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氣壓是怎麼形成的原因
擴展閱讀

氣壓是怎麼形成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1-20 17:41:42

❶ 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由於地球對空氣的吸引作用,空氣壓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體來支持它,這些支持著大氣的物體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大氣壓力,就是大氣壓強;第二,可以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分子運動論的知識將來初三會學到).因為氣體是由大量的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組成,而這些分子必然要對浸在空氣中的物體不斷地發生碰撞.每次碰撞,氣體分子都要給予物體表面一個沖擊力,大量空氣分子持續碰撞的結果就體現為大氣對物體表面的壓力,從而形成大氣壓.若單位體積中含有的分子數越多,則相同時間內空氣分子對物體表面單位面積上碰撞的次數越多,因而產生的壓強也就越大.

❷ 低氣壓和高氣壓是怎麼形成的。

高氣壓由冷氣流下降形成,低氣壓由暖氣流上升形成,副高壓是暖氣流在南北緯中緯帶被迫下降形成的,他們隻影響天氣狀況和天氣系統。

一般低氣壓的形成都是由於地勢和熱力差異形成的。一般的低氣壓成為氣旋,達到12級標準的成為台風(颶風),一般台風多發生在西北太平洋,也有發生在澳大利亞東部以及西印度群島。

高氣壓空氣自中心向外圍流散(輻散),因受地球轉動的影響,在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流動。高氣壓也被稱為反氣旋,但前者是按氣壓場命名,後者則按氣流場命名(與旋渦方向相反)。

在高壓區內無鋒面存在,因氣流輻散,高空空氣下沉補充,下沉過程中氣溫升高,相對濕度降低,形成少雲、雨和大風天氣。

(2)氣壓是怎麼形成的原因擴展閱讀:

最常見的是冷高壓,它是因為地表散熱、冷卻所造成。地表降溫後,近地面的空氣溫度也跟著降低,而冷空氣缺乏熱能,所以很難上升,是一個較重、密度較大的空氣,而周圍的空氣較為溫暖,空氣較輕,所以氣流就變成從冷空氣吹向周圍的方向,形成冷高壓中心。如南極與西伯利亞的高氣壓。

而副熱帶高氣壓是由於位在赤道的強烈上升氣流形成高空高壓,向南、北氣壓較低的方向流動;因為地轉偏向力作用,這些從赤道上空來的氣流漸漸轉向為由西向東,不再沿經線方向運動,在南北緯30度附近堆積下沉,形成高氣壓,它是較熱的。

高氣壓中心地區不利於雲雨的形成,常常是晴天。如果某地區的氣壓低,周圍地區的空氣就在水平方向上向該地區流入,結果使該地區的空氣上升,上升的空氣因所受的壓強減小而膨脹,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汽凝結。

所以,低氣壓中心地區常常是陰雨天。由於氣壓跟天氣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各氣象哨所每天都按統一規定的時刻觀測當地的大氣壓,報告給氣象中心,作為天氣預報的依據之一。

❸ 大氣壓產生原因

空氣受重力的作用,空氣有流動性,因此向各方向都有壓力,產生大氣壓。

❹ 大氣壓強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大氣受到重力,產生壓力,因而形成壓強

❺ 氣壓是怎麼形成的

氣壓(atmospheric
pressure)
在任何錶面的單位面積上空氣分子運動所產生的壓力。通常用所測高度以上單位截面積的垂直大氣柱的重量表示。
氣壓的大小與海拔高度、大氣溫度
、大氣密度等有關,一般隨高度升高按指數律遞減。氣壓有日變化和年變化。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氣壓高。一天中,氣壓有一個最高值、一個最低值,分別出現在9~10時和15~16時,還有一個次高值和一個次低值,分別出現在21~22時和3~4時。氣壓日變化幅度較小,一般為0.1~0.4千帕,並隨緯度增高而減小。氣壓變化與風、天氣的好壞等關系密切,因而是重要氣象因子。通常所用的氣壓單位有帕(Pa)、毫米水銀柱高(mm·Hg)、毫巴(mb)。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00帕=1毫巴≈3/4毫米水銀柱高。氣象觀測中常用的測量氣壓的儀器有水銀氣壓表、空盒氣壓表、氣壓計。101.325千帕的氣壓(760毫米貢柱),稱為標准大氣壓,它相當於在重力加速度為9.80665米/秒2,溫度為0℃時760毫米垂直水銀柱高的壓力。
相關詞:
氣壓表:測量氣壓的儀器,最常見的有水銀氣壓表和空盒氣壓表兩種。
在三個世紀以前,德國的馬德堡市曾公開做了一個實驗,將兩個直徑為37厘米的空心銅半球合起來,使之密不漏氣,然後用抽氣機把銅球里的空氣抽掉。在每個半球的環上各拴上四匹壯馬同時向相反方向拉,兩個半球無法分開。最後,用了20匹大馬,隨著一聲巨響銅球才一分為二。
這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該實驗說明,空氣不僅是有壓力的,而且這個壓力還很大。一個成年人的身體表面積平均為2平方米,他全身所受的大氣壓力為20萬牛頓。
氣壓即大氣壓強。空氣是有重量的,氣壓是指大氣施加於單位面積上的力。所謂某地的氣壓,就是指該地單位面積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氣層頂的空氣柱的總重量。
氣象上常用百帕做為氣壓的度量單位。具體是這樣規定的:把溫度為0℃、緯度為45度的海平面作為標准情況時的氣壓,稱為1個大氣壓,其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或相當於1013.25百帕。

❻ 氣壓中心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氣壓中心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隨季節移動形成的 。

2,同時,以北半球為例,7月份夏季時,陸地由於吸熱快,近地面空氣上升於是形成低氣壓,將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成塊狀或者條狀,於是形成低氣壓中心,而海洋則相反,由於比熱容比陸地小,吸熱慢,近地面空氣下沉,於是形成高壓。

3,北半球夏季時最常見的低壓中心,有亞歐低壓或者印度低壓,北美低壓。

4,分類

(1)常見的高壓中心。有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

(2)還是以北半球為例,1月份冬季時,陸地散熱快,近地面空氣下沉形成高氣壓,將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成塊狀或者條狀,於是形成高氣壓中心,海洋相反,散熱慢,形成低氣壓。

(3)北半球冬季時,常見的低壓中心,太平洋低壓,冰島低壓。

(4)常見的高壓中心,亞歐高壓也叫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北美高壓。

冬季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是北半球冬季冷空氣的發源地,夏季副熱帶太平洋高氣壓是北半球的暖空氣發源地。

5,氣壓中心

(1)讀一月份海平面等壓線的分布圖,在北緯60°附近,由於亞歐大陸冷卻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副極地低氣壓帶被蒙古、西伯利亞高

壓切斷,使副極地低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冰島低壓和北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壓。

❼ 氣壓是怎麼形成的

地球表面覆蓋有一層厚厚的由空氣組成的大氣層。在大氣層中的物體,都要受到空氣分子撞擊產生的壓力,這個壓力稱為大氣壓力。也可以認為,大氣壓力是大氣層中的物體受大氣層自身重力產生的作用於物體上的壓力。
由於地心引力作用,距地球表面近的地方,地球吸引力大,空氣分子的密集程度高,撞擊到物體表面的頻率高,由此產生的大氣壓力就大。距地球表面遠的地方,地球吸引力小,空氣分子的密集程度低,撞擊到物體表面的頻率也低,由此產生的大氣壓力就小。因此在地球上不同高度的大氣壓力是不同的,位置越高大氣壓力越小。此外,空氣的溫度和濕度對大氣壓力也有影響。
在物理學中,把緯度為45度海平面(即拔海高度為零)上的常年平均大氣壓力規定為1標准大氣壓(atm)。此標准大氣壓為一定值。其值為 1標准大氣壓=760毫米汞柱 =1.033工程大氣壓 =1.0133 X 10的5次方帕=0.10133MPa
大氣壓力的產生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結果,由於地球引力,大氣被「吸」向地球,因而產生了壓力,靠近地面處大氣壓力最大。氣象科學上的氣壓,是指單位面積上所受大氣柱的重量(大氣壓強),也就是大氣柱在單位面積上所施加的壓力。
氣壓的單位有毫米和毫巴兩種:以水銀柱高度來表示氣壓高低的單位,用毫米(mm)。例如氣壓為760毫米,就是表示當時的大氣壓強與760毫米高度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相等。另一種是天氣預報廣播中經常聽見的毫巴(mb)。它是用單位面積上所受大氣柱壓力大小來表示氣壓高低的單位。1毫巴=1000達因/平方厘米(1巴=1000毫巴)。因此,1毫巴就表示在l平方厘米面積上受到l000達因的力。氣壓為760毫米時相當於1013.25毫巴,這個氣壓值稱為一個標准大氣壓。
氣壓是隨大氣高度而變化的。海拔愈高,大氣壓力愈小;兩地的海拔相差愈懸殊,其氣壓差也愈大。
大氣柱的重量還受到密度變化的影響,空氣的密度愈大,也就是單位體積內空氣的質量愈多,其所產生的大氣壓力也愈大。
由於大氣的質量愈近地面愈密集,愈向高空愈稀薄,所以氣壓隨高度的變化值也是愈靠近地面愈大。例如在低層,每上升100米,氣壓便降低約10毫巴;在5~6公里的高空,每上升100米,氣壓降低約7毫巴;而到9~10公里的高空,每上升100米,氣壓便只降低約5毫巴了。
氣壓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在通常情況下,每天早晨氣壓上升,到下午氣壓下降;每年冬季氣壓最高,每年夏季氣壓最低。但有時候,如在一次寒潮影響時,氣壓會很快升高,但冷空氣一過氣壓又慢慢降低。

❽ 氣壓是怎麼引起的

氣壓就是在一個既定的區域內,空氣分子在該區域施加的壓力的大小。一般而言,在某個區域空氣分子存在越多,這個區域的氣壓就越大。相應來說,風是氣壓梯度力作用的結果。而氣壓的變化,可以是由很多的因素引起的,有些是風暴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熱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區域上,大氣分子被迫從氣壓相對較高的地帶流向低氣壓地帶引起的。而在一個單獨的高氣壓或低氣壓內形成的風,只能算是溫和的微風。

❾ 大氣壓的產生原因

地球周圍包著一層厚厚的空氣,它主要是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氦、氖、氬等氣體混合組成的,通常把這層空氣的整體稱之為大氣.它上疏下密地分布在地球的周圍,總厚度達1000千米,所有浸在大氣里的物體都要受到大氣作用於它的壓強,就像浸在水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水的壓強一樣.
大氣壓產生的原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
其一:空氣受重力的作用,空氣又有流動性,因此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講得細致一些,由於地球對空氣的吸引作用,空氣壓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體來支持它,這些支持著大氣的物體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大氣壓力,就是大氣壓強;
其二,可以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分子運動論的知識將來初三會學到).因為氣體是由大量的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組成,而這些分子必然要對浸在空氣中的物體不斷地發生碰撞.每次碰撞,空氣分子都要給予物體表面一個沖擊力,大量空氣分子持續碰撞的結果就體現為大氣對物體表面的壓力,從而形成大氣壓.若單位體積中含有的分子數越多,則相同時間內空氣分子對物體表面單位面積上碰撞的次數越多,因而產生的壓強也就越大.
利用分子運動論的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大氣層不均勻分布,能造成大氣壓下高上低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