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師上課展示PPT,想讓學生參與互動,怎麼辦
PPT只是輔助教學,最好還是要講的生動有趣,不然學生看完ppt也就干自己的事情了。
參與互動可以直接告訴學生,有討論或者有互動,不過如果只是為了互動而互動可能效果並不好。
最好的還是課程講解的內容。
可以拋磚引玉讓學生參與進來。
② 心理學教你如何用PPT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一)
給教師的純干貨建議,閱讀大約需要5分鍾,其中有很多圖片,一目瞭然。
當過老師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剛上課時的時候同學們都抬頭聽講,眼睛看著老師,可過了一會兒,學生接二連三的都低下了頭,看到這樣的情形,老師生氣的同時難免會反思自己是不是課講的不好,抓不住學生。其實有的時候,原因很可能出在了PPT的製作上。下面從心理學的角度給老師們支幾招,能夠使得做出來的PPT成為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磁鐵」。
一、頁數=? 時長和內容決定
如果一節課播放的PPT過多,包含的信息量過大,學生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消化這些信息,著會極大地消耗掉學生本來就有限的注意力。因此,我們要根據一節課(通常是45分鍾)這個既定時長來確定PPT的頁數與信息量。
那如何確定文字與圖片的預留時間呢?文字的預留時間大約等於以慢速朗讀文字後再根據文字多少增加3~15秒的時間。圖片的預留時間大約等於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時間再增加幾秒。製作PPT時可以根據這些時間確定一節課的文字量與圖片張數。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學生過度閱讀與理解造成的疲勞,保證其注意力的質量。
之前為了准備一節公開課,在搜集資料時看到有一份PPT頁數多達70頁,而且其中有大量的文字,製作教師也一定是想著多給學生一些相關的有用信息,但學生在45分鍾內實在是無法全部吸收這些信息。若不是要用到大量的圖片,一般一課時的PPT頁數不要超過二十,十多頁是比較合適的。當然,不同學科有各自的特點,可以作出相應的調整。
二、背景選什麼?年齡段說了算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色彩、圖案與布局偏好,根據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選擇更好的PPT背景與插圖等。小學生通常更喜歡豐富而鮮艷而色彩,而初中生偏愛素雅且簡潔的背景,高中生和大學生更是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審美,有設計感的PPT一定會使他們眼前一亮。根據學生的審美特點去製作PPT,學生會有被尊重與理解的感覺,就像一聲親切的問候,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他們也更願意接受PPT所傳達的內容。下面四幅PPT背景就契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審美偏好。
三、插圖與配圖,你用對了嗎?
與文字相比,圖片可以使信息的傳遞更加直接與迅速,且更加地潛移默化。近年來,關於圖形思考與表達的書籍層出不窮,這也傳遞著一個信號:人們越來越看重並且思考圖形在交流與信息傳遞中的作用。恰當的配圖能使學生對信息一目瞭然,而錯誤的配圖也會事倍功半,影響講課效果。那該如何正確地使用配圖呢?下面給大家幾條小建議。
1、能用圖解決的就不要用文字
圖片的直接高效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信息傳達給學生,因此在可以用圖形或圖片時可將其作為首選。如在標注英文單詞的中文時,可以用圖片代替文字。
圖片不僅能使學生快速接地受信息,而且節省了二次轉化(在大腦中將文字轉成圖片)的時間,與此同時,大量證據顯示圖像更利於學生的記憶,可謂一舉三得。
2、圖片隱藏的心理暗示
不同的圖片給人的心理感受是千差萬別的,在選取圖片時一定要注意細節。如同樣是思考的圖片,右邊的圖片看上去有些絞盡腦汁甚至焦躁痛苦的感覺,學生在無意識中可能會受其影響,而左邊的圖片看上去更加自信沉著,也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樂觀地思考。
3、卡通圖還是實物圖?這是個好問題
矢量圖側重線條輪廓,傳達的信息簡單明了。而實物圖側重細節,傳達的信息層次豐富。在選擇圖片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如下面兩幅圖傳達的都是拖地的信息,在使用時有何不同呢?
4、動圖,用還是不用?
動圖因其能更好地展現變化過程而被廣泛使用,比如數學中展現立體圖形的平面展開圖,物理中物體運動的軌跡等等。也有一些教師在製作PPT時習慣性地插入動圖作為點綴,本意可能是為了使得畫面生動形象,但這樣一來,有可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動圖上,從而影響了重要信息的傳達。
四、給你一把利器——邏輯關系圖標
如果文段或圖片之間存在明顯的因果、總分、推論、對比等關系,用一些簡單的圖標幫助學生快速地釐清各個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夠減輕學生的思考壓力(刻意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情況除外),保存學生的注意力以便「長期作戰」。
五、為什麼有的PPT內容讀起來很累?
文字的大小與排版是影響閱讀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文字過小過密,學生在閱讀時會消耗很多精力,可能會導致後續活動注意力的缺失。在文字數量固定的情況下,可以採取分頁,分段,分行等形式分散這些信息,避免有些學生看到大量文字後出現的抵觸心理。在排版時要綜合考慮所選字型大小、字體、行距與所用頁數,一般來說,28號以下的字偏小,讀起來較為吃力;行距可以選擇固定值22磅或者根據字的大小選擇單倍或1.5倍行距;有密切關聯的文段不要切分過多,一般不要超過5頁,否則容易導致信息之間關聯的減弱。
③ 教師如何通過使用PPT課件,來引發學生的參與感
其實老師要是在上課講的比較幽默的話,他不管採用哪種PPT,他都是會有一種很好的效果的,我高中的時候我的化學老師他就是這樣,他總能把化學里邊的一類東西與一些實際結合起來,然後我們當時都聽得津津有味,這樣他不論PPT講的是什麼等等,很快的把我們吸引進去。
綜上,這就是我認為PPT對老師的影響。其實真的PPT對於一個老師來說並不是至關重要的,只是在老師的授課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一個好老師還是應該把精力用在講課內容上面。
④ 101教育ppt上怎麼製作分一分的互動游戲ppt
1、首先需要登錄教育PPT賬號,點擊未登錄進行登錄,如果沒有賬號就點擊立即注冊登錄,不想注冊就直接使用微信、QQ或耕哨微博等工具登錄。點擊班級管理——慶鋒我創建的班級——點擊打開自己創建的班級,如果沒有創建,就點擊創建班級,——創建班級(之前寫過這內容,可以搜索一下)。
2、其次下載批量添加學生模板:點擊打開班級後,點擊所有學生——添加學生——點擊:批量添加模板——選擇保存路徑後,點擊保存,就激菊鬼下橡差衡載了批量添加學生電子表格模板。打開批量添加模板-——點擊啟用編輯——然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姓名那裡輸入小組名稱而不是學生的姓名,其它的按要求隨便填寫。添加分組的表格:再次回到批量添加的頁面——點擊添加文件——把剛剛編輯好的分組表格選中——點擊打開——點擊添加。
3、最後,在所有學生那裡就出現分組的名稱了。使用教育PPT播放幻燈片——點擊互動工具——隨機組隊——剛才設置的四小組,所以也設置四組,每組一人——開始分組。然後就可以使用隨機點帽劣名來抽取小組和團隊競賽活動了。這就是以小組方式來進行。如梁做果既想添加所有學生,又想分組,就再新建一個班
⑤ 釘釘在線課堂怎麼用ppt上課
用釘釘在線課堂使用課件的方法,其實就是共享屏幕。1、由於釘釘軟體存在電腦端與手機端,想播放課件的做法都不同,那根據兩個不同的方式。
2、電腦端:可以使用群直播功能,先把需要學生拉到一個群內,發起群直播,可以選擇共享攝像頭,也可以選擇共享電腦屏幕。非常方便的。
3、手機端;手機端和IPAD不支持在開播前選擇直播模式,不能分享屏幕,若需要進行在線培訓、操作演示等用到屏幕共享的功能;可以在電腦端群里發起群直播,選擇屏幕分享模式。
4、用釘釘去順利地開一場直播。
5、組建班級群,提前發布通知第一步當然是下載釘釘,組建班級,將老師同學家長都邀請到群中。這里操作比較簡單,就不過多廢話了。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直播前一定要檢查好自己的設備,保證攝像頭麥克風可以正常工作。接著就是提前發個通知,讓學生們准時參加上課。
6、進行課程直播和教學互動:(1)老師選擇自己任教的班級,發起直播。如果有其他班級也要一起上課,可以通過多群聯播的方式一起加入。(2)發起直播後,編輯自己的直播主題,選擇屏幕分享模式,打開保存直播和連麥的開關。(3)打開准備好的課件,並且選擇是否露臉,當然,這個全看個人喜好。(4)根據需要調整聲音大小。(5)用另一個設備打開互動黑板,不但可以看到在線的學生人數,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信息的互動。例如對學生們進行課堂提問或是詢問大家對知識內容的掌握程度。(6)在釘釘中,有一個連麥功能特別重要。學生點擊連麥申請,就相當於線下的舉手發言。老師可以在連麥列表中選擇同學進行發言,並且全體成員都可以收到那位同學的聲音和視頻圖像。這樣一來,極大的增加了學生在直播課堂的參與感,提高了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性。
7、了解直播情況,安排相應的工作老師在直播結束以後,可以在系統中直接看到自己的直播時長和觀看人數,評估直播效果,並對自己下一次的教學工作提供借鑒,對於沒有認真觀看直播的學生重點關注和提醒。同時還可以通過小工具發布作業,保證學生課後復習的工作。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寒假小孩沒作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