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華為的認識和了解
華為全稱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通信領域及相關產業能夠影響或者改變行業格局的全球性科技公司,主要業務有電信設備,終端比如手機等。
華為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華為是一家在通信領域及相關產業能夠影響或者改變行業格局的全球性科技公司,於1987由任正非創立,主要業務有電信設備,終端比如手機等。願景:共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品牌理念:華為非極致而不為。
拓展內容:按華為自己的說法,它是一家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其實,按行業內的傳統說法,華為是一家通訊設備製造商,也就是我們通信行業通常所說的「設備商」。
每每提及華為,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也就是華為手機等產品。實際上,只論消費者業務的話,華為還不足以「讓世界看見」。
先來說說華為的四大業務——運營商、企業、消費者和無線業務:
(1)運營商業務,也是華為主營業務,主要產品是那些保證固話和手機能正常通信的發射器、基站和路由器等,市場佔有率在全球數一數二;
(2)企業業務,主要是做防火牆交換機等產品,屬於近幾年新投入的部門,正在搶奪市場份額;
(3)無線業務,主要是4G、5G業務研發,目前在5G市場上,已經取得領先地位;
(4)消費者業務,就是大家熟知的手機等產品。
所以華為的主要業務部門並不是消費者業務部、企業業務部與無線業務部,而是運營商業務部,下面我們再來分析下華為強大在哪些地方。
強大的人才
企業的競爭,終究是人才的競爭。是否對人才足夠重視,決定著旅歲一個公司未來。毫無疑問,華為是一拆納睜家十分重視人才的公司,每年從各大頂尖高校招聘的人才將近三千多人。員工進入華為後,根據能力和貢獻晉升,優秀的員工在能獲得更豐厚的回報。華為輪值CEO胡厚??在2018新年獻詞中講到:2017年華為完成了對4500名員工的破格提拔,2018年將繼續對6000名員工破格提拔。
強大的研發
華為每年用於研發的資金都在上百億,研發人員約八萬多人,占華為全部員工一半,研發基地和實驗室遍布全球,是典型的全球研發公司。
華為是國內手機廠商當中唯一一個商用的自己研發的手機晶元:麒麟晶元,尤其是麒麟970人工智慧晶元,獲得了世界關注。
在目前較火熱的5G市場上,華為也取得了領先地位。總之,華為正在用硬體以及技術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強大的技術
華為擁有的技術非常多,非常強,在ICT領域是世界級技術公司,具體有:強大的路由器、交換機技術,強大的光網路技術,強大的伺服器技術,強大的儲存技術,強大的晶元技術,強大的雲計算基礎技術,強大的AI技術,強大的5G技術,強大的光伏能源技術等等。
強大的文化
很多人都說華為的文化是狼性文化——帶有野性的拼搏精神,對工作、對事業帶有「貪性」,永無止境地去拼搏、探索,也有人說是工程師文化。實際上,華茄寬為文化可簡單概括為:富有創新,擁有遠見,保持專注,追求價值,勇於拼搏,甘於吃苦。這些文化,讓千千萬萬華為人凝聚在一起。
其實華為的強大不止於此,還有管理、制度等各個方面,今天花部長就講到這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最後說一句,Welcome to Huawei!
② 在華為工作是什麼體驗
工作十年了,簡單說一下吧。
1、少數人不簽奮斗者協議,這種可以不加班,公司照樣最低發年薪二十萬以上。
2、8年重簽合同是最開心的,一次性按國家規定補償,很大一筆錢到手。
3、沒有裙帶關系,全憑自己努力,每年10%淘汰率,個別即便是985畢業,能力不行走後門進來的很快也會被淘汰。
4、對入職三年內的新員工比較友好,沒有硬性的考核壓力,對年薪幾百萬的老員工非常苛刻,只要達不到要求很快就被末尾淘汰。
5、比較公平,沒能力的基本上怎麼努力都會滾蛋,能力強的很快就百萬年薪。
6、高層絕大多數全是中國人,牛人進來,沒有職業天花板。
7、華為的利潤分配都是給了員工,老闆分紅比例很低,只有年利潤的2%,所以華為可以給員工高薪。
解釋一下:三百萬年薪在華為只是中層,華為有上幾百個千萬年薪的高層,並且高層大部分是技術人員出生。
研究生畢業就進入華為,在華為工作12年,海外十年,國內兩年,分別在技術工程師,供應鏈合同管理和交付項目經理崗位工作過4年左右,總結一下自己在華為工作的感受。
首先是有一定的自豪感。在我工作的十多年間,華為在通信業從世界Top3成長為Top1,同時終端(特別是手機)業務也從開始單純走運營商渠道到獨立品牌運營,成為國內第一,世界第三,內心對公司的發展歷程是感到自豪的,這是成千上萬的華為人在任總帶領下努力拚搏的結果。
第二是華為的工作崗位普遍壓力比較大,特別是一線承擔投標,交付等業務崗位,這是目標導向決定的。在工作中我所從事的每個崗位,都需要處理不同的矛盾,比如項目經理需要面對各種資源到位進度與客戶苛刻的進度要求不匹配的矛盾;合同管理需要面對國內生產能力與一線要貨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等等。除了正常工作外,還有各種例會,給領導的匯報等等。
第三是在華為工作有很多機會成長。進入公司以後除了上面提到的挑戰,相應的就是各種機會。俗話說機遇與挑戰並存,當你經歷過各種項目交付的挑戰,處理各種技術問題,能力自然會快速增長。當然,沒有快速增長的人會因為績效持續不好被淘汰掉。
第四是在華為工作不得不放棄很多照顧家人的時間,在華為海外工作期間每年基本上只能回家一次,心裡對家人還是充滿內疚。
總得來說,在華為工作對於有志於在通信行業發展的朋友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只要有能力,肯奮斗,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收入和成就。
在華為上班了兩年,剛離職,我來說說我的感受吧。
華為的優點:
華為的缺點,這是我離開的原因。
我倒是想去華為公司上班,我不在乎什麼996工作制,不在乎加班什麼之類的,只要錢給足了,加班到企業倒閉是我的座右銘,哪怕最後從華為離開,我告訴你在其它的公司你也是個香的,如果你有機會去的話一定要抓住了,我是沒機會啦,哈哈
沒有那個機會,如果有機會我還真希望能去華為上班。我現在物流行業上班,一個月工作30天,每天9點開班。安排一天工作。晚上平均十二點下班,晚的話兩點三點。華為那個加班真不算什麼。但是華為的收益,,,所以現在人就是矯情選擇太多了。
華為人必須是特能吃苦的人。有句話說得很真實:華為女人當做男人使,男人當做牲口使。。。
銷售體系的不清楚,在研發體系裡,我的幾個體驗是:1 一天里的任務總是並發的,剛開始會覺得手忙腳亂;2 溝通很重要,跟領導溝通,跟組內成員溝通,跨部門溝通,不然自己累死累活不說還不落好;3 技術牛人多,只要你有需要,總會幫你協調過來;4 大部分部門都是一片忙碌的現象,在開發,在會議,潛移默化的引導你。總的來說,這還是一個天道酬勤的公司吧
在華為公司上班是什麼樣的體驗與感受.我本人就是在華為上班.我的崗位是操作員.天天就是大螺絲組裝.流水線生產.我還是一名派遣工.華為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好.那麼的高大上.除非你是本科學歷以上的.工資才高.我一個月的工資就7000多不包吃那種的!因為是派遣員工.中介拿了我們派遣員工好多錢.很多福利享受不到.所以工資低的不行.
我只談下切身的感受,每天挑戰自己,每天都有危機感!
不要想一件事沒有幹完的借口,在華為首先得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惰性,工作明天再說吧! 呵呵,這樣的話真會死人的,每一件重要的事都是有責任人,完成時間點的,你想逃是逃不掉的,如果沒做好還經常找借口,你的考評不會好,末位淘汰你懂得,你說你壓力打不老弟?
客戶第一是華為立足之本,各種類型的客戶我們都得面對,我們都做過服務行業都明白,有苦得往肚子里咽,哪怕不是我們的錯也不行。想辦法讓客戶努力就完了,真能提升我們的能力呀老兄們!
華為的執行力是有目共睹的,應該乾的事兒,馬上去辦,必須辦好,結果導向,你說你天天幹活但沒成績,對不起等於沒干,我覺得這能激發每個人的潛能, 如果幹不好別人獎金比如說10W,你沒有,或很少,或還有可能被淘汰,你說你向前沖不沖。
在華為你有價值你就存在,你沒價值了,不能持續輸出價值請回家吧哈哈,別認為你進華為10年了,自己沒認真工作很快就被新人拍在沙灘上了,這就是為什麼35歲以後很多人主動或被動離職的原因,其實本質不是年齡,是還有沒有像年輕時那樣具有奮斗精神!
我們有時真應該對待自己狠一點,想天天舒服工作就別進華為了!華為公司是狼性文化,「」狼「」和「」狠」就差一點兒,對自己狠一點兒就是「」狼「」了,其實我們的能力有時相差不大,看自己對自己要求多高,逼自己一下,回頭你都會佩服自己。
你們還想進華為嗎?
③ 如何評價華為
華為公司是一家集通信設備生產和銷售的科技公司。它在信息與通信技術方面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
華為公司堅持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勇於進取,致力於華為手機走向現代化、國際化,爭創世界一流品牌。
相信華為,依賴華為手機。
④ 如何看待華為的企業文化
華為成立於1988年。經過10年的艱苦創業,華為建立了良好的組織體系和技術網路,市場覆蓋全國,並延伸到香港、歐洲、中亞。公司現有員工3000餘人,其中研究開發人員1200餘人。在發展過程中,華為一直堅持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公司」為主導的企業文化,發展民族通信產業,連續3年獲得深圳市高科技企業綜合排序第一,1995年獲得中國電子百強第26名。1996年產值達26億元,1997年已超過50億元,到1999年已達到120億元左右。
目前,華為在大容量數字交換機、商業網、智能網、用戶接入網、SDH光傳輸、無線接入、圖像多媒體通訊、寬頻通訊、高頻開關電源、監控工程、集成電路等通信領域的相關技術上,形成一系列突破,研製了眾多拳頭產品。1996年交換機產量達到250萬線,1997年達400萬線(含出口)。華為的無線通訊、智能網設備和SDH光傳輸系統正在大批量裝備我國的通信網。華為不僅在經濟領域取得了巨大發展,而且形成了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因為華為人深知,文化資源生生不息,在企業物質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只有靠文化資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戰勝困難,獲得發展。
一、民族文化、政治文化企業化
華為人認為,企業文化離不開民族文化與政治文化,中國的政治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文化,華為把共產黨的最低綱領分解為可操作的標准,來約束和發展企業高中層管理者,以高中層管理者的行為帶動全體員工的進步。華為管理層在號召員工向雷鋒、焦裕祿學習的同時,又奉行決不讓「雷鋒」吃虧的原則,堅持以物質文明鞏固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促進物質文明來形成千百個「雷鋒」成長且源遠流長的政策。華為把實現先輩的繁榮夢想,民族的振興希望,時代的革新精神,作為華為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鑄造華為人的品格。堅持宏偉抱負的牽引原則、實事求是的科學原則和艱苦奮斗的工作原則,使政治文化、經濟文化、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融為一體。
二、雙重利益驅動
華為人堅持為祖國昌盛、為民族振興、為家庭幸福而努力奮斗的雙重利益驅動原則。這是因為,沒有為國家的個人奉獻精神,就會變成自私自利的小人。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決定了必須堅持集體奮斗不自私的人,才能結成一個團結的集體。同樣,沒有促成自己體面生活的物質慾望,沒有以勞動來實現慾望的理想,就會因循守舊,固步自封,進而滋生懶惰。因此,華為提倡慾望驅動,正派手段,使群體形成蓬勃向上、勵精圖治的風尚。
三、同甘共苦,榮辱與共
團結協作、集體奮斗是華為企業文化之魂。成功是集體努力的結果,失敗是集體的責任,不將成績歸於個人,也不把失敗視為個人的責任,一切都由集體來共擔,「官兵」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異外,華為人的高層領導不設專車,吃飯、看病一樣排隊,付同樣的費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已用工資形式體現了。華為無人享受特權,大家同甘共苦,人人平等,集體奮斗,任何個人的利益都必須服從集體的利益,將個人努力融入集體奮斗之中。自強不息,榮辱與共,勝則舉杯同慶,敗則拚死相救的團結協作精神,在華為得到了充分體現。
四、「華為基本法」
從1996年初開始,公司開展了「華為基本法」的起草活動。「華為基本法」總結、提升了公司成功的管理經驗,確定華為二次創業的觀念、戰略、方針和基本政策,構築公司未來發展的宏偉架構。華為人依照國際標准建設公司管理系統,不遺餘力地進行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強化內部管理,致力於制度創新,優化公司形象,極力拓展市場,建立具有華為特色的企業文化。
附錄《華為公司基本法》摘要
核心價值觀
追求
第一條 我們的追求是在電子信息領域實現顧客的夢想,並依靠點點滴滴、持之以恆的艱苦追求,使我們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
員工
第二條 認真負責和管理有效的員工是我們公司最大的財富。新生知識、新生人格、新生個性,堅持團隊協作的集體奮斗和決不遷就有功但落後的員工,是我們事業可持續成長的內在要求。
技術
第三條 廣泛吸收世界電子信息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虛心向國內外優秀企業學習,獨立自主和創造性地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系列,用我們卓越的技術和產品自立於世界通信列強之林。
精神
第四條 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和愛生活是我們凝聚力的源泉。企業家精神、創新精神、敬業精神和團結合作精神是我們企業文化的精髓。我們決不讓雷鋒們、焦裕祿們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
利益
第五條 我們主張在顧客、員工和合作者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並力圖使顧客滿意、員工滿意和合作者滿意。
社會責任
第六條 我們以產業報國,以科教興國為己任,以公司的發展為所在社區做出貢獻。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基本目標
顧客
第七條 我們的目標是以優異的產品、可靠的質量、優越的終生效能費用比和周到的服務滿足顧客的最高需求。並以此贏得行業內普遍的贊譽和顧客長期的信賴,確立起穩固的競爭優勢。
人力資本
第八條 我們強調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各具專長的自律的員工,是公司的人力資本。不斷提高員工的精神境界和相互之間的協作技巧,以及不斷提高員工獨特且精湛的技能、專長與經驗,是公司財務資本和其他資源增值的基礎。
核心技術
第九條 我們的目標是在開放的基礎上獨立自主地發展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通信和信息技術支撐體系。通過吸收世界各國的現代文明,吸收前人、同行和競爭對手的一切優點,依靠有組織的創新,形成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術專長,持續且有步驟地開發出具有競爭優勢和高附加值的新產品。
利潤
第十條 我們將按照我們的事業可持續成長的要求,設立每個時期的足夠高的利潤率和利潤目標,而不單純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公司的成長
成長領域
第十一條 只有當我們看準了時機和有了新的構想,確信能夠在該領域中對顧客做出與眾不同的貢獻時,才進入新的相關領域。
公司進入新的成長領域,應當有利於提升我們的核心技術水平,有利於增強已有的市場地位,有利於共享和吸引更多的資源。順應技術發展的大趨勢,順應市場變化的大趨勢,順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就能使我們避免大的風險。
成長的牽引
第十二條 機會、技術、產品和人才是公司成長的主要牽引力。這四種力量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機會牽引人才,人才牽引技術,技術牽引產品,產品牽引更多更大的機會。加大這四種力量的牽引力度,促進它們之間的良性循環,並使之落實在公司的高層組織形態上,就會加快公司的成長。
成長速度
第十三條 我們追求在一定利潤率水平上的成長的最大化。我們必須達到和保持高於行業平均的增長速度和行業中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長速度,以增強企業的實力,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和實現公司各種經營資源的最佳配置。在電子信息產業中,要麼成為領先者,要麼被淘汰,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成長管理
第十四條 我們不單純追求規模上的擴展,而是要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因此,高層領導必須警惕長期高速增長有可能給公司組織造成的緊張、脆弱和隱藏的缺點,必須對成長進行有效的管理。在促進公司迅速成為一個大規模企業的同時,必須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靈活和更為有效。始終保持造勢與務實的協調發展。
我們必須為快速成長做好財務上的規劃,防止公司在成長過程中陷入財務困境而使成長遭受挫折,財務戰略對成長的重要性不亞於技術戰略、產品戰略和市場戰略。
我們必須在人才、技術、組織和分配製度等方面,及時地做好規劃、開發、儲備和改革,使公司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⑤ 如何評價華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
如何評價華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
都是唬人的,本質都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