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年級數學怎樣滾得遠結論
不同的圓柱體,同樣角度的坡面條件,重量重的、體積大的滾動的距離相對最遠。
實驗材料准備:
1、三角尺一副,平面木板一塊,書本,捲尺1把,圓柱體(保鮮膜卷、紙筒、圓木棍)。
2、選用不同的圓柱體先試試,重的鐵罐和小的圓柱都不好測量,不是滾得太遠就是偏離方向,最終選用了保鮮膜卷和圓木棒。
實驗步驟:
1、平面木板角度的設置30、45、75度。量角設置也是有點學問的。
2、在30度坡度保鮮膜卷的三次滾動數據:235cm,240cm,255cm。
3、最遠的是45度坡度下的滾動距離,分別是:250cm,253cm,300cm。
4、最大角度的75度,實物角度看上去很「陡峭」了。保鮮膜卷的滾動距離也是最近的,分別是:80cm,75cm,80cm。
5、圓木棒45度坡面滾動距離是410cm、420cm、430cm。
B. 怎樣滾得遠
如果斜面是光滑的,弧行斜面最遠。
因為圓形物體在斜面與路面交接處會有能量損耗,而弧行斜面末段與路面平滑過度,沒有速度方向的急劇改變,理論上無能量損耗,相應的滾得最遠。
C. 怎樣滾得遠
1、我們設定:斜面是光滑得,所以物體沿斜面前進得阻力為零。
2、我們設定:物體垂直降落得角度為90度,而物體水平滾動得角度為0度。
3、重力得作用下,圓形物體和地面之間得角度越大,獲得得加速度越大(設定最大角度得加速度為1G);圓形物體和地面之間得角度越小,獲得的加速度越小(最小角度的加速度為零G)
4、圓形物體和地面之間得角度越大,物體在地面上滾動的阻力越大。圓形物體和地面之間得角度越小,物體在地面上滾動的阻力越小。且因為地面是水平的,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最大角度(90度角)物體作用於地面時候,地面對物體的作用(阻力)為1G。在最小角度作用於地面時,地面對物體的阻力為(0G+不光滑地面的阻力N)。在N大於1G的情況下,本問題成為偽問題。在N大於零且小於1G的情況,本問題進入第五點。
5、因為高度相同,所以意味著圓形物體獲得的重力加速是相同的,所以,在大於零角度的情況下,角度越小,物體獲得的阻力越小,也就是相應的滾的越遠。。。。
6、我回答這個問題不給我加分就是沒天理啊!!!~~~
7、我相信我是第一個提出本問題可能成為偽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