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升初搖號怎麼搖
小升初搖號內容如下:
1、提交申請:家長需要提前大扒正到當地教育局或小學報名點提交入學申請,填寫相關信息和資料。 錄取名額:學校按照各區縣規定的錄取名額與規定的分數線,按照成績排名進行錄取。
2、搖號選校:如果申請人數超過了規定的錄取名額,則需要進行搖號選校。搖號選校的方式可能會因地區而有差異,但一般會在現場搖出一個中簽號碼,按照該號碼的順序依次選擇入讀學校。
(1)電腦派位怎樣搖到自己的可能性大擴展閱讀
小學升初中招生的相關要求規定:小學升初中電腦派位和隨機錄取,在盡可能滿足學生報考志願的前提下,由計算機根據隨機函數的原理進行電腦派位和隨機錄取。由計算機給予每位學生一個12位數的隨機號碼,這個號碼與學生的信息錄入先後無關,它既不可預知,也不能人為操控。
凡參加公辦學校電腦派位或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含統籌安排入學)並在錄取學校連續就讀三年的學生享有中考分招資格。
② 小升初擇校方式之電腦派位
什麼是電腦派位?
電腦派位是擇校就近入學的操作方式,在片區內的小學都可以參加片區里中學的電腦派位,隨機就近入學。電腦派位生指經由電腦按一定條件挑選出的學生,這些學生按各自所屬條件被規劃在不同的學校中。電腦派位是目前符合中國免試就近入學大政策下的者源神一種做法。
一般來說,電腦派位是升學擇校的最後一個方式,參加大派位的學生都是 擇校 失敗或者沒有進行擇校的學生,目的就是保證每個孩子都能上學。由於學校教學質量存在差距,大部分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好學校,所以相對被動接受派位,家長們更願意主動出擊。
電腦派位產生原因
電腦派位最早起源於1991年,由原廣州市招生辦副主任陳流光設計,初衷是為了解決學生入學的公平錄取問題。北京在1998年引入電腦派位。為體現電腦派位工作的公開、公正、公平,一般會邀請公證員對電腦派位使用的電腦等設備進行檢查,對整個派位過程現場公證。還邀請校長代表、學生代表及家長代表到場觀摩和監督電腦派位。
電腦派位操作過程
本著就近入學的原則,電腦將符合某一中學要求的區域小學內學首虧生的序號排列後,由學生或家長代表搖出起始號和間隔號,然後由電腦直接派位抽選出進入這一中學的學生。電腦派位具體方法如下:
1.將全部符合條件的報名幼兒的報名表號碼,由小到大依次輸入電腦。
2.由家長代表單擊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起始號,起始號即開始派位的第一個號碼(所以報名號為001,並不等於電腦派位的第一個號碼)。起始號屬於入選的第一個號碼。
3.由家長代表再次單擊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間隔數,即間隔幾個數產生一個入選的號碼。間隔數不屬於入選號。
4.隨後從起始號開始,按間隔數,循環往復一圈一圈數,直到派位總數全部產生為止裂老。例如:要在1——30個號碼中產生7個名額,起始號是21,間隔號是9,第一個入選號是21,第二個入選號是29,第三個入選號是8,第四個入選號是17,第五個入選號是27(因為21已入選,排除),第六個入選號是7(29已入選,排除),第七個入選號是18(因8、17號已入選,排除)。
電腦派位優缺點
電腦派位是小學畢業生最普通的升學途徑,每區每年有上萬名小學畢業生,約2/3是通過「電腦派位」這一高科技手段,隨機決定初中去向的。它的最大優點是不受人為干擾,操作公開,監控嚴密,能有效地防止分配學位中的不正之風。但公平之中也有「不公平」,那就是電腦派位不以學生的成績為依據,有很大的隨機性,有可能會出現成績較好的學生被派到一般的學校的情況,尤其是在非推薦生的普通派位中,省、市一級初中分到每間小學的名額非常有限。
③ 小學升初中電腦派位原理細節是什麼
計算機根據中學的招生計劃數按學生意向順序優先的原則進行派位。派位開始時主持人請一位代表按計算機的一個鍵位,計算機自動隨機給予每位學生一個十位數的「派位號」,「派位號」的給定既與號碼產生的先後無關,又與學生「登記表」信息的輸入先後無關,
也就是說這個「派位號」的產生與搖獎、抓鬮號的產生一樣是完全無規律的,它既不能預知,更不能人為控制。然後計算機自動將「派位號」由小號到大號順序排序。
(3)電腦派位怎樣搖到自己的可能性大擴展閱讀
電腦派位優缺點
派位也就是劃片入學完全由電腦抽簽完成,從形式上看是一種最公平合理的升學方式。
但由於教育質量區域性的巨大差異、學校教育的不均衡性、師資的差異性、高考制度的強力選拔性等因素影響,大派位只有兩三年被較嚴格執行,後來被不下10種的入學方式所打壓,目前在東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強區以大派位方式入學的學生比例大約分別44%、33%、40%。
電腦派位最早起源於1991年,由原廣州市招生辦副主任陳流光設計,初衷是為了解決學生入學的公平錄取問題。北京在1998年引入電腦派位。
實行電腦派位後,由於學校教學質量存在差距,有的家長想辦法把孩子的戶口遷到好學校的所在地區,有的掏大筆擇校費。為了減少花費,家長不惜動員各種社會關系,來幫助孩子進入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