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erp沙盤經營折舊是什麼
比如你的生產設備運作了一年,使用了就會耗損,這時候就會有折舊費,就是每一條生產線都是在第二年建成的,每年扣除一定的成本,省級競爭的成本與全國競爭的成本不太一樣。正如機器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一文不值一樣,桶里剩下的錢就是生產線的剩餘價值,即使用幾年後的價值。
首先選擇折舊方法,然後系統將自動提高折舊。你不必手工做。有幾種常用的折舊方法:1.平均年齡法。2.工作量法。3.加速折舊法。4.收益率法等。
提出了ERP與計算機技術的高度發展密不可分,用戶對系統有了更大的主動性,因為計算機輔助管理所涉及的功能已經遠遠超出了MRPII的范圍。ERP功能除MRPII(製造、供應和營銷、財務)外,還包括許多工廠管理、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設備維護管理、倉庫管理、運輸管理、過程式控制制介面、數據採集介面、電子通信、電子郵件、,法規和標准、項目管理、財務、投資管理、市場信息管理等。
拓展資料:
沙盤經營折舊,有的需要使用ERP軟體,你需要在電腦上操作,有的是東西要操作,就像玩專賣一樣,給你一塊桌布,上面的圖案,然後給你一些道具。五六人一組,角色扮演,讓你經營一家公司或工廠。我認為你們學校的沙盤應該是後者。非常先進的通用大公司給自己的員工培訓能力會使用軟體,是通用對象模擬操作。
ERP沙盤模擬管理作為一種體驗式、情境式的教學方法,是繼傳統教學和案例教學之後的一種教學嘗試。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金蝶軟體公司ERP沙盤模擬教學過程,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物理沙盤、電子沙盤、策略和技能。物理沙盤介紹了ERP模擬沙盤的課程概述、模擬企業概述、模擬企業的操作規則和企業的操作流程。電子沙盤介紹了沙盤管理規則、軟體安裝與啟動、電子沙盤運行和ERP沙盤運行策略分析;戰略與技巧本文介紹了企業模擬經營的戰略分析與技巧。
操作環境:聯想拯救者ikbn-12 EPRV6.2.0
2. 折舊費用在利潤表中如何體現
計入製造成本費用的折舊費, 經過製造費用、生產成本、庫存商品,再到利潤表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反映計入管理費用等,在利潤表管理等費用科目反映。
折舊費,會計上的金額,通常按資產原來成本的固定百分比來計算,該金額須定期記入支出賬內或從總收入中扣除,以彌補該資產的貶值。
折舊費指根據企業的固定資產原值,剔除不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因素,按照規定的殘值率和折舊方法計算提取的折舊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費從固定資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計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從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提。
會計上的金額,通常按資產原來成本的固定百分比來計算,須定期記入支出賬內或從總收入中扣除,以彌補該資產的貶值。
計算折舊的方法是多種多樣,採用不同方法,可能出現計算的某一會計期間的折舊費是不相等的,從而就影響到該會計期間的產品成本,同時還會影響到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因此必須根據具體情況慎重地選擇應用折舊方法。在同一個企業里,由於固定資產用途不同、性能不同,可以選用不同的折舊方法。
例如電子工業企業的房屋和其他企業房屋一樣,可採用年限法(直線法),而電子機械、電子儀器、儀表以及配套的計算機等機器設備,則因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為避免其陳舊過時,提前報廢不能收回原值而遭受損失,可考慮採用加速折舊法對它們計提折舊。即使是同一種固定資產,由於使用情況不同,也可以考慮選用不同的折舊方法。例如企業中經常使用的機械設備,採用年限法計提折舊,而對某些不經常使用的機械設備(如大型的刨床),可以採用工作時數法或產量法等等。
3. 計劃的固定資產如何在系統中計劃折舊拜託各位了 3Q
例:目前是8月份,計劃在10月份將采購一批固定資產,價值1000萬,使用期限10年,如何在系統 中將這個固定資產的計劃折舊現在就能體現在系統中,而且體現在11月份的計劃 B/S and P&L表 中? 謝謝各位 ....... 對於這種需求,SAP提供了標準的Investment Management即投資管理模塊,即可以處理那些 有投資需求而實際投資並未實現或部分實現的資產業務,並可做計劃數據而不必有資產主數據 的存在。 技術上,主要利用了Investment Prog.、基於Internal Order的投資訂單或Project/WBS功能, 不但可以做基於B/S的營運資本計劃和預算數據或承諾事項數據,也可以通過Depreciation Simulation即折舊模擬功能,生成計劃的折舊數據,以便完成P+L Planning;此外,對於大型 長期的投資項目,還可以通MM, PP和PS等模塊整合,實現全程式控制制功能。 IM本身的功能並不復雜,主要在Investmt Measures方面有些學問,自己研究研究就可以做了~ 查看原帖>>
4. 計提折舊之產量法
每件應提折舊額(62000-2000)/4000=15元
第一年折舊額15*600=9000元
第二年折舊額15*700=10500元
第三年折舊額15*900=13500元
5. SAP中帳面折舊、稅法准許的折舊方法、成本會計折舊、集團折舊 作用、區別、聯系是什麼
成本要素是CO的一個組件之一,它的作用就是收集成本,成本要素只有與成本對象搭配起來才能完成收集成本的功能,常見的成本對象有成本中心、獲利能力段、內部訂單、WBS等。
成本要素又分為初級成本素和次級成本要素。
初級成本要素按類型又分為
1 初級成本/成本降低產生的利潤
3 每種附加費的應計/遞延
4 每種債務的應計/遞延=實際
11 收入
12 銷售扣除
22 外部結算
常用的類型是1和11。
次級成本要素按類型分為
21 內部結算
31 訂單/項目結果分析
41 間接費用率
42 分攤
43 內部作業分配
50 引入的與計劃相關的項目訂單:銷售收入
51 引入的與計劃相關的項目訂單:其他收入
52 引入的與計劃相關的項目訂單:成本
61 收入值
常用的類型為42.
通常損益類科目與初級成本要素是一一對應的,所以在系統中科目表的設定中OB13中有個選項「成本控制集成-手工創建成本要素、自動創建成本要素」。如果選中自動創建成本要素,那麼你在FS00創建損益類科目時會自動創建同編碼的初級成本要素。
當然,資產負債表類的科目也可以創建成本要素,對應的類型只能為90類型,這時成本要素的概念就類似於輔助核算的功能了,因為成本要素一定要搭配一個成本中心的嘛。
次級成本要素的概念有一點點不好理解,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成本要素的儲水池。初級成本要素的發生值被傳到次級成本要素這個大池子中,只是為了便於後續的分攤。 舉例來說,你們公司的食堂中發生了食材費,電費,水費,人工費,清潔費等,這些都是初級成本要素,它們都可以通過F-02記賬,可是你們老闆不想關心那麼多的費用,只想知道食堂到底生了多少費用,這個「食堂費用」就是收集起各個「初級成本要素」的次級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的值來源可以通過FI過賬,也可以通過MM、SD、HR、PS、PM、PP等其它模塊,它們在CO模塊中占據了最至關重要的地位。
回復:
財務軟體應計入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分兩種情況確定:
第一種情況,如果只是財務軟體,記入無形資產
第二種情況,如果隨同計算機購買的財務軟體,記入固定資產。
確定的法律依據為: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25號文)規定,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購置成本達到固定資產標准或構成無形資產,可以按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兩年。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關財務稅收問題的通知》(財工字[1996]41號文)明確規定,企業購入的計算機應用軟體隨同計算機一起購入的,計入固定資產價值;單獨購入的,作為無形資產管理,按法律規定的有效期限或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進行攤銷,沒有規定有效期限或收益年限的,在五年內平均攤銷。
回復:
一般來說,成本會計人員要做好以下幾點:
1、收集材料單,入庫單,與倉庫材料會計或保管員/倉庫記賬員介面,做好協調工作。
2、確定最合適你公司材料成本計算方法:先進先出,後進先出,加權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細賬,確定產品分類。
4、月底根據發出材料,購進材料單,匯總合計,與倉庫材料會計核對。
5、根據計算方法 確定單位成本,及結存成本。
6、期間末做材料預算,成本對比,進銷差價分析。 控制生產成本。
最主要的還是認真點,多思考,多提問,向有經驗的會計學習。(一)負責公司的成本核算
1.整理各項費用並進行歸集和分配;
2.做記賬憑證並登賬;
3.月末對費用進行核算;
4.統計各項費用的指標考核結果並上報經理。
(二)進行公司的成本分析
1.根據成本構成和歷史發生情況以及計劃指標進行比較;
2.成本分析報告。
(三)負責公司的固定資產賬
1.負責每月提取折舊;
2.負責固定資產報廢、清理的賬務登記;
3.新購入固定資產的入賬;
4.年終匯總。(四)負責總賬的一部分
1.匯總總賬,進行試算平衡;
2.與明細賬的核對。
(五)負責應付賬款往來核算
1.接收原材料入庫單、銷售發票,核算、審核付款清單和各種應付賬款,審核各項記錄;
2.審核各業務部門轉交的發票及單據;
3.登賬,記賬。
(六)負責國內銷售應收賬款往來業務核算
1.核算各國內銷售客戶應收賬款和記錄,
2.憑發票登記,記賬;
3.定期與銷售人員核對銷售明細及監督匯款。
(七)負責有關報表的報送工作
1.每十天報送給總經理銀行存款余額明細;
2.月底向部門經理報送本月銷售明細、應收賬款明細和費用分類、罰息明細給銷售部;
3.月底報外銷部外銷回款統計。(八)現金與支票管理
1.保管單據(支票、支票報銷單、支票申請單、收據等)、財務專用章及現金;
2.填寫現金支票、轉賬支票及匯款憑證;
3.辦理匯款、取現和支票轉賬手續;
4.辦理國際收支申報手續;
5.每日對庫存現金進行盤點與結算;
6.開立還款收據、交款收據及客戶回款收據;
7.初步審核現金報銷單據的合法性和真實性,辦理現金報銷手續。
(九)財務檔案的整理、裝訂
(十)完成上級委派的其他任務成本會計核算涉及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你看看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一、歸集分配要素費用。指:生產領用原材料、工人工資及福利費、折舊、等等等等。
1、材料費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費/分配標准
分配標准通常選用定額消耗量。
分配後做上述相同分錄。
2、人工費
(1)、工資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借:製造費用
貸:應付工資
如果工人做兩種以上產品,則
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分配標准
分配標准通常選用生產工時
(2)、福利費
工資的14%。計算與分錄同上。
3、其他要素費用分配的會計分錄,如計提折舊、車間發生的各項雜費等,略。
二、歸集分配各項間接費用。
1、輔助生產費用
將第一步驟中記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成本進行歸集,將總額按受益對象分配至相應的賬戶中。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如果受益對象為產品的話)
借:製造費用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需要說明的是,在企業只有一個輔助生產車間的時候只需這樣即可。當企業有兩個以上輔助生產車間的時候,則必須選擇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等等方法進行分配後再做賬務處理。此略。
2、基本車間的製造費用。
首先歸集凡是記入「製造費用」賬戶的所有總額。
當車間有兩種以上產品的時候:
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分配標准
分配標准通常選用生產工時或機器工時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貸:製造費用
三、歸集分配「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先將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賬戶的所有金額進行歸集,然後選擇一定的方法,如約當產量法,將該賬戶的本月累計發生額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如果企業生產兩種以上產品,則需要將上述步驟進行兩遍以上。
約當產量法,略。
分配後,做:
借:庫存商品-某產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6. 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哪些分別怎樣操作的呢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基本上即可以分為兩類,即直線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
1、直線折舊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2、加速折舊法
(1)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合計年限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以各年年初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預計使用年限逐年數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n*(n+1)/2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2)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月折舊率
(6)產量法折舊在系統裡面怎樣設計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
除下列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按照規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企業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對於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再補提折舊。
企業新建或改擴建的固定資產,已達到可使用狀態的,如果尚未辦理竣工決算,應當按照估計價值暫估入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後,將原來暫估價值調整為實際成本,同時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影響因素
1、固定資產原值,即固定資產的賬面成本。
2、固定資產的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以後的金額。由於在計算折舊時,對固定資產的殘余價值和清理費用是人為估計的,所以凈殘值的確定有一定的主觀性。
3、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是指固定資產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4、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長短直接影響各期應計提的折舊額。在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時,主要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1)該項資產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2)該項資產預計有形損耗,如設備使用中發生磨損、房屋建築物受到自然侵蝕等;
(3)該項資產預計無形損耗,如因新技術的出現而使現有的資產技術水平相對陳舊、市場需求變化使產品過時等;
(4)法律或者類似規定對該項資產使用的限制。
為此,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並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選擇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按照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作為計式租出的固定資產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人的固定資產,不應當計提折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固定資產折舊
7. 固定資產折舊按產量法怎樣折舊,每噸按600元計算怎樣折舊
你這個產量法計算折舊都沒有理解正確,應該是在該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預計會生產多少數量的產品,然後用該資產的價值處以該總數量就可以得出單個數量產品應該承擔的折舊。每月生產了多少個產品直接乘以單個應負擔的折舊就算出來當月應計提的折舊。不知這樣說,能明白么?
8. ERP折舊怎麼算
先選定折舊方法,然後,系統會自動提折舊。不需要手工算。
常用的折舊方法有幾種:
1、平均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加速折舊法。
4、產量法等。
ERP的提出
與計算機技術的高度發展是分不開的,用戶對系統有更大的主動性,作為計算機輔助管理所涉及的功能已遠遠超過MRPII的范圍。ERP的功能包括除了MRPII(製造、供銷、財務)外,還包括多工廠管理、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設備維修管理、倉庫管理、運輸管理、過程式控制制介面、數據採集介面、電子通訊、電子郵件、法規與標准、項目管理、金融投資管理、市場信息管理等等。
9. 詳細解釋折舊方法
根據固定資產在整個使用壽命中的磨損狀態而確定的成本分析結構
直線法:根據固定資產在整個使用壽命中的磨損狀態而確定的成本分配結構
產量法:根據固定資產的產出量分配其成本的方法
平均年限法:將固定資產的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