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腦辦公 » 電腦五十年前是怎樣的
擴展閱讀
說話視頻怎樣火起來 2024-11-20 00:35:35
男性尿頻是什麼原因 2024-11-19 23:51:28

電腦五十年前是怎樣的

發布時間: 2022-07-23 15:54:26

❶ 以前的電腦是什麼樣子的

一、第一台計算機的誕生

第一台計算機(ENIAC)於1946年2月,在美國誕生。

ENIAC PC機
耗資 100萬美圓 600美圓
重量 30噸 10kg
佔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
電子器件 1.9萬只電子管 100塊集成電路
運算速度 5000次/秒 500萬次/秒

二、計算機發展歷史

1、第一代計算機(1946~1958)

電子管為基本電子器件;使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主要應用於國防和科學計算;運算速度每秒幾千次至幾萬次。

2、第二代計算機(1958~1964)

晶體管為主要器件;軟體上出現了操作系統和演算法語言;運算速度每秒幾萬次至幾十萬次。

3、第三代計算機(1964~1971)

普遍採用集成電路;體積縮小;運算速度每秒幾十萬次至幾百萬次。

4、第四代計算機(1971~ )

以大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器件;運算速度每秒幾百萬次至上億次。

三、我國計算機發展歷史

從1953年開始研究,到1958年研製出了我國第一台計算機

在1982年我國研製出了運算速度1億次的銀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機。
計算機的歷史

在486之前基本上都是黒白的,具體如下圖

❷ 五十年後的電腦會是什麼樣的

我在書上曾經看到過我50年後可能開始推廣「光腦」,50年後普及「光腦」! 光腦是由光導纖維與各種光學元件製成的計算機。它不像普通電腦靠電子在線路中的流動來處理信息,而是靠一小束低功率激光進入由反射鏡和透鏡組成的光迴路來進行「思維」的,但同樣具有存儲、運算和控制等功能。 它在半導體內的運動速度約每秒60—500公里所以我們以後用的是速度比現在快得多的光腦,現在的電腦以後會被淘汰!

❸ 計算機五十年後是什麼樣的

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可能那個時候的計算機已經足夠的小,類似現在的google glass或者apple watch
電腦是通過特殊的方式開機,比如語音,指紋,感應等等
計算機的屏幕也可能完全的被新型的投影技術或者感應顯像替代,可能你手裡面那個屏幕就可以將你的主機內容顯示在屏幕上,或者太陽穴上貼一塊人工晶元,在你的眼前就可以自動成像,你手上戴個感應器就可以操作屏幕或者眼前的虛擬像
那時候的存儲全部被雲替代,類似現在的google glass和apple watch的集合
到時候無線充電像現在的無線wifi一樣普及
上面所說的所有技術在現在有的已經實現,有的已經有了技術雛形,有的因為成本未普及

❹ 電腦的由來

電腦學名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的。1945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50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0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成的「克雷一號」,使電腦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

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能」方向發展,製造出與人腦相似的電腦,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網路通信等工作。

進入21世紀,電腦更是筆記本化、微型化和專業化,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萬次,不但操作簡易、價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們的部分腦力勞動,甚至在某些方面擴展了人的智能。於是,今天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就被形象地稱做電腦了。

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由IBM於1981年推出。

1 定義
按照當前《牛津英語詞典》(第二版)的定義:計算機是一種進行運算,或者控制那些可以表示為數字或者邏輯形式的操作的設備。 這個定義的確是真實精確的。然而它和從其他詞典中找到的其他對計算機的定義一樣,包含了太多的內容。這些定義沒有辦法區分歷史上的,當代的,以及未來的,各種各樣的計算機。更有意義的問題可能包含:有哪些不同種類的計算機?或者問,當代計算機有哪些區別與其他時代計算機的特點和能力?

1.1 辭源
「計算機」對應的英文computer這個詞的含義一直在改變,但是它的含義總是落在了當時計算機能力的後面。「computer」最早用來代表被雇來進行算術計算的人,即計算員;這種用法今天仍然有效。《牛津英語詞典》(第二版)認為最早是在1897年, 這個詞被用來代表一種機械的計算設備。到1946年的時候,牛津詞典加入了幾個限定詞來區分不同類型的計算機。這些限定詞包含 模擬的,數字的,以及 電子的。 然而,從被引用的上下文看,這些限定詞在1946年前就在被人使用了。

2 成指數級增長的計算機的發展
劃分不同種計算機的難度因為計算機計算能力的指數增長更加復雜化。粗略估計,從1900到現在,計算設備的計算能力(按1000美元能夠買到的設備在每秒種內處理運算指令的數量)每一年半到兩年就增加一倍。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戈登.E.摩爾在1965年首次描述了計算機發展的這種特性(參考摩爾定律)。快速發展的計算機製造工程技術維持了這種指數級的能力增長。與這種能力增長攜手並進的另一過程是戲劇化的計算機小型化過程。第一代的電子計算機,例如ENIAC(出現於1946年),都是一些重達數噸,占據好幾間房間,需要多個操作員來維持它們正常工作的龐然大物。這些大傢伙太貴了,以至於只有政府和大型機構才能夠買得起。它們也的確太怪異了,當時的人們都認為幾台,或者幾十台這樣的機器就能夠滿足全世界的需求了。相比之下,現代計算機比第一代前輩多了幾個數量級,更加多才多藝,而且便宜,小巧,還隨處可見。

3 計算機的分類
為了定義什麼是計算機,對所有計算設備進行分類是必然的。下面的章節介紹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這些分類方法必須一起使用才能准確無誤的描述一台特定的計算機。

3.1 按用途分類
這是最明顯的分類法了。 計算機製造商通常用這種方法來描述他們的產品;用戶用同樣的方法來描述與他們交流的機器。例如:

超級計算機
迷你超級計算機
大型計算機
企業級伺服器
小型機
PC 伺服器
工作站
個人計算機或者台式機
膝上型計算機或者筆記本電腦
個人數字助理
可以穿戴的計算機
嵌入式計算機
按用途分類很通俗,但是也導致它的不確定性,因為僅僅當前廣泛使用的設備被包含進來了。計算機發展的快速性意味著計算機新的用途層出不窮,當前的定義很快就過時。許多不再被人使用的計算機的類型,例如微分分析器,通常不被列入分類條目之中。所以,必須採用其他分類方法來明白無誤的定義 計算機 這條術語。

3.2 按製造技術分類
機械式
半電子-半機械式
電子式
晶體管
半導體集成電路
光學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
生物計算機

3.3 按設計特點分類
現代計算機綜合了許多基本的設計特點,這些特點是許多貢獻者在很多年裡逐漸開發出來的。設計特點經常獨立於實現技術。現代計算機的綜合性能來源於這些特點互相作用的方式。一些重要的設計特性羅列如下:

3.3.1 數字式 和 模擬式
設計一種計算機時有一個基本的決定:這種計算機應該是數字式還是模擬式的?數字式計算機處理離散的數字性或者符號性值,而模擬式計算機仍然應用於一些特殊目的的領域:例如機器人和迴旋加速器的控制。其他的途徑,象脈沖計算和量子計算,也是可能存在的;但是他們或者用於很特殊的目的或者仍然處於試驗階段。

3.3.2 二進制 和 十進制
在數字式計算的發展歷程中,一個重大的設計進步是引入了二進製作為內部的數字系統。這種方法避免了那些基於其他數字系統的計算機中必須的復雜的進位機制,例如十進制系統。採用二進制的好處是簡化了實現算術功能和邏輯運算的設計。

3.4 按能力分類
對不同的計算設備分類的最好辦法可能是按他們的內在能力分類,而不是按他們的用途,實現技術,或者設計特性來分類。計算機按能力可以分為三大類:只能計算一種函數的單用途設備,可以計算有限范圍內的函數的特殊用途設備,以及我們天天使用的通用設備。過去計算機這個詞用來描述所有這些類型的機器,但是現在口語中的用法通常特指通用計算機了。

3.4.1 通用計算機
按定義來說,一台通用計算機能用來解決任何問題,只要這個問題可以用程序來表示。然而,程序運行的是有一些實際的限制的:計算機的存儲能力,問題的大小,以及運行的速度。在1934年,艾倫·圖靈證明了:給定正確的程序,任何通用計算機可以模擬其他任何計算機的行為。他的數學證明是純粹理論上的,因為那時候還沒有通用計算機存在。這個證明的意義是深遠的:例如,從理論上說,現在的通用計算機能夠模擬任何未來製造的通用計算機的行為,盡管速度很慢。

通用計算機也稱作完備的圖靈機,它經常被用來作為定義現代計算機的能力上限。然而,這種定義是有問題的。幾種過分單純化的計算設備已經展現出完備的圖靈機特性。但是他們都處於一種幽默化表達的「圖靈瀝青陷阱」(?)狀態,一種什麼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和實用性一點都不沾邊。現代計算機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通用化,而且是實用化的通用工具。

從1930年中期到1940年後期,許多人在開發現代的,數字式的,電子的,通用計算機。許多試驗型的機器被造了出來並且可能是圖靈完備化的。這些機器在當時都被宣稱為第一台計算機,然而它們都只有有限的處理通用問題的能力,所以他們的設計最終都被拋棄了。

3.5 按操作類型分類
計算機也可以按用戶操作的方式來分類。有兩大類操作方式: 批處理 和 互動式處理

4 舊條目解釋
計算機是計算的輔助工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計算機包括:

算盤
加法機
計算尺
計算器
狹義計算機就是電子計算機,如今稱為電腦。

計算機分為巨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中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微機(PC)。計算機已經逐步進入社會各個領域,尤其是進入了家庭和個人領域,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的日常面貌。

回顧計算機的發展史,一個新概念或一件新產品的出世無疑都直接轉化為產業變革的源動力,而個人電腦(PC)散發出來的能量,讓整個產業瞬間飛越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場聲勢浩大的PC革命離不開那些偉大科學家的精準指引,阿倫·凱(Alan Kay)就是這么一個關鍵的領路人。他不但是PC革命的預言家,更是一個技術天才。他所開發的軟體Smalltalk(面向對象程序語言)、Dynabook計算機(筆記本電腦的前身),提出的Windows GUI(圖形用戶操作界面)概念為PC軟體、硬體和操作系統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E)在華盛頓向凱頒發有工程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2004年「德雷珀獎」時,該學院的主席Wm. A. Wulf說到:「也許大多數人還都不明白,應用於網路的個人電腦為什麼能像神話故事一樣影響著我們。在對(計算機)技術本身和其發展方向進行重新定義的過程中,凱在這個群體中扮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美國德州大學21世紀計劃項目主任Gary Chapman在向凱頒發2003年「圖靈獎」時也表示,Smalltalk和Dynabook概念給一代又一代技術人員帶來創新的靈感。他的發明引來了個人電腦的革命,從蘋果的Macintosh到微軟的Windows都是受益者。

現年64歲的凱出生在美國,他的父親是生理學家和醫學家,母親是藝術家和音樂家,外祖母是教授和學者,外祖父是攝影師和作家。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凱從小就多才多藝,聰慧過人。他三歲時就可以自己閱讀,上小學時已讀過上百本書籍。由於在學校里經常不服管理,他多次被校方責令停課,甚至在1961年被維吉尼亞的柏薩尼學院開除。不久他參加了軍隊的志願服務,從未接觸過計算機的他在一次計算機能力傾向測驗中,意外的發現自己有著這方面的天賦,並因此被美國空軍招入IBM 1401大型計算機項目工作,從此便與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

離開美國空軍後,凱進入科羅拉多大學就讀數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1966年取得雙學士學位後,在音樂、醫學和哲學等方面都極具天分的凱面臨多重選擇,最終他還是進入了猶他大學攻讀機電工程專業。1967年他與人合作發明了一台名為FLEX的機器。這台被他們稱為「個人計算機」的機器配有顯示器和控制面板,使用的是一種多窗口圖形用戶界面,並首次植入了凱開發的面向對象操作系統。雖然這台重量超過一百多公斤的機器基本不具實用功能,更不用說是市場價值,但仍讓凱和他的同伴興奮不已。

在後來的一次參觀麻省人工智慧實驗室的過程中,凱有幸接觸到了供兒童使用的LOGO程序語言。受LOGO的啟發,他開始構想設計一台適合各年齡兒童使用的「筆記本式計算機」,即KiddieKomp項目。1968年,凱拿到了碩士學位,並在猶他大學的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實驗室中從事3D圖形系統和ARPA網的開發工作。1969年他憑借一篇名為《面向對象圖形系統》的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在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做了兩年的教授後,1972年技術前輩泰勒邀請他共同組建施樂的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PARC),凱成為了該中心的創始人之一。

在PARC的十年,凱的許多構想都得以實現。他只用了幾個月時間就將Smalltalk程序完成,而在此基礎上的第一台攜帶型計算機Dynabook也在隨後完成。雖然Dynabook計算機主要是為兒童教學而設計的,但它所包含的同書本相同的尺寸和重量的概念以及平板式顯示器、手寫輸入、無線網路、本地存儲、圖形界面等等超前技術直接導致了個人電腦概念在全世界的生根發芽。

1983年離開PARC後,凱先後加入了Atari、蘋果、迪斯尼,並成立了非盈利機構觀點(Viewpoints)研究中心,2002年他正式加入惠普繼續從事軟體的開發工作。惠普公司研發部高級副總裁Dick Lampman表示:「凱的能力、創造力和觀察力始終都給業界帶來了無法預知的影響。」惠普正寄託於凱能為業界引發另一場技術革命,就像凱自己最經典的一句話:「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
電腦升級分硬體升級和軟體升級.軟體升級就是程序換個更新的(多指驅動程序),硬體升級指往電腦里添置新的設備或更換部件,讓電腦運行速度更快。
但一般來說電腦升級可以分為主機升級與其他元件升級(如顯示器,滑鼠,音箱等),大多數人是指主機升級!
自己可以升級,但必須具有一定的電腦硬體的常識,與最近電腦配件種類,性能,品牌,以免升級後不能充分發揮出水平,或造成不兼容,嚴重的影響電腦其他部件的使用壽命,甚至是電腦燒毀!
顯示器:如果資金不足的話可以選擇CRT(普通顯示器),資金允許的話可以買LCD(液晶顯示器),但必須注意液晶顯示器的幾個特點:1. 高亮度 2. 高對比 3. 寬廣的可視范圍 4. 快速訊號反應時間(8ms以下) 不要有壞點通過TCO O3認證的.
主機:CPU,主板,內存,顯卡,音效卡,硬碟、電源、數據線
但是具體怎麼升級,要看你的資金的多少,與原來的配置,如果機子較新的話換部分就可以了,但是較老的話建議全部換完,總而言之要看具體情況,與個人意願。建議不太懂電腦的話,請專職的電腦人員幫忙升級!

❺ 電腦的由來與發展歷史

計算機,用來計算的機器。科學家發明了某些零件組成的機器可以用來計算,於是計算機便慢慢成為一門學科和工具出現在人類歷史的舞台上,從五十多年前到現在,隨著計算機的快速發展,它對人類生活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社會進入計算機的時代。

1、20世紀50年代中期,計算機只放置在科學家的實驗室中,只有科學家才會操作這些計算機,這樣的計算機大小可佔一個實驗室,一般人都不了解這么一個巨大的玩物。(如今每個人都知道計算機,計算機體積不斷變小,桌面電腦,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同時計算機的存儲器容量越來越大,處理器運算越來越快。)

2、除了體積大小以外,最早出現的計算機與現在的計算機的最大不同在於它們的工作方式。最早出現的計算機沒有操作系統,那麼它們怎麼工作呢?舉例,如果要排列一組數據,計算機操作員就要配置計算機的硬體,設置電路。完成後計算機便可以自動排好數據了。一般地,每一個任務對應的電路設置都是不同的,對每一台計算機而言,它們只是執行一個特定的任務。我們理解到這樣畢竟比人工排列一組數據簡單。在那個時候,每台電腦執行一個特定的任務,而很少改變自己的電路設置。(改變了則執行其他任務),這樣能讓那時候的computer power發揮到最大,但很明顯這樣子缺乏靈活性。對比現在,我們用微型計算機去執行一大堆任務,而且經常從這個任務轉到那個任務,不需關閉電源去配置電路,不需添加新的硬體,輕易完成這么一大堆任務。

3、早期體積巨大的計算機都收藏在博物館了,有的還可以在網上購買。

❻ 五十年後計算機是怎樣的

照摩爾定律,每過18個月,微處理器硅晶元上晶體管的數量就會翻一番。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的發展,晶元的集成度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接近工藝甚至物理的上限,最終,晶體管會變得只有幾個分子那樣小。在這樣小的距離內,起作用的將是「古怪」的量子定律,電子從一個地方跳到另一個地方,甚至越過導線和絕緣層,從而發生致命的短路。

以摩爾速度發展的微處理器使全世界的微電子技術專家面臨著新的挑戰。盡管傳統的、基於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短期內還不會退出歷史舞台,但旨在超越它的超導計算機、納米計算機、光計算機、DNA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正在躍躍欲試。

超導計算機

當電子開關元件的速度達到納秒級時,整個計算機必須容納在邊長小於3厘米的立體中,才不會因信號傳輸而降低整機速度。可是,晶元的集成度越高,計算機的體積越小,機器發熱的後果就越嚴重。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研製超導計算機。

所謂超導,是指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下,電流在某些介質中傳輸時所受阻力為零的現象。1962年,英國物理學家約瑟夫遜提出了「超導隧道效應」,即由超導體——絕緣體——超導體組成的器件(約瑟夫遜元件),當對其兩端加電壓時,電子就會像通過隧道一樣無阻擋地從絕緣介質中穿過,形成微小電流,而該器件的兩端電壓為零。與傳統的半導體計算機相比,使用約瑟夫遜器件的超導計算機的耗電量僅為其幾千分之一,而執行一條指令所需時間卻要快上100倍。

1999年11月,日本超導技術研究所與企業合作,在超導集成電路晶元上密布了1萬個約瑟夫遜元件。此項成果使日本朝著製造超導計算機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據悉,這家研究所定於2003年生產這種超導集成電路,在2010年前後製造出使用這種集成電路的超導計算機。

納米計算機

科學家發現,當晶體管的尺寸縮小到0.1微米(100納米)以下時,半導體晶體管賴以工作的基本原理將受到很大限制。研究人員需另闢蹊徑,才能突破0.1微米界,實現納米級器件。現代商品化大規模集成電路上元器件的尺寸約在0.35微米(即350納米),而納米計算機的基本元器件尺寸只有幾到幾十納米。

目前,在以不同原理實現納米級計算方面,科學家提出四種工作機制:電子式納米計算技術,基於生物化學物質與DNA的納米計算機,機械式納米計算機,量子波相干計算。它們有可能發展成為未來納米計算機技術的基礎。

像硅微電子計算技術一樣,電子式納米計算技術仍然利用電子運動對信息進行處理。不同的是:前者利用固體材料的整體特性,根據大量電子參與工作時所呈現的統計平均規律;後者利用的是在一個很小的空間(納米尺度)內,有限電子運動所表現出來的量子效應。

光計算機

與傳統硅晶元計算機不同,光計算機用光束代替電子進行運算和存儲:它以不同波長的光代表不同的數據,以大量的透鏡、棱鏡和反射鏡將數據從一個晶元傳送到另一個晶元。

研製光計算機的設想早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就已提出。1986年,貝爾實驗室的戴維·米勒研製出小型光開關,為同實驗室的艾倫·黃研製光處理器提供了必要的元件。1990年1月,黃的實驗室開始用光計算機工作。

從採用的元器件看,光計算機有全光學型和光電混合型。1990年貝爾實驗室研製成功的那台機器就採用了混合型結構。相比之下,全光學型計算機可以達到更高的運算速度。

然而,要想研製出光計算機,需要開發出可用一條光束控制另一條光束變化的光學「晶體管」。現有的光學「晶體管」龐大而笨拙,若用它們造成台式計算機將有一輛汽車那麼大。因此,要想短期內使光計算機實用化還很困難。

DNA計算機

1994年11月,美國南加州大學的阿德勒曼博士提出一個奇思妙想,即以DNA鹼基對序列作為信息編碼的載體,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在試管內控制酶的作用下,使DNA鹼基對序列發生反應,以此實現數據運算。阿德勒曼在《科學》上公布了DNA計算機的理論,引起了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計算機的意義幾乎完全等同於物理晶元。然而,阿德勒曼提出的DNA計算機拓寬了人們對計算現象的理解,從此,計算不再只是簡單的物理性質的加減操作,而又增添了化學性質的切割、復制、粘貼、插入和刪除等種種方式。

DNA計算機的最大優點在於其驚人的存貯容量和運算速度:1立方厘米的DNA存儲的信息比1萬億張光碟存儲的還多;十幾個小時的DNA計算,就相當於所有電腦問世以來的總運算量。更重要的是,它的能耗非常低,只有電子計算機的一百億分之一。

不過,與傳統的「看得見、摸得著」,並有著精緻外型的硅電子計算機不同,目前的DNA計算機都還是躺在試管里的液體。科學家預計,10到20年後,DNA計算機將進入實用階段。當然,也有不少科學家對此提出質疑。畢竟,要想看清可能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技術的前途,9年的時間實在太短!

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以處於量子狀態的原子作為中央處理器和內存,利用原子的量子特性進行信息處理。由於原子具有在同一時間處於兩個不同位置的奇妙特性,即處於量子位的原子既可以代表0或1,也能同時代表0和1以及0和1之間的中間值,故無論從數據存儲還是處理的角度,量子位的能力都是晶體管電子位的兩倍。對此,有人曾經作過這樣一個比喻:假設一隻老鼠准備繞過一隻貓,根據經典物理學理論,它要麼從左邊過,要麼從右邊過,而根據量子理論,它卻可以同時從貓的左邊和右邊繞過。

量子計算機與傳統計算機在外形上有較大差異:它沒有傳統計算機的盒式外殼,看起來像是一個被其他物質包圍的巨大磁場;它不能利用硬碟實現信息的長期存儲……但高效的運算能力使量子計算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使得眾多國家和科技實體樂此不疲。盡管目前量子計算機的研究仍處於實驗室階段,但不可否認,終有一天它會取代傳統計算機進入尋常百姓家。

顯然,以上這些新思想和新設計都還不夠完美,而且,即使有了工作樣機,離真正的商業化應用也還有相當差距,根本無法與硅電子計算機的便利性與有效性相比。但是,誰又能保證,我們未來的生活不會因為它們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另外一些人則認為以下幾個將是未來趨勢!

生物計算機:用生物大分子為材料製造的高度集成的分子電路系統,稱為生物晶元,用生物晶元製造的計算機稱為生物計算機。它有諸多優點:體積小,一平方毫米晶元擁有數億個電路,存儲容量大,可達到普通計算機的10億倍,運算快,運算速度比現在的集成電路快1萬倍,耗能少,相當於一般計算機的10億分之一,易解決散熱問題,工作穩定,無運動部件,工作溫度可達150℃,可靠性高,具有自我組織、自我修復功能,不工作時仍可保存數據,成本低,可用基因工程進行生產製造。

混合型計算機:科學家們認為,數年後,可望出現生物晶元與矽片混合製造的混合型計算機;約在2015年,混合型計算機將會得到大發展,成為計算機領域中的主流品種,甚至起決定性作用。

光計算機:這種不久將出現的計算機,運算速度快,光開關每秒可進行1萬億次邏輯動作,很容易實現並行處理信息,光信息在交叉時也不會發生干擾,在空間可實現幾十萬條光同時傳遞,不產生熱,雜訊小。

超導計算機:是用一種被稱作「約瑟夫遜器件」的超導元件製成的計算機。耗電僅為用半導體元件製成的計算機的兒子分之一,執行一個指令只需十億分之一秒,比用半導體元件製成的計算機快10倍。

❼ 50年前有沒有電腦

沒有。


1981年,Osborne 1世界公認的第一台筆記本電腦發布。它擁有一個5英寸的屏幕,雙5.25英寸軟盤驅動器,值得一提的是它重達10公斤,售價約合12844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