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製作PPT
(一)
PPT是微軟辦公軟體Power Point的簡稱,是一種眾所周知的展示工具。一般說來,一個完整的PPT過程,只需要三步:
【1】構思PPT
【2】製作PPT
【3】秀PPT
很多時候,我們都比較關注【2】這個環節。但事實上,【1】和【3】也是相當的重要。
(二)
以下面ppt為例,大致是這樣幾個部分:
【1】歡迎頁面
【2】議程提綱
【3】項目的內容介紹、演示
【4】結束語
這是一個典型的PPT結構。在很多場合下是比較適合的。
如果是一次普通的技術交流,或是一次報告會,這樣的中庸的效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但是,這一次,我們希望要有些不同的地方,因為我們的競爭對手會在我們的前面講,如果按照這個結構來說,不但毫無新意,而且說多了,也讓人昏昏欲睡。
我們決心做些改變。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去改變?該如何做?
這涉及到一個核心的問題:PPT的內容的核心是如何構思出來的?
這是一個問題嗎?這難道不是一個問題嗎?
【PPT的法則1】確定了聽眾的問題,就找到了內容和邏輯
跟所有的系統設計一樣,確定目標聽眾,是首先要做的事情。了解聽眾,並非是完全是出於營銷的目的,而是確定信息傳播的切入點。
大家都看過discovery,對其偵探式的敘述方式和語氣,有特別深的印象。為什麼?
用搞電視的人的話來說,就是:問題引領敘事。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如果你能用一個問題吸引聽眾,然後,把他心裡的問題一個一個地解開。你的內容和邏輯就沒有太大的問題。聽眾一直被你牽著鼻子走,完全在你設置的場景中思考。很難翻出你的五指山。
你去跟人演示軟體,如果你按照菜單去講,多半會失敗。為什麼呢?
你的思維邏輯,還停留在自己的認知中。但這不是聽眾的認知方式。聽眾不能理解跟自己無關的東西。
那麼該如何去組織內容呢?
不去講功能本身。而是講為何設計該功能,該功能解決了什麼問題,提供了哪些跟以前相比,完全不同的地方。聽眾理解了之後,其他的,不需要多說。
去講聽眾關心的東西。
這種講法特別適合不懂技術,甚至是不關心技術細節的聽眾。這樣的聽眾,往往不在少數。
想來這也是正常的,我需要知道最新的電視有哪些新功能,我不需要知道電視技術的製作原理。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重新調整了PPT的第三部分。這個部分最後變成了幾個關鍵問題。這幾個問題其實也是根據用戶需求和建議,反向提出的問題。
看起來實質性的內容沒有變,但是傳播的質量上有很大的不同:
【1】很好的親和力;
【2】重點突出,避免了冗長而乏味的講解;
(三)
有很多關於製作PPT的建議,可以讓我們把PPT製作的特別精美。這里需要補充的是,要避免幾個誤區:
【1】漂亮的PPT=好的PPT
好的PPT+漂亮的PPT,是一個完美的PPT。但是,漂亮的PPT不一定是一個好的PPT。這跟文章的道理是一樣的:很多文章,滿篇的華麗辭藻,卻言之無物,空洞的很。
本來自認是個美女,結果,大家對你的服裝一陣狠誇。這到底是誇人呢,還是貶人呢?自個兒去想。
如果一陣演示下來,大家對你的內容不感興趣,就只覺得PPT比較華麗。那多半是美工的功勞,不是你的功勞。
PPT是一種傳播工具,它的成功在於:讓聽眾把精力集中到內容上,或你的身上,同時,盡可能傳遞完美的體驗。
還記得小時候,老師教我們怎麼寫作文嗎?
老師說:你開頭要這樣,中間要這樣,春天是這樣的,秋天是那樣的。情緒要從低潮開始,然後到高潮結束。
結果呢?
本來你會寫的,結果還沒開始寫,就想到自己是不是該低潮還是高潮了。然後,就完全連話都不會說了。
PPT的製作是一樣的。
如果你一開始,就去想,我該用什麼模板好看,用多大的字,換場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多用幾個不同的方式。那麼,可以說,一開始,就走岔了路。
這樣玩可以,但這不能保證你做出一個優秀的PPT。
既然是傳播的工具,還是要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上來,從原點開始:我到底要給聽眾講點什麼有用的呢?
這不是說,你不需要掌握製作一個精美PPT的技術和方法,而是說,你不要把它濫用,或者迷信它。
事實上,只有當你的主要內容、邏輯和結構都確定了,那些精美的形式,才能錦上添花,而不是喧賓奪主。
而且,你並不總是有時間和人力支持去做一個完美的PPT。那麼,最合理的做法就是,做一個內容扎實、形式簡單有效的PPT。
【PPT的法則2】合理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用文字越少越好
一般情況下,對於PPT的演講來說,這是很好的建議。
在商業演示的環境中,圖表或圖形化的表達,會給人深刻的印象。從人的認知來說,圖表也是最容易明白的。
但是,圖形有個問題:稍有時間,就忘記了。而文字,雖然比較抽象,但不太容易走樣。PPT講的時候,沒有問題,大家都明白。可PPT到了聽眾手上,大家再看到圖的時候,就會想不起:這圖說明了什麼呢?
所以,在設計PPT的時候,歸納並提煉好的文字還是應該放在內容或注釋上。傳播的目的,不光是讓聽眾熱血沸騰,而是要記憶猶新。
【PPT的法則3】過猶不及
【3】現場實際操作演示是必須的
我曾經看見無數次的現場操作演示失敗:因為設備原因或准備不足,都是事與願違。結果,PPT講到一半,講話的人跑到一邊去搗鼓設備了。本來好好的氣氛,結果,中間象卸了氣的皮球一樣。
從PPT整體的效果上來看,現場操作有真實感,但是也有很多問題:客觀環境不容易評估;產品本身可能不太穩定等等。
但最重要的是還是比較浪費聽眾的時間。為了看一個實際的操作,大家都翹首以待,結果,還以失敗告終。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比如:把操作錄制好,演講的時候,播放就是了。實際的操作,可以放在演講最後。
【PPT的法則4】不要給自己找麻煩,更不要給聽眾找麻煩
(四)
同樣的PPT,由不同的方式來講,會講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可以嘗試用講故事的方法去講。
舉個例子:不久前,央視《對話》里的一期節目,是關於2007年經濟學獎的得獎者之一馬斯金教授的中國公開課。主持人要求在座的馬斯金的中國弟子用一句話說明,什麼是「機制設計理論」。
幾個清華大學的教授們,試圖用「小學生都能聽懂的話」,來說明這個觀點。但現場的效果,都是很不理想。
最後,主持人用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很好很清楚地說明了這個經濟學諾貝爾獲獎者的核心思想。(當然,我懷疑,這個細節是故意設計的。)
他是這樣說的:
只有一塊蛋糕,哥哥和弟弟來分,應該制定怎樣的規則,才能確保分得公平?答案是讓哥哥先將蛋糕切成兩塊,然後弟弟先挑;或者弟弟先切,哥哥先挑。簡單地說,機制設計理論主要是研究在充分考慮博弈者的私人信息和自利動機的情況下,如何設計游戲規則來達到既定的組織目標。
在跟人做交流,尤其是在比較陌生的領域里交流,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就是講故事,或者講述一種應用的場景。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聽眾有一個切入點,了解一個總體的印象或感覺。聽眾理解了,再去解釋,就會事半功倍。
你去跟聽眾演示手機的功能?挨著一個個功能介紹?聽眾肯定會睡著的。
換一種場景式的方式,看看:
一天開始了,你的手機響了,你如何去做,然後如何去處理信息。你開始工作。你的手機應該處於一個怎麼樣的安靜狀態。手機上設置的日歷,會提醒你該去見某個客戶,還是去給孩子訂一個生日禮物。
過年了,電影院發來的彩信,告訴你什麼地方可以訂到很好的年夜飯,還送電影院的優惠券。同時,新的彩鈴服務可以提供何種的優惠。
.......
把講解的要素鑲嵌在生活中,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聽起來很難,其實,也不必每次,每個地方都用完整的故事去講。哪怕是切割成不同的場景去引導聽眾,也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和反饋。
PPT就是一個秀,你前面做的再漂亮,但是如果你不能show出來,真是可惜。
【PPT的法則5】生動是永遠受歡迎的
(五)
說到底,製作PPT,跟創作一篇作品、設計一件產品的思路沒有太大的不同。
你得明白:聽眾是誰?他們關心什麼問題?問題有哪些?哪些是重要的?該如何引入,呈現?接下來才考慮我花多少時間去完成,需要做得完美嗎?如果沒有資源,該如何做?有哪些細節需要考慮或避免。
為了下一次更好的PPT,這次的PPT有何經驗和體會。我該如何從平時的素材中,去找到講解要素和意願的連接之處。
是否需要從別人的PPT講解中獲取技巧,或者從更加廣泛的媒體中吸取傳播的方式和營養?
PPT,它看起來只是一個演示的軟體,在它後面藏著的不是一個單純的技巧問題,而是一個綜合的問題:人們會怎樣去理解一個信息,一個信息該如何分解,使得人更容易理解並接受。該如何把信息千方百計地打入聽眾的大腦。
說到底,PPT也是一種營銷工具。當你洞悉了溝通的對象-人之後,一切的技巧和形式都可以隨心所欲,一切皆有可能。
B. 行業分析ppt如何做
很多人在拿到領導交代的PPT製作任務的時候,腦袋裡會一直思考如何做得「美且好」,於是一部分大腦再想如何製作的漂亮和美觀,一部分大腦再想該在裡面添加什麼內容,於是花費了很多時間,卻發現自己既沒有達到所謂「美」的標准,更沒有寫出什麼「好」的內容······ 什麼叫做PPT?
字面意思是「PowerPoint」,就是「力量」+「重點」,就是最有力地傳達演講重點。 所以PPT重要的是內容內容內容!邏輯邏輯邏輯!
不要為了做PPT而做PPT,首先要確定受眾是誰?要傳達給他們什麼樣的信息?以什麼樣的邏輯去傳達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確定好了PPT要寫的內容以及書寫邏輯,才到最後一步,美化!
書寫步驟如下:
1、首先確定好文字內容,把所有PPT要寫上去的東西都羅列上,不要有遺漏,寧多勿少!
2、建立邏輯樹:這些內容一共分為多少部分,每一部分又分為多少個小點,確定好每個部分和部分裡面的每一點的先後順序是什麼。
3、根據邏輯樹,確定好每一頁PPT都是什麼內容。
4、把PPT從頭到尾給自己講一遍,看看是否能講清楚講明白,如不能,請重新建立邏輯樹,直到能夠講清楚明白為止。
5、美化。 案例說明: 要做一個醫學案例分享PPT,根據以上步驟進行梳理,建立邏輯樹以後,確定好每一頁PPT都是什麼內容。
然後在對其進行美化,如下所示:
如果內容到位,剩下的美化其實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算簡單,對於常規的PPT來說,特別提醒以下幾個要點:
1、統一字體。一般的商務PPT,微軟雅黑就足夠了。黑體的話最常用也最常規,華文細黑比較現代化稍微有點設計感。為保證不出錯,上面三種字體就足夠用了。
2、統一顏色。每個PPT都會有主題色,整個PPT最好不要超過3種顏色。
3、圖片一定要高清。不要放模糊圖片,不美觀。像是昵圖網,視覺中國素材庫,全景網等,有很多高清大圖。
4、排版要美觀,「對齊」能幫很大的忙。排版和構圖這種事,需要多看多練習,任重而道遠。
專職製作PPT的3年時間裡面,我自己也走了很多的彎路,從咬文嚼字,到找圖,排版構圖,花了很多的時間,但是花時間最多的,還是在邏輯上。
一個故事怎麼講才能夠講好,怎樣才能夠有效地傳達你要表達的意思,遠遠比美化一個PPT要難得多。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C. 如何做好PPT
想要做好PPT,除了要會提煉PPT核心內容,還要掌握PPT配色、排版設計等技巧
但其實我們也可以用些小眾神器迅速提高我們的製作效率,可能是一個網站,也可能是一個不到10M的小插件,卻能解決很多困難。
Color hunt
這個是一個配色網站,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飽和度調配配色方案。
每天會根據瀏覽量進行更新排版,並可以直接使用。
D. 如何製作好的ppt
無論是老師的課件,還是學生對於演講,大部分都與PPT相關聯。作為教育技術專業的同學更應該掌握製作PPT的技巧。為此,我們教育傳播學的老師特此抽出一節課的時間請一位研究生學姐為我們講解了一些PPT的製作技巧,我把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地方分享給大家。要想製作一個好的PPT,離不開好思路、原則和廣闊的資源。一、思路 基本思路:製作PPT就是為了使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更形象化,有助於在愉快放鬆的氣氛中記憶你所講述的內容,一定要進行結構化思考,並切記:你是主角!演講的主要內容還是需要你自己表達出來,不能完全依賴於PPT。 從PPT的發展來看,它經歷了三個流派的演變:高橋流——每張PPT不超過10個字,用巨大的文字來沖擊人們的視覺,缺點:不適用於內容多的演講,長時間用文字沖擊視覺,也會造成視覺疲勞,失去原有的效果;哈德流:每張PPT均以圖片為主,缺點:缺少文字的表述,會使想要表達的內容和主題不明確,或造成誤解;萊斯格流:每張PPT含有少量的文字與圖片,即前兩種流派的結合。當然,從這三種流派以及當前大部分人所製作的PPT風格來看,第三種流派是當今主流,但想要製作優秀的PPT,也非一日之功。吳國柱先生在《顧問的人生細化》中曾提到製作PPT的三重境界:霧里看花;小樓一夜聽春雨;橫空出世。相信大家在體驗的過程中,定會理解這三句話的真正內涵。二、原則 原則一:文字——PPT的天敵 當然這種說法不是針對所有PPT而言,對於內容簡單的PPT,很容易把這個天敵驅除;但對於內容復雜的PPT,文字的作用還是相當重要的。如何讓你所要表達的文字更形象化卻又不失原意呢,可參考以下幾點。① 我是主角前邊已經提到我是主角這個概念,在這里依舊強調我是主角,因未我們所製作的大部分PPT還是會涉及到比較多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細節和文字還是要自己表達為好,簡要的內容以及難以表達、不易記憶的內容可藉助圖片來呈現;②盡量一張一個內容一張一個內容,那麼在切換時觀眾可以很明確的看到你所講述的每一個主題,印象更深刻;③令人眼前一亮這個就需要大家平時多積累經驗,如何令人眼前一亮?可藉助特色圖片來呈現內容,或利用文字的動畫效果,顏色的搭配,圖片的布局等來實現,當然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風格的PPT,都能在摸索中發現自己所作PPT中包含的亮點,只要平時多注意積累,相信會大有收獲。原則二:邏輯嚴密,思路清晰一個完整的PPT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片頭動畫(可選)、封面、目錄、切換頁(兩個內容之間的目錄切換,不會讓觀眾感覺太突然,也便於對兩部分內容建立聯系)、正文頁、結尾頁。大家在製作PPT的時候注意這些部分,盡量不要漏掉。原則三:沒有設計的PPT沒有靈魂有設計的PPT可以讓觀眾賞心悅目,讓觀眾產生好感,贏得觀眾的信任,贏得成功的機會。那麼在設計的過程中,一些細節之處還是需要注意的。細節一:看不見的線①版心線最基本的線,沿「版心線」布局,界面簡單大方。 ②十字線沿「十字線」布局,版面平和穩定 ③三分線中國人叫九格宮,是被大家熟知的構圖原則,在攝影,網頁設計上也被大量採用。PPT版式中圖片如果放在上三分之一,就有了「天」,放在下三分之一,就有了「地」,可使版面安全有效。④黃金分割線知名度很高的線,可使版面持久經典。⑤收納線有較多圖片或文字時,設計PPT時不妨設置幾個假象框把它們收納起來,版面就會顯得干凈整潔。細節二:配色①色輪取色②軟體自帶取色③"偷"顏色(下載屏幕取色器,把圖片放大,用取色器可取到豐富而又和諧的顏色)細節三:①簽名個性化(引用名人名言時,在署名時用手寫簽名或藝術字,突出效果)②圖像排列不規則化(突出特殊的圖像)③字體一致,文字對齊,圖片大小一致,注意留白,風格統一.....原則四:簡約而不簡單多則惑,少則明,簡約而不簡單。技巧:①用同色系色塊布局一張PPT ②用簡約的背景配上文字變化來實現原則五:適當不低調原則六:非一日之功製作好的PPT非一日之功,所以要求你善用專業素材,牢記基本原則,吸取各家之長,形成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平時製作PPT的過程中要儲存盡可能多的資源。
E. 機關單位演講ppt應注意什麼
一個優秀的演示必備的三要素
一個優秀的演示特別像一個生態系統,共包涵三個要素:
1. 需要傳達的信息
2. 可以看見的故事
3. 清晰有效的表達
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發現,很多人在演講時都會照著PPT念,而很少有人將所要表達的信息轉化為聽眾更容易接受的故事。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人講PPT,傳遞的信息很多、很對,但是他並沒有打動你,也並沒有說服你。所以,做好一個幻燈片,我們首先應該明確的是:聽眾是誰?
你的聽眾是誰?
想了解聽眾是誰?不妨問問自己這七個問題:
1. 他們是誰?除了基本情況(年齡、性別、消費等),多了解一些更個人化的特徵(文青、二次元…)。
2. 為什麼他們會過來? 他們為什麼要過來聽你扯淡?他們想從你的展示中得到什麼?
3. 痛點是啥? 是什麼讓他們夜不能寐?
4. 怎麼解決? 你有什麼辦法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5. 你希望他們做什麼? 要讓聽眾清晰的知道他們需要做什麼。
6. 如果他們不認同怎麼辦? 別覺得所有人聽完你講的就會認同你。
7. 怎麼才能更好地打動他們? 人們對接受信息的方式有不同的偏好,以他們更喜歡的方式進行信息傳遞。
需要花多少時間准備?
在明確了三要素、了解了你的受眾後,就需要著手開始准備PPT。日常生活中的PPT演示並不需要花很長時間准備,但如果想做一場滿意的展示,花些時間准備也是必不可少。
認真准備一份15-30頁左右的PPT
需要花費的時間
6-20小時研究,收集資料和數據
1 小時:整理目標聽眾的需求
2 小時:在便利貼上記錄你的創意
1 小時:組織你的創意思想
2 小時:和同伴討論和評估整理後的思想
2 小時:整理框架,確定敘事邏輯
20-60小時:做PPT (時間因人因事而異)
3 小時:排練!排練!排練!
一共大概需要36-90個小時。
准備一個優秀演示的幾個步驟
1、明確你的聽眾是誰?
2、確定傳達什麼信息?
3、依託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4、實現可視化的表達。
5、花大量時間反復准備、練習。
怎樣籌備一場簡短的演講?
1、內容
首先,確立一個明確而精簡的主題。
很多人在演講的時候漫天撒網,最後講完觀眾卻茫然無知,或者毫無收獲,這便是因為主題沒有確定好的問題。在演講之初,便需要從大主題當中選取一個小的切入點,作為你自己的演講核心。
其次,擁有簡單明確的演講架構。
一般來說,短演講的架構應該呈現一個邏輯論證的形式,其層次應當是層層遞進的,而為了實現這個層次,我們又有如下幾種方法。
方法一:提出一個問題作為引入,並結合這個問題進行正反闡述。
方法二:講一個故事,以故事作為引入,再進行正反闡述。
方法三:方法三與方法二類似,以排比的形式舉出多個案例引入,再結合案例進行正反闡述。
總而言之,所有的演講都應當有符合邏輯的架構,這樣才能讓觀眾順著你的演講進行思考,從而使觀眾最大限度的記住你所要闡述的思想和內容。
然後,如何對語言進行潤色。
方法一:用觀眾的語言與觀眾對話。很多人在演講的時候都喜歡用大段大段文縐縐的句子,不知道這是不是高中寫議論文所遺留的弊病。然而演講和寫文章不同,演講是一個面對面溝通的環節,你需要一些精巧的排比句來提升演講的文采和氣勢,但同時你也需要用觀眾能夠聽懂的口語與觀眾交流。
方法二:運用事例,類比,比較。研究發現,人們對於正反對比往往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也是為什麼反問句比陳述句更有力量的原因。在演講中,多採用一正一反的事例,或者層層遞進的事例,更能給觀眾留下更深的映像。
方法三:適當幽默。某演講人在演講的開場白中說道:「演講最怕有四種人,一種是根本不來聽演講的,一種是來了去上廁所的,一種是上了廁所不回來的,一種是回來了不鼓掌的。」這樣一來,滿場鼓掌,氣氛也輕鬆了起來。當然,幽默不是必備的,如果你天生沒有幽默感,也不必強求,這只是一種潤色的手段罷了。
2、技巧
在演講當中適當運用一些技巧,可以為你的演講加分。
第一,良好的開頭和有力的結束。
開頭自不必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然而比起良好的開頭更能振奮人心的,則是簡短有力的結束。簡短回顧各要點,給出聽眾一些明確的建議,與有力的戛然而止,能夠在短短的半分鍾之內,給予注意力或許不太集中的聽眾們最濃縮的精華,這也是達到演講良好效果的手段之一。
第二,有效的肢體語言。
看了《我是演說家》節目的人應該會發現,就算是參加初賽的,講得並不怎麼好的演說者,也會有誇張的肢體動作。可能作為聽眾你會覺得有些誇張和可笑,但是正因為你去注意他的動作,你也會不自覺地跟上演講者的思維,這就是肢體語言的重要性。長時間盯著禁止的東西注意力會漸漸發散,而手勢的運用就是讓你在台上變得動態的一個過程,這也是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手段之一。
在這里,我們總結一下什麼叫與肢體語言作用相類似的身體信息。
身體信息:
1、站姿
2、手勢
3、嗓音
4、目光
第三,合理運用你的嗓音。
嗓音是人寶貴的財富,而如何合理運用嗓音便顯得格外重要。首先,聲音一定要洪亮,字正腔圓,最好保持普通話發音的標准。而在這些基本要求之外,還有一些小技巧。比如:
1、根據內容的重點來調節發音音量
2、 對句末內容要尤加註意
3、適當停頓,以便進一步強調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句話說——「人是具有與生俱來的權力的,是生來便平等的,更是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的。」這句話應該怎麼念出來呢?
人(停頓)是具有與生俱來(強調)的權力的,是生來(強調)便平等的,更是具有獨立思考(強調)的能力的。
而且由於這個句子是個遞進句,每個句子之間還應當語速有所加快,聲調有所提高。
第四,進行目光交流。
目光交流在演講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演講便是將你的思想與他人傳達、交流的過程,因此在整個過程當中,目光交流都顯得十分必要。
首先,開始講話前看著某一個聽眾,這里應當注意看個體,而不是看整個集體。其次,在一段或一句話結束時,與會場中某一個人保持幾秒鍾的目光交流。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在正常演講中,注意聽眾的反應。
3、練習
演講中練習的重要性自不必我多說。但這里有一條針對演講生手的非常重要的建議,那就是寫逐字稿。
所謂逐字稿,就是在演講當中,除了正文,把每一個自己要做的動作,語氣,眼神等等都標注出來,並按照這個稿子進行反復練習和修改,最後達到最佳效果。
最後我想說,演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能力。我們生活當中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演講,可能是比賽,也可能是脫口的幾分鍾即興發揮。在課堂上作報告也是一種演講的衍生品。
演講時如何擁有一個最佳的狀態
1. ppt的內容流程關鍵點一定要爛熟於胸。這是最基本的,因為演講的時候最忌諱的是一直看著電腦而不跟觀眾有眼神的交流,所以對於自己所要演講的內容必須熟練,要知道,當你演講的時候緊張是在所難免的,而一緊張就很容易忘詞,不知道下一步該說什麼,所以,對於所要演講的內容必須牢記,達到無論是隨便抽出哪一頁ppt,你都可以自然而然的想起這頁ppt的前後內容是什麼。
2. 心態放鬆,這個其實是很難的,但是又必須學會,因為如果你一緊張,很有可能會導致你在演講的過程中大腦一片空白,從而所講的內容自己都不記得了,開始缺乏調理。個人建議在做到對演講內容牢記於心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在演講前聽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當然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音樂,適當活動一下身體,當然不是跑步什麼的,可以簡單在樓下散個步,或者在會場做一下身體的拉伸運動。
3. 演講時的情緒飽滿,在給客戶演講時精神狀態要好,所以建議頭天晚上不要熬夜,另外情緒要飽滿,讓客戶感受到你對自己的自信和對他們的熱情,因為情緒是會感染人的,如果你都不能做到情緒高昂,怎麼能讓客戶情緒激動呢?雖然一直不喜歡傳銷洗腦式的聊天與演講,但還是建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他們的講話方式,如果能把他們那種演講時的方式和節奏拿捏的適當的話,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演講方式。
4. 關於手勢,只有一點需要記住:把手放到上半身來。
一個誤區需要糾正:不要事先計劃手勢。雙手不要自然下垂,這樣每次要做手勢時,都要把手拿上來。稍微有點怯場的話,手還沒抬起來,動作就結束了,而觀眾的視線是集中在你上半身的。正確的方法是雙手放在肚子前
5. 節奏,這個很重要,很多人因為上台過於緊張,而在演講時總是一口氣把話說完,根本不注意節奏的把把握和語速的控制,最終導致觀眾很難跟上你的思路,所以建議演講時首先要控制語速,人由於緊張說話會導致語速變快,而有斷斷續續,所以盡量讓自己的語速不要過快,適當的時候停頓一下,然後給自己一個緩和的時間,也給觀眾一個消化吸收的間隙。
6. 眼神,這個主要是給那些一演講就不知道往哪看的人,演講的千萬不要一直盯著電腦或者投影,這樣最終又回到你一個人的世界了,說一下我的經驗,如果人數在一二百人左右的范圍,我一般是在演講時,時不時的看一眼台下的觀眾,具體到一個人,一般都是從中間那個人開始,然後,往前,往後看,當然了,不是一口氣看一圈,而是每次准備往台下看的時候都選擇1-3個人看,這三個人分布是中間的1個,靠前的2個,以後再看的時候可能就看前面的一個,左後的2個,因為要照顧到坐在四周的觀眾。這樣做的原因是每當你的眼神和台下某位觀眾交匯時,可以讓觀眾感受到你是在跟他們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在自己的世界中表演。
7. 問題的提前准備,演講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有人在半途或者最後提出問題,為了避免自己的尷尬的回答不上來或者回答的不夠好,建議提前設想一些用戶會提出的問題,然後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准備,以備演講時能更好的應對觀眾。
8. 幽默感,其實這個很難,因為有些人天生就有幽默感,所以他在台上就算說句很普通的話大家也覺得有意思,引得大家笑聲不斷,但是如果你沒有幽默感呢?我恰恰就是,我是那種平時是個逗比,一到上台講話時臉拉的比誰都長的人,甚至都忘了怎麼笑了,一般這種情況我都是提前准備好幾個跟演講有關的笑話或者段子,在必要的時候合適的講出來,緩和一下演講時一直平淡的氛圍,這樣一方面可以讓用戶覺得你是一個有幽默感的人,讓人們願意與你溝通合作,一方面也給大家一種輕松的氛圍。
9. 互動,這個取決於現場所講內容,時不時的拋出幾個小問題跟台下的用戶互動一下,也是一個不錯的克服緊張控制演講節奏調動氛圍的方法。
講一個好故事的四個要點:
1. 入戲:像一個好演員一樣,鞏俐為演《秋菊打官司》,得自己到農村蓬頭垢面呆上半年,把自己帶入進去,當作秋菊。講故事一樣,要把自己當作故事的一部分,提前進入角色。
2. 氛圍:任何一個好故事,都會作鋪墊。《少年派》從開頭連串的動物場景,到「Pi」的印度生活,讓你進入自然和宗教感;喬布斯凡召開產品發布會,「現場燈光、舞台、PPT中用視覺替代的文字圖表、T恤牛仔褲」,直至演講排練,種種的苛刻細節,都是為了氛圍。別擔心「廢話」,好的故事都是從「廢話」講起,只要連起來,就成了氛圍,氛圍會將聽者帶入一種不平常、不平時的感受和情緒,更深更充分地體驗故事。
3. 節奏:聽完一個故事或演講,情緒波動越強烈,代表內心影響程度越高,這種波動就是講者的節奏控制。很多人說,聽馬雲的現場演講,很隨意,很感性,很激勵,但把他講的話文字化後,再看,其實是有主題有邏輯的,好的故事是引導和激發你的情感、思想,甚至潛能,而不是告訴你一件事或結果,所以,必然有重心與邊緣,有高潮和低落,傳遞這種節奏有本身內容的編輯,更主要的還是語氣、聲調、手勢、衣著、眼神等等現場因素。
4. 收尾: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結局,否則會被認為是不完整的。這是人類心理上的一種需要,有「教化」的成份。中國式收尾通常是「公主王子幸福地在一起生活」,這能給人以滿足感、幸福感;西方通常以懸念和想像空間為收尾,是「夢想」導向,為了滿足人的幻想和期待,因為現實的人生充滿無奈;還有讓人緬懷和唏噓的收尾,人們可從中看到世界的殘缺,找到信仰和感恩。收尾決定了講故事的境界高低,精髓是「總結」,「總結」是為了讓故事留下點東西。
F. 如何自然地演講ppt,而不是念ppt
如何自然地演講ppt,而不是念ppt?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幾點我在演講PPT的建議:
5、承認並接受適度的緊張
由於緊張,在演講時特別容易出錯,出錯後,別緊張。首先,人難免都會出錯,大家都會理解的。其次,就算出錯了,也沒有人會注意到你的錯誤,不用太當回事。出錯了,不要強行解釋你的錯誤。有些人,在出錯後,喜歡解釋這個錯誤,想讓大家接受,那隻會讓觀者更加關注錯誤本身。
希望這能幫助到你。
G. 人物介紹的PPT該如何做
PPT分很多種,人物PPT是PPT中主要應用的一類。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也不會打紙上草稿,准備做什麼事提前做出一個ppt來,可以參考著自己ppt中的重點進行講解了。
首先,製作人物ppt時我覺的應該確定一下自己ppt板式,做到簡約,讓人看到版式的時候就會感到有一種欣賞的感覺。然後在找到符合自己介紹人物的封面,讓大家看到封面的時候就會明白接下來會講解什麼東西,才能懷著好奇心繼續欣賞下去。
其次,ppt中文字內容不必太多,多增加點人物身上發生過的故事。因為很多人看到一大堆文字,還沒有讀就感覺自己心裡根本不想讀這些,用故事中的情節讓欣賞者沒有太多抱怨,也更容易的理解到自己介紹這個人物的特點。
最後,在自己進行大量口述的內容時可以給大家放點輕音樂,微電影之類的,一是讓自己的講解不顯得那麼枯燥,二是讓大家心情都很放鬆的去理解這個人物。
H. 怎麼做PPT
(一)
PPT是微軟辦公軟體Power Point的簡稱,是一種眾所周知的展示工具。一般說來,一個完整的PPT過程,只需要三步:
【1】構思PPT
【2】製作PPT
【3】秀PPT
很多時候,我們都比較關注【2】這個環節。但事實上,【1】和【3】也是相當的重要。
(二)
以下面ppt為例,大致是這樣幾個部分:
【1】歡迎頁面
【2】議程提綱
【3】項目的內容介紹、演示
【4】結束語
這是一個典型的PPT結構。在很多場合下是比較適合的。
如果是一次普通的技術交流,或是一次報告會,這樣的中庸的效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但是,這一次,我們希望要有些不同的地方,因為我們的競爭對手會在我們的前面講,如果按照這個結構來說,不但毫無新意,而且說多了,也讓人昏昏欲睡。
我們決心做些改變。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去改變?該如何做?
這涉及到一個核心的問題:PPT的內容的核心是如何構思出來的?
這是一個問題嗎?這難道不是一個問題嗎?
【PPT的法則1】確定了聽眾的問題,就找到了內容和邏輯
跟所有的系統設計一樣,確定目標聽眾,是首先要做的事情。了解聽眾,並非是完全是出於營銷的目的,而是確定信息傳播的切入點。
大家都看過discovery,對其偵探式的敘述方式和語氣,有特別深的印象。為什麼?
用搞電視的人的話來說,就是:問題引領敘事。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如果你能用一個問題吸引聽眾,然後,把他心裡的問題一個一個地解開。你的內容和邏輯就沒有太大的問題。聽眾一直被你牽著鼻子走,完全在你設置的場景中思考。很難翻出你的五指山。
你去跟人演示軟體,如果你按照菜單去講,多半會失敗。為什麼呢?
你的思維邏輯,還停留在自己的認知中。但這不是聽眾的認知方式。聽眾不能理解跟自己無關的東西。
那麼該如何去組織內容呢?
不去講功能本身。而是講為何設計該功能,該功能解決了什麼問題,提供了哪些跟以前相比,完全不同的地方。聽眾理解了之後,其他的,不需要多說。
去講聽眾關心的東西。
這種講法特別適合不懂技術,甚至是不關心技術細節的聽眾。這樣的聽眾,往往不在少數。
想來這也是正常的,我需要知道最新的電視有哪些新功能,我不需要知道電視技術的製作原理。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重新調整了PPT的第三部分。這個部分最後變成了幾個關鍵問題。這幾個問題其實也是根據用戶需求和建議,反向提出的問題。
看起來實質性的內容沒有變,但是傳播的質量上有很大的不同:
【1】很好的親和力;
【2】重點突出,避免了冗長而乏味的講解;
(三)
有很多關於製作PPT的建議,可以讓我們把PPT製作的特別精美。這里需要補充的是,要避免幾個誤區:
【1】漂亮的PPT=好的PPT
好的PPT+漂亮的PPT,是一個完美的PPT。但是,漂亮的PPT不一定是一個好的PPT。這跟文章的道理是一樣的:很多文章,滿篇的華麗辭藻,卻言之無物,空洞的很。
本來自認是個美女,結果,大家對你的服裝一陣狠誇。這到底是誇人呢,還是貶人呢?自個兒去想。
如果一陣演示下來,大家對你的內容不感興趣,就只覺得PPT比較華麗。那多半是美工的功勞,不是你的功勞。
PPT是一種傳播工具,它的成功在於:讓聽眾把精力集中到內容上,或你的身上,同時,盡可能傳遞完美的體驗。
還記得小時候,老師教我們怎麼寫作文嗎?
老師說:你開頭要這樣,中間要這樣,春天是這樣的,秋天是那樣的。情緒要從低潮開始,然後到高潮結束。
結果呢?
本來你會寫的,結果還沒開始寫,就想到自己是不是該低潮還是高潮了。然後,就完全連話都不會說了。
PPT的製作是一樣的。
如果你一開始,就去想,我該用什麼模板好看,用多大的字,換場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多用幾個不同的方式。那麼,可以說,一開始,就走岔了路。
這樣玩可以,但這不能保證你做出一個優秀的PPT。
既然是傳播的工具,還是要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上來,從原點開始:我到底要給聽眾講點什麼有用的呢?
這不是說,你不需要掌握製作一個精美PPT的技術和方法,而是說,你不要把它濫用,或者迷信它。
事實上,只有當你的主要內容、邏輯和結構都確定了,那些精美的形式,才能錦上添花,而不是喧賓奪主。
而且,你並不總是有時間和人力支持去做一個完美的PPT。那麼,最合理的做法就是,做一個內容扎實、形式簡單有效的PPT。
【PPT的法則2】合理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用文字越少越好
一般情況下,對於PPT的演講來說,這是很好的建議。
在商業演示的環境中,圖表或圖形化的表達,會給人深刻的印象。從人的認知來說,圖表也是最容易明白的。
但是,圖形有個問題:稍有時間,就忘記了。而文字,雖然比較抽象,但不太容易走樣。PPT講的時候,沒有問題,大家都明白。可PPT到了聽眾手上,大家再看到圖的時候,就會想不起:這圖說明了什麼呢?
所以,在設計PPT的時候,歸納並提煉好的文字還是應該放在內容或注釋上。傳播的目的,不光是讓聽眾熱血沸騰,而是要記憶猶新。
【PPT的法則3】過猶不及
【3】現場實際操作演示是必須的
我曾經看見無數次的現場操作演示失敗:因為設備原因或准備不足,都是事與願違。結果,PPT講到一半,講話的人跑到一邊去搗鼓設備了。本來好好的氣氛,結果,中間象卸了氣的皮球一樣。
從PPT整體的效果上來看,現場操作有真實感,但是也有很多問題:客觀環境不容易評估;產品本身可能不太穩定等等。
但最重要的是還是比較浪費聽眾的時間。為了看一個實際的操作,大家都翹首以待,結果,還以失敗告終。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比如:把操作錄制好,演講的時候,播放就是了。實際的操作,可以放在演講最後。
【PPT的法則4】不要給自己找麻煩,更不要給聽眾找麻煩
(四)
同樣的PPT,由不同的方式來講,會講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可以嘗試用講故事的方法去講。
舉個例子:不久前,央視《對話》里的一期節目,是關於2007年經濟學獎的得獎者之一馬斯金教授的中國公開課。主持人要求在座的馬斯金的中國弟子用一句話說明,什麼是「機制設計理論」。
幾個清華大學的教授們,試圖用「小學生都能聽懂的話」,來說明這個觀點。但現場的效果,都是很不理想。
最後,主持人用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很好很清楚地說明了這個經濟學諾貝爾獲獎者的核心思想。(當然,我懷疑,這個細節是故意設計的。)
他是這樣說的:
只有一塊蛋糕,哥哥和弟弟來分,應該制定怎樣的規則,才能確保分得公平?答案是讓哥哥先將蛋糕切成兩塊,然後弟弟先挑;或者弟弟先切,哥哥先挑。簡單地說,機制設計理論主要是研究在充分考慮博弈者的私人信息和自利動機的情況下,如何設計游戲規則來達到既定的組織目標。
在跟人做交流,尤其是在比較陌生的領域里交流,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就是講故事,或者講述一種應用的場景。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聽眾有一個切入點,了解一個總體的印象或感覺。聽眾理解了,再去解釋,就會事半功倍。
你去跟聽眾演示手機的功能?挨著一個個功能介紹?聽眾肯定會睡著的。
換一種場景式的方式,看看:
一天開始了,你的手機響了,你如何去做,然後如何去處理信息。你開始工作。你的手機應該處於一個怎麼樣的安靜狀態。手機上設置的日歷,會提醒你該去見某個客戶,還是去給孩子訂一個生日禮物。
過年了,電影院發來的彩信,告訴你什麼地方可以訂到很好的年夜飯,還送電影院的優惠券。同時,新的彩鈴服務可以提供何種的優惠。
.......
把講解的要素鑲嵌在生活中,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聽起來很難,其實,也不必每次,每個地方都用完整的故事去講。哪怕是切割成不同的場景去引導聽眾,也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和反饋。
PPT就是一個秀,你前面做的再漂亮,但是如果你不能show出來,真是可惜。
【PPT的法則5】生動是永遠受歡迎的
(五)
說到底,製作PPT,跟創作一篇作品、設計一件產品的思路沒有太大的不同。
你得明白:聽眾是誰?他們關心什麼問題?問題有哪些?哪些是重要的?該如何引入,呈現?接下來才考慮我花多少時間去完成,需要做得完美嗎?如果沒有資源,該如何做?有哪些細節需要考慮或避免。
為了下一次更好的PPT,這次的PPT有何經驗和體會。我該如何從平時的素材中,去找到講解要素和意願的連接之處。
是否需要從別人的PPT講解中獲取技巧,或者從更加廣泛的媒體中吸取傳播的方式和營養?
PPT,它看起來只是一個演示的軟體,在它後面藏著的不是一個單純的技巧問題,而是一個綜合的問題:人們會怎樣去理解一個信息,一個信息該如何分解,使得人更容易理解並接受。該如何把信息千方百計地打入聽眾的大腦。
說到底,PPT也是一種營銷工具。當你洞悉了溝通的對象-人之後,一切的技巧和形式都可以隨心所欲,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