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配置3000元左右的台式電腦,如何配置最好
現在台式機獨立顯卡的價格還處在高位,按題中要求配置台式電腦,還要看具體是什麼用途,是辦公應用還是也有游戲要求,另外是否需要帶顯示器。
首先按一般辦公應用配置,例如可以用賽揚G6900散片+H610M主板套裝約900左右,搭配青鳥散熱器+16G DDR4 3200萬紫千紅內存(8GX2組雙通道)+A400 240G固態硬碟+省師傅4000電源(額定300W)+A15機箱約1000左右,顯卡用CPU自帶核芯顯卡,主機一共約1900左右,24英寸左右IPS屏顯示器約800左右。如果不需要顯示器,也有五代銳龍R5 5600G散片+B550M主板套裝約1800左右,搭配紅海散熱器+16G DDR4 3200游戲威龍內存(8GX2組雙通道)+西數SN550 250G固態硬碟+省師傅4000電源(額定300W)+工匠5機箱約1100左右,主機一共約2900左右。
然後按游戲娛樂配置,例如可以用十代酷睿I3 10100F散片+B460M主板套裝約900左右(CPU參數可參看下圖),搭配紅海MINI散熱器+8G DDR4 2666游戲威龍內存+西數SN550 250G固態硬碟+GTX1050TI 4G獨立顯卡+Jumper400電源(額定400W)+塞恩1機箱約2400左右,主機一共約3300左右。
Ⅱ 怎樣選擇台式電腦配置
第一,確定你的支付能力。第二,確定購置電腦的用途,商用、家用、娛樂、辦公。
如果您是新手,建議買售後服務過硬報修時間長的品牌電腦(不管是台式機或是筆記本電腦),如戴爾、聯想等等。新手在摸索階段不一定買相對一次性到位的電腦,因為現在硬體和軟體發展速度都很迅猛,高投入意味著可能高折舊率。根據你所需要的功能軟體購買適應這些軟體的硬體是理智的選擇。
再有就是,台式機是有升級空間的,在適當的時機選擇升級也是不錯的投入。
Ⅲ 你如何配置你的台式或者筆記本電腦(可從多方面考慮,如:硬體(CPU、內存、主板
其實台式電腦配置CPU主板內存條這些都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筆記本電腦目前還不能自己diy配置。筆記本所用的主板都是不能通用的。所以說,必須要按照相同的主板型號對應筆記本型號。但是台式電腦就非常容易diy搭配。比如說,英特爾i3 10100四核八線程CPU就可以用所有十代的晶元組主板,內存條搭配只要是DDR4的都可以支持。
Ⅳ 我想自己組裝一台台式電腦,怎麼配置主板,cpu,內存之類要求經濟實
組裝電腦就是根據自己需求來選擇硬體,將所有的硬體組裝到一起組成的電腦主機,也是所謂的DIY電腦。組裝電腦的最大特點就是搭配自由,可按照自己需求來進行搭配,性價比十足。其實,電腦組裝對於老鳥十分簡單的,而對於新手就十分棘手了,針對新手朋友,今天裝機之家分享一個最新最詳細的台式電腦組裝教程圖解,以intel八代裝機平台為例,特別適合小白裝機用戶,來借鑒一下。
如下圖所示,CPU已經安裝完成,黑色的蓋子沒用,可以扔了,主要是在沒有安裝之前,防止CPU插槽的陣腳被碰到。
Ⅳ 台式電腦怎麼選配置
選電腦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關於一台電腦的性能、運行效率、往後能否省事省心等。那麼台式電腦怎麼選配置呢?合適自己的電腦配置才是省錢的、性價比高的。
第一步:確定自己的需求
確定自己的需求才是做任何事情的第一步,在攢機之前,想清楚自己購買新機後主要是為了什麼,不同的人群使用電腦的用處也大不相同,公司的文員和一個以游戲為主的人對電腦配置的需求則大不相同,我們應該要在以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以最合適的預算來進行選擇才是對。比如一般的辦公用的選配電腦(除專業軟體辦公需求),選不帶獨顯的就可以了,但是有PS等平面設計軟體有需求的則需要大內存,打游戲的需求就需要更好的顯卡,所以在開始選配電腦之前,一定要確定好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步:確定CPU
所有電腦的配件第一個選擇的一定是CPU,選配的順序應該是先選擇CPU然後確定主板,然後再確定內存條再選定顯卡、散熱、硬碟等,計算一下功耗後最後選擇電源和機箱。
第三步:確定主板
確定好CPU後,那麼針腳就確定了,那麼搭配相同針腳數的主板就大致有了范圍,然後看看自己是否有比較特殊的需求,比如說是否需要超頻、內存條的拓展性如何、是否需要m.2介面、該有的介面是否都齊全等等,只要都有滿足,剩下的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了,選擇一塊自己喜歡的主板即可。
第四步:確定內存
CPU和主板確定之後,就確定了是幾代的內存條,其實內存的選擇相比CPU和主板就簡單許多了,如果不是高端玩家一定要購買高頻內存的話,一般的內存條即可,當然需要注意一下,如果沒有獨顯則一定要配上雙通道的內存條,因為這樣對電腦的性能會提升較大。
第五步:確定顯卡、硬碟等
先明確一點,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獨顯!明確需求,是否需要獨顯再進行購買,不要浪費錢。去官網看看推薦配置,或者看看其他玩家的實際體驗分享,再選擇夠用的顯卡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第六步:電源、機箱。
機箱其實並沒有什麼可說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子即可。電源請一定不能縮!要知道,一台機箱所有的硬體都是電源提供電力,虛標且不穩定的電源可能會boom!所以一定要選擇一個靠譜一些的電源。
Ⅵ 現在最常見的台式機配置是怎麼樣的CPU一般用什麼~
CPU:
AMD
5000+
(盒)
405元
主板:昂達A79GS
590元(板載128M顯存,全面支持高清,支持雙顯卡混合交火。集成的ATI
HD3300的顯卡已經強大得足夠應付所有主流游戲,包括魔獸、赤壁、誅仙、泡泡卡丁車、熱血、大話西遊、使命召喚四等。完全沒必要買獨立顯卡了。又省了一筆。)如實在覺得玩起游戲不爽(除非游戲發燒友),再加個HD3850的顯卡
,490元。
內存:金士頓
2GB
DDR2
800HZ
180元
硬碟:希捷320G
7200.11.16M(盒)
380元
電源:航嘉
ATX2.31版
冷靜王鑽石超靜音版
195元
光碟機、機箱、音響、鍵鼠隨便
300元以內
顯示器:優派VA1912W
990元
合計:3000
左右(性價比第一).
Ⅶ 小白如何選擇台式電腦配置
方法和步驟:
一、確定電腦的用途,是辦公、影音還是游戲,這三類對於電腦的配置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二、明確自己的預算。現在2000多也能弄台電腦,發燒級的過萬也不少見。(不要只聽價格,適合自己才重要)
三、分析電腦的技術指標,主要包括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等,可以多查查資料做對比。
1、頻率: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或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
2、緩存: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緩存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緩存的運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內存和硬碟。實際工作時,CPU往往需要重復讀取同樣的數據塊,而緩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
CPU內部讀取數據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內存或者硬碟上尋找,以此提高系統性能。
3、超線程技術
(Hyper-Threading,簡稱HT),最早出現在2002年的Pentium 4上,它是利用特殊的硬體指令,把兩個邏輯內核模擬成兩個物理晶元,讓單個處理器都能使用線程級並行計算,進而兼容多線程操作系統和軟體,減少了CPU的閑置時間,提高CPU的運行效率。
Core i7/i5/i3再次引入超線程技術,使四核的Core i7可同時處理八個線程操作,而雙核的
Core i5、Core i3也可同時處理四線程操作,大幅增強它們多線程性能。超線程技術只需要消耗很小的核心面積代價,就可以在多任務的情況下提供顯著的性能提升,比起完全再添加一個
物理核心來說要劃算得多。比起Pentium 4的超線程技術,Core i7/i5/i3的優勢是有更大的緩存和更大的內存帶寬,這樣就更能夠有效的發揮多線程的作用。根據評測結果顯示,Core i3、
Core i5 600搭配HT後,多任務性能提升20-30%。
Ⅷ 配置電腦時怎麼選CPU
裝機時候要根據你的整機預算來選擇CPU,你要是想單純的分辨CPU 的基本類型那麼:
Intel處理器中i3/i5/i7/i9這是CPU的等級,和至強的E3/E5/E7差不多,在等級上面低等級不一定打不過高等級的,被反殺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不要因為等級而看低某些cpu。
CPU等級後面(i3/i5/i7/i9)會跟著4個數,而這四位數的第一個數字代表著版本,比如i7-8XXX,就是代表i7系列的第8帶版本了。
而cpu版本後面的3位數字就是表示Intel SKU型號,而數字越是大,那麼就是型號就越新,那麼性能自然也就越好了,當初性價比最好的i5-8600的性能就比i5-8500的新能高上許多,而這個也就只是一個數字的差別。
cpu的最後一位就比較特殊了,不帶字母的就不用管了,是一張普通的cpu,而那些帶字母的有著一些其他含義。
字母B:焊接在主板上的CPU,採用整合封裝,比如i5-8500B,這種處理器適合緊湊型的特定的設備。
字母C:五代酷睿上出現的短命一代,如i7-5775C,表示有最強的核顯Iris Pro 6200。
字母G:Intel和AMD合作的產品,Intel提供CPU核心,AMD提供GPU核心,通常叫Kaby Lake G處理器。
字母H:移動版CPU,支持超線程,比如i5-8400H。
字母HK:移動版CPU才有,在H的基礎上,增加超頻,比如i9-8950HK。
字母HQ:筆記本七代酷睿才有,四核八線程,比如i7-7920HQ
字母K:支持超頻,比如i5-8600K。
字母M:酷睿五代後就沒有了,表示標壓雙核移動版CPU,筆記本常見,比如i5-4310M。
字母R:移動版處理器,和C後綴一樣,封裝不同,比如i7-5775R。
字母T:低功耗版台式CPU,頻率和睿頻都降低,比如i7-8700T。
字母U:低電壓版的筆記本CPU,輕薄本常見,比如i7-8550U。
字母X:發燒級台式處理器,屬於X99、X299平台,比如i9-7900X。
字母XE:高端的發燒級,比如i9-7980XE。
字母Y:超低電壓版本,平板電腦用,用於省電的,效果很明顯性能不好,現在就不再出現了。
Y代表超低電壓的,除了省電,沒別的優點的了,是不能拆卸的;
K表示不鎖倍頻的可以超頻。
Ⅸ 台式電腦怎麼選配置
現在的人購買電腦的時候,都需要查看其配置。一般配置是需要根據具體的用途來確定的,比如說喜歡玩游戲的朋友,就得買游戲配置的電腦。那麼台式電腦配置怎麼看怎麼選?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台式電腦怎麼看配置參數好不好,以及2020台式機電腦組裝配置,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參考。
一、台式電腦配置怎麼看怎麼選
1、我們在選擇台式電腦配置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自己買電腦是幹嘛的。如果是一般的工作,那麼對配置的要求就沒那麼高。如果是用來打大型游戲的,就需要一定的配置。
2、那麼台式電腦配置怎麼看怎麼選?對於電腦來說,其實裡面主要影響性能的只有幾樣:處理器、顯卡、內存、硬碟。
(1)處理器
現在的電腦,處理器至少應該是I3八代,比如I3-8100,或者I5七代,比如I5-7600k、I5-8400,如果是I7 ,那三代處理器依然能戰幾年,帶K或者帶X就行,比如i7-3970X、i7-4960X、I7-8700K 等等。
(2)顯卡
對於經常玩吃雞等游戲的玩家,對顯卡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至少1060-6G起步,才能擁有比較好的畫面感。如果想要更好,需要購買1070到1080TI,甚至2080TI等顯卡,根據不同的經濟狀況而定。
(3)內存
目前市面上新電腦的內存,以4代為主,頻率從2400到3600不等,稍微老一點的電腦,還都是3代內存,頻率大都是1600。內存只是決定了能下載多少東西,對運行的時候狀況影響不大。因此即使是很吃內存的吃雞,隨便一個4代內存也就可以了。
(4)硬碟
現在的硬碟介面主要是SATA和M.2,SATA是老式的經典介面,機械和固態都可以接。因為SATA通道無法滿足固態硬碟日益增長的讀寫速度,所以M.2固態硬碟應運而生,買主板記得考慮你是否要用M.2的硬碟,因為有些主板沒有M.2介面。
Ⅹ 如何配置一台合適自己的台式電腦
市場上的電腦可以滿足一般人的需求,但是對於要玩游戲或者使用電腦工作的人則稍顯力不足。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配一台合適自己的電腦吧。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操作方法
01
電腦主板
主板是電腦最基本、最重要的部件,一般呈現長方形,主板的性能決定著電腦的性能,因此,要選擇一個好的電腦主板。
02
CPU
CPU即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主要設備,電腦的所有操作都有CPU來負責讀取,一般500元以上的主板就很好了。
03
顯卡
顯卡也稱為顯示適配器,具有處理圖像的能力,可以提高電腦的運行速度,因此,要買一個好一些的顯卡。
04
內存
內存能夠存放CPU中的數據,內存的運行性能也決定著電腦的運行性能,對於只是想用電腦看電視、視頻的人則4G內存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