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資訊 » 怎樣運行冷媒再循環系統
擴展閱讀
ppt怎樣點亮中國地圖 2025-02-06 20:46:09
怎樣快速學會鬼步舞 2025-02-06 20:34:58

怎樣運行冷媒再循環系統

發布時間: 2022-03-04 23:45:21

A. 中央空調,一次冷媒系統和二次冷媒系統的區別是什麼拜託了各位 謝謝

<b>我聽酷威公司介紹過一次,家庭中央空調大致可以分為二次冷媒和一次冷媒系統。所謂二次冷媒系統,是指系統通過一次冷媒把冷熱量傳遞給水,然後水作為二次冷媒再把能量傳遞到各個需要空調的末端,此類空調的原理基本上沿用傳統中央空調的製冷原理,所不同的只是將原來的大型系統小型化,使其適合普通家庭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可以說它是傳統中央空調的</b><b>「</b><b>微型版</b><b>」</b><b>。不過,雖然它沿用了中央空調舒適、豪華的優點,但同時,它似乎也無法解決其本身所固有的缺點,譬如它所佔的層高空間較多,而商品房和住宅的層高一般都比較低,所以也限制了這種空調廣泛推廣;而其最大缺點在於其能量調節單一,要麼全開,要麼關閉,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房間需要用空調的話,就需要整個機組滿負荷運轉,這樣會造成能量的極大損耗和浪費。</b> <b> 而一次冷媒系統,又稱為</b><b>「</b><b>一拖多</b><b>」</b><b>系統。它可以說是將家用空調的原理向網路化、智能化、系統化發展的一個產物。</b>

B. 熱泵冷媒的循環過程是什麼樣子的

你好朋友,請看下面這些,
一,在冷凝熱回收製冷系統中,採用熱回收模式時,隨著熱水溫度的逐步升高,系統製冷量逐步下降,由此或者導致用戶舒適度下降,或者製冷能力不足導致食品溫度上升,以致需要安裝更大能力的機組,但系統中室外換熱器的能力沒有得到利用。
二,如果能使室外換熱器在系統運行熱回收模式時成為過冷器,隨著熱水溫度的升高,系統的製冷量幾乎不會下降。

三,對於空調熱水一體機(三聯供),在冬季制熱水時,隨著熱水溫度的逐步升高,系統總的制熱量幾乎不增加或逐步下降。

四,空調在冬季除霜時,冷凝壓力偏低,除霜效果不好。常規的冷藏冷凍製冷系統採用逆向熱氣除霜時,冷凝壓力同樣偏低,除霜效果不好。

五,空調器製冷系統的冷媒充灌量對空調器性能的影響很大,不同環境溫度、不同工況及不同壓縮機頻率負荷下運行時,空調器達到最佳能效狀態需要的冷媒量並不相同,例如,高頻高負荷時,需要的冷媒量更多,低頻低負荷時,需要的冷媒量較少。但是空調器製冷系統作為一個封閉的系統,充注在其中的冷媒量是一定的。空調器的冷媒充灌量一般是以設計工況來確定的,而實際的運行工況又往往偏離設計工況,這樣,即使以設計工況下的最佳充灌量來充灌的空調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因工況變化產生的充灌量相對較多或較少的問題,從而影響實際運行的能效比,造成能量的浪費。

C. 冷凍油是怎麼再汽車空調系統循環的

製冷劑(雪種)是通過壓縮機工作使其循環的,循環的雪種經過蒸發器後產生低溫,但不是氣體而是液體,如果沒有空氣流通蒸發器就會結冰,所以通過風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了。至於壓縮機的潤滑,肯定不是氣體能潤滑的,它是發動機帶動運轉的,而雪種本身是有一定的潤滑功能。

D. 冰箱製冷劑在系統中怎樣循環,製冷原理是什麼

一般冰箱空調是由四大件組成: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根據控制或是使用需要中間可以選擇安裝壓力控制器、溫度控制器、乾燥過濾器等輔助器件,但四大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時氣態製冷劑通過壓縮機被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後,進入冷凝器,冷凝器相當於一個換熱設備,將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換熱成低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液態製冷劑再通過膨脹閥,所謂膨脹閥就是一個節流裝置,因流出膨脹閥的製冷劑受到遏制,因此出來後製冷劑壓力降低,溫度繼續下降,(冰箱的膨脹閥一般用毛細管代替,因從大管突然到小管,同樣可以起到節流的效果)成為氣液兩相,再進入蒸發器,此時的製冷劑再蒸發器中進行換熱氣化,成為高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回到壓縮機繼續循環。冰箱的製冷原理是利用了製冷劑從液態到氣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氣態到液態變化過程中的放熱特性,在製冷系統中,壓縮機就是將製冷機從氣態轉為液態的主要部件,冰箱裡面的冷凝器管路是通過氣態製冷劑的因此吸熱,溫度就會下降,冰箱外面的管路散熱器是通過液態製冷劑的因此放熱。這種原理的系統叫熱泵式系統,與空調是一樣的,空調通過四通閥轉換內機和外機的功能,夏天內機製冷時外機散熱,冬天外機製冷而內機散熱,就是制暖了。
回答者:
zhu_jiang
-
副總裁
十四級

E. 汽車空調製冷循環的四個過程。(指出各過程製冷劑狀態、溫度、壓力的變化)

1、壓縮過程。低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成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該過程的主要作用是壓縮增壓,這一過程是以消耗機械功作為補償。在壓縮過程中,製冷劑狀態不發生變化,而溫度、壓力不斷上升,形成過熱氣體。

2、冷凝過程。製冷劑氣體由壓縮機排出後進入冷凝器。此過程的特點是製冷劑的狀態發生改變,即在壓力和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由氣態逐漸向液態轉變。冷凝後的製冷劑液體呈高溫高壓狀態。

3、節流膨脹過程。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液體經膨脹閥節流降壓後進入蒸發器。該過程的作用是是製冷劑降溫降壓、調節流量、控制製冷能力,其特點是製冷劑經過膨脹閥時,壓力、溫度急劇下降,由高溫高壓液體變成低溫低壓液體。

4、蒸發過程。製冷劑液體經過膨脹閥降溫降壓後進入蒸發器,吸熱製冷後從蒸發器出口被壓縮機吸入。此過程的特點是製冷劑狀態由液態變化成氣態,此時壓力不變。節流後,低溫低壓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中不斷吸收氣化潛熱,即吸收熱量又變成低溫低壓的氣體,該氣體又被壓縮機吸入再進行壓縮。

(5)怎樣運行冷媒再循環系統擴展閱讀

汽車空調的製冷系統由五大主要部件組成,即壓縮機、冷凝器、儲液乾燥器、膨脹閥和蒸發器。各部件之間採用銅管或高壓膠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系統,製冷劑以不同的狀態在這個密封系統內循環,即以氣體—液體—氣體的狀態變化。

製冷系統主要組成部件的功用:

(1)壓縮機:製冷系統動力源,推動製冷劑在系統內不斷地循環,依靠發動機通過皮帶來傳遞動力,一般安裝在發動機前部,發電機下面。

(2)冷凝器:類似發動機散熱器,其主要作用是將製冷劑熱量排放出去。一般裝在車頭的水箱前,利用發動機風扇和汽車行駛時產生自然風來強製冷卻和散熱。

(3)儲液乾燥器:串接在冷凝器後面,主要作用為吸濕和過濾,使系統正常運行。一般安裝在車頭位置。

(4)膨脹閥:也稱為節流閥,安裝在蒸發器入口前。主要作用是通過流速變化,將製冷劑液體節流減壓,由冷凝壓力降到蒸發壓力。

(5)蒸發器:作用是使液態製冷劑蒸發以吸收車廂熱量而製冷。它一般安裝在車廂內,蒸發器內有鼓風機,可以不斷地將製冷後的空氣送出。

汽車空調製冷工作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過程:壓縮過程、放熱過程、節流過程和吸熱過程。從壓縮機排氣口到膨脹閥入口是屬於高壓區(約1.5MPa),而從膨脹閥出口到壓縮機內都屬於低壓區(約0.2MPa),同樣從冷凝器中部到膨脹閥出口屬於液態區,而從蒸發器到冷凝器上部屬於氣態區。

F. 忽必烈冷媒怎麼用

忽必烈冷媒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方法:

1、首先將歧管壓力表與壓縮機和製冷罐連接好。

2、打開製冷劑罐,擰松中間注入軟管在歧管壓力表上的螺母,直到聽見有製冷劑蒸汽流動聲,然後擰緊螺母、從而排出注入軟管中的空氣。

3、打開低壓手動閥,讓製冷劑進入製冷系統。當系統的壓力值達到0.4MPa時,關閉低壓手動閥。

4、啟動發動機,將空調開關接通,並將鼓風機開關和溫控開關都調至最大。

5、打開歧管壓力表上的手動閥,讓製冷劑繼續進入製冷系統,直至加註量達到規定值。

6、在向系統中加註規定量製冷劑後,從視液鏡觀察,如果沒有氣泡,沒有過量製冷劑,那麼隨後把發動機轉速調至2000r/min,鼓風機風量開到最高檔。假如系統內低壓側壓力應該為低壓側壓力應為0.147~0.192MPa,高壓側壓力應為1.37~1.67MPa。

冷媒是在製冷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物質,它先接受製冷劑的冷量而降溫,然後再去冷卻其他的被冷卻物質,我們稱該中間物質為冷媒。又可稱載冷劑。

冷媒的主要功能:

冷媒在冷凍空調系統中,用以傳遞熱能,產生冷凍效果。冷媒是在製冷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物質,它先接受製冷劑的冷量而降溫,然後再去冷卻其他的被冷卻物質,我們稱該中間物質為冷媒。又可稱載冷劑。

冷媒有氣體冷媒、液體和固體冷媒、氣體冷媒主要有空氣等、液體冷媒有水、鹽水等、冰和乾冰等用做固體冷媒。在空調工程中常用的冷媒有水和空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冰箱、冷凍櫃,在商業中的冷庫等,在循環製冷過程中均靠空氣作為冷媒將製冷過程中的冷量傳遞給食物。

使食物在冷凍室內(或冷庫冷藏間內)凍結而保存的。在空調系統中,通過製冷機組的運轉,進入蒸發器內的製冷劑蒸發而吸熱,當通入蒸發器內冷水即很快在蒸發器內進行熱量交換,熱量被製冷劑吸收而溫度下降成為冷凍水。

然後冷凍水再通過空調設備中的表冷器與被處理的空氣進行熱交換,使空氣溫度降低。而在這一種製冷循環和熱量交換過程中,其冷量的這種遠距離的傳遞而達到空調系統中空氣降溫要求,必須有水和空氣為冷媒。當需低於0℃的水作為冷媒時,可採用鹽水等物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冷媒

G. 製冷劑在製冷機中完整的循環過程

壓縮-冷凝-膨脹-蒸發
製冷劑經過壓縮機的壓縮,把低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氣態的製冷劑排出;
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經過冷凝器通過風冷或水冷的方式將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冷凝成中溫的液體態製冷劑;
液態的高壓製冷劑通過節流閥的小孔噴出並膨脹成低壓低溫的氣態製冷劑;
低溫的製冷劑在蒸發器內與外部介質換熱,吸收熱量後再流回壓縮機的進氣口,

H. 簡述汽車空調製冷系統工作時製冷劑流動的路徑

伴隨著夏季的到來,駕車族們也開始越來越關心自己車內的空調冷媒泄漏問題了。現有汽車使用的空調器種類較多,其結構大同小異。維護間隔一般應為一年一次或視需進行。在使用中如發現其製冷效果不佳時,應進行檢查,故障一般多為冷媒泄漏所致。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進行檢查修理。
1.查找泄漏部位
目前車輛上使用的空調系統一般為單冷開啟式,冷媒多採用氟里昂(R12或氟里昂的替代產品134a)。在使用中,冷媒易從各連接接頭、油封處泄漏,冷媒泄漏將會導致製冷效果差或不製冷等現象。
(1)檢查漏油痕跡。在空調製冷循環系統中,冷卻油是用來潤滑密封軸承以及壓縮機內其他運動部件的,少量的潤滑油將會與冷媒一起進入製冷循環系統中。如果製冷循環系統發生泄漏,泄漏處就會出現油漬,所以在檢查中,發現管路及接頭處有油漬,就可以確定該處有泄漏故障,應進行修理。
(2)觀察檢視窗,判定冷媒泄漏情況。起動發動機(約1000r/min),打開製冷控制開關(A/C),將溫度開關控制桿置於COLD(冷)位置,風扇開關開到最大的位置,可以從檢查窗處觀察到冷媒的流動狀態,來判斷製冷循環系統中有無泄漏。
冷媒流動正常:冷媒大體上透明,此時出風口的風是冷的。製冷系統的狀態正常。
冷媒不足:冷媒不足時,就會經常看到氣泡流動,冷媒呈乳白色,這時製冷效果不佳。
沒有冷媒:如果製冷系統嚴重泄漏,觀察玻璃窗內就什麼也看不到,此時空調系統不會製冷。富康轎車的儲液罐上有A、B兩個檢視窗。檢視窗A可以判斷儲液罐中乾燥劑的水分含量是否飽和。若呈藍色,表示正常;若呈紅色,表示水分已呈飽和狀態。應緩慢的排盡空調系統中的冷媒,更換儲液罐中的乾燥劑,然後重新加註冷媒。B檢視窗的作用和前面介紹的內容相同,主要用於觀察冷媒的情況。
在檢查時,所有連接部位或冷凝器表面一旦發現油漬,一般都說明此處有冷媒泄漏。發現有泄漏現象時,應及時進行排除泄漏故障,補充冷媒和潤滑油,以防泄漏潤滑油,損壞空調系統。
2.檢查空調系統的工作情況
檢查時將汽車停放在通風良好的場地上,保持發動機中等轉速,將空調機風速開到最大擋,使車內空氣內循環。
(1)從各部的溫度判斷空調狀態。用手觸摸空調系統及各部件,檢查表面溫度。正常情況下,低壓管路呈低溫狀態,高壓管路呈高溫狀態。
高壓管路:壓縮機出口→冷凝器→儲液罐→膨脹閥進口處。這些部件應該先暖後熱,手摸時應特別小心,避免被燙傷。如果在其中某一點發現有特別熱的部位,則說明此處有問題,散熱不好。如果某一點特別涼或結霜,也說明此處有問題,可能有堵塞。乾燥儲液器進出口之間若有明顯溫差,說明此處有堵塞。
低壓管路:膨脹閥出口→蒸發器→壓縮機進口,這些表面應該由涼到冷,但膨脹閥處不應發生霜凍現象。
壓縮機高低側之間應該有明顯的溫差,若沒有明顯溫差,則說明空調系統內沒有冷媒,系統有明顯的泄漏。
(2)清理空調裝置上的雜物。檢查蒸發器通道及冷凝器表面,以及冷凝器與發動機水箱之間(停機檢查)是否有雜物、污泥,要注意清理,仔細清洗。冷凝器可用毛刷輕輕刷洗,注意不能用蒸氣沖洗。
(3)檢查調整空調皮帶。檢查皮帶松緊度是否適宜、表面是否完好(與發動機皮帶檢查調整相同)。以上檢查如果發現異常時,應進行修理。
3.正確的冷媒加註方法
(1)冷媒添加:啟動車輛,開啟空調製冷,使冷媒瓶口向上,打開低壓端閥門進行加註,注意加註量
(2) 重新加註冷媒:在抽完真空狀態下,冷媒瓶口向下打開高壓端閥門加註液態冷媒,加註不進後,關閉閥門,冷媒瓶口向上打開低壓端閥門加註氣態冷媒,加註不進後,關閉閥門,啟動車輛,開啟空調製冷,打開低壓端閥門冷媒瓶口向上繼續加註氣態冷媒,注意加註量
雖然加註氣態冷媒比較緩慢,但是這是確保不會損傷壓縮機和空調系統的正確加註方法。
中冷溫馨提醒:在加氟時,千萬不要隨便找無資質的工人施工,最好直接聯系品牌售後人員,系統排查相關情況。

I. 冷媒在製冷過程中有哪幾種狀態

整個製冷系統運行過程中,系統管路中的冷媒純粹的物理狀態就兩種,液態和氣態。
而在有些部位製冷劑是呈現」氣液兩相混合「的狀態的。

J. 空調重新調換製冷劑怎麼操作

空調製冷劑泄漏超過總量40%時,應更換製冷劑。按以下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操作。

1.檢查故障部位泄漏是否消除

當製冷循環系統的泄漏點經焊接修復或更換部件後,打開無襯墊閥,並分別開啟製冷劑鋼瓶閥門,同時緩緩開啟集管閥上的LO度盤,觀察綜合壓力表指針,使製冷系統內壓力達到0.1MPa,然後關閉鋼瓶上的出氣閥門。注意:在上述臨時充入製冷劑步驟中,應確認真空泵電源開關在關斷狀態。對每一個修理或焊接過的部分進行泄漏檢測,確認無泄漏後,再打開集管閥上的C接頭(帶有閥芯推桿)以及與真空泵間的軟管接頭,將製冷系統中的製冷劑排出。 
2.抽真空

重新擰上C接頭以及與真空泵間的軟管接頭(擰緊至不漏氣)。確認製冷劑瓶上的閥門和集管閥上的H1度盤已完全關閉,打開真空泵電源開關,開始抽真空。此時,綜合壓力表上的指針應向低壓讀數方向轉動。如果指針不轉動,應檢查C接頭的閥芯是否卡死或開足。如壓力表指針很快轉向低壓讀數,則很可能是充液管損壞、無襯墊閥或未開啟。真空泵抽真空時間一般是:室溫在15~30℃時為30~40分鍾;室溫在15℃℃以下或長時間未加製冷劑時為60~90分鍾;室溫在30℃℃以上時為10~20分鍾。抽真空結束後,應迅速關閉集管閥上的LO度盤和無襯墊閥門,斷開真空泵電源開關。

3.充入製冷劑

將液態製冷劑鋼瓶水平放置在台式秤上,記錄此時標示的重量(即製冷劑和鋼瓶的重量);當製冷劑充入空調製冷系統後,鋼瓶內製冷劑的重量會減輕,由此可知充入製冷劑的多少。最後打開無村墊閥和LO度盤及鋼瓶上閥門,充入製冷劑,當快要充到需要量前關上無襯墊閥,停充10分鍾,再緩緩開啟無襯墊閥,慢慢加入製冷劑,直至略小於或等於需要量為止。最後關閉LO度盤和鋼瓶上的閥門,充入製冷劑的過程完成。

4.充製冷劑後的處理

充完製冷劑後,還應作一次泄漏檢查,確認無泄漏後,關閉無襯墊閥,拆掉與空調壓縮機相連接的管路及設備,僅留下連接壓縮機的充液管和無襯墊閥(如下圖所示)。將充液管A段加熱,用夾鉗壓扁該段管子,並將夾鉗保留在該段上,待冷卻後打開閥門檢查有無泄漏。確認無泄漏,用剪鉗小心地剪斷管子B段,最後用噴燈加熱熔接,以封閉管端,取下夾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