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腦辦公 » 怎樣做股骨頸骨折ppt
擴展閱讀
陰襄潮濕是什麼原因 2025-04-25 13:51:13
系統版本怎樣備份 2025-04-25 13:28:45
電視怎樣演示PPT 2025-04-25 12:55:28

怎樣做股骨頸骨折ppt

發布時間: 2022-07-16 05:21:05

⑴ 股骨頸骨折如何治療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常見於老年人的損傷,但也見於中年人和兒童。老年病人以女性較多。損傷原因主要是在絆倒時,扭轉傷肢,暴力傳導至股骨頸,引起斷裂。老年人的骨骼多骨質疏鬆,所以只需很小的扭轉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須特別注意。

發生股骨頸骨折如何治療呢?

(一)外展骨折而無明顯移位的「嵌插」型骨折

可用持續皮牽引6~8周。老年病人應鼓勵取半卧位,做股四頭肌舒縮運動,踝關節和足趾做屈伸運動。3個月後可考慮扶腋杖下地行走。骨折癒合後,一般在六個月可脫離腋杖行走。

(二)內收骨折或有移位的骨折

先做皮牽引或脛骨結節處骨牽引,或暫時固定患肢於外展內旋位。7~10日內進行內固定。內固定的方法很多,較常用的是在X線控制下,在股骨頸內用三根或四根帶螺紋的鋼針做低角插入固定。或用滑槽加壓擰緊螺釘,加接骨板固定。三刃釘目前很少使用,因為釘擊入股骨頸中央,將破壞髓腔內的唯一血供應,造成術後的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此外,它沒有加壓作用,擊入後反會造成骨折線分離,容易引起骨不連接。如果固定確實,術後應鼓勵病人早期進行股四頭肌舒縮活動和踝、足活動,病人取半卧位。2個月後,可扶腋杖下地行走,5個月後可脫離腋杖行走。

(三)65歲以上病人的股骨頭下骨折

有明顯移位或旋轉者,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機會較多,容易引起骨折不癒合,也不能耐受長期的卧床治療。如全身情況許可,可做人工股骨頭置換術。3周後即可扶腋杖下地部分負重,但易發生假體松動或股骨頭陷入髖臼,故應慎重使用。對年齡過大、體力較差、不宜做手術內固定或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者,可做皮牽引,保持下肢於中和位,病人取半卧位。3個月後,骨折雖未癒合,但仍能扶腋杖下地活動。

(四)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不癒合

可做轉子間截骨術,以改變負重線,增寬負重面。對65歲以上老年病人,可考慮做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高齡病人也可簡單地卧床療養,然後再扶拐下地行走。

參考資料:http://www.wl120.com/jiuyinan/Print.asp?ArticleID=295882

⑵ 股骨頸骨折的護理

股骨頸骨折。為了能順利恢復,加強護理和家庭康復治療特別重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保持樂觀的態度,雖然情況嚴重,但是只要自己配合,護理得當,6周左右就可以明顯好轉的。要多與病人談天,轉移注意力,減少焦慮和痛苦。

保持平卧硬板床,盡量減少體位變動 。要保持患側下肢中立位(股骨粗隆間骨折時為外展位),避免髖關節內收,絕對不能坐起,特別在傷後前6周。要准備使用在醫院用的卧式便器,學會躺著排大、小便。當排便時可以把健側的肢體彎曲。每天可以用按摩乳(或萬花油)按摩臀部、腰骶部容易壓迫摩擦的部位,防止褥瘡發生;如果已經發生褥瘡要每天清洗換葯,盡快控制感染。

每天要為病人進行肢體被動按摩,避免肌肉萎縮,導致以後難以行走;肢體被動按摩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因為血栓形成後如果一旦脫落,會導致嚴重的並發症,如肺栓塞和下肢動脈栓塞,甚至危及生命。這種事特別容易發生在久卧病床以後起床的一瞬間,因此要特別警惕。在4至6周後可以酌情鼓勵病人做局部的肌肉緊張性訓練,保持肌力,防止肌肉萎縮。

加強營養,注意補鈣。可以多吃蝦米皮、鮮牛奶、骨頭湯、芝麻醬、魚等含鈣較多的食品。病人如戶外活動少,容易缺少維生素D,不利於鈣質吸收和骨折處的癒合,可以給病人補充維生素D。還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適量蜂蜜水,保持大便通暢。

每天要為病人輕輕拍胸部,從胸部下方開始向上拍,拍出振動感,囑咐病人配合深呼吸,咳出痰液,防止墜積性肺炎的發生。如果不慎受涼感冒或有咽炎,要及時治療。

也可以配合服用接骨的中葯,但應該按醫生的囑咐服用。

⑶ 股骨頸骨折【股骨頸骨折】

首先,所有股骨頸骨折都應該手術,有一定的不癒合率(約5%)和股骨頭壞死發生率(約15-30%),應該空心螺釘堅強固定,並且什麼時候骨癒合什麼時候負重行走,否則盡管現在移位不多,也可能出現再移位,如果再移位,後果很嚴重,移位的股骨頸骨折股骨頭壞死率30%以上,希望您盡快手術

(余方圓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09醫院余方圓 http://yufy.haodf.com/

⑷ 股骨頸骨折術後癒合了如何做康復訓練

不好意思,很久都沒瀏覽這里,現在才看到你的問題。患者應該是因為腦梗塞才造成股骨頸骨折的。那麼她是右側的股骨頸骨折了?現在應該是卧床期間了。腦梗塞的病情有好轉了嗎?手術是採取的股骨頸置換術嗎?因為她有腦梗塞,所有她的身邊應該是不能離人的。需要經常翻身,按摩受壓的部位,要在兩腿之間放軟枕頭。飲食也要注意,要有足夠的營養,還要容易消化,長期卧床的人腸胃功能不是很好,容易造成便秘。但是不能吃甜食,因為有糖尿病,糖尿病嚴重嗎?是吃的降糖葯還是在注射胰島素?最好甜的水果都不要吃。要注意她的個人衛生,因為糖尿病是很容易感染細菌的。骨折的康復問題只能是家屬幫忙做了。下面是我寫的關於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的部分,你可以看看作個參考。主要是肌肉的舒縮和關節的活動,要慢慢來,力度和關節彎曲的角度都要從小到大。可以從15度開始。也可以以她的感受為主,感覺到一定的疼痛就不行了。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鍾。逐漸增加。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2.4術後康復訓練
手術當日麻醉作用消失後,即可指導患者主動行患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及遠端關節運動,如:踝關節的背伸,跖屈等鍛煉。術後第1天,進行雙上肢屈伸運動及深呼吸運動,以鍛煉上肢肌力,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按摩髕骨周圍,膝關節後側,小腿後側。鼓勵患者主動鍛煉,並逐漸加強關節活動度和股四頭肌力訓練。術後2~3天拔除引流管後,可行膝關節屈伸練習,髖關節伸直和旋轉練習。如使用骨水泥型,術後3天可在醫護人員和家屬的陪同下使用助行器下床練習行走,下床方法:患者先移至健側床邊,健肢先離開床,並使足部著地,患肢外展屈髖< 45度,由他人協助抬起上身,使患肢離床並使足部著地,逐漸用拐杖代替助行器。生物型和內固定下床時間要晚些,早期功能鍛煉方法與關節置換一致,以肌肉舒縮及遠端關節活動為主,1~2周後才開始作屈膝屈髖的鍛煉,逐漸至下床站立、負重行走。
2.5 出院指導
囑患者出院後要堅持康復鍛煉,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睡覺時盡量平卧,如需翻身,盡量選擇健側卧位,兩腿之間墊一軟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日常生活中,不翹二郎腿,不盤腿,不彎腰拾物,不卧於患側,不坐矮凳或沙發。上樓時先邁健側,下樓時先邁患側。嚴格禁止跑步,跳躍和舉重物。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加強營養,促進康復。囑術後2、4、6個月分別來院復查,如無特殊不適可在一年後再次來院復查。

⑸ 股骨頸骨折的護理,怎樣匯報病例

外敷中葯能加速骨痂生長,避免了口服葯物真正作用在病灶的葯量相對很少,而外敷是將葯物直接作用於人體所需治療的部位使葯物充分發揮作用。建議通過中葯外敷治療運用中醫學原理:肝腎同治、精氣同補、氣血並重、並顧及肝、脾達到活血化瘀、通絡、達到氣機暢通目標。從而達到止痛快、止血快、消腫快癒合快的效果.!!!促進骨折的早期癒合,使骨折後骨痂久不形成(骨不連)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外敷葯沒有副作用,任何年齡段的骨折病人都可使用。

⑹ 股骨頸骨折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穩定的嵌插型骨折即GardenⅠ、Ⅱ型骨折或Pauwels角小於30°者,可根據情況給予非手術療法,如外展位牽引或穿用「┻」形鞋保持傷肢於外展、中立位等。但由於患者多為老年人,為避免長期卧床所引起的各種並發症,也可考慮做閉合復位內固定。
移位型股骨頸骨折的治療可採用以下方法:
1.牽引復位採用脛骨結節骨牽引(1/7體重),在1~2天內使骨折復位。牽引的方向一般為屈曲、外展各30°,如有向後成角,可在髖伸直位做外展牽引。同時應做全身檢查排除嚴重的伴發病和伴發損傷。經床邊攝片證實骨折已復位後盡早做內固定術。
2.閉合復位內固定對術前已通過牽引使骨折復位的患者,可在麻醉後以骨科牽引手術床保持傷肢於外展、內旋位,在透視或攝片指導下做內固定。應避免在術時做強力手法復位,以免進一步損傷股骨頭血供。股骨頸骨折的內固定方法大致分以下幾類:
(1)單釘固定:以三翼釘為代表。三翼釘內固定曾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常用方法,但由於安放過程中損失骨量較大,且單釘固定較難同時對抗股骨頸內側的壓應力和外側的張應力,現在已較少應用。有人採用單根較粗大的加壓螺釘作內固定,該釘的螺紋部分必須全部留在近側骨折段,不能越過骨折線,否則將失去加壓作用。
(2)滑動式釘板固定:由固定釘與側方的帶套筒鋼板組成。優點是有利於保持骨折端的緊密接觸,更常用於股骨轉子間骨折。
(3)多釘固定:一般採用3枚,針徑較細,總體積小於單釘,故對骨的損傷較小(圖6)。多釘固定可以通過合理布局,分別承擔不同應力和防止旋轉。為防止釘的滑移,以使用表面有螺紋的鋼釘為好。亦可採用粗型螺紋釘,該釘表面有螺紋,外徑4mm,使用時在套管保護下,用手搖鑽經0.5cm的軟組織戳孔鑽入。套管以不銹鋼製成,內徑4.2mm,長5~7cm。術時將套管套在釘的前部僅留釘尖外露,待螺紋釘鑽入後,再將套管由尾端退出,以避免螺紋釘鑽入時周圍的肌肉或筋膜纖維卷纏於釘身。手術在X線監視下進行,第1枚螺紋釘(遠側釘)的進釘點一般在大轉子頂點下10cm,釘與股骨幹縱軸呈145°~160°角,緊貼骨折部內側皮質達到股骨頭距關節緣0.5cm處。在該釘之近側每隔1~1.5cm相繼鑽入第2、3枚螺紋釘,其中一枚偏向股骨頸的外上側以對抗張應力,另一枚交叉安放以更好的對抗旋轉(圖7)。術後患肢以「┻」形鞋保持在外展、中立位,術後1周患者即可用雙拐下地活動。拔釘時,可用搖鑽或特製的小頭拔釘器夾住釘尾後旋轉拔出。此外,近年來亦有人主張採用空心加壓螺紋釘技術,因操作簡易,尤適用於年邁病例。
治療方法選擇新鮮股骨頸骨折的治療主要依據骨折部位考慮其治療方法。
①股骨頸基底骨折:不完全骨折及外展嵌插骨折,可採用皮膚牽引或骨牽引。
②股骨頸中段骨折:可行單釘、多針或加壓內固定。
③股骨頸頭下型骨折:此類癒合困難,常發生壞死,對65歲以上老年人多施行人工關節置換。對此年齡以下者,宜選擇多枚針或加壓釘內固定。
④兒童股骨頸骨折:兒童股骨頸的主要血供來自髓內動脈。用4枚2mm克氏針,經皮穿針內固定,損傷較少,術後髖人字石膏固定12周。並密切觀察有無股骨頭壞死發生。
⑤股方肌蒂骨瓣移植術:術前先行脛骨結節骨牽引1周,以松解攣縮的髖周肌肉和矯正骨折移位。手術暴露股骨頸和股骨頭,將骨折復位,沿股骨頸長軸鑿一骨槽,將帶股方肌蒂的骨瓣嵌插在股骨頸的骨槽內,在股骨大粗隆以下的股骨外側,直視下插入加壓釘或多枚針固定。
⑥帶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轉位移植治療股骨頸骨折:可用於青壯年新鮮股骨頸骨折。
手術顯露股動脈,直接在腹股溝韌帶下找尋旋髂深血管。以此血管束為中心,設計取6.0cm×1.5cm×1.5cm全層骨塊,用鹽水紗布包繞骨塊待用。
3.肌蒂或血管蒂骨瓣移植對中青年新鮮股骨頸骨折、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不癒合但骨折部尚無明顯吸收的患者可選用各種類型的骨瓣移植加內固定,常用的如股方肌骨瓣移植、帶旋髂血管的髂骨瓣移植等。
4.髖關節置換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手術指征為:
(1)老年人不穩定的頭下型股骨頸骨折。
(2)閉合復位失敗。
(3)股骨頸病理性骨折。
(4)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不連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5)股骨頸和股骨頭明顯骨質疏鬆,內固定難以保持穩定。
注意事項:
①嚴格手術適應證:對上述(5)中病例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失敗率相當高,此時應選擇骨水泥型人工股骨頭。
②手術按要求進行:對年邁體弱者,可選擇側後方髖關節人路,有經驗的醫師多可在半小時左右完成手術,但術中注意切勿傷及坐骨神經。為加強股骨頭的穩定性,亦可採用赤松功也所設計的大粗隆鋼絲固定加強的術式。
③必要時可行全髖關節置換術:如髖臼側也有病損,如原發或繼發性骨關節炎、患者年齡小於55歲且活動度較大者,應選擇全髖關節置換術。
(二)預後
預後良好。

⑺ 股骨頸骨折護理

應該從飲食調理、功能鍛煉和心理疏導三個方面進行護理,下面分別從三個時期說一下:
早期(骨折後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因素。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的東西,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會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 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功能鍛煉主要以按摩周圍肌肉,尤其是大腿部肌肉為主,按摩得力度以不引起傷處不適感為適宜。此時的心理應該主要以勸慰患者不要過於焦慮,應該平靜卧床修養。不可側卧,不可以使患肢內收,避免骨折端發生再移位。
中期(2-4周):此時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和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 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此期盡量注意不要食用大量糖分、不要偏食,水果蔬菜、牛奶蛋類都應該補充。此時功能鍛煉主要是小范圍的腿部活動,應該從輕從緩,肌肉按摩應該照樣進行,踝關節、膝關節活動應該展開,但是以小范圍運動為主,不要牽扯到髖關節。心理上主要幫助患者進行逐步地功能鍛煉,勸慰患者盡量不要做難度較高的動作和骨折癒合情況而自我檢查,避免導致骨折癒合端的骨痂損傷引起延遲癒合。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大量纖維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功能鍛煉應該逐漸進行股四頭肌收縮訓練和踝、足趾的活動,避免靜脈血栓的形成,同時可以進行駐拐活動。心理上主要是幫助患者克服驕躁情緒,過早的進行觸地訓練,患腿應該不要稱重,觸地訓練應該在X光片明確,有臨床醫生指導下進行。等內固定取出之後,應該增加髖關節靈活度和腿部肌力的負荷性訓練。

⑻ 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方法有哪些

青少年的股骨頸骨折應盡量達到解剖復位,也應採用於術方法治療。由於早期誤診、漏診,或治療方法不當,導致股骨頸陳舊骨折不癒合,影響功能的畸形癒合,股骨頭缺血壞死,或合並筋關節骨關節炎,應採用手術方法治療。(1)閉合復位內固定。在硬膜外麻醉下,股骨頸骨折病人卧於骨科手術床上。無用縱問軍引取消短縮移位。逐漸外展,術者在側方施加外展牽引力,同時使下肢內旋,逐漸減少牽引力。整個操作過程均在型臂X線監視下進行。證實復位成功後,在股骨外側縱形切口,暴露股骨大轉子及股骨近端。經大轉子向股骨頭方向打入引導針。x線證實引導針穿過骨折線,進人頭下軟骨下骨質,即通過導針打人加壓螺釘內固定,或1300e鋼板固定。若打訂時股骨頭有旋轉,也可將螺釘與角鋼板聯合應用。由於這一手術方法不切開關節囊,不暴露骨沂端,對股骨頭血液循環環干擾較少。在x線監視下,復位及固定均可靠,術後骨折不癒合及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均較低。(2)切開復位內固定。手法復位失敗,或固定不可靠、或青、壯年的陳舊骨折、不癒合,宜採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經前外側切口暴露骨折後,清除骨折端的硬化組織,宣視下經大轉子打入加壓螺紋釘,同時切取帶旋儲深血管蒂的骸骨塊植骨,或用旋股外血管升支的鎔骨塊植骨,或帶縫匠肌蒂的鎔骨塊植骨,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股骨頭缺血壞死。也可採用後外側切口進行復位內固定,用股方肌蒂骨塊植骨治療。(3)人工關節置換術。對全身情況尚好的高齡病人的股骨頭下型骨折,已合並骨關節炎或股骨頭壞死者,可選擇單純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或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