱讀:
充足飲水的好處:
1、能量更充足
身體缺水時細胞膜滲透性變差,阻礙營養素和激素物質進入,妨礙廢物流出。
2、記憶力提高
腦神經突觸和神經元都需要液體才能啟動。缺水人的記憶力就會下降,讓人沒精神。
3、注意力集中
輕度缺水就可以干擾大腦加工信息的過程,降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身體更強壯,速度更快
即使體內的含水量下降2%,也會導致體力和動力顯著下降,疲勞感增加。攝入適量的水,肌肉會更放鬆,從而增加能量供給,提升運動表現。
Ⅱ 正常人一天喝多少水
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約8杯左右。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何永成博士告訴人們,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與體內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體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約有1500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過程中或是從皮膚所蒸發的水,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體每天能從食物中和體內新陳代謝中補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
通常每個人需要喝多少水會根據活動量、環境,甚至天氣而有所改變。正常人喝太多水對健康不會有太大影響,只是可能造成排尿量增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但是對於某些特殊人群,喝水量的多少必須特別注意,比如浮腫病人、心臟功能衰竭病人、腎功能衰竭病人都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容易導致病情加劇。而對於中暑、膀胱炎、便秘和皮膚乾燥等疾病患者,多喝水則可對緩解病情起到一定效果。此外,人在感冒發燒時也應多喝水,因為體溫上升會使水分流失,多喝水能促使身體散熱,幫助病人恢復健康。而懷孕期的婦女和運動量比較大的人水分消耗得多,也應多喝水。
人體水的來源主要包括膳食攝入、飲水以及代謝產生的內生水三部分,其中一日三餐膳食中的含水量為每日700~1000l,通過喝水攝入的水分約為每日1200l,內生水為每日300l;水的排出則主要分為四部分,即腎臟(尿)每日排出1500l,皮膚(蒸發)每日排出500l,肺每日呼出350l以及糞便每日排出150l。正常情況下水的攝與排出量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狀態。腎功能的完好是維持體內水的基礎,當腎衰竭時,這個動態平衡則被打破了,引起一系列的病化,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水鈉瀦留,因此腎衰竭患者有必要「人也控制水分攝入與排出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