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主板型號怎麼看
看主板型號的方法如下:
1、在購買電腦主板時,都有一個外包裝,在包裝箱的側面一般都會貼有主板的詳細配置信息,可以通過它快速的知道我們電腦主板的型號,或者從附帶的說明書中了解更加詳細的配置信息。
2、通過打開電腦機箱,找到主板晶元,上面就會有關於電腦主板的型號。或者有的主板上的標簽,就有主板的型號。
電腦主板型號分類和特點
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有386主板、486主板、奔騰(Pentium,即586)主板、高能奔騰(Pentium Pro,即686)主板。按主板結構分有AT 標准尺寸的主板、ATX 127; 改進型的AT主板、Baby AT 袖珍尺寸的主板、NLX Intel主板結構。
主板性能的高低主要由「北橋"晶元決定。晶元組性能的優劣,決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壞與級別的高低這是因為CPU的型號與種類繁多、功能特點不一,晶元組如果不能與CPU良好地協同工作,將嚴重地影響計算機的整體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B. 電腦主板高低端怎麼區分
通常700-1200被叫做中端,
高於1500肯定是叫高端了,
一般來說同時代賣的最多的是中低端,價格貴,少見貨的都是高端的。
C. 電腦主板高級和低級的區別
1.高級的,晶元組更高,散熱設計更合理,用料足,
全固態電容
,製作水平高
2.按現在來說,2200元左右價位的主機肯定不卡
3.CPU會有影響,但不是運行是否流暢的唯一標准,比如還有更重要的顯卡、2G內存(人多的場景)
4.硬碟的差距,這個可以忽略
5.這個CPU不好,雖然主頻高,但架構比較老
D. 電腦主板檔次 是怎麼分的
主要是看南橋 北橋晶元組。對於你提出的這個幾個情況如下:
B75主板定位於入門級商用市場,增加了商用的通銳技術,但卻失掉了RAID磁碟陣列和SRT固態硬碟加速技術,定位最低端;
H77主板是當家主打,因此添加了RAID磁碟陣列和SRT固態硬碟加速技術;
Z75主板是針對中低端超頻用戶,具備了RAID磁碟陣列、處理器超頻以及雙卡交火功能,但卻取消了SRT固態硬碟加速技術;
Z77主板是針對高端超頻用戶,不但具備了RAID磁碟陣列、處理器超頻、SRT固態硬碟加速技術,甚至還支持三卡交火平台。
E. 電腦主板總共有幾種級別
您好,按照廠家能力與規模來講一般就是一線與二線之分吧
按照支持CPU類型是INTEL與AMD之分吧
INTEL高端主板是X系列,比方說X48、X38系列等
消費級是P系列,比方說P45,P35,965P等
集成顯卡系列是G系列,比方說G45等
近期又推出商業用戶系列,如Q35(同時集成顯卡)
AMD的相對來說劃分要簡單一些了
F. 電腦主板分幾個等級各個等級的數值又是多少
主板是沒有分級的,只有生產線分,一線品牌、二線品牌這樣分!再有就是尺寸和晶元組分類。
G. 電腦主板大中小三個等級的尺寸是多少
1、M-ATX即Micro ATX板型,俗稱緊湊型主板,也叫小板,其結構為方形,最常見是24.8CM*24.8CM和24.8CM*30CM兩種尺寸,M-ATX主板主要用於小機箱電腦中,如今裝機非常主流的主板板型。
2、ATX主板,俗稱的標准大板,其結構為長方形,尺寸最大,需要搭配中塔以上大機箱,其優點是做工用料較好,擴展介面豐富,不過價位略貴。因為主板尺寸夠大,所以足以滿足中,高端機器的要求,一般配有兩個顯卡插槽,4到6個內存插槽,6個或更多的SATA介面,另外還會配有一個散熱器。
3、MINI-ITX主板,俗稱迷你型主板,結構也是方形的,尺寸大約是17 x 17cm,主板尺寸更小,適合更為小巧的一些迷你小機箱電腦使用,定位於ITX主板類似,這種主板通常作為小巧的HTPC電腦,因此這類主板大部分都內置了Wifi模塊。
4、高端主板基本都是來自ATX主板的升級,平均會比ATX主板長個86毫米,這也是為了能夠搭載高端晶元和8個甚至更多的SATA介面;散熱器的設計也更加合理。EEATX主板長度與EATX相同,但是要寬出46毫米,這樣的主板會擁有更多的PCIE插槽和3個甚至更多的顯卡介面。
5、在這些不同種類的主板中,mATX和ATX是最為常見的類型。大部分的中端機都會配備這樣的尺寸的主板,但是兼容性就稍微要打一些折扣。
6、目前DIY市場的主流主板而言,主板版型主要分為:ATX(標准型)、M-ATX(緊湊型)、MINI-ITX(迷你型)等,這里不常見的主板版型就不一一介紹了。無論是入門級的H110主板,還是主流級別的B150以及高端級別的Z170主板,它們都有ATX、M-ATX、MINI-ITX等板型。
7、也就是說,主板板型只和主板尺寸有關系,和主板晶元型號沒有任何關系,任何一款主板都可能分為ATX(標准型)、 M-ATX(緊湊型)、E-ATX(加強型)等規格,只是尺寸和擴展介面等方面存在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