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創業型公司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一、 團隊因素
團隊因素是內因,是架起一個公司的基礎,「人」的能量就是一切。
(1) 配置不合理
創業和打工很明顯的一個區別就在於人員配備和其技能要求不同。打工只需要專人專項技能,但是創業則要熟稔技術、產品、營銷、市場等方方面面,這對於團隊的配置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有些以先進科技產品為主打的創業團隊,幾乎所有的成員都是清一色的技術背景出身;但是因為團隊成分過於單一,僅僅擁有技術優勢,但是對市場缺乏有效的了解,營銷方面也是短板,必然無法長遠發展。
此外,在團隊配置「全面」的情況下,還需要關注團隊的構造和項目本身是否合理,即「契合」的問題。這個需要結合具體項目進行分析,並且是一項「含金量」更高的要求。
拿互助保險領域為例。很多人看見「保險」兩個字,就理所應當的想到需要在團隊中大量配置有過保險行業從業經歷的人,實則不然。因為互助保險比較關鍵的一點是,如果獲取10萬人,並一直存在10萬人,這對流量(拉新)和社區運營(粘性、復投)要求很大,所以邏輯不同的保險從業者基本沒有多少用武之地,反而是流量和社區運營大牛對項目的價值更高。由此可見,團隊的配置是考驗CEO對行業認知的重要方式,自然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創業項目的初創命途。
配置不科學,即使再好的項目也很難推出去。
(2) 經驗不足
在95後、00後創業聲量上漲的當下,很多創業團隊由於各種因素,導致團隊整體的年齡構成都很年輕,這也一定程度意味著他們在行業當中的經驗很少。其中大部分因為在領域中「浸淫」的還不夠,不僅對行業的發展歷程、生命周期一知半解;甚至沒有足夠的積累,不知道最新的行業動態和發展的程度。技能上沒有得到全面、系統、深刻的磨練,自然也就無法輸出有價值的行業觀點。
曾經聊過一個電競的項目,公司CEO既無創業經歷,也沒賽事經驗,有的也是業內一家大公司短短兩年的背書。整個團隊都是90後,而且平均只有兩三年的相關經歷,資質的確過於「普通」。直接的導致的後果無疑是切入點薄,策略不夠差異化,也沒有能力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加之行業本身的燒錢屬性,導致項目很快被市場淘汰。
後來創始人選擇回到行業內繼續磨練,反而開拓了眼界,對行業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比起需要點「天分」的洞察力,有時候穩扎穩打的積累反而更為基礎和迫切。
(3) 執行力差
這也是大部分普通的創業項目的「葬身之地」,概括出來無疑是「眼高手低」。
有時候CEO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戰略上的優秀依然不能彌補戰術上的懶惰。
有時候是核心的東西沒有做好。比如,產品驅動型的項目偏偏產品做得很爛,不能讓自己的理念和創意。曾經接觸過一個做英語單詞APP的創業者,產品本身跟領域內的玩家沒有差別,也沒有更強大的功能,可以將效率提升至一個實質性的程度以顛覆行業;而且bug很多,其中竟然還有無法過到下一關這種明顯的問題,結局也必然是不能出頭。
有時候原因在於產品開發的速度慢。比如,在市場行情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必然有眾多玩家都會在領域內進行布局和開發。此時,誰動作夠快夠大,攻城略地的效率越高,就越有可能能迅速佔有市場,淘汰對手,這其中,無非就是比誰更「麻利」。執行力強的團隊會有一套科學高效的時間表,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開發並上線推廣,而一旦你的動作慢了一步,就頃刻之間失去了市場先機。
(4) 團隊迭代與公司發展不匹配。
團隊迭代的前提是要理性判斷公司的發展程度,其中分為2個方面。
一方面,是跟不上公司的發展的情況。當公司的規模在迅速擴張,而招人的速度卻明顯遲緩、或者是找不到能力更強大的合適的人才,以至於跟不上公司的成長能力,都將導致公司不能繼續發展,或者因為內部隱患迅速陷入危機。而在此過程中,團隊的由小變大,也相應的涉及到管理方式的變化和管理能力的考驗。
另一方面則恰好相反,是快速盲目的擴張團隊。攤子太大,但是公司的基礎還沒有打好,或者是以為迷信權威大牛,沒有根據實際情況考慮發展思路和業務操作上的磨合程度;這時候付出高額的人力支出成本,則會產生巨額內耗,最終拖垮公司。
二、 商業模式
這是從項目本身的方向和模式出發,涉及對行業市場、投資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客觀認識,主要有以下問題。
(1) 競爭激烈,方向紅海
有些項目所在的領域已經有巨頭坐鎮。比如熟人社交領域的微信,如果繼續在熟人領域當中挖掘,無異於以卵擊石。再或者,領域內已經有眾多模式相似的玩家,即使模式還須經歷市場的驗證,對於新晉玩家,可分的羹也少之又少。還有一種情況是,領域已經變成後期玩家的戰場,比如,整車製造更加適合實力雄厚的後期項目,對於資源相對單薄的初創公司而言,不建議入局。
總之,行業內競爭激烈且至少一段時間內的資本布局基本結束,除非有更「性感」的入口和更「高能」的玩法,基本就沒有太多發展餘地。
(2) 偽需求
選擇的創業方向和模式,一般都應該源自於現實社會中的某些需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服務和滿足的情況;但是很多人創業,選擇的方向乍一看好像是有需求的,往深處追究卻有可能是偽需求,或者滿足需求的模式從一個商業模型上來看是一個不成立的商業模式,怎麼算都賺不到錢,自然不會有好的結果,例如這兩年死掉的大批 O2O 公司。
(3) 和大公司撞方向
這個原因和巨頭占據的紅海方向略有相似。
比如,有的創業公司想要做支付行業,即使支付行業仍有很大的市場規模存在,但是因為阿里有做支付的傳統,「底子」比較好,結局則很有可能是阿里憑借雄厚的資源對初創公司形成碾壓之勢。
三、 資金因素
資金看起來或許是其中最「不主觀」的因素,但是有時候恰恰是決定性的,這就是傳說中的「資本的力量」(實際上這並不是傳說。)
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沒有資金啟動
(2) 資金和發展節奏不對
這是指受到其他公司的融資節奏影響。
比如,在打車軟體方興未艾之時,滴滴快的迅速雄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資本的催化。而有些初創公司或許沒有犯任何錯誤,卻只是因為其他項目拿了很多資本,而得以迅速的占據市場。
(3) 盲目拉高估值,導致的融資失敗
(4) 創始人因為沒有融資經驗和融資能力,錯過了融資和融資成功的最佳時間點。
Ⅱ 企業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1.沒有市場需求
高達42%的失敗企業信中承認,缺乏市場需求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企業的滅亡。
2.缺乏現金
有近三成(29%)失敗企業報告中提到了現金短缺。哪怕業務在賬面上是盈利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付給員工或供應商,也可以破產。
3.團隊不行
23%的創業公司把團隊問題歸為失敗的一個因素。團隊是公司願景成為現實的關鍵動力,碰上沒有經驗、沒有激情或者解決問題能力的員工團隊,公司只能衰亡。
4. 競爭太激烈
19%的公司提到了失敗源於競爭太厲害了。例如,在美國的在線理財平台Wesabe倒閉後,其創始人就透露是該公司根本無法與對手Mint競爭。
5.價格和成本問題
盈利的公式很簡單,就關乎成本和定價。如果把價格定得太高了就會缺乏競爭力,但如果把價格定得太低,又或是成本太高,也難以盈利,就像那18%的公司一樣。
6.核心產品太爛
大約有17%的公司坦言他們的產品不足以讓公司成功。而沒有強大產品的公司,也幾乎不可能成長。
7. 缺乏商業模式
同樣,有17%的初創公司承認他們沒有商業模式來推動自己的努力,他們帶著一種產品或想法進入市場,卻沒有任何基礎設施來支撐它。這個數據還是讓人驚訝的。
8. 營銷太差
約有14%的公司歸罪於此。「爛營銷」涉及幾種情況,包括花在營銷上的錢太多,營銷效果不佳,或是一場糟糕的營銷活動破壞了公司聲譽。
9.忽視客戶
有14%的失敗者列出了此原因,例如eCrowds公司就承認忽略或不重視客戶反饋,因此產品不加改進,從而導致失敗結局。
10. 時機不對
有的想法點子確實不錯,可惜就是來得太早了,市場可能還沒准備好。有些就是等市場都飽和了才進入,又太晚了。倒於時機的公司佔比約13%。
11. 失去焦點 (13%)
從長遠來看,聲勢浩大的開端和充滿激情的領導者並不意味著可持續發展。在一個開發周期中,一旦半道上失去焦點重心,團隊就可能崩潰。
Ⅲ 企業倒閉的原因有哪些
失敗企業的十四種死因
文章主題標簽: 企業失敗 原因
卓質管理咨詢公司在長期觀察和研究導致企業失敗或者死亡的案例後,得出導致企業失敗和死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十四種原因:
一、利益分配不當類死因
1、不能合理調度和利用資金,導致資金鏈斷裂,導致企業缺乏生發的力量,最終失血而死;
2、不尊重當地社會法則,為社會所不容,所謂天理不容,死有餘辜;
3、企業收割利益時,不信守承諾,不能與顧客、合作夥伴、員工共享利益、共擔風險,最終「失道寡助、眾叛親離」而孤獨致死;
4、企業收割利益後,不知「冬藏」,而是急於分割利益,最終導致企業缺乏再生長和持續發展的力量,最終力量枯竭致死。
二、運營管理類死因
1、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質量、成本、速度和服務沒有競爭優勢,缺乏顧客的認可與支持,企業運營缺乏蘊化、生長的土壤,最終枯竭而死;
2、企業缺乏內部運營法則系統,毫無執行力,最終就應著了「無禮則危」;
3、團隊成員無共同目標和共同價值觀,同床異夢、人心渙散,缺乏一個組織所必需具備的統一行動、相互協作等特徵,散兵游勇能活幾時;
4、企業內部責任、風險、利益分配和擔當機制不透明或得不到團隊成員認可,「義」之不在,散夥只是早晚的事情;
5、學習力不足,不能及時將過去的經驗、教訓等轉化為組織的知識和能力,並成為指導組織再次行動的「智慧」;不能快速適應組織外部、內部的各種變化。學習力不足,即使盛極一時,被淘汰也是必然結局。
三、做事方法不當類死因
1、做事之前目標定位和做事道德准則不清晰或不堅定;
2、做事之前准備不足,三拍幹部搞決策;
註:三拍幹部是指拍腦袋出主意、拍胸脯搞決策、拍屁股走人,決策之前不做充分的調研、分析和論證,靠感覺、膽量決定行動計劃,事情失敗後想法推卸和逃避責任。
3、沒有執行力,遇到困難就否定決策和方案;
4、缺乏事中及時的評估、反饋和調整,要不一條路走到黑,要不就是做事淺嘗輒止,不得善終
5、一味為做事而做事,不總結、不提升,活到老做到老,最終只有經歷沒有經驗,重復錯誤總是犯,同樣機會總是抓不住。(未經山東濟南卓質管理咨詢公司許可,不得轉摘或引用)
Ⅳ 創業公司常見的失敗原因有哪些
一般來說,從創業初期的資金分配與調度、人才招募、營銷策略、管理技巧,以及繼之而來的市場潮流變化、競爭、應對策略……等都會導致企業公司失敗。
以下便是最常見的失敗原因:
1、資金短絀。創業者低估了財務上的需要,財務預算有缺失,同時在營運或生產上也無法有效運用資金,因此難以創造盈餘。許多人在創業之初並沒有考慮到流動資金的重要性,所以在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的前提下就貿然創業。
如果創業者在創業時沒有充足的流動資金以維持半年以上的運作,最好不要輕易去創業。
4、管理不當。創業者管理經驗不足,朝令夕改,常常在錯誤中學習,但卻耗費了公司的許多資源,無法建立一套合理、具彈性與有效率的制度。
以上差不多是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最容易創業失敗的因素。
Ⅳ 企業新產品開發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把分追加一些吧
1、產品定價過高;
2、廣告不到位;
3、市場消費培育不夠,產品太超前;
4、競爭產品打壓;
5、渠道模式不利
6、人員開發不力
採納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