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後腳底疼痛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羊蔥怎樣吃好吃 2024-12-22 20:51:28
怎樣在網上買到真假金子 2024-12-22 20:18:02

後腳底疼痛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1-16 09:50:18

㈠ 右腳後跟足底疼是怎麼回事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
另外,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採用一種鑽孔減壓的辦法,但是有些並不是骨內壓增高,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特別是有些女性,或者產後,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容易出現腳後跟疼痛,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

㈡ 腳底痛是怎麼回事

有的時候,明明沒走什麼路,還是感覺到腳底板疼,早起下地時,腳底板疼痛會更明顯,真是讓人飽受折磨,雖說走時間長,就會有緩解,但還是能明顯感覺到腳底板疼。

醫生建議的治療方法

1.物理治療

休息並以物理治療來改善足跟的疼痛,包括超短波、電療等。久站或運動後引起的足跟疼痛,可在足跟部冰敷10分鍾~15分鍾。如無明顯改善,可考慮局部封閉治療。

2.足弓支撐

使用帶有足弓支撐的鞋墊可均勻分散患者足底壓力,可在下肢負重時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進而減少反復牽拉對足底筋膜的傷害。

3.伸展運動

(1)靠著牆壁把上臂向前張開到肩膀的高度,用手掌壓著牆,當彎屈一側膝蓋往牆壁推時,保持另一膝蓋伸直;而在彎屈膝蓋慢慢地向前靠時,嘗試保持後跟平貼在地上,在感覺到跟腱和腳弓有拉張時,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後放鬆、直立。

(2)向前靠在固定物體上,慢慢蹲下,保持兩後跟貼在地上。當你感覺跟腱和腳弓將要上升離開地面且肌肉充分拉張時,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後直立。可反復練習。

(3)在樓梯的最底階用前腳平衡站著,慢慢降低後跟,直到你開始感到小腿肌肉拉張,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後站起來,並且重復動作。

㈢ 腳底疼痛是什麼情況

很多老年人都會有出現過腳痛的症狀,甚至一些年輕人也會有,腳痛時走路不方便,是件痛苦的事情。腳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我們常見的外傷、骨刺外,還可能是一些不常見的管踝綜合征、血管供血不足、滑囊炎等引起,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有什麼緩解辦法呢?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對您有所幫助。

腳底疼痛的常見原因

一、足部炎症。造成腳底疼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足部炎症。絕大多數腳痛是由足部炎症引起,如跖腱膜炎、跟腱周圍炎、足跟關節炎、跟部滑囊炎等。其中足底筋膜炎是常見的腳痛原因,尤其是高足弓與扁平足者,更是誘發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原因。

㈣ 腳底板疼痛是怎麼回事

足部疼痛的原因是什麼?
1,很多原因可導致足底疼痛,長時間站立或行走,長期疲勞和腳底疲勞。
2,走路姿勢不正確,經常穿硬底鞋或高跟鞋等,導致腳部負擔過重。
3,骨刺,是由於肌肉和韌帶附著在骨骼底部的力量不平衡,使骨膜是由骨科疾病的牽引引起的,現代醫學稱為「跟骨骨膜炎」。
4,神經受壓迫,神經進入掌管,由於受到壓迫,就會產生症狀。導管變窄並導致神經受壓的原因通常與創傷,骨關節炎,內分泌失調等有關。
5,鞋子因素,經常穿著尖頭鞋,腳和肱骨頭被外力擠壓或刺激,並且間質性神經炎或神經瘤的發生,是前腳掌地板疼痛的最常見原因。
6,損傷,足骨間肌無力,肱骨頭橫韌帶,長期過度拉伸造成的慢性損傷,也可引起足部疼痛。
7、畸形,足骨畸形,脛骨向內側歪斜,無法有效載入體重,然後由第二和第三跖骨取代,從而損傷肱骨頭的橫韌帶,這也可以導致前腳掌疼痛。

㈤ 腳底後跟痛是什麼原因

腳後跟疼由於是以症狀為主的,所以說還是比較模糊的一個概念。如果您想知道腳後跟疼是什麼引起的,首先要分清楚腳後跟的下方疼痛還是後方疼痛。腳跟的下方疼痛是最常見的,一般都是由於足跟的骨刺、足底筋膜的炎症這兩個疾病主要引起的。如果是腳後跟正中的疼痛,到醫院檢查以後,有比較長的骨贅增生,多數由於骨贅的刺激引起的。如果要是在腳後跟的內側方這個位置為主疼痛,主要是由於足底的跖筋膜炎引起的,這個位置會腫,有的時候有的人剛一走路會,剛起來走路的時候會很疼,走一走會減輕,主要是足底的跖筋膜炎。如果是另外一種類型的腳後跟後方疼痛,這種情況主要是由幾種疾病,比方說跟腱周圍炎,跟腱前方的滑囊炎,還有跟腱腱體本身的一些損傷等等這些引起的。診斷的時候,最好也是要根據病史,或者是有影像學檢查,如果您反復的跟腱周圍疼痛,建議做一個核磁,看看跟腱腱體本身或者跟腱前膜滑囊是否有炎症等病變,來確定這個疾病到底是哪一種類型,然後如何治療。腳後跟疼痛主要就是這兩個方面。

㈥ 什麼情況下腳底會疼痛

典型的足底筋膜炎。特點就是早上起床時或運動休息後出現足底的疼痛,行走後會緩解,但休息後又會出現,症狀會反復。
原因是因為天氣寒冷、生活活動的改變、或勞累造成的。
處理方法:
一:泡熱水每天兩次每次二十分鍾。
二:減少活動量,避免負重運動如爬山,蹲跳的等運動。進行無負重運動,例如騎自行車,游泳更合適一些。
三:鞋內可以墊足弓墊,支撐足弓,緩解筋膜張力,緩解足部壓力。
四:早起時先別下地,現先在床上進行向上扳腳的運動,一隻腳扳5分鍾。
這樣一般都會緩解的,如果想快點,可以口服一點三七片促進血液循環。

㈦ 腳底疼痛是怎麼回事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而腳抽筋卻是一般人最常有的經驗。
有研究報告指出45歲以上的人每七人就有一人曾經有腳抽筋的經驗。而65歲以上老年人,有高達一半的人有過腳抽筋的不舒服經驗。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多。多數的腳抽筋發生於晚上,而患有周邊血管病變及關節炎患者,較易有腳抽筋現象。百分之七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當中曾經有腳抽筋的現象,其中以16到18歲這個年齡層最容易發生。
造成腳抽筋的主要原因有:

1.局部循環不良,周邊血管病變或腳部靜脈曲張。
2.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3.情緒過度緊張。
4.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
5.某些慢性疾病、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
6.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神經根病變或周邊神經病變。
7.某些降血壓及降血脂等葯物也可能會引起腳抽筋。
8.不知名的原因。

如何減少腳抽筋的機會:
1.注意鈣質的補充:青春期的階段,鈣質會相對較缺乏,較容易引起抽筋。
2.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
3.睡覺時注意兩小腿的保暖。可以穿上多些衣服使手腳有暖意。
4.足板過度下垂(往足底方向垂)有可能會誘發小腿的抽筋。睡覺時避免讓足板過度下垂。
5.文獻上有報告指出維他命E可減少發作次數,但目前尚未有定論。
小腿正抽筋時,可把痙攣的小腿肌肉拉直、揉搓,並且把往下抽筋的腳板往上扳。並在抽筋過後注意小腿肌肉的保暖。

民俗療法中建議以指頭用力壓人中穴位的方法,亦可嘗試。

腳抽筋痛起來雖然非常痛,痛得人半夜醒來,唯一可以慶幸的是不會有生命危險。

隆冬時節,不少中老年人往往睡到半夜,容易出現腳抽筋的情況。到底什麼原因會導致腳抽筋的發生?抽筋的原因很復雜,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動脈硬化。年齡增大、動脈硬化,血液的供應相應出現障礙,一旦氣候轉變,天氣變冷,這種障礙就會更加突出,於是手腳就會出現抽筋的現象。這就是中老年人半夜腳抽筋的主要原因。

二.血脂高。因為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血液的流動減慢,這樣就更容易出現半夜腳抽筋。

三.缺鈣。缺鈣也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比較多見。一旦身體缺鈣,不但中老年人,即使是年青人也會抽筋;不僅晚上,白天也容易出現抽筋的現象。

四.心臟病。尤其心功能不全的人會使手腳抽筋加重。因為全身的肌肉營養要依靠心臟搏出血液供應,心臟功能不全,血液的供應當然會比較差一些

㈧ 運動後足底疼痛,是怎麼回事

朋友你好!運動時,足底筋膜被反復拉伸變長,而睡了一覺後,放鬆的足底筋膜處於縮短狀態。腳踩地,產生拉伸,從而引發疼痛。 發生上述症狀後,跑步者應先休息兩天緩解症狀,降低跑步鍛煉強度,循序漸進的加強鍛煉。
可以用包好的冰塊冷敷腳底緩解疼痛,加快恢復速度。

如修養一周後症狀仍未減輕,可考慮就醫治療。 :
跑步者,尤其是初跑者應切記「過猶不及」的道理,跑步是天長地久的鍛煉方式,不應急於為了超越自己,為了達到減肥目的而不顧身體狀況強行加大跑量,加快跑速。 偷懶不做拉伸十分不可取,須知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跑前跑後的熱身拉伸,是我們跑得更遠,跑得更快的有效保障。

㈨ 腳底疼痛是什麼原因

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臨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竇軟組織勞損;(8)跟骨結核、腫瘤等。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
另外,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採用一種鑽孔減壓的辦法,但是有些並不是骨內壓增高,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特別是有些女性,或者產後,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容易出現腳後跟疼痛,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