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華為鴻蒙系統桌面布局怎麼設置
華為鴻蒙系統是在2019年8月9日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發布的新一代操作系統。作為一款全場景、全場景、全終端的系統,其展現了華為強大的研發實力和技術實力,深受用戶喜愛。在華為鴻蒙系統中,桌面布局是用戶最常見的界面之一,本文將詳細介紹華為鴻蒙系統中的桌面布局設置。
1. 首先進入華為鴻蒙系統的桌面界面
在華為鴻蒙系統中,桌面是用戶使用最頻繁的界面之一,因此進入桌面界面後,用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桌面布局進行設置。在桌面界面中,用戶可以通過滑動屏幕,查看不同的桌面頁面。
2. 修改桌面布局
在華為鴻蒙系統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同的桌面布局。通常來說,我們可以在桌面布局中選擇不同的圖標和小部件,來滿足不同的需求。此外,用戶還可以創建文件夾,在文件夾中對不同的應用進行分類管理。
3. 設置桌面圖標
在華為鴻蒙系統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置桌面圖標。通常來說,我們可以通過長按某個圖標,來打開圖標編輯界面。在這個界面中,用戶可以對圖標進行重新命名、更換圖標、修改圖標顏色等操作。此外,如果用戶覺得某些應用不常用,也可以長按其圖標,將其刪除。
4. 調整桌面小部件
在華為鴻蒙系統中,小部件是非常實用的工具。通過調整小部件布局,我們可以讓桌面更加整潔美觀。通常來說,我們可以通過長按某個小部件,來打開小部件編輯界面。在這個界面中,用戶可以對小部件進行重新命名、修改內部布局、修改小部件顏色等操作。此外,用戶還可以選擇添加新的小部件,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5. 統一風格
在華為鴻蒙系統中,為了讓整個系統更加統一醒目,圖片、圖標、小部件等都採用了統一的風格設計,這一點對於整個系統的美觀度來說非常重要。
6. 小結
總的來說,華為鴻蒙系統中的桌面布局設置非常方便,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進行自由調整。同時在設計上,系統也非常注重整體的統一性和美觀度。以後在使用華為鴻蒙系統時,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設置並調整系統的桌面布局,讓整個系統更加個性化和實用化。
『貳』 華為鴻蒙系統桌面布局怎麼設置
合適的桌面布局,不僅看著舒適,而且能快速找到APP。那華為鴻蒙系統桌面布局怎麼設置呢?一起來看看吧~
華為鴻蒙系統桌面布局怎麼設置?
1、在手機桌面兩指捏合進入主屏幕編輯狀態,點擊【桌面設置】。
2、點擊桌面布局,選擇想要的布局樣式即可。
本文以華為p50pro為例適用於Harmony OS2.0系統
『叄』 華為鴻蒙系統操作
鴻蒙系統作為與安卓系統和IOS系統相區別的全新手機系統,其桌面也是與眾不同的,大家在更新鴻蒙系統之後,如果想要進行個性化設置,但不知道該怎麼操作的小夥伴們,快來跟隨我了解一下吧。
鴻蒙系統桌面怎麼設置?
1、添加圖片:
在屏幕上,兩個手指向里捏,就會在屏幕下方出現「窗口小工具」,向右滑動,找到圖片,點擊後屏幕即可出現,注意提前留出屏幕空間(鬧鍾、日歷、天氣等等操作同理,只要在窗口小工具中出現,都可以添加);
2、更改圖片和調整大小:
單擊添加好的圖片,就可以瀏覽相冊更改,如果長按圖片,會出現藍色邊框,拉動可以更該照片大小,還可以拖動換位置;
3、文件夾變大:
長按文件夾,出現「顯示為大文件夾」,選中即可;
4、圖標和背景壁紙:
直接在主題里花幾元錢購買的,在桌面進行布局前,提前先應用一個主題會事半功倍,也可以單獨設置。
去年5月,美國正式啟動對華為的制裁,谷歌斷供華為。華為啟動了備胎計劃,在系統方面,拿出了自研的鴻蒙系統准備對抗安卓系統。
備胎計劃一出,可謂是舉國皆驚,沒想到華為居然還留有後手。
那麼華為的鴻蒙系統到底是什麼?又真的有華為和網友們說的那麼厲害嗎?
我們先來說說華為的鴻蒙系統到底是什麼。
鴻蒙系統是一款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可能聽起來非常高級的樣子,但我們用白話說,就是鴻蒙系統把操作系統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個是系統控制的核心控制單元,另一個是面向不同場景的功能模塊。
那麼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它可以解決安卓系統目前的所有硬傷。
現在的安卓系統可謂是千瘡百孔,因為它存在的時間太久了,內部系統過於龐大、繁雜,所以基本沒有辦法對安卓系統做一個徹底的優化。
如果你的職業是程序員或是系統架構師這樣的職業的話,你肯定明白我的意思。優化別人的程序,一般比自己做一個程序還要難。甚至你少寫一個逗號都會讓這整個功能模塊出問題。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不動原程序的基礎上,加新的東西進去,但這樣時間久了以後就會發現這套程序越來越大,最後徹底崩潰。
除了程序混亂以外,安卓系統的工作流程也特別麻煩,基本上核心的控制單元貫穿了整套代碼,當你想給安卓系統更新大版本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復雜。重點是國產手機廠商還不支持谷歌的全家桶,這樣的話就必須自己去定製一些功能,還要有自己的特色。這樣一來,你比谷歌官方更新晚個一年半載是很正常的。不過這個基本都是屬於套馬甲的行為,沒有多少深層次的改動。
華為的鴻蒙系統屬於下一代操作系統,這一代操作系統,講究的是分布式管理,為的就是解決前面提到的那些安卓的硬傷。
而且谷歌本來也在研究自己的下一代操作系統,淘汰安卓只是時間問題。
前面我們說過,華為鴻蒙系統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解決安卓系統的硬傷,而另一方面,它也是為了自己的生態考慮。
華為的生態相對於小米要慢一點,以目前情況來看,小米的智能生態鏈在國內還是風生水起,幾乎沒有對手。但我想說,雖然華為的生態布局要慢一點,但是華為一直在默默地布局自己智能生態所需要的基礎保障。
這些保障都有什麼呢?比如華為的路由器,很多華為路由器都是採用了華為自己的凌霄WiFi晶元,不要小看這種晶元,無線網路是智能家居的核心,也是最基礎的保障,甚至你大部分的互動操作都是通過它來完成的。就比如這個路由器可以和華為mate30系列、p40系列等華為手機在連接2.4G網路的同時連接5G網路。其次它還有 游戲 的專用通道、智能家居的專用通道,在間接提升穩定性的同時還提高了網速,這就是一個基礎保障的環節。
如果華為的整個生態都在用自家WiFi晶元,那麼它就可以通過晶元識別來自動識別設備,自動優化網路,給你提供一個很好的網路基礎。
另一方面,華為已經開始大規模擴展生態企業和生態產品,重點是它還和格力那些大企業有一些深入合作,鴻蒙系統就是實現生態閉環的最後一個環節。它可以讓不同設備之間有更深度的合作,所謂的微內核就是把所有的系統核心控制單元放在同一個地方,並且這個內核是通用的,不論是手機還是電腦都可以使用。這樣的話即使你有了安全補丁或者是大版本更新的時候,所有的設備都可以同時更新,不需要單獨適配更新。這個東西是現有安卓用戶這輩子都很難體驗到的。
除了核心控制單元以外,還有很多並行的功能模塊,而這些模塊就代表了不同的設備,像什麼手機、電視、電腦,華為只需要針對不同功能推出不同的補丁包就行,不用深度定製系統。這樣就極大的減少了維護時間,重點是系統模塊非常統一,穩定性和安全性都有了很大的保障。
通過這種分布式的模塊化設計我們可以讓更多的設備達到一個更深度的連接。就比如說我們可以把無人機的攝像頭和自己的手機相連,這樣你自己就可以實時看到無人機拍到的畫面。你們有沒有看過《速度與激情》這部電影,那裡面的天眼系統就是在調用我們生活中的所有攝像頭來捕捉目標。
雖然說華為的鴻蒙系統還沒這么高級,但邏輯是相同的。
那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用上鴻蒙系統呢?
對這個問題,其實我並沒有你們想的那麼樂觀。
現在的鴻蒙系統我個人認為還只是一個半成品,雖然說它已經在電視上使用了,但電視的系統畢竟相對於手機電腦來說非常簡單,也沒有那麼多復雜的操作。
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現在的系統就是鴻蒙系統中只適合電視使用的那個模塊,距離完整的鴻蒙系統還差的非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