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學習配電腦的知識(本人是新手一點到不懂)
滑鼠和鍵盤的操作
滑鼠主要是靠移動、拖動、單擊、雙擊、和右擊,知道滑鼠的作用和基本操作。掌握鍵盤的操作,可以通過打字練習來完成,熟悉鍵盤排列,可以熟練打字。
操作系統的學習
知道系統有哪些基本功能,可以設置系統桌面,熟悉各種減排快捷鍵的操作,能夠自主安裝所需要的應用軟體。
學習應用軟體
系統的徐洗一下word,當你掌握word以後,那麼在學習其他應用軟體方面你就有一種觸類旁通的感覺。在打好基礎以後,學習應用軟體方面,就會感到得心應手了,比如殺毒軟體、解壓軟體、系統維護軟體等等。
掌握一些與工作相關的軟體
比如文字處理軟體,word、表耳處理軟體,Excel,課件製作的相關軟體,ppt、flash等。如果你是一名美術工作者,則可以學習一些圖形處理軟體,如ps等等。這個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何經理了,因為專業性的軟體操作起來,會難度較大,熟悉掌握基本功能,還要有創新能力,這都要靠自己慢慢積累。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㈡ 怎樣跟導師開口配電腦的事
弄清楚之前為什麼他會不同意
如果是鐵公雞,建議你們兄弟兩統一戰線,把這個本給搞爆,然後一次換兩台,也省得師兄弟不和諧
如果僅僅他認為夠用了,你們兩就要時刻表現出因為電腦的問題無法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且你們已經很盡力了
貌似建議不太好
㈢ 怎樣配電腦
購買前我們要擬一份自己的配置單
擬這份配置單的用意不是讓我們去挑選何種有性價比的配件,而是讓我們搞清楚自己買電腦的主要用途是什麼。首先我們要考慮手頭的資金狀況,預算投資多少去購買電腦。做好了預算我們就來考慮一下我們買這台電腦的用途,平時我們會用他做些什麼事情,盡可能的想的多全面一點。
譬如說如果應用在娛樂方面,我們希望他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如果我們應用於作圖,那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顯示效果,什麼樣的圖片處理速度,有了這個想法我們再去考慮購買什麼樣的顯示器和顯卡;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我們購買電腦應該有個側重點,就拿筆者來說:電腦的主要用途是寫稿件,上網,和聽音樂,那麼這台電腦的側重點自然就放在了性能的穩定、顯示器、音效卡和音箱還有天天要用到的輸入設備鍵盤滑鼠上。也就是說根據我們的主要用途來配置自己的電腦。一般學生用戶,配機的側重點為:性價比,速度,穩定性;家庭用戶的側重點就是:電腦使用的舒適度、穩定、速度、價格。有了目標,那我們怎樣從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配件中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呢?我們先來看看一些有關攢機方案的文章,看看不同的配件是應用於那個方面的,先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然後看一些評測類文章。
如果考慮日後升級的話可以參考一些網站針對各款處理器的評測和綜合相關官方網站的長遠規劃來了解一些知識,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選購的配件應用周期是多長,是否支持以後新版本配件的升級。通常我們在配置一台電腦時先選擇處理器,比如是選賽揚還是選athlon xp,電腦是講究整體配合的,怎樣將這些配件合理的搭配及配件性能的發揮是關鍵。 選好處理器接下來選主板,一塊好的主板是整台電腦的核心,它決定著我們所追求的速度、穩定性、兼容性和以後的升級性。然後再去選定硬碟和內存,搭建基本平台時我們要考慮整台電腦是突出速度,還是穩定性,還是極優的性價比,為其他的配件選購做好框架。在這個平台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根據每個人側重點的不同在去選擇其他的配件。目前電腦的好多中高檔配件會隨著資金的小幅提高而性價比大幅提高,性價比很是誘人,購買時心裡很矛盾,一味的去追求高性價比往往會超出預算,到時買回來的配件在自己的平台上還不一定能發揮出應有的性能,這時我們就很難去選擇是更追求性價比還是見好就收,筆者主張夠用就好。在我們夠機之前考慮清楚機器的用途要比去了解配件性能更有意義,考慮好了用途和側重點我們就開始考慮配件的選購。
購機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在做出了配置之後,可以找一些高手給一些意見,主要是看配置是否合理,有無兼容性問題等,然後紙上談兵結束,去市場看看。到市場上實地考察一番,和不同的商家溝通,並參考商家的一定意見,注意他們對某一產品的客觀評述,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畢竟不是每一個商家都是js,因為他們整天在市場摸爬滾打,熟知某個產品的優缺點和返修率。而我們一般看到的文章有些並不是很公正的,為了使投資正確,找個高手一起到市場上看看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在購買中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買到假貨,現在很多主流配件都會在媒體刊登一些配件的圖片和打假通告,我們不妨留意一下,而且很多配件都開設了800免費查尋電話,相應的一些電腦城和商家也做出一些打假承諾,在那裡購買會比較好。
除了假貨就是水貨了,水貨要比正規渠道的真品要便宜幾十塊,兩者在性能沒有區別,但在質保上就有了很大的區別,所以在購買硬碟這類配件時先了解一下該硬碟的質保標簽。在購機時,注意配件的封裝是否有2次封裝的痕跡,是否曾使用過,選購機箱時不要光只看其外表,重點注意機箱的做工、是否有利於散熱,因為機箱的散熱也是系統穩定的關鍵。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能用到軟碟機,但我們在購買時一定要多留心,因為目前假貨最多的就是軟碟機,真假軟碟機的價格差不多,即使不常用,買個真的還是比較好。在購買之後,向商家索要具體的質保單和收據,因為這是以後質保的憑證。
不可忽視的一些配件
一台性能再好的電腦,如果不供電或是電源方面有問題他的性能又怎樣能發揮出來?目前高速硬碟、高檔顯卡及各種散熱器已經步入電腦機箱,無疑對電源的性能又有了新的考驗,一款好的電源不僅可以過濾不穩定的輸入電流,而且可以為機器輸出穩定的電流,大大減少了機器莫名重起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計算機電源的選購,盡量選購一些知名電源,根據配置的不同,電源的功率的選擇也就不同,如果為了更好的讓您「龍寶寶」發揮出出色的性能一個好的300w電源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我們要注意到,有的品牌電源和選購的主板會有一定的兼容性問題,這時我們要選擇更換電源而不是更換主板,因為這就是某些js的借口,他會試圖改變你的想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款好的散熱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配件,現在的處理器發熱量較大,怎樣能讓處理器工作在良好的狀態下而又使自己不工作在噪音下這都由一款好的風扇來決定,或許很多消費者會和我起初有一樣的想法,花幾十塊甚至上百塊買個風扇值嗎?筆者在經過一個月風扇痛苦的升級後終於明白買個好的風扇是很值得,有一款好的風扇陪伴cpu機器會工作的很流暢,不會經常在你做收尾工作的時候死機,同時較小的聲音也不會影響你的工作,當然不是每一款處理器都需要昂貴的風扇,如果您選擇的處理器比較好,那還是相信那句老話吧:好馬要配金鞍!
另外,普通家庭用戶應該將滑鼠也作為選購的側重點,因為滑鼠是最基本的輸入設備,對於家庭用戶來說,滑鼠的使用頻率要高於鍵盤,即便是不上網選購一款3d滑鼠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更快捷的操作電腦,同樣提高電腦的使用效率。
總之,電腦的選購不是很復雜,只要平時多看一些配件的相關資料,多積累一些電腦知識對選購電腦是很有幫助的。祝您買到稱心的第一台電腦!
================================================================================================== 幾個不合理的配機例子:
配件殘疾型
我們這里的殘疾不是肢體殘疾,更不是電腦配件有故障。但是大家肯定明白,一隻勇猛的獵豹四肢發達,但是偏偏長了雞爪子會怎麼樣?只能說是肢體殘疾。現實生活中這種事雖然不常見,但在我們的攢機方案中會出現很多。
某大學生在配電腦時瞄準了當今軟體飛速發展的需要,認准了一個字「大」。我們來看看他的方案:
CPU:P4 2.6G
硬碟:40G
內存:256M
顯卡:GEFORCE MX200
機箱:某品牌高檔豪華機箱
音效卡:板載
音箱:發燒級有源音箱
……
但從以上這幾個配件看來,好像這台電腦是很不錯的配置。挨個配件細問發現問題所在,原來選擇了5400轉的硬碟。並且該同學號稱自己是3D游戲的痴迷者,對電腦的性能要求頗高。但實際看來,這台電腦的配置問題多多,實際應用未必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我們在攢機時應該明白一條硬體常識:類似好馬配好鞍,高性能的電腦配件也需要其他高性能部件的配合才能發揮出完美功效。這位同學喜歡玩3D游戲,CPU選擇非常正確,P4 1.7G性能高,穩定性強,對付目前的3D游戲是小菜一碟。但是這位同學不知何故顯卡竟然只選擇了MX200。如果是出於預算的考慮也不符合道理,機箱都配的如此高檔,完全可以選用一般機箱,省下來的錢補貼到顯卡上。選擇GEFORCE MX400以上級別的顯卡,對3D游戲的運行豈不是大有好處?
另外,該配置中選用了5400轉的40G硬碟,如果從追求速度的角度來看,也是不大合適。因為整台機器的平台選擇很高端,性能很高。但在硬碟上卻選擇了性能相對低下的5400轉硬碟,會對整台電腦性能均衡產生重大影響。就像長了雞爪的獵豹一樣,不算殘疾算什麼?更何況選擇了高級有源音箱只用低劣的板載音效卡來驅動的話,未免是大材小用了。這時就算音箱再好,也發不出天籟之音。更為恰當的例子是木桶效應,在電腦整個系統中,如果有任何一個部件的性能偏低,那麼整個系統的性能就將以此為准。運算速度很高的CPU配合良好的晶元組卻搭配了性能相對較低的硬碟,勢必造成磁碟子系統性能偏低,從而直接影響整個系統。而顯示子系統卻也搭配了區區的MX200,3D性能如何提高?發燒的音箱不會對音質平平的板載音效卡發出的聲音做任何優化,反而會使得弊病顯露無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話在這里再實用不過了。
推薦更改配置:
CPU:P4 2.6G高端型)
硬碟:80G 7200RPM
內存:256M
顯卡:GEFORCE TI7500
機箱:普通機箱
音效卡:板載
音箱:普通有源音箱
……
功能障礙型
剛剛進單位的小李主要負責平面設計,單位讓小李自己報個配機采購單。小李開出了如下的配置:
CPU:P4 1.4GHz套件
硬碟:IBM騰龍三代60G
主板:套件D850GB主板
顯卡:XXX牌NVIDIA顯卡
音效卡:某6聲道音效卡音箱套裝
內存:套裝128MB Rambus
刻錄機:XXXX牌
光碟機:XXX牌48X
顯示器:14寸 LCD
細看這套一處理圖形為主的配置,會發現很多問題。首先,選擇NVIDIA顯卡不是很好的主意。倒不是有意詆毀NVIDIA,在很多圖形用戶中,大家會選擇顯示質量很高的ATI等顯卡,這是不爭的事實。NVIDIA顯卡在游戲領域中占據領先地位,作圖嘛,還是選擇ATI比較好。特別是自從ATI放開顯卡生產權以來,國內很多廠商都推出了基於ATI 晶元的顯卡,價格也很便宜。
再看6聲道的音效卡和音箱,在整個配置中我們還發現了刻錄機和48X的光碟機。大家都知道,6聲道的音效卡要發揮出6聲道的作用必須要有信號源。而本配置中,沒有看見DVD ROM出現。而眾所周知,以CDROM為載體的影音片源很少有6聲道信號的。那麼此處的6聲道音箱和音效卡豈不成為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
在本配置中最為功能障礙的配件要數14寸的液晶顯示器了,的確過去的一年中,液晶顯示器大出風頭。但也不是任何應用都是液晶顯示器適合的。在平面設計中,需要大幅面,需要高品質的顏色顯示。而這兩點都是目前液晶顯示器的弊端。也許此處選擇液晶顯示器的唯一理由也就是幾何失真小吧。但是為了這一點同時也帶來了最最可怕的兩個弊端,算是得不償失。
其次,該配置的內存僅為128M,未免在處理圖形時力不從心。同時硬碟也選擇了一般的IDE硬碟,推薦選用SCSI,或者搭配RAID系統,以提升磁碟子系統性能。這些問題在圖形處理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綜上所述,該配置如果應用於圖形處理,會直接影響工作效率與成果,稱之為功能障礙不為過。
推薦更改配置:(高端應用型)
CPU:P4 1.4GHz套件
硬碟:SCSI硬碟
主板:套件D850GB主板
顯卡:ATI RADEON 8500
音效卡:板載或者普通音效卡
內存:256 MB Rambus(主板支持可以更大)
刻錄機:XXXX牌
光碟機:XXX牌48X
顯示器:17寸特麗瓏顯示器(EIZO就更好了)
綉花枕頭型
A君近來經不住鋪天蓋地的電腦廣告誘惑,耐不住性子落伍信息時代大潮。要攢台電腦趕趕時髦,裝點一下知識氣全無的家。天天看廣告上說奔四純平,奔電腦市場去的時候,A君記得這個道理。在某裝機櫃檯面前,A君指明要奔四純平。經銷商一看樂了,稱本公司剛好推出奔四純平特價機型。配置如下:
P4 1.4G 423針腳
17寸純平顯示器
雜牌P4X266主板
128M SDRAM
TNT2顯卡
40G 5400RPM 硬碟
高檔低音炮有源音箱
……
A君一看,不錯,價格公道,這么低的價格竟然能裝到奔四純平!經銷商還特意將P4 INSIDE的LOGO粘在了機箱上最顯眼的位置。A君看了更為喜歡,沒錯,和廣告里的一樣,說著還哼著P4廣告的背景音樂……樂呵呵的回了家。
如此配置實乃綉花枕頭,表面漂亮,肚裡草包。類似的配置在品牌機廠商大打價格站的時候屢見不鮮,如今兼容機也學會了。某幾個配件高端高檔,可其餘配件確實是相對低檔的產品。就這個配置而言,雜牌的P4X266主板、128M SDRAM內存如何發揮P4的功效?更令人疑惑的是選擇了TNT2的顯卡,經銷商這樣做除了成本的理由,難道還有別的考慮?不用說已經窮途末路的423針腳P4,更不用說採用了一般顯像管的偽純平顯示器。整台電腦稱之為綉花枕頭實乃名副其實。當然了,本配置方案也具有廉價的特徵,這本無可厚非。但是消費者以面子問題的心態去購買如此綉花枕頭的電腦可以說是不理性消費。同樣的資金,選擇性能均衡,配件務實的PIII或者是ATHLONG帶來的性能會更加強大。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追求一步到位的消費者,一味追求高配置的電腦,但是自己的應用跟不上,直接造成性能浪費。電腦是買來用的,不是面子問題,更不應該只充當綉花枕頭。
推薦更改配置:(主流型)
CPU:AMD ATHLONG XP 1.6G
17寸純平顯示器
名牌KT266A主板
256M DDR
MX400顯卡
40G 7200RPM硬碟
……
性價比失調型
追求性價比是絕大多數攢機者的目的,但是往往在追求性價比的同時卻走入了另一個誤區。記得筆者的同學這樣給自己攢機:
賽揚II900
815EP主板
TNT2顯卡
…………
典型的追求性價比型配置,絕大多是在校學生會有這樣的打算,我的這位同學也不例外。並且他說不喜歡玩游戲,因此對3D性能要求不高,加上預算有限,所以隨便找個爛顯卡配上就行。這樣可以做到用最少的資金裝電腦。如果撇開其他產品不談,也許這位同學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是當我們有了更好的選擇時,本方案就未必是最好的。
眾所周知,在815EP主板上市之前,INTEL已經發布了整合了圖形晶元的815E晶元組。而815E整合的圖形晶元3D性能可以與TNT2系列顯卡相媲美。更何況整合晶元815E主板價格跟815EP相同甚至更低。由此看來這位同學如果選擇了815E主板可以節省一塊TNT2的顯卡資金,追求性價比就是要將每一分錢花到刀刃上。如果選擇815EP不但沒有節省資金也沒有帶來性能的提高,那又何必?據這個例子的目的是告訴大家不要走入性價比失調的誤區,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主板本身已經有板載音效卡了,完全沒有必要去分外買廉價外插音效卡,性能類似,何必多花一份錢?
推薦更改配置:(經濟型)
賽揚II900
815E主板
40G 5400RPM硬碟
50X CDROM
128M SDRAM
17寸普通純平
㈣ 導師配電腦
實驗室的電腦是基本設施,怎麼會把你的電腦拿過去呢? 莫名其妙哦!
學校的事情學校自有安排!
你放心,一般導師也不會直接給你配電腦的,只不過有時候課題經費用不完了,就會列支一筆錢買個電腦你用用但是還不是私有財產的。
㈤ 作為學生 怎麼跟導師交流
對學生而言,積極與導師溝通是你們必做的功課,因為研究生學習是你人生的一個階段,是你未來發展的一次積累,把握好這兩年的學習時光就等於給自己更多的機會。
有人曾用一個形象的例子說明學生和導師的關系:導師為學生指明遠處有一片森林,學生就應認真研究森林中有哪些不同種類的樹木,有那些不同的鳥類,乃至細化到枝葉的紋理結構等,導師在此基礎上和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總結與提高。事實就是如此,導師的重要性在於給學生提供一個明確的研究課題與研究方向,學生則在導師的指導下實施和從事具體研究工作,在研究過程中與導師保持密切的聯系,隨時溝通,接受導師的指導。近年來,研究生擴招已經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現象,不能迴避的現實環境是,在擴招過程中,我院導師所帶研究生數目由原來的每屆1到3個學生增長至現在的5至8個,學生人數的激增,使導師根本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個性化指導,學生與導師之間因關系疏遠而產生隔膜也是在所難免的。要改變現狀需要學生和導師的共同努力。對學生而言,積極與導師溝通是你們必做的功課,因為研究生學習是你人生的一個階段,是你未來發展的一次積累,把握好這兩年的學習時光就等於給自己更多的機會。在與導師的溝通過程中,我認為你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 尊重你的導師
無論導師的觀點、立場、學術造詣如何,你首先應該尊重導師,這是與導師有效溝通的首要條件。有人曾給我描繪過這樣一個場景:在研究生擇業面試時,主考官要求在座各位研究生談談自己的導師,出乎意料的是,90%以上的研究生都在從不同角度貶低自己的導師!這是一個令人寒心的事實,也許你的導師學術不夠精深,也許你的導師對你關心不夠,但你要相信,從職業道德角度出發,每個導師都愛自己的學生,都很重視學生的未來發展。換個角度說,你的導師是凡人,不可能在方方面面完美無暇,當你用真心去愛你的導師,發自內心去尊敬他們時,相信你會從與導師的溝通中獲益匪淺,你會為導師的敬業精神而感動。
其實,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你只要經常告誡自己去換位思考。下面這個小故事是否能給你一點啟示呢?向來有「經營之神」之稱的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廳招待客人,一行六個人都點了牛排。等六個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讓助理去請烹調牛排的主廚過來,他還特別強調:「不要找經理,找主廚。」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主廚來時很緊張,因為他知道請自已的客人來頭很大。「是不是牛排有什麼問題?」主廚緊張地問。「烹調牛排,對你已不成問題。」松下說,「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於廚藝,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廚師,但我已80歲了,胃口大不如前。我想當面和你談,是因為我擔心,當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廚房時,心裡會難過」。客人在旁聽見松下如此說,更佩服松下的人格並更喜歡與他做生意了。我想,當你能夠站在他人立場去理解、處理事情時,你將擁有人們對你的信任和愛。研究生通過和導師的接觸,可以學到很多讀書做人的道理,關鍵看你自己怎麼做。
二、端正學習態度,按照導師制定的培養計劃嚴格要求自己
整個研究生的培養有一個總體的要求,其中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獨立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基本要求,比如要求學生能夠迅速查到相關資料,並找出問題所在等。也就是說,研究生階段學習要從一般的學習轉化到提煉學術觀點,提高創造性思維上,因此作為研究生,你應當本著誠實、認真、刻苦、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和研究,一方面保持平和的心態,踏踏實實的跟著導師進行專題研究;另一方面應更加註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在學習之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交流,在此基礎上重點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這對於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換言之,無論是做導師的課題,還是到實踐部門實習,系統地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培養完善獨立分析、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最關鍵的。
在你參與導師課題或項目研究時一定要調整好你的心態,准確界定導師與你的關系——平等協作關系。現在在理工科院校大多將導師的身份定位為「老闆」,學生在為「老闆」打工,對此我很不以為然。我認為,學生和導師的關系應定位為學生「和」導師共同工作,而不是「為」導師工作。因為在工作前期學生要從導師那裡得到輔導,在此基礎上才會與導師共同將課題或項目研究深入下去,這個研究經歷將是你的一筆財富,你從中會得到很大收獲,換句話說,你在為自己工作(我在南開博士後流動站就是這么工作的,希望大家不會認為我在說空話)!
三、帶著問題請教你的導師
美國波士頓大學一位華裔教授曾明確表示:「我向我的每一位研究生都提出這樣一個要求,就是畢業時在他所做的小分支領域中必須超過我的現有水平。對研究生的要求不是論文數量,而是他是否在自己的領域內超過了我,如果超過了我,他就有價值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其實帶著問題去找導師,就某些學術問題去討論,甚至爭論,這是導師最願意看到的,因為每個導師都希望看到學生在學術研究上的成長以及知識水平的提高,甚至在很多方面能高於自己。
當導師和你討論確定研究方向後,你需要大量查找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明確你所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以及尚未解決的關鍵問題等,就這些問題你需要與導師進行深入探討;當你就某一問題有靈感火花時,與導師的及時溝通可能會拓展你的思路,給予你更多啟示。另外,解答你的疑問的同時,導師也在思考,而且有些問題導師也不一定能夠馬上給出答案,這就需要你們的交流。別小看這個共同探討問題過程,通過它你不僅可以得到問題答案,更可貴的是你會更了解導師的想法和思路,導師也能通過它更多地了解你,這樣你們的距離自然就會拉近很多了。
四、定期向導師匯報你的學習狀況和研究成果
要知道研究生培養計劃並非一成不變,要以研究生個體差異而不斷調整,因此,研究生要主動和導師溝通,讓導師了解你所關注的問題及其困惑。另外,經常和學生討論學術問題是對導師的一個基本要求。我曾見過一篇短文,大致內容是這樣:80年代得諾貝爾獎的生物學家J. Goldstein,他參與美國生物醫學界很多重要決策,也常常外出訪問。可是他一直保持和實驗室研究人員及其學生們的一線接觸,即使他出國講學,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學生們把試驗結果傳真到他下榻的旅館讓他讀。這事實上告訴我們,一個對學術感興趣的導師,他會非常關注學生的當前研究,願意花時間和學生討論、爭辯。
你或許要問,通過什麼途徑,以什麼樣的方式和導師交流最方便、快捷。我認為當面和導師交流是最好的,因為你可以更全面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導師的回答。要是不能約到雙方都合適的時間交流的話,那麼「一封郵件、一個稱呼」是不錯的選擇。面對著高校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老師們所承載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導師疏忽了與你的溝通,請你像朋友那樣去理解導師吧,發一封電子郵件談談你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有助於導師對你的深入了解,加深了你和導師之間的感情。我曾為學生們對我的兩個稱呼而深深感動過,一個是「紅霞老師」,這是我曾教過的本科班學生發手機簡訊給我的;另一個是「霞姐」,這是我的研究生送給我的。我想,對於愛自己老師、將老師視為朋友的學生,任何老師都會感到欣慰,會更加愛自己的學生的!
我在《企業培訓中十八個經典的故事》中見過這樣一段文字:有一個記者在家寫稿時,他的四歲兒子吵著要他陪。記者很煩,就將一本雜志的封底撕碎,對他兒子說,你先將這上面的世界地圖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過了不到五分鍾,兒子就來拖他的手說,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記者很生氣說,小孩子不能謊話,怎麼可能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圖!他兒子非常委屈地辯解說,我真的拼好地圖了!記者一看,果然如此,這么短的時間將如此復雜的世界地圖拼好,難道家裡出現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問他兒子如何做到的。他兒子說,世界地圖的背面是一個人的頭像,只要反過來拼這個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人生智慧就是一種心靈的感悟,是一種美感體驗的豁然洞見。曾經有人把導師比作大樹,我覺得導師其實只是一個主幹,研究生不是樹下的陰影,應是樹幹上面的新芽,在你們畢業時就應該成長為一支粗壯的新枝了。多和你的導師交流吧,你會發覺在和導師交流後,你對學習、工作和人生就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和深層的把握,精神狀態會更加高昂,因為交流會使兩顆心相互靠近,讓交流從心開始吧!
㈥ 怎樣配備電腦
台式微機將主板(上面插接有CPU、內存、顯卡、內置Modem等)、軟碟機、硬碟、光碟機和電源變壓器等套件裝在一個主機箱內,使其結構更加緊湊、使用方便,通過介面將鍵盤、顯示器、滑鼠器和列印機等外部設備與主機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系統。
目前市場上的微機根據兼容性的差異主要分為品牌機和兼容機兩大類,一般來說,品牌機的兼容性較好,但價格較貴;兼容機價格相對較便宜。
--------------------------------------------------------------------------------
在制定微機的配置計劃時,一般應先確定CPU的檔次和型號,然後根據所選擇的CPU的晶元組型號選擇支持它的主板,再選擇相應的內存、顯卡,選擇顯示器、硬碟、光碟機、軟碟機、數據機,最後選擇鍵盤、滑鼠、機箱電源等。
目前常見的PC系統分為台式微機(目前已推出硬體結構更加緊湊的Mini系統)和筆記本電腦。
配置微機時,不該省錢的配件:主板、電源、鍵盤、滑鼠、顯示器、硬碟;該省錢的配件:CPU、內存、顯卡、MODEM。
(1)微處理器:一般來說,微處理器的使用壽命有限,更新很快,因此,在選擇時不必過多追求檔次,性能夠用就行,應選擇價格適中,性能/價格比較高的產品。
(2)主板:主板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整機的工作穩定性,因此,應選擇信譽好、出自名牌大廠的產品,選擇時應考慮到是否支持所選CPU,是否具有AGP圖形加速功能,支持SDRAM內存還是支持DDR RAM內存,擴展插槽應足夠多等。
(3)顯卡:選擇質量不錯、價格便宜的產品,主板是否支持,是否具有AGP圖形加速功能,顯存大小,散熱情況等。
(4)內存:選擇質量不錯、價格便宜、與主板兼容性好的產品,選擇時應特別注意容量大小和工作頻率兩個指標。
(5)硬碟:在資金許可范圍,選擇容量大、速度快的產品。
(6)機箱(含電源):選擇質量好(外觀美觀、製作精細、手感好、比較重)、空間大散熱好的產品,此外,應特別注意電源功率。
(7)顯示器:顯示器是微機各部件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個部件,選擇時應有長遠眼光;顯示器的質量將影響到使用者的眼睛,因此,應選擇質量好、好品牌的產品,解析度高、刷新率高、清晰度高。
㈦ 怎樣配電腦
還是要酷睿處理器吧,是目前最好的。
35000元左右嗎?樓主好富有,非常佩服。
這個搭配方法比較好:
CPU:「Core2 Extreme X6800」2240元
內存:三條「宇瞻DDR3 1600 1GB」單條1600元左右
主板:「華碩P5K Deluxe」 2288元
顯卡:「麗台 FX4500X2」 22799元
鍵盤:「羅技G15」 599元
19英寸顯示器:「明基FP93GW」 1690元
滑鼠:「羅技G9」 760元
音箱:「奮達T-2168元」 690元
硬碟:「日立7200轉/16MB/SATA 400GB」 820元
電源:「航嘉 多核F1」 791元
光碟機:「先鋒 DVR-112XL」 329元
共計約37860元,超過了2860元,如果樓主覺得貴了點就換一個便宜的顯卡吧。
最後推薦操作系統:正版Windows Vista Ultimate
㈧ 在浙大讀研究生導師給配電腦嗎
這要看老闆的,有些老闆不給研究生配,有些是給補貼讓自己買,看你們研究所具體情況
㈨ 山大導師給配電腦嗎
呃,這個問題相當雷!
沒聽過哪的導師還給配電腦,我北京上海和中科院的同學也沒聽他們說導師給配電腦
實驗室自然有電腦用,每人一台倒也不是不可能,得看你的專業
但你要是想導師專門給你買個新的,我只能說夢想很偉大,呵呵
還有,別更雷的想筆記本電腦了,沒可能,即使是實驗室
[
]
㈩ 公司給配的電腦太爛影響工作,該怎麼提出配新的電腦
你可以委婉的跟領導去說,自己想要快速的完成工作,可不可以用一下領導的電腦?領導就會問你為什麼要用他的電腦,然後你就可以正當的提出自己的要求,說公司給配置的電腦太慢,影響了工作的進程。所以想要用一下領導的電腦,盡快完成工作。
不管怎麼樣,作為一個公司的員工,你千萬不可以直接去和領導提要求。因為當你直接和領導提要求的時候,會給領導另外一種感覺。就是領導不給你配電腦的時候,你將會離開這個公司,對於領導來說是一種威脅。這潛移默化的感覺,在領導的心目當中,你的地位可能已經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