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讀懂詩歌專用課件.ppt
憂愁傷感,或表現遊子在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陶淵明的詩淡遠閑靜,這便是詩。由此可見,指的是要了解古詩詞作者的生平、思想。比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的「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思的原因是「獨上」、蓮花、冰雪,或表現對窮兵黷武的統治者的不滿,只有了解了形象、解讀「題材」,把握古詩詞的主題
② 怎樣讀詩
一、分析意境類
提問方式一: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方式二: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詩詞的意境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形神兼備的有機結合,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客觀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要用相關術語來進行表達,否則,用語雖多,卻未必能點中要害。相關術語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運用時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該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解答要具體,切忌空洞。
二、把握技巧類
提問方式一: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方式二: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藝術手法/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和方法,要准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托物寓理,《觀書有感》,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襯托(正襯和反襯)、聯想和想像、對比、白描。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比興、比喻、擬人、誇張、雙關,用典。
三、品味語言類
(1)語言風格
提問方式一:這首詩的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方式二: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技巧: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可用來答題的相關術語有:清新自然、朴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簡潔明快、筆調婉約、平淡質朴、簡練生動、多用口語等。
答題技巧:(1)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煉字
提問方式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提問方式二:①×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②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該詩×聯中的「詩眼」是哪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解答分析:古人寫詩作詞,講究煉字。凡在節骨處煉得好,能使全句游龍飛鳳、令人刮目相看的字,便是所謂的「詩眼」「詞眼」。我們鑒賞詩詞時,只有領略了古人煉字的精妙之處,才能理解詩詞美學的真諦。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而必須將其放入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和情感來分析。
答題技巧:(1)指出「詩眼」或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3)關鍵「詞」
提問方式:×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或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抓住這個詞來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查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技巧:(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該詞在詩的結構上所起的作用或達到的藝術效果。
四、評價思想內容類
提問方式一:這首詩表達出詩人什麼樣的情緒?
提問方式二:×聯用什麼藝術手法表達出怎樣的思想內容?×詞在詩中有什麼含義?包含著作者怎樣的心情?
解答分析:思想內容主要是指詩歌的立意。古人雲:詩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負、願望、情懷等。思想內容一般包括寫景抒情、詠物言志、邊塞征事、即事感懷、懷古詠史、羈旅生活、惜春傷春,閨怨詩、愛國詩、愛情詩、鄉愁詩等。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綜上所述,由於是簡答題,受字數和考場時間的限制,考生在解答時必須做到切中肯綮,准確概括要點。答題時要緊扣原詩的內容,注重點面結合,注重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相結合,盡可能使用簡潔規范的術語。
③ ppt如何快速讀懂詩歌
自己默讀一遍,想像場景,大概就能懂了。然後積累素材,了解每種事物出現一般代表的意思,結合前面的,基本上就讀懂了。
④ 怎樣閱讀現代詩歌ppt
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像、聯想、照應、托物言志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二、詩歌鑒賞表達程式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⑤ 如何讀懂詩歌 用的.ppt
一、怎樣算是讀懂詩歌1、明白表層意思能翻譯出大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景物(一)、如何明白淺層意思?填充內容——詩中省略的主語、賓語、狀語、過渡語等調整語序——主謂倒裝、狀語後置、賓語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後連綴,大體翻譯為意思相對完整的句子。例:漢江臨泛王維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大意:(我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涌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涌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濛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遠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動;波濤洶涌,浪拍雲天,搖盪起(遠方的)天空。襄陽風光美麗,(似乎想要把我)留下,與山翁共謀一醉2、領會深層意思寫出了什麼意境(形象、氛圍)表達了什麼情感(情緒、心境)反映了什麼思想(態度、觀點)二、讀懂詩歌的方法技巧1、品標題標題是詩歌鑒賞的切入點。因為標題富含著諸多信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詩人的心情、詩歌的意境、詩歌的類型等)。可以這樣說,詩歌的題目是詩歌鑒賞的向導。它或點明主旨,或表明詩人的情感基調。例1:(海南、寧夏卷)題李世南畫扇李肇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塢聞鍾覺寺深。思考:這首詩寫了什麼?【解讀】如果只看正文可能會以為詩歌描寫了鄉村野外的自然風光,但看了題目之後,才會明白這是一首題畫詩,描寫的是畫面圖景而非眼前實景。明白了這一點就會自然想到詩歌中「潺潺水聲」、「瑟瑟秋風」、「寺廟鍾聲」、「知村近」、「覺寺深」等描寫應是詩人的想像與聯想,詩人運用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由畫內想到畫外,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巧妙的是這一理解與本詩第二題的鑒賞要求不謀而合了。例2:近試上張水部(唐)朱慶餘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思考: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解讀】此為干謁詩。詩人以「新婦」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畫眉」比自己的詩文。以「夫婿」喻指當時在詩文上頗有名氣而且又樂於提拔後進的水部郎中張籍。含蓄表達考前擔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張指點。通過優美的詩韻,巧妙地表達了一名應試舉子,在面臨關繫到自己仕途的一場考試前,那種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作用1:題目揭示內容朱熹的《觀書有感》,如果只看詩正文,以為是小湖水的風景,但看了題目之後,便知道,本詩談的是作者看書的感受,半畝方塘是書,天光雲影是指書中有美好的景緻,源頭活水是指讀書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遠鮮活。作用2:題目表露心情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這個題目前後兩個動作。「尋」與「不遇」,含蓄之極。但我們即使不看詩也能夠揣測出作者遺憾的心情。作用3:題目展示思路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題目意為遙望月亮起相思,進而懷念起遠方之人。而「先望後懷」正是該詩的思路。2、知作者要真正讀懂一首詩,必須知人論世。「知人論詩」就是說要了解詩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經歷、風格流派及其創作的時代背景、目的等。讀詩時,必須注意詩人的遭遇、境況,注意詩人所處朝代的國勢、朝政等方面的問題。知道了人與世,才能准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考題會提供相關的注釋,有的屬於名家名篇的則不再加註,需要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例3:(全國Ⅱ卷)春日即事李彌遜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思考:從這首詩中你讀出了什麼情感?【解讀】有了這一介紹,對詩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難看出詩的一、二句寫了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從這些凄涼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後的寂寞愁緒。三、四句寫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鳴叫聲中,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嘆。這正是作者因反對秦檜而被免職後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詩人真正是觸景生情,情由景生。例4: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註:這是南唐李後主亡國入宋後寫的詞。有人說這是一首極盡故國繁華之作;有人說這是一段凄涼無限之吟唱。思考:從這首詩中你讀出了什麼情感呢?【解讀】從表面看(特別是後三句),這首詞寫的是對往昔繁華的眷戀,但實際是表達夢醒後面臨處境的無限凄涼。3、讀注釋詩歌的注釋有些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思想內容;有些是介紹相關詩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寫作風格。對這一內容讀詩時一定不能忽略。例5: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註: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思考:此絕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解讀】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忙著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例6:鵲橋仙·夜聞杜鵑①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催成清淚,驚殘②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③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注】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陸游在鄭(今陝西省)做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僚,積極參加抗金戰爭,戰績顯著。正當前線節節勝利,即將收復長安之際,王炎調往都城臨安樞密院,陸游也被調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管,離開抗戰前線。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後所寫,是「借物寓言」之作。②驚殘:驚醒。③故山:即家鄉。思考:這首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解讀】表現詩人歲月蹉跎、英雄老卻、事業無成的無限感慨和悲嘆。4、析意象「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例7:(全國卷3)鷓鴣天晏幾道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思考: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解讀】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遊子思鄉,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例8:汴河曲唐李益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煞人。註:李益,中唐邊塞詩派,擅長絕句,善寫風景。思考: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解讀】楊花漫天飛舞,飄盪如雪。人們往往把纏綿哀思、離愁別緒、理想抱負以及自身的抑鬱不得志寄予溫柔多情的楊花,希冀從中尋求自己的歸宿。5、明典故用典可以豐富詩的內容,裝點詩的門面,提高詩的質量。齊梁文學用典太多,晦澀難懂,但適當用典,的確有利於詩歌思想內容的表達。例9:慶庵寺桃花[南宋]謝枋得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注]謝枋得,南宋人,宋亡後,仍以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知信州的身份抗擊元兵,兵敗後潛入山中,隱居達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後被強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絕食而死。此詩即寫於隱居期間。思考:請分析這首詩的妙處【解讀】詩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慶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來寫「避元」;用「怕有漁郎來問津」來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決意絕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詩中,融入了豐富的內涵。全詩讀來含蓄蘊藉,耐人品味,一個絕不與元統治者合作的隱士形象躍然紙上。6、抓尾句詩歌往往先寫景敘事,後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詩歌的尾聯,有利於把握詩歌的主旨。例10:(上海卷)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思考:這首詩體現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追求?【解讀】全詩抒發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為官不快的情緒,表達了作者羨慕自由自在的漁樵生活。三、小結詩歌鑒賞的步驟1、看題目和作者;2、默讀兩遍詩歌,整體感知;3、找出寫景、寫物、寫人的名詞,捕捉並理解詩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寫了什麼;4、找出反映詩人感情的動詞或形容詞,弄清詩人表達的感情;5、看註解並反觀詩歌題目,做總體思考。6、仔細審讀題干,規范答題【特別提醒】1、要真正讀懂詩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讀多悟才是關鍵。2、讀懂是一項綜合性的智力活動,要先學會分步閱讀,再上升到綜合閱讀。3、這段時間做詩歌鑒賞題,不要忙於答題,要有意識地把讀懂詩歌放在首位。課堂練習:1、讀《幽居初夏》(陸游),回答問題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注]籜龍,就是筍。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問題:⑴詩中所寫景物具有怎樣的特點?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這一特點的?「幽」。①以景寫「幽」(「湖山勝處」「槐柳陰」「野徑斜」「水滿」「草深」等意象寫出環境之幽靜、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動襯「幽」(「下鷺」)③以聲襯「幽」(「鳴蛙」)問題:⑵本詩抒發了詩人哪些復雜的思想感情?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發了怡然自得之樂(閑適之情)②尾聯「嘆息」,一是嘆志士空老,報國無成;二是嘆往日舊交零落殆盡,頓感寂寞惆悵。2、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李益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注]苗發、司空曙是李益詩友。大意:傍晚時分,一陣微風吹來,把我從冥坐中驚醒。我走近窗戶,思緒飄渺起來。(風)吹開門,又吹動竹子。(我聽到動靜)以為是故人來(看望我)。(風)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階下的青苔上。(這風)應該掀開門簾進屋來,為我拂去綠琴上的塵埃。領會《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這首詩的深層意思。1、這是一首懷遠思人之作。2、「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這兩句詩渲染了清冷、幽靜的氛圍。3、本詩通過微風的形象,表現了詩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發了思念故人的感情。
⑥ 怎樣讀《唐詩三百首》.ppt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錫人。他自幼家貧,性敏好學,寒冬臘月讀書時,常握一木,謂木能生火可敵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順天舉人,授景山官學教習,出任上元縣教諭。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進士,歷任盧龍、大城知縣。後遭人讒陷罷官,平復後任山東鄒平知縣。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兩次主持鄉試,推掖名士。他為官清廉如水,愛民如子,又勤勉好學,書似歐陽詢,詩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孫洙與他的繼室夫人徐蘭英相互商榷,開始編選《唐詩三百首》。編選這本書是有感於《千家詩》選詩標准不嚴,體裁不備,體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選本取而代之,成為合適的、流傳不廢的家塾課本。他們的選詩標準是「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誦,以體裁為經,以時間為緯。《唐詩三百首》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編輯完成,書的題目有的說脫胎於民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有的說取自「詩三百」,說法各不相同。《唐詩三百首》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流傳最廣的詩詞選集。
⑦ 怎樣閱讀古詩.ppt
https://wenku..com/view/81e586c20975f46527d3e19a.html?from=search
⑧ 如何讀懂古詩詞.ppt
(一)讀懂詩歌表層含義的方法指導
例1:(2013江蘇卷第二題)「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一聯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境?(4分)
學生常見答案: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感慨時光易逝的復雜心境。
【參考答案】:表達了厭惡官場、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雖不如「厭惡官場」那麼明確,但應該還算正確。但「感慨時光易逝」與「追求恬淡」卻相距甚遠,原因就是「簟」「便」無法理解,然後就抓住了「時光」不放,自然就成了「時光易逝」了。「便」運用組詞法,應該就是「便宜」之意,根據語境引申一下即「適宜」的意思了。
將「簟」解釋為睡覺用的「席子」還是有好些方法的,比如根據字形中的竹字頭,根據題目「醉眠」,根據上下文的「好鳥不妨眠」、「夢中頻得句」,或聯系已學李清照《一剪梅》中的「紅藕香殘玉簟秋」應該都能推斷出來。
例2:(2011年江蘇卷的第一題)這首詩的開頭四句從哪三個方面對李白的詩作出了什麼樣的高度評價?(3分)
字面含義翻譯:李白的詩作無人可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
【解析】:在理解含義的過程中,要注意第二句中的「思不群」是主謂短語,而非「動賓短語」,這里的「思」是名詞「思想情趣」;要在三、四句前加上主語「李白的詩作」。在這樣理解的基礎上,就自然得出答案。
【參考答案】:詩壇地位,無人可敵;詩的思想情趣,灑脫不凡;詩歌風格,清新俊逸。
因此要讀懂詩歌的表層含義,我們也應該像文言文翻譯一樣運用以下方法:
★ 實詞推斷--- 字形推斷、知識遷移、聯繫上下文
填充內容——詩中省略的主語、賓語、狀語、過渡語等
調整語序——主謂倒裝、狀語後置、賓語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後連綴,大體翻譯為意思相對完整的句子
補充舉例:
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露似珍珠月似弓」。這里的「可憐」聯系下文的美景,即為古義「可愛」之意。
2、「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里的「悅」和「空」在理解時就必須使動。
3、「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理解時就應該調換語序為:晴川漢陽樹歷歷,鸚鵡洲芳草萋萋。
4、「人面不知何處,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里的後一句理解時必須倒裝和補充,即「桃花依舊(於)春風中笑」。
(二)讀懂深層含義的方法指導
1.品標題 標題是詩歌鑒賞的切入點,因為標題富含著諸多信息。可以這樣說,詩歌的題目是詩歌鑒賞的向導。
作用1:題目揭示內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春日憶李白》就直接點明在春天,詩人杜甫對李白的思念和仰慕的這一主要內容。
作用2:題目表露心情 《春日憶李白》題目中的「憶」就直接點出了對李白的思念與仰慕。再如《春夜喜雨》《天凈沙·秋思》
作用3:題目顯示詩歌題材,暗示詩歌內容。因為相同的詩歌體裁,有大體相似的詩歌內
容。如《鷓鴣天·送人》《在獄詠蟬》《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例1.((2007江蘇卷)
鷓鴣天·送 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1)「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蘊含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1)翹首遠望,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險,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高水長,前途迷茫的郁悶之情。
【解析】:(1)我們從詩歌題目「送人」可以先大體上把握詩歌的題材為「送別詩」。
(2)回憶送別詩常抒發的感情:①依依不捨的留念、離愁別恨②情深意長的勉勵、贊頌、祝願之情③坦陳心志的告白,藉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
(3)依據送別詩的大體情感,再結合這首詩的詩歌內容,確定這首詩歌蘊含的思想感情.
例2:(08江蘇卷)
登金陵鳳凰台
李 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慨。(4分)
【參考答案】: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恆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解析】:(1)根據題目「金陵鳳凰台」,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歌的題材,即懷古詠史詩.
(2)回憶懷古詠史詩的可能會有的思想感情。
(3)再結合頷聯和頸聯的內容,就可以得出其中蘊含的情感。
★ 知識鏈接:各種不同題材的詩歌常見情感
(1)惜別送別詩:
①依依不捨的留念;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
③坦陳心志的告白;
④別後情境的想像、擔憂與對友人的思念。
(2)思鄉懷遠詩:(羈旅行役詩)
①羈旅愁思:張繼《楓橋夜泊》
②思念親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③徵人思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④閨中懷人:王昌齡《閨怨》
(3)山水田園詩:
①.歸隱田園,鍾情山水;
②.描繪山川美景,熱愛祖國河山;
③.厭棄官場黑暗,抒發閑適情調,表達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4)邊塞詩:
①.主戰思想(謳歌邊關將士的奉獻精神、意欲建功立業的豪情、報效祖國的激情、抨擊主降派、諷刺當朝無能)
②.反戰情緒(環境的惡劣、塞外生活的艱辛、連年征戰的痛苦、思念親人的悲傷、徵士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
③.歌頌祖國邊塞的大好河山、驚異於塞外絕域那種迥異於中原的風光
(5)懷古詠史詩:
①.表達像古人那樣建立功業的志向,抒發對古人的緬懷之情
②.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
③.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④.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
(6)閨怨詩:
①.借閨情表現個人志向,抒發個人情懷。最典型的是朱慶余的《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余是唐代詩人,張籍身居高位,詩人曾得到張籍的賞識,而張籍又樂於薦拔後輩。因而詩人在臨應試前作這首詩,藉以徵求意見。
②.男子代女子言,抒發對遠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思念遠方之人,但很少有詩歌流傳,於是,男子代女子言,抒發思念之情。如王昌齡《閨怨》便描寫了一位閨中少婦。「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叫夫婿覓封侯。」「
③.女子直抒自己對丈夫思念之情。代表作家是李清照。
(7)寫景抒情詩:具體的情感種類極多,只能根據不同的景來確定相應的情感。
(8)詠物詩:詠物言志,借所詠之物表達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質;或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人事的評價。
例3(2013年安徽卷)
秋齋獨宿
【唐】韋應物
山月皎如燭,霜風時動竹。
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和韋蘇州①秋齋獨宿
【金】招兵問
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
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
【注】①韋蘇州:即韋應物,因其曾任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
(1)兩首詩中詩人的心境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相同點:兩首詩都表現了使人在秋夜的孤獨之感。韋詩以風動竹、鳥驚棲、人獨宿表現內心孤獨;趙詩以驚鳥無宿暗寓詩旨,含蓄地道出使人心境的孤獨
【解析】:根據這兩首詩歌題目中有兩個字「秋」、「獨」,抓住這兩個字,可以先推測這首詩歌表現了詩人在秋夜的孤獨之感。
2.知作者 要真正讀懂一首詩,必須知人論世。「知人論世」就是說要了解詩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經歷、風格流派及其創作的時代背景、目的等。讀詩時,必須注意詩人的遭遇、境況,注意詩人所處朝代的國勢、朝政等方面的問題。知道了人與世,才能准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考題會提供相關的注釋,有的屬於名家名篇的則不再加註,需要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
例1(2013年新課標I)
鵲橋仙
陸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蘋洲煙雨②。鏡湖③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注】①這三句是追憶當年軍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種棋戲。 ②占斷:占盡。蘋洲煙雨:指長滿蘋草、煙雨空濛的風光。③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唐天寶初,賀知章請求回家鄉會稽當道士,玄宗詔賜他鏡湖一角。
(1)上闋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它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飲的酒徒一個個都受賞封侯,而自己只能做個閑散的江邊漁翁,表達了對自己壯志未酬而只能隱居的無奈與牢騷.
【解析】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宋代傑出的愛國詩人。陸游生活在北宋後期至南宋前期,當時戰爭不斷,百姓苦難深重,江山支離破碎,詩歌的內容也極為豐富,幾乎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愛國主題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詠,回盪著愛國憂民的激情,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容。他的詩毫無保留地體現了自己的肝膽肺腑。年輕時因觸犯秦檜被黜之後,仍保持萬里從戎、以身報國的豪情,並一如既往;壯年之後坐卧所思仍是抗戰立功、洗雪國恥;這些在他不同時期的作品中都表現的很明顯。即使是到了八十二歲的高齡,詩人的愛國熱情依然沒有一絲衰竭,直至臨終時,還寫下來耀照千古的絕唱——《示兒》,表露出念念不忘祖國統一的一片丹心。而這首詞的作者正是陸游,所以我們可以先大體推測詞中的感情,陸游在描寫湖山勝景,閑情逸趣的同時,總蘊含著壯志未酬、壯心不已的幽憤。
事實上,許多的詩人,他們的詩歌不僅使他們各人命運的寫照,氣質風格的體現,同時還打上了他所處時代的烙印。如李白的豪放飄逸,詩中多流露出自信達觀,傲視權貴,追尋精神自由之思想;杜甫詩的沉鬱頓挫,多抒寫憂國憂民之思;陶淵明的恬淡閑適;再比如婉約詞派的柳永,豪放詞派的蘇辛,一生憂國憂民矢志北伐卻又壯志難酬的陸游。
3.讀注釋 詩歌的注釋有些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思想內容;有些是介紹相關詩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寫作風格。所以詩詞後的小注一定不能忽略。
例1.(2013年江蘇卷)
醉眠
唐庚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學家,此詩為其謫居惠州時所作。
(2)「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一聯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境?(4分)
【參考答案】:表達了厭惡官場、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注釋中交代了此詩為作者謫居惠州時所作,而大凡詩人詞人被貶謫,多會抒發懷才不遇之感,表達對官場的厭惡之情,對寧靜生活的嚮往之情。這首詩表達了厭惡官場、追求恬淡的心境。
例2.(2013年湖北卷)
臨江仙
歐陽修
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負曲江花。
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
【注】歐陽修貶任滁 州太守期間,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將赴任閬州(今四川閬中)通判,遠道來訪,歐陽修席上作此詞相送。詞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進士的宴會,「閬苑」指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 這首詞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請簡要概括。
【參考答案】:(1)①久別重逢的喜悅;②宦海沉浮的悲惋無奈;③離別在即的愁緒。
【解析】:通過對注釋中的 「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將赴任閬州(今四川閬中)通判,遠道來訪」 「歐陽修貶任滁 州太守期間」「將赴任「的解讀,我們大體可推測,這首詞蘊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別重逢的喜悅;②宦海沉浮的悲惋無奈;③離別在即的愁緒。事實上,抓住了此注釋,差不多讀懂了這首詩歌的主要內容。
4.析意象 「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
例1.(2013年 江西卷)
水調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
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②。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注】①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
②「余既」三句《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 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涵。(2分)
【參考答案】蘭、蕙、菊都是花草,在詞中都用來象徵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操。
【解析】這首詞中有「蘭」「蕙」「菊」三種意象,註解告訴我們這些意象來自於屈原的《離騷》。蘭、蕙是香草,而菊在許多詩歌中就是「高潔」的代名詞,因此抓住了這些意象的特殊內涵,知道它們在詞中都用來象徵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操,也就能把握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例2.( 2013年湖南卷)
釣船歸
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1)探究本詞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詞人通過「釣船」「柴扉」「白鷗」「鱖魚」等意象的描寫,展現出田園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隱居為樂,不再以世事縈懷的內心世界。(4分)
【解析】這首詞,只有詞牌、沒有題目,沒有提供註解、對作者了解甚少,談不上知人論世,也沒有明顯的表情達意的關鍵詞,那現在能做的就是抓住具有象徵意義的意象,來揣摩情感。從「釣船」「柴扉」「白鷗」「鱖魚」可以看出詩人正過著隱居生活,且自得其樂。
★ 知識鏈接:常見意象的含義
楊柳 表現離情別恨或柔情
楊花 象徵離散
梧桐 表現寂寞惆悵、凄苦凄涼悲傷
木葉 表現惆悵落寞的心境
梅花 象徵高潔或不屈不撓 純凈潔白
蘭花 象徵高潔、美好
菊花 象徵隱逸、高潔、脫俗、高雅
竹 象徵正直、不從俗、向上、有氣節
桃花 形容美女的容顏 牡丹 表現富貴、美好
松柏 高潔、堅強、堅貞或富有生命力
綠葉 表現希望、活力
黃葉 象徵新陳代謝或表現美人遲暮
禾黍 表黍離之悲(對昔盛今衰的感嘆)
草 ①表現生生不息和希望 ②表現荒涼、偏僻 ③象徵地位、身份的卑微
黃粱 表現虛幻的事或慾望的破滅
花開 象徵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落 表現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傷
鴛鴦 常喻夫妻,表現夫妻情深
鴻雁 表現書信、兩情交往或思鄉之情
鷓鴣 烘托荒涼破敗或惆悵落寞
杜鵑 哀怨、凄惻、思歸或冤魂悲鳴表
猴猿 表現凄厲、哀傷、孤寂,愁苦
鷹 表現剛勁、自由或大志
杜鵑 哀怨、悲傷、凄涼
燕 溫情、惜春、愛的思念、滄桑、漂泊、信
魚 表現自由、閑適
烏鴉 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鷗 表現人生的飄零或傷感愁懷
青鳥 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陽 表現希望、活力或時光流逝
細雨 表現生機、活力或纏綿的友情、愛情
夕陽 比喻年老或表現失落、悲嘆滄桑
細雨 潛移默化的教化
月亮 ①象徵人生的圓滿、缺憾; ②表現親人的團圓、分離; ③寄託思鄉、思親之情; ④表現曠達、瀟灑,美麗 ,冷清
霜 象徵人生無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5.明典故 詩詞中往往引用一些典故,用典的好處是能以少數文字表達比較豐富的含義,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例1(2013年 江西卷)
水調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
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②。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注】①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
②「余既」三句《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指出「聽我楚狂聲」和「富貴非吾事」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了什麼情思?(6分)
【參考答案】兩個典故分別出自《論語》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前者以楚狂接輿的典故,表達了詞人抗金復國理想無人理解的悲憤;後者以陶淵明自況,抒發了詞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情懷。
【解析】「聽我楚狂聲」出於《論語 微子》,楚國隱士接輿曾唱歌當面諷刺孔子迷於從政,疲於奔走,《論語》因稱接輿為「楚狂」。辛棄疾在這里運用這兩個典故,目的是為了抒發他雖有滿腔「長恨」而又無人理解的悲憤,一個「狂」字,更突出了他不願趨炎附勢、屈從權貴的耿介之情。 「富貴非吾事」出於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陶淵明生於東晉末葉,社會動亂,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質性自然」(《歸去來兮辭序》),「不慕榮利」(《五柳先生傳》),因有是辭。這里詞人引用陶詩,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臨安並不是追求個人榮利,並且也不想在那裡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跡。
6.抓關鍵(包括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和點明主旨的關鍵句)
(1)捕捉詩中主觀色彩較濃的詞語 如:愁、喜、客等等
(2)抓抒情議論的句子點明感情的句子
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淪落天涯之恨。
(3)抓首句和尾句 首句往往交代寫作緣由或奠定感情基調,尾句往往會直接點明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