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上好音樂課呢
一、明確唱歌教學的三維目標: 音樂課重點是唱歌教學,要想成功的完成唱歌教學這一環節,應該突出三個方面:
1、我們把發展歌曲興趣喜歡唱歌作為共同目標。
2、情感交流感受表達歌曲的情感,有感情有理解的唱歌。
3、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感受歌曲的節奏、節拍及識譜發聲等,知識和技能是手段。
二、會唱、唱好歌曲。 唱會歌曲,能正確的把歌曲的曲調,節奏,歌詞掌握。
2. 如何上好唱歌課
一定要私下練習,多練小腹的力量,增加膈膜的彈性,嗓音是三分之一,丹田的運用和鼻腔的共鳴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找不到方法或者感覺多唱歌也是可行的。課堂上的精彩表現就看你私下的努力了。加油
3. 如何上好小學生音樂課
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不外乎有三種課型,一是唱歌課、二是欣賞課、三是綜合課,老師們都認為唱歌課很好上,但實際效果不令人滿意。
音樂唱歌課的教學目的是,體驗歌曲的音樂情感,學習與歌曲相關的音樂知識、歌唱技能以及音樂文化;提升感受音樂、用歌聲自主表達音樂情感的能力。唱歌教學中,一般會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唱准音調,准確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其有感情地唱好歌曲也是教學的難點。
唱歌課究竟該怎樣上,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筆者認為還得從「唱會、唱熟、唱好」三個方面和「想唱、願唱、學唱、能唱、會唱」五個環節(簡稱三唱五環節)著手,這也是歌曲教學「三唱五環節」的基本模式。
一、基本模式主體
(一)唱會
1、新歌感受欣賞。一首新的歌曲出現,首先要給學生在大腦中建立一個完整的音樂印象,讓學生看著自己的教材,安靜地欣賞感受音樂作品給他們帶來的音樂美,激發良好的音樂學習興趣,這也是一個「獨學」,從中培養自己對音樂產生「願唱」的情感。
2、跟著音頻學唱。一旦學生產生了「願唱」的良好情感,教師應立即抓住時機,立即進行歌曲學習教學。讓學生跟著音頻進行獨學,從默唱、小聲唱、中等音量唱、自然音量唱,逐步學習歌曲演唱。
3、學譜學詞填唱。在「唱會」這一環節中,教師不可忽視學生的曲譜學習,只有學會了曲譜的演唱,學生以後才會獨立地演唱歌曲。因此,教師應組織學生根據教材「一譜一詞」的方法進行學唱。具體方法可以是教師譜學生詞、學生譜教師詞、男生譜女生詞、女生譜男生詞等,這種填詞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視譜能力,尤其是對一字多腔的處理,其有關識譜的相關音樂知識在這一教學方式中隨同學習、復習鞏固。
4、跟隨伴奏演唱。有了前面的基礎,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隨伴奏進行演唱,可以是伴奏音頻,也可是教師鋼琴伴奏。在鋼琴伴奏過程中,伴奏要簡潔明了,右手彈主旋律單音、左手宜彈簡單的柱式和弦,整個伴奏不必要整得音響豐富多彩,影響學生的聽覺,也不利於發現學生的演唱問題。一旦發現學生的演唱問題,要沉得住氣,應沉下水去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通過以上四個環節,基本上學生達到唱會了歌曲。
(二)唱熟
1、組內填詞學唱。要唱熟歌曲,教師必須首先安排在小組內採取填詞學唱的方法,一譜一詞的具體學唱方法由小組長分工處理。
2、組內對子演唱。當學到一定程度後,小組內可以對子間相互演唱,對小組內的部分學生的演唱出現錯誤時,由組內進行糾正處理。教師在這兩個環節中要深入小組內,參與學習,指導學習,看學生的學習狀態,聽學生的演唱效果,幫助學生正確演唱。「對學」是解決學生學唱的最好方法,更是幫助學生唱熟歌曲的最好渠道。
3、抽查小組演唱。教師在全班抽部分小組進行學習效果展示,檢查、糾正學生在演唱中的錯誤。
4、班級齊唱展示。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教師必須組織全班齊唱展示。班級齊唱也就是「群學」的體現,也是教師檢查學生是不是能夠演唱的最好方式。對部分學生還存在演唱上的小問題,可以在群學的環節中自行糾正處理。教師發現較為典型的問題也可以集中糾正處理。
(三)唱好
唱好歌曲是唱歌教學的關鍵所在,更是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很多老師認為唱歌課好上,基本上就停留在此處,沒有深入處理學生的演唱技巧。
1、教師情感范唱。在「唱會、唱熟」的基礎上,怎樣唱好歌曲,教師應在這個環節里給學生較為標準的示範演唱。具體在情感表達、情緒處理、力度速度變化等方面給學生很好地示範,讓學生靜觀教師的表演,然後正確地模仿演唱。有必要時還可以在此時進行一定量的發聲訓練,讓學生找到正確的歌唱狀態,帶入歌唱之中。
2、問題診斷糾唱。教師范唱後,然後就是由學生模仿演唱,注意情感表達,以及肢體語言的表達。按樂譜的順序逐字逐句演唱,甚至是逐字逐句教唱(這里的教唱是帶著情感地教唱,而不是讓學生學會歌曲的教唱),在隨伴奏演唱時,教師更應關注學生的情感表達,對表達不準、不好的樂句應及時停留下來,教師反復地局部示範,以達到學生能正確的情感歌唱為止。
3、音樂要素體現。當學生的演唱水平達到一定狀態時,要強調音樂要素在具體的歌曲中的完美體現,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以及節奏、曲調、和聲、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音樂要素,根據具體的需要作出具體的要求。雖然中小學唱歌教學不是培養歌唱家,但必要的演唱技能就應讓他們在中小學的歌唱教學中打好基礎。也只有這樣,學生的唱歌技巧才能達到「唱好」的最高目的。
4、學習效果展示。最後,教師隨伴奏音樂讓學生整齊地、有表情地進行匯報演唱,採取分小組小展示、班級大展示等方式,綜合檢查學生整體上的演唱技巧。也可以交小組討論,用自己最喜歡的表現方式來表達歌曲的情感,然後小組展示,他人點評,教師補充評價。
二、「三唱五環」的完整模式
(一)激趣,情境導入(想唱)
唱會
(二)獨學,感受音樂(願唱)
(三)對學,小組解疑(學唱)
唱熟
(四)群學,鞏固成果(能唱)
(五)展示,審美創新(會唱) 唱好
三、「三唱」的最終目標
「唱會」,是指學生能夠按照歌曲中所蘊含的基本音樂要素的要求唱會歌曲;「唱熟」,是指學生在藉助各種渠道能熟練地按歌曲的基本要求進行演唱;「唱好」,則是在教師引導下,有情感地、發自內心的動情地歌唱。「唱會」是初級目標、「唱熟」是中級目標、「唱好」是高級目標,只有通過「唱會、唱熟、唱好」三個有效環節,才能讓學生最終實現「會唱」(在掌握了正確、有效的歌唱技巧後,自主、自信地、主動地演唱歌曲)的終極目標。
4. 怎麼上好音樂課
一、明確唱歌教學的三維目標:
音樂課重點是唱歌教學,要想成功的完成唱歌教學這一環節,應該突出三個方面:
1、我們把發展歌曲興趣喜歡唱歌作為共同目標。
2、情感交流感受表達歌曲的情感,有感情有理解的唱歌。
3、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感受歌曲的節奏、節拍及識譜發聲等,知識和技能是手段。
二、會唱、唱好歌曲。
唱會歌曲,能正確的把歌曲的曲調,節奏,歌詞掌握。唱好歌曲,就是要正確的理解,感受,體驗歌曲的情感,正確表達歌曲的情感風格。創造性的表達歌曲,就是我們常說的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我們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先唱會歌曲再來進行藝術處理。
我們應該在唱歌曲的第一個音的時候就注意它的感情。歌曲的藝術創編要貫穿歌曲的始終,不要一味的根據歌詞去創編,同時還要根據歌曲的旋律來對歌曲進行藝術創編,包括力度,速度,感情。學生每唱一次,老師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從歌曲的力度上,速度上,情感變化上分別進行討論,進行體驗。
三、聽唱和視唱相結合。
從聽唱法向視唱法過度,採用整體聽唱和分句聽唱。欣賞范唱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能給孩子一個整體的感受。當學生能完整的唱完一個樂句時再採用視唱法,激發學生對整個音樂的感受和對音樂學習興趣。
四、歌詞和曲譜交替進行。
在教學過程中,第一段先教歌詞,第二段再要求學生唱歌譜,而且是帶感情的唱歌譜,這樣相互交替進行教學,不但讓學生學會了歌曲,而且又培養了學生的識譜能力。
五、創編與拓展。
我們遇到拓展這一環節,大都是創編歌詞,或者是人物的改變,千篇一律。我們為什麼不能對歌曲的風格進行創編呢?比如我們這堂課所學的歌曲如果是屬於民歌類,那麼我們可以把它改編成號子,讓學生進行討論,來體驗他們的不同之處。
也可以把它創編成山歌風格讓大家進行討論體驗.體驗回聲的感覺,體驗悠揚秀麗的感覺,體驗豪放粗獷的感覺。當然這些大家都有他不同的處理方法。我們不尋求不主張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歌曲進行創編或歌曲排練,而是要讓學生主動性地、創造性的對歌曲進行創編處理的嘗試,極力發散學生的個人思維,讓拓展成為學生創造力施展的平台。
(4)怎樣上好唱歌課講座稿ppt擴展閱讀: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粗略的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音樂、現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具有抽象性,音樂從歷史發展上可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
東方以中國漢族音樂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
5. 談唱歌課教學中如何讓孩子的歌聲更美
【摘要】:讓人生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是我們新課標的基本宗旨,唱歌教學在音樂教學中佔有主要地位,可以培養學生高尚情操,良好品質,提高審美意識,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 歌唱教學 新課標 科學發聲歌唱教學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教會學生用科學的方法演唱是非常必要的。那麼怎樣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唱歌方法,讓他們的歌聲更美呢?一、激發演唱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小學的音樂教師在授課時要花好大的心思在學生的興趣上。只有有了學習唱歌的興趣才能夠很好的學唱歌曲。﹙一﹚、形象描述對於學生們來說,唱歌中講究的共鳴腔、氣息的控制等是很難理解的,這就需要教師用新穎而貼切的比喻來解決。如在教唱跳音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雙手叉腰,在感受腰部擴張的同時,形象的說明:「把聲音唱的像乒乓球在跳躍,而不是像大石頭落地。」這樣,學生們就能比較輕松的地掌握跳音的唱法。﹙二﹚、有趣練聲結合有趣的發聲練習是提高歌唱技巧的重要環節。學生們一般都有注意力分散的特點,教師勢必要在選曲、教學語言上增加趣味性,把單調、枯燥的訓練變為純粹的對美的追求。例如,指導學生做母音「U」的發聲練習:我先讓學生們感覺從遠處飄來的汽笛聲,再聽范唱「嗚──」。說說對這兩種聲音的感受,學生們有的覺得悠揚,有的覺得很「透明」,還有得說好像滿腦子都在振動。這時,我再讓他們模仿,結果都唱的挺到位。於是,我因勢利導:「老師這里有一首小汽笛唱給波浪的歌,你們也能學像嗎?」學生們學習熱情很高,不但鞏固了「U」母音的發音,還學會了急吸緩呼的演唱技巧。﹙三﹚、音樂到家庭:1、以「娃娃家」游戲的形式,孩子做「媽媽」「爸爸」,讓孩子邊抱著娃娃哄「寶寶」睡覺,邊學唱搖籃曲。可啟發孩子想想說說,媽媽抱著寶寶哄寶寶睡覺心裡是怎麼想的,該怎樣唱搖籃曲。接著問:「寶寶快睡著了,媽媽唱歌的聲音會是怎樣的呢?」讓孩子置身於情景中,很快就能掌握了唱搖籃曲的方法,知道唱搖籃曲要親切、溫柔,隨著樂曲情緒的變化逐漸地變輕、變慢。媽媽要以「外婆」口吻稱贊孩子,「真能幹,一邊哄寶寶,一邊唱歌,真是個好媽媽」,使孩子嘗試成功的愉悅。 2、以「開汽車」的游戲形式,將幾張小椅子拼接成汽車,蛋糕盒的底盤當駕駛用的方向盤,讓孩子做司機,爸爸、媽媽做乘客。邊玩開汽車的游戲,邊教孩子學唱《小司機》、《讓座》。爸爸媽媽和孩子可以調換角色,舉一反三,學唱類似的歌曲。 二、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童聲合唱以其高雅、清純的藝術魅力和廣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小學生在演唱中容易喊唱,所以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是首要問題。因此,正確的、科學的發聲方法對兒童歌唱是極為重要的。注意少年兒童發聲的特點,不懂得怎樣合理、科學地使用嗓音,常常是隨教師或歌曲的情緒高聲喊唱。少兒時期孩子們的聲帶是嬌弱的,這種唱法對其嗓音發育很不利。另外,這種歌唱方式缺少色調變化和層次感,聲音熾白、不柔和,使童聲合唱缺乏協調性,破壞了合唱優美、動人的童聲美感。鑒於此,我認為在童聲歌唱的訓練中應注意以下有關問題:一、運用「輕聲」唱法,形成正確的發聲狀態﹙一﹚、輕聲教學為避免學生的喊唱,應該提醒他們用輕聲去歌唱。「輕聲」實際上是人體各發聲器官協調地發聲的基礎,這種發聲有它的形成條件和發展步驟。「輕聲」的合唱訓練,有效地克服了發聲狀態中不必要的緊張和僵硬。總結其中的規律,遵循它生成的過程去發展童聲合唱,對防止學生的喊唱,形成正確的發聲方法是相當重要的。學生喊唱的主要原因是喉部的發聲狀態拘謹,缺少彈性和靈活性。有時氣息浮也會造成胸僵、喉緊的狀態。因此,在合唱訓練之前必須要做好放鬆練習。如打呵欠,讓喉嚨打開,頸部放鬆,氣息流暢自如。不管是用旋律音程練習,還是用帶聲部的和弦練習,都不能在音量上過早要求。直到學生們在歌唱時做到完全打開喉嚨,徹底放鬆下巴,呼吸自如,氣息勻暢,這時,再去考慮聲音的力度問題。﹙二﹚、訓練正確的氣息支持呼吸在發聲、歌唱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孩子們的嗓音、身體都在發育時期,所以唱起歌來有時感到氣力不足,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這樣的結果是,出現了氣僵、喉緊的弊病,一定要避免這種胸部呼吸的方法。所以,在歌唱之前做一些呼吸訓練是十分必要的。胸腹式聯合呼吸的狀態是比較科學的呼吸狀態。即用胸腹舒展、擴張的動作有規律地進行吸氣;用小腹腹肌的力量推動氣息支持而發聲,這種發聲訓練就是氣聲結合的方法。這種合唱發聲訓練所產生的力量是使聲音穩定、靈活、有彈性、流動。另外要注意的是,做呼吸練習時,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以免把歌唱的呼吸動作練僵,出現憋氣的現象。三、讓學生學會用情感演唱每次學習歌曲都會給學生說:「不動感情不歌唱」。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有豐富的情感,而歌曲正是這些情感的完美表達。任何聲音失去了情感,便不可能是美的。應該怎麼做呢?﹙一﹚、朗讀歌詞,激發學生情感。歌曲是通過旋律與文學語言雙重手段來表達思想感情的,特別是學生通過歌詞來理解內容,再通過優美的旋律來記憶要表達的音樂形象。所以分析理解歌詞對於學生來說,是加強分析理解歌詞的最佳手段。怎樣讓學生分析歌詞呢?我認為在音樂教學工作中,當學生接觸一首新歌時,首先應該通過朗讀歌詞,然後劃分段落,教師啟發誘導學生找到歌詞所表達的中心,並要他們用語言表達出來,然後由教師總結歌曲的內在思想感情。如:在學習人教版一年級《我愛家鄉,我愛祖國》這首歌曲時,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了黃河、長江滾滾長流的畫面。這樣不僅使學生了解了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調動了他們的思維聯想,感情的進入,又激發了他們學唱歌曲的興趣和慾望。 ﹙二﹚、理解歌詞,升華學生情感。通過朗讀歌詞,學生對歌詞表現及內涵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認識。在此基礎上只有深入逐段逐句的分析研究,才能達到更深地理解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意圖、情緒、情感,從而在歌唱中通過聲音表達出來,豐富並升華學生的思想感情。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歌曲用講故事的形式《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採取敘事性手法,記敘了烏鴉反哺的感人故事。旋律多採用同音進行和三度、四度跳躍音程,並逐句下行,節奏由密漸疏。歌詞形象生動,寓意深刻。給人們以啟示:愛不僅僅是索取,更重要的付出和奉獻,教育孩子懂得愛並學會愛。﹙三﹚、挖掘作品內涵,正確表達歌曲情感。在唱歌教學中,教師還要幫助學生了解作品的風格、創作動機、創作手法;歌詞的思想性;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音樂的高潮在何處;哪些地方有難度需要特別注意等;要深入挖掘作品的內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到正確地表達歌曲情感。比如前段時間我聽了一堂五年級的教唱課《讓我們盪起雙槳》,首先老師描繪了歌曲的意境:微風拂動著柳枝,歡樂的孩子們搖著小船,湖面上盪起漣漪。老師用愉悅的表情、自然朴實的動作,把學生帶入歌曲的意境之中,讓學生真的感覺到了童年的幸福,生活的甜蜜。教師隨時結合歌曲的旋律與意境點撥學生,讓學生從內心領悟歌曲的意境,從而對這首歌產生極好的感覺,萌生出想學會它、學好它的念頭。如此這般,學習歌曲的過程,就成了享受藝術美的過程,學起來輕松,理解起來深刻。在優美的旋律中,讓學生的思想意境和歌曲的意境融為一體,一切就會很自然。在輕松的音樂氛圍中,不知不覺就把學生領進了音樂的殿堂。不難看出,深入挖掘作品的內涵,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意境是表達歌曲情感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 ﹙四﹚、聆聽歌曲。當學生完整的學唱會了歌曲之後,在對整個音樂背景和歌曲內容熟悉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他們通過CD、VCD、POWERPOINT幻燈片等能有效的將視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受到作品美工感染,加深學生能夠對作品的理解和對主旋律的記憶。如今的音樂新課程教學,要直觀形象的展示教學過程,充分發揮電教媒體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輔助性作用,使教學活動立體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參與,使其在良好的教學氣氛中豐富知識,增強技能。在新課程教學中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學生會不斷的接受新的刺激,學習情緒高漲,這樣既加大了教學密度,又優化了課堂教學。另外,在情感體驗上,小學生在生活中的親身經歷、親身體驗有很大的局限性。為了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可以通過學習一些描寫各種人間情感的文學作品,電影、電視等,間接體驗色彩絢麗、變化多端的情感世界,從中汲取營養。還可以讓他們多接觸社會,增加閱歷和擴寬知識面,理解和接受別人,多一點感動。 四、評價激勵在歌曲教學中,我採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多元評價機制激勵學生演唱水平的自主發展。如在教一年級《小雨沙沙沙》時,先讓學生分兩組有感情地唱一遍。讓學生互相評價一下,並指出優點和不足。有的學生認為表情還不夠,有的學生認為聲音不夠輕柔,也有的學生認為感情的投入不夠,使學生在互相評價中獲得演唱上的自主發展。我在課堂上,發現學生學得認真,唱得投入時,會毫不吝嗇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在自信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在評價中,培養了學生聆聽音樂和欣賞別人的習慣;在評價中,提高了學生的演唱能力;在評價中促進了學生的情感交流,獲得了共同發展。 五、開展活動除了在課內抓好歌唱教學以外,課外的教學延伸也很重要。為使學生的演唱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音樂組成立了校合唱興趣小組,每星期四下午第三節課為活動時間。我們這個興趣小組已成立好幾年了,我們能充分利用每次的活動時間給學生進行合唱訓練。在我們音樂組的共同摸索努力下,我們校合唱隊近幾年在市組織的合唱比賽中多次獲獎。 六、鑽研提高孔子曰:教人先教己。要使歌唱教學取得更大的進步,就得不斷學習教學理論,汲取資深教師教學經驗的豐富營養,把這些先進有效的教學理論和經驗有意識地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平時我自己還購買一些有關的音像資料,在有空時,多聽聽講座、多欣賞一些童聲合唱曲,多閱讀有關的音樂教育雜志等等,不斷從中感悟教學的奧妙,不斷揭示教學的真諦。 總之,中小學音樂教學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筆,作為音樂教師,有責任也必須讓孩子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讓孩子養成終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興趣和習慣,讓音樂裝扮學生快樂的一生。優美、動聽的歌聲能凈化學生的心靈,挖掘學生的潛能,展示學生的個性;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位名人說過:「執著的追求和不斷的分析,是走向成功的雙翼。」歌唱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們每位音樂教師就是一名雕塑家,只要在歌曲教學中用你的專心、耐心、細心精雕細琢,就一定會塑造出精緻、理想的作品。
6. 淺談怎樣上好小學音樂課
小學音樂課教學是小學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音樂,作為人類的第二語言,它與人的心理、情感活動具有形態上的一致性.它撥動著人們的心弦,觸及著人們的靈魂,對人的心靈有著積極的陶冶作用.現時,音樂又是一種表現藝術,音樂課上,學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過對音樂的表現,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示自我,獲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悅.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我覺得應該這樣來上音樂課:
一、明確目標,啟發有方,誘導得法
在每上一節音樂課之前首先明確自己這節課,到底要教給學生哪些知識;通過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這些知識;教師要在每個短短的四十分鍾里起主導作用,就必須創造積極的學習狀態,發揮自身素質的特長,努力做到「啟發有方,誘導得法」。我認為一節音樂課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步驟:1、指導學生熟讀歌詞。在進行完歌曲范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准、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2、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庄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3、讀譜訓練。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准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准音時可以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4、教唱歌詞。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二、用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新課程標准上的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小學生活潑好動,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動作特點,可以進行課堂表演:1、律動。如拍手、點頭、轉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和步法;也可以模仿某些形象特徵,如鳥飛、兔跳、鴨走、蝴蝶飛等,也可以模仿一些形象的勞動、活動,如洗手帕、劃船、收割、撒種、刺殺等。通過上述活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節奏、韻律、強弱的感覺,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滿足學生的好動心理,從而更好的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2、歌表演、集體舞。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表演慾望,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歌表演和集體舞等課堂活動。歌表演要先把歌唱好,然後再要求學生做到聲音與表演動作的有機結合。通過表演體會歌曲的內容和情感,從而更好的完成歌曲的演唱。集體舞自娛性強,動作簡單易學,孩子們可以邊舞邊唱,心情愉快,情緒激昂。通過這些教學,真正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3、音樂游戲。要在課堂中運用一些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競爭性的音樂游戲,來豐富我們的音樂教學,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如在教唱《小獵人》歌曲後,通過生動的語言誘發學生想像大森林中美妙的音響,讓他們模仿森林中的鳥叫(吹哨)、下雨(沙球)、獵人的腳步聲、野狼的嗥叫聲、槍聲等。經過集體想像、討論譜寫一曲森林之聲的樂章。
三、讓學生對音樂活動感興趣
21世紀的人才需要全面發展,德、智、體、美、的共同發展。良好的音樂氣氛可以使學生置身於音樂美的熏陶中。在校園音樂陣地中,最重要的就是課外音樂活動這個陣地。它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音樂活動,以解決在課堂上不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領悟音樂的真諦,與教師、同學合作,親自參與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創編。絢麗多彩的文藝表演活動會使學生從中感受美、鑒賞美。同時,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氣質、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素質修養。音樂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學校課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激起大多數學生參與,這就是為音樂教學的開展注入了活力,為學生的音樂實踐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台。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讓學生發現和體驗課外這個大舞台
課外也是學習音樂知識、進行音樂實踐的途徑,它能夠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發現音樂人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萌發學習音樂的感召力。課外是個廣闊的大課堂。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都蘊含著豐富的音樂美。課外教學可以通過許多生動形象,趣味妙生的景物直接影響著學生,去豐富他們的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去發現美,接納美。比如:電線上跳動的小鳥,就是五線譜上音符;火車開動聲、滴滴嗒嗒的鍾聲可讓學生獲得節奏的感受;山谷的回聲可以把學生帶回童年趣事的回憶中,熱愛自己的家鄉;讓學生體會在行進中唱歌把握節奏技能。現在學校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學校都有配套的媒體設備,如廣播、校園電視等。我們要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欣賞音樂主要是用音樂去熏陶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在音樂的情緒中受到感染,產生共鳴,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師節的時候,我們播放《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太陽的祝福》等優秀的與教師有關的歌曲,讓學生在歌曲中感受到師生關系的微妙,體會教師工作的辛苦,增強對教師的熱愛之情;在國慶節時,我們播放《歌唱祖國》《愛我中華》,讓學生在激昂高亢的音樂聲中感受祖國的繁榮昌盛,和祖國蒸蒸日上的發展形勢,堅定努力學習的信心等。我們還可以定期講座進行音樂欣賞活動,並在櫥窗、教室張貼音樂圖片。課外教學是學生用音樂知識去實踐的環境,去發現和體驗課外這個大教室的魅力,陶冶情操,是補充課堂教學缺欠的重要組成部分。
2.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展示自我,發展個性
心理學講,參與學習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音樂課外教學的第一和含義就是組織課外活動,它包括建立文藝隊、開展課外輔導等,同樣給學生的音樂實踐提供了鍛煉的環境,也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好時機。一個人的興趣只有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因此,在課外,我們可以定期開展歌詠比賽和集體文藝比賽等活動。在各種音樂藝術實踐中也可進行競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還可組織合唱隊、舞蹈隊、樂隊等興趣小組,給他們排練節目,參加校、縣演出、比賽。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技能在大庭廣眾中進行表演,不僅能增加他們的成就感,而且還提高學習興趣,陶治學生的情操,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讓學生在充滿藝術的氛圍中熏陶和潛移默化,保持對音樂的熱情。教師在組織的時候應做到使學生全體、全面、全程、主動、創造性的參與,做到了這幾點,活動才能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天地,才能讓學生喜歡參與,積極參與,從而得到良好的活動效果。
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對於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的贊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最能激起他的學習熱情.我總是仔細尋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且及時、適當地給予贊揚.如:你的嗓子真甜,你聲音真好聽等等.尤其對於那些很少得到表揚的學生,真誠的贊揚會讓他充分發揮內在的潛力,甚至會成為他的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課堂上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潛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音樂課堂上,我會有意識地降低難度,增大成功的機率,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幾個音的高低聽辨、幾個小節的旋律模唱等,都能有效地鼓舞學生,從而更好地幫助克服自卑、產生自信.當看到學生們因不斷成功而取得了寶貴的自信時,我還是不斷地支持、鼓勵,以鞏固他們的自信心.在音樂課上,我以自然、親切的微笑面對學生,經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勵性的語言,創設出一個溫馨、和諧、愉快的音樂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會不斷地努力,音樂課的效果也就越來越好.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要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工作,不僅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同時要能充分地挖掘校園內其他能有效開展音樂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音樂教育陣地,給他們以樂的感覺,美的感受,培養他們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促使他們沿著良性發展的軌道健康成長。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有重視音樂興趣的培養,才能順利的、很好的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才能真正使學生感受美、體現美,在藝術的空間中盡情邀翔,馳騁,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造愉悅的學習情景,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著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7. 如何教學生唱會歌、唱好歌與會唱歌(轉)
《中國音樂教育》雜志社社長,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斌老師對關於唱會歌、唱好歌與會唱歌主題觀點如下:(一)關於唱歌。 1)關於唱歌的認識:每個人都能唱歌,唱歌的能力人人具備。嗓音也與是樂器。 2)關於唱歌的方法:唱歌是說話在音域上的延伸和力量上的加強。低年級的唱歌相當於延長了的說話。對小學生的唱歌不要刻意強調發聲技術,應該強調自然的方法。 3)關於大眾教學與精英教學的區別:唱歌與歌唱是有區別的兩個概念。每個人都能唱歌,但歌唱是需要進行訓練的。因此,中小學實施的主要是唱歌教學,高中則偏重於歌唱學習,以歌唱的技能技巧為主要學習內容。 4)關於唱歌在教育中的目標:讓學生把唱歌當作一種文化資產來學,演唱教材中的歌曲不主要只是發聲技巧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音樂文化的學習。最好的學習就是控制好唱歌時的心理和生理活動,即情感與技術。 1)音樂需要重復地學。音樂熟悉了就會有好感。流行歌曲就是這樣被流行,被喜愛的。而教材上的歌曲即使質量最好,但學生聽的次數遠遠低於課外歌曲的次數,所以難以熟悉起來,也難以被學生喜愛了。只要重復,都會唱會歌。心理學研究表明,一首歌聽過90次,才永生不忘。 2)音樂需要整體地學。學生們從社會中接觸的所有音樂作品,都是完整的,並且大多能自然地學會。但我們在課堂上教學生學習時,常把音樂肢解了,雖然運用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但最後學生還是不會唱。如果試圖把音樂肢解,比如知識、技能的難點一一分解等,只要是肢解,片面地學習這些知識,就不可能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就學不會歌曲。 3)音樂需要標准化地學。本次展示的很多課中,教師常常只進行了一次或幾次范唱,范唱的次數太少。不少教師以自己的演唱代替了錄音帶中的標准演唱,雖然現場演唱更加親切,但音色與音樂處理不夠標准化。范唱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范唱是學習心理的總動員,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多聽標准化的范唱。(三)怎樣唱好歌。 1)唱好歌有兩層意思:一是把歌唱好。唱會歌不一定要經過教學,但唱好歌需要經過教學。二是要唱好的歌。教材歌曲體現了國家對音樂教育的態度,體現國家的意志,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好的歌。 2)把歌唱好,是對歌曲的藝術處理,是在理解基礎上的,來自心靈深處的,自覺自信的表現,包括對各種力度、速度、節奏(長短)、旋律、裝飾音、句法、風格的處理等。但這幾天的課中,上課教師普遍缺乏音樂表現上的細膩的處理,較多的是概括性的長、短、強、弱、快、慢的處理。 3)唱好歌的三個重要方法是情感的運用、個性的發展、歌詞的掌握。 1)濃厚的興趣,自信心和快樂。這是會唱歌的前提。 2)正確的姿勢,系統和有規律的訓練習慣。 3)正確有效的呼吸方法。 4)自如平穩的發音,情感豐富。 5)咬字正確,清晰優美。 6)掌握連音與斷音的技巧。 7)深入感人的歌曲詮釋與藝術處理。 8)富有魅力的表演。(五)唱會歌、唱好歌與會唱歌的三者關系 1)唱好歌在唱會歌中體現,不能等技術成熟了,歌曲學會了再進行藝術處理。 2)會唱歌在唱好歌中生成,技能技巧應在藝術實踐中學習和掌握。 3) 唱會歌、唱好歌與會唱歌是唱歌教學中同時的、共同的目標和要求,在教學中,應該相互關照,不要割裂開來。唱歌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帶來情感和生理上的滿足和快樂。 上述發言,是立足於當前我國的唱歌教學實際,結合了對現場課例的綜合分析,綜合了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美學、音響傳播學、音樂表演技術、音樂教學技術等多門學科理論和技術之上的概括性總結,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8. 學唱歌的淺談唱歌教學
唱歌,是音樂課中的重頭戲。如何上好唱歌課,唱歌是不是光動動口就行了呢?回答是:「不」。在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出唱歌教學的「四部曲」。
一、用心歌唱 唱好歌曲,情意當頭。所以,每次上課我都要求學生要「用心歌唱」。首先要求他們上課專心致志,不可以上甲課想乙課。思想集中了,才為唱歌創設下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然後,我們大家一起欣賞歌曲,或聽老師范唱,或聽錄音范唱,讓學生細細揣摩別人對歌曲的理解。有了初步感知,再一起分析歌曲的創作背景,創作意圖,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歌曲的感受。只有引起他們的充分共鳴,才會激起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同學們就會——
二、用腦歌唱 在整個學唱過程中,我要求學生積極動腦,發現問題,發現歌曲中的重點、難點,發現歌曲中的最佳樂句……他們自己發現的問題,解決起來會更帶勁。以教學《種太陽》一顆為例,同學們聽過錄音范唱,再聽過老師范唱,就紛紛指出歌曲中第一部分四個樂句的相似之處,這時我把四個樂句對應書寫到黑板上,同學們看著黑板,輕輕跟著琴哼唱起來,一遍,二遍,「噢,我學會了!」這時,我不失時機的提出問題,「種太陽的願望如此美麗,用什麼樣的聲音才會表現出來呢?」活躍的同學應聲答道「這幾句要唱得輕巧靈活一些」,這時我們再次欣賞錄音,同學們一下子就和著音樂有感情的唱起來。怎樣處理歌曲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呢——
三、用手歌唱 其實,在音樂課堂上,千萬不可忽視手的作用,音程跳動,音樂記號,情感表達等,無一不需要手勢來幫忙。如《種太陽》一歌,第一句的弱拍起唱,聽賞,初學時老師適時的用手輕請一點,重復幾次,同學們就心領神會了;再如第一部分中的五度、六度大跳,我讓同學們和我一起運用手位的高低來表示。再請人試試,效果好多了!這幾個音程上的連線記號,也需要要手來幫忙。我把錯誤的唱法和正確的唱法做著手勢各唱一遍,一對比,同學們不好意思的笑了。再如歌曲第二部分,前一樂句和後兩句情緒變化較大,同學們總掌握不到位,我還是讓手勢發揮作用,活躍的一句手就上下跳動,舒展的一句手像波浪劃過。同學們做著手勢唱的很投入。可別一位這首歌已唱得夠好了,這么美的旋律。可別忘了讓同學們——
四、用身體歌唱 讓同學們隨著旋律跳跳舞,做做律動,用身體語言自由地詮釋自己心中的歌曲意境,別以為他們的動作幼稚簡單,其實,這就是他們在「用心歌唱」。
9. 怎樣上好唱歌課
在整個音樂教學進程中,特別是在音樂教學階段,唱歌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歌曲和器樂作品相比,歌曲中的歌詞容易被學生所理解、接受,更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收到教育的實效。同時,演唱歌曲與演奏樂器不同,它並不需要有特定的物質條件——樂器,而只要用學生固有的聲帶嗓音來完成就可以了。因此,唱歌在音樂教育中最容易得到廣泛的開展,從而,唱歌教學成為音樂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唱歌是以歌聲為主要手段,用音樂的語言來表達人的內心情感世界。其藝術特點是在於通過美好的聲音,清晰的語言表達真實的情感,扣動聽眾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鳴。唱歌教學主要目的是通過演唱一些優秀音樂作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質,啟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提高審美意識,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所以在歌唱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一種重要手段。
10. 如何上好音樂課
我從事小學音樂教學多年,發現部分學生對所學歌曲並沒有很好地掌握,有明顯的走調、忘詞、吐字不清晰、歌聲缺乏氣息的支持等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他們在班級中屬於後進生,不喜歡上音樂課,上課經常走神。 唱歌本身是一門藝術,如何讓所有學生接受這門藝術,激發他們想學的願望則是藝術的藝術。學生是活生生的人,雖然他們的經歷少,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願望,也有他們自己的主觀意識。那麼,如何讓這些學生愛上歌唱?在歌唱教學中又如何能讓這些學生在充分的音樂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呢? 一、發揮教師藝術魅力,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音樂教師從第一節課起,言行舉止就要散發著藝術魅力,充滿藝術激情,深沉地吸引學生模仿、學習、追求和超越。在上課時,教師要做到精神飽滿,尤其是上課的前十分鍾,教師一定要用語言或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學習的慾望。教師在課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識上的平等,而不應居高臨下,整天牽著孩子的鼻子跑。孩子不是老師情緒化的傾瀉對象,他們也有尊嚴,他們不喜歡老師經常用命令式的口氣跟他們說話。比如我們在課堂上就應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說怎麼辦?」一類的話語,這樣,既尊重了孩子們的意見,又激發了他們學習和思考的興趣。在練習演唱歌曲的時候,老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和他們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級教學時老師應多給孩子一些親密的語言與動作。當他們表現出色的時候,我們可以摸摸他們的頭,貼貼他們的臉,說一聲「你真棒!」;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拍拍他們的肩,說一聲「要加油!」。我們要讓低年級的孩子感覺我們像媽媽,讓高年級的學生感覺我們像朋友。總之,在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一種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課堂氣氛,把關愛和笑容留給學生,從而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課堂紀律要嚴明 寬松的課堂氛圍如果沒有嚴明的課堂紀律做保障,教學質量是得不到保證的。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講明紀律,讓學生有章可循。教師要做到獎懲分明,絕不能放任自流。曾經聽過低年級的一堂課,上課老師的教案和教學理念都不錯,形式比較新穎活潑,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卻碰到了困難。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個個神采飛揚,課堂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但由於小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並不很強,場面很快就變得有點混亂了,學生高興得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機互相打鬧嬉戲,教師束手無策,只能幹著急,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見紀律在課堂中的重要性,再好的教學設計離開了紀律這一保障,教學將無法進行下去,更別提什麼教學質量了。紀律是效率的保證,但同時教師態度又不能過於嚴厲,過度苛責會使學生戰戰兢兢、反應遲鈍,喪失學習的主動性,缺乏創新精神,這同樣也是不利於學生發展的。因此,我們在給學生一定自由馳騁空間的同時又要注意不能放任自流,必須要有一定的紀律約束,這是保證課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礎。當碰到令老師頭疼的「淘氣鬼」,不妨適當地進行一下「冷處理」,給學生一個嚴肅、信任的眼神,相信學生會明白這眼神中所包含的意思,自覺收斂自己的行為。比如低年級學生上課舉手發言,經常出現踮著腳尖小手舉得老高,嘴裡直嚷「我來我來」,一幅爭先恐後的場面,這時教師只要作一個標準的舉手發言姿勢,聰明的小學生會馬上明白並做好發言姿勢,一個簡單的手勢就能有效地維持好課堂教學秩序,成功地組織教學。可往往會有老師板著臉,高聲怒斥,其實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好,無形中學生和你產生了距離。 三、把握好重難點,突出學習的體驗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智慧在於教師保護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經常激發他體驗學習快樂的願望。」而體驗是培養興趣的基礎,因為良好的情感體驗總會伴隨著興趣的生成。而興趣、好奇心才是學生學習的內在要求,是促進學生獲得發展的真正動力。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設計了多種歌唱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歌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在熟悉曲調之後,教師讓學生一遍一遍地演唱,但每次演唱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位學生參與音樂活動,運用歌聲、表演等方法,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加深他們對歌曲情感的理解,進而准確地抒發情感,表現歌曲的形象。 學生在課堂中反復演唱多次,在反復體驗中,學生不只是依靠歌詞去理解音樂,而是從歌曲的音樂旋律、速度、力度等諸多表情手段去體驗、表現音樂,感受歌曲在內容上、形式上、情感上的美感,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情感。通過粗唱、細唱、精唱,使情感抒發步步深入,讓學生從感性的愉悅層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鳴、審美層面,審美情感的進一步調動、激發,在學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審美體驗。 我們在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過程中重視對每個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以最大的興趣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學海無涯『樂』作舟」,讓音樂課堂成為了學生精神上的家園。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從而使他們真心地喜歡上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