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尿色發紅是怎麼回事
問題分析:
1、某些葯物及食物等引起起者:如口服利福平後尿色可發紅,患者有明確的用葯史,尿常規檢查無明顯異常。
2、鄰近器官的血液污染所致:如婦女月經期、痔瘡出血,血液可能混入尿中。
意見建議:3、血紅蛋白尿:尿色呈粉紅、鮮紅、暗紅、紅棕色,尿檢可見尿膽原、尿膽紅素增加,無紅細胞,常有明確的溶血史,聯苯胺試驗強陽性。
4、肌紅蛋白尿:尿色呈粉紅、暗紅、紅棕色,常有明確的肌肉損傷史,尿中無紅細胞,聯苯胺試驗陽性。
5、卟啉尿:尿色呈鮮紅或紫紅色,有時尿液排出時顏色正常,但經日光照曬或尿中加入酸性物質後變成鮮紅或紫紅色,尿檢無紅細胞,尿卟啉試驗呈陽性。
『貳』 尿液顏色發紅是怎麼回事
身體缺水尿液會發黃,尿液呈紅色是什麼原因?
人體尿液呈紅色樣的外觀,最常見的原因是血尿,引起血尿的疾病非常的多,常見的有泌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統結石、腫瘤、畸形或者凝血功能障礙、外傷,都會導致尿液發紅的現象出現。
第四、急性尿路感染可以出現尿路黏膜充血、水腫伴有出血,可以出現尿色紅染,多伴有尿頻、尿急、排尿疼痛等尿路刺激症狀。進行尿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數增多、細菌數增多伴有紅細胞數目增多,可以進一步行尿培養檢查來確診。
『叄』 女性小便顏色發紅,是怎麼回事,什麼原因造成的
有可能是血尿。產生血尿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統疾病引起,如腎結核,腎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尿路腫瘤等。建議醫院泌尿科結合尿液常規檢查確診,服用左氧氟沙星和三金片治療,注意多喝水啊。
『肆』 小便顏色發紅是什麼問題,這些問題要重視
可能是上火了,要麼是尿道發炎了
『伍』 小便顏色發紅是怎麼回事這樣是體內什麼問題導致要吃葯嗎
你好,有小便顏色發紅的情況是上火的症狀在飲食上要清淡一點多喝點水多吃新鮮的水果疏菜。
『陸』 尿的顏色發紅是因為什麼導致的
您好! 尿色發紅可以先查個尿常規確定是否是血尿,因為尿色發紅並非都是血尿。出肉眼血尿外,其它原因亦可導致尿液發紅: 1.尿液受鄰近器官血壓的污染,如月經或子宮、陰道、直腸、痔瘡的血液混入尿中。 2.血紅蛋白尿後肌紅蛋白尿,鏡檢均無紅細胞或僅有少量的紅細胞,潛血試驗陽性。前者尿液呈均勻暗紅色或醬油色,不渾濁,無紅色沉澱,後者尿液外觀呈紅棕色。這見於溶血性疾病. 3.卟啉尿,由尿卟啉病引起,尿液放置或置於陽光下會變成紅棕色或葡萄酒色,外觀均勻不渾濁,鏡檢無紅細胞,尿卟啉原試驗陽性,潛血試驗陰性。 4.其他原因,如某些葯物(利福平)、食物(紫蘿卜)、燃料(偶氮染劑)、試劑(酚紅)等,亦可引起尿色發紅,此時尿液鏡檢無紅細胞,潛血試驗陰性。 血尿可以見於 1.尿路結石,可伴有腹痛,B超可以確診; 2.尿路感染,一般有膀胱刺激症狀(尿頻、尿急、尿痛)尿常規有大量白細胞鏡檢有時可見細菌。 3.腎炎,典型的表現是血尿、蛋白尿、浮腫、高血壓,有時只表現為單純的血尿或蛋白尿,尿沉渣紅細胞形態畸形紅細胞在70%以上。 4.腎腫瘤,如見血尿一般查CT及腫瘤相關抗原的檢查可以確診。 患者可以結合自已的情況做相關的檢查明確診斷。如仍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系。 祝患者早日康復!
『柒』 尿顏色發紅是什麼原因
尿液發紅很可能是泌尿系統受到感染、患癌症或是結石等疾病造成的。假如排尿時發現尿液里夾有血跡,但是一點都不痛,那可能是泌尿系統里某個部位患有腫瘤;若尿液里出現血凝塊時,就表示已有大量出血的情形發生,這種現象一定要讓醫生檢查看看是否有腫瘤形成。而假如尿液略帶紅色或呈棕色,出血的位置應是在腎臟。若是鮮紅色的,則較可能是膀胱內有腫瘤或是結石、前列腺感染或是尿道發炎等等病症。最好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一下,平時注意衛生,預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清潔。月經期絕對不能性交。內褲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性能良好,要每天換洗,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清洗外陰的盆和毛巾要用沸水消毒,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干。小便發紅的原因可通過尿常規檢查基本確定。針對於疾病,則需進一步檢查分析種類,才能實現有效治療。還要做進一步的診斷,對其有效分型,才能實現精準、快速的治療。小便發紅的原因較為復雜,且相關疾病可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而在出現時應及時診斷,及早治療。
『捌』 小便顏色發紅是怎麼回事
1 真血尿還是紅色尿 所謂紅色尿是指顏色呈紅色,但顯微鏡檢查無紅細胞。引起尿色變紅的原因有:①血色素尿:血紅蛋白尿(溶血、膿毒血症、血透)、肌紅蛋白尿(酮症酸中毒、肌炎、擠壓傷)均呈紅色尿,血色素尿試紙法呈陽性反應。②葯物:磺胺類、呋喃坦丁、水楊酸鹽。③食物:甜菜、色素食品。④新陳代謝產物:尿黑酸(2、5二羥苯乙酸,homoqentisic acid),卟啉(porphyrin);後3者試紙法呈陽性反應。
1.2 肉眼血尿還是鏡下血尿 血多時尿呈血紅色稱肉眼血尿,血少時尿色正常,僅在顯微鏡下見到紅細胞稱顯微鏡下血尿。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的臨床意義是一樣的,不能錯誤認為鏡下血尿出血量少而忽視其臨床意義。據一組資料統計50%尿路感染、60%尿路結石、40%泌尿生殖系結核、20%泌尿系惡性腫瘤為鏡下血尿。當然,血尿病理意義隨血尿程度增加而增加。
1.3 初血尿、終末血尿還是全程血尿 初血尿為排尿開始時尿內有血,以後尿色逐漸變清,表示病變多在尿道和膀胱頸。終末血尿為排尿末了時始出現血尿,開始和中間尿色清無血,表示病變多在膀胱三角區、頸部和後尿道。全程血尿為從排尿開始至終止,尿色均為血色,表示病變在膀胱頸以上的部位。臨床上還有尿道溢血,即血由尿道不自主的流出,與排尿無關,病變多在尿道括約肌的遠端。
1.4 血尿是否伴有疼痛 血尿不伴有疼痛稱無痛性血尿。老年人無痛性血尿,一般為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的警報,最多見的是膀胱癌,血尿較明顯,80%以上為肉眼血尿,可間歇性出血。有時排出血塊,甚至排出壞死脫落的腫瘤組織,出血嚴重時可引起貧血。此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有無痛性血尿,但常伴有下尿路梗阻症狀。血尿伴有腎絞痛,是腎、輸尿管結石的特徵,一般血尿較輕,以鏡下血尿較多見。有時血凝塊、乳糜凝塊、壞死脫落的腎乳頭、腫瘤組織引起輸尿管梗阻時,也可引起腎絞痛。
1.5 血尿伴有膀胱刺激症狀(尿頻、尿急、尿痛) 常為膀胱炎、結核、結石和腫瘤引起。若伴有寒戰、高熱、腰痛者,多為急性腎盂腎炎。結核病程較長,發展緩慢,有長期膀胱刺激症狀。膀胱結石有排尿困難、尿線中斷。輸尿管下端結石,有時伴有明顯的尿頻、尿急症狀。
1.6 血尿伴有血塊 血尿伴有血塊更能表示有泌尿系統病變的可能。排出血塊無形狀,表示來自膀胱或前列腺尿道。如果存在蚯蚓狀血塊,伴有腰痛者,表示血尿來自上尿路。
血尿的原因很多,有40餘種,大多數由泌尿系統疾病引起,少數與全身性疾病及其他系統疾病有關。Khadra等(2000)報告1 930例的血尿分析,平均年齡58歲(17~96歲),男1 194例,女736例,其中61%未查明原因,12%有膀胱癌,13%有尿路感染,2%有結石,腎和上尿路腫瘤0.7%。臨床上常見血尿原因有泌尿系感染、結石、腫瘤、前列腺增生、創傷等。發現血尿,必須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盡可能查明血尿原因。
血尿檢查
2.1 尿常規 可了解有無紅細胞,以確定是血尿還是血紅蛋白尿等其他情況。有無白細胞,可確定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尿白細胞排出率>30萬*h-1為陽性,<20萬*h-1為陰性,>3/HPF為異常(沉澱尿)。有白細胞且量較多,應進一步作尿培養檢查。有無尿蛋白存在,如有大量蛋白尿,並有管型,則表示有腎炎可能,應請腎內科作進一步檢查。
2.2 中段尿培養檢查 中段尿培養檢查可確診尿路感染的細菌類型,進行葯物敏感試驗,為提供有效的抗菌治療的最主要檢查。留取中段尿時注意容器、尿道口的消毒和清潔,以免污染。若尿內菌落數超過10萬*ml-1為尿路感染,低於1萬*ml-1為污染,必要時重復取尿再培養。尿內長期檢查有白細胞而尿培養又陰性,臨床上稱無菌性膿尿,表示有尿路結核可能,應行泌尿系統結核檢查。
2.3 尿抗酸桿菌檢查 尿抗酸桿菌檢查是診斷泌尿系結核的常用檢查,方法有塗片染色、培養接種。前者方法簡便,缺點是陽性率低,故一般連續留3d晨尿送檢,有假陽性。抗酸桿菌的培養接種,較麻煩和費時,約需1月才能有結果,是確診結核的重要方法。
2.4 尿紅細胞形態學檢查 紅細胞形態學檢查可區分血尿是腎小球性還是非腎小球性的。一般用相差顯微鏡檢查尿沉渣,來自腎小球疾病的紅細胞有典型的形態異常,外形、大小不規則,胞漿突出,畸形比例高。非腎小球疾病的紅細胞一般呈圓形或圓齒狀,有典型的雙面凹形,可含有或不含有血紅蛋白(幻影細胞)。
2.5 尿細胞學檢查 ①顯微鏡細胞學檢查:由於尿路上皮腫瘤細胞間的纖維連接蛋白減少或缺乏,細胞粘附性下降,易脫落,排尿性尿細胞學檢查具有很高特異性,方法簡便,非侵入性而得到臨床廣泛應用。細胞學的局限性是由於分化好的癌細胞有正常細胞外觀,且粘附性好,不易脫落到尿內,因此顯微鏡細胞學檢查只在原位癌和高分化腫瘤較敏感。受炎症損害和放療、化療影響,引起上皮脫落,這種改變可持續幾月至1年以上。此檢查敏感性相差較大,為30%~80%。行膀胱生理鹽水沖洗後,留尿離心沉澱連續檢測,可提高陽性率。膀胱內留尿時間長,細胞會變性,因此細胞學檢查不用晨尿,而留取新鮮尿。插導尿管、結石、器械檢查,也影響細胞學檢查,尿滲透壓(如造影劑)改變,也可產生假陽性。②流式細胞儀(flow cytometry,FCM)測定:流式細胞儀是測定細胞DNA含量的,因此能對腫瘤的非整倍體細胞和增殖活性(存在S期細胞)細胞進行定量檢查。流式細胞儀檢查時,游離的細胞核用DNA結合熒光染料染色後,流過一檢測小管,熒光被激光束激活,DNA含量從熒光密度測出。用膀胱沖洗標本檢查結果較滿意。FCM也有其局限性,炎症細胞可引起二倍體細胞比例增高,使FCM的標准解釋產生困難,低分化表淺腫瘤常是二倍體,產生假陰性。在原位癌或高分化惡性腫瘤細胞為非整倍體,FCM的准確性可達80%~90%。③圖像分析技術(image analysis):定量熒光圖像分析(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image analysis)是一種自動細胞學技術,分析細胞塗片,定量測定每個細胞的DNA含量(FCM僅能分析細胞群)。該技術用計算機監控熒光顯微鏡,它能自動掃描和錄下玻片上每個細胞核,計算機能定量測出發射的熒光量(其量直接和核酸含量成比例)和檢出每個細胞含有異常的DNA含量。因能檢查單個細胞圖像分析,此技術比FCM更易於尿標本的檢查。此技術也可作為治療反應的監測,比FCM和標准細胞學更敏感。
2.6 B型超聲檢查 B超是無創性檢查,方便、經濟,是血尿病人的重要的必須檢查。B超可以發現泌尿生殖系統很多病理情況,如結石、腫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以及其他泌尿系的異常。近年來B超體檢,偶然發現腎癌、膀胱癌的病人增多,而且是相對的比較早期,故老年人,定期B超體檢是很有意義的。
2.7 尿路平片和靜脈尿路造影檢查 這是血尿病人必不可少的檢查,可明確泌尿系統很多病理、生理情況,可了解腎功能情況,有無結石、結核、腫瘤等,可了解輸尿管有無梗阻、積水、部位和程度,亦可了解膀胱病理情況,如結石、膀胱癌、膀胱炎、神經性膀胱等。
2.8 CT和MRI 也是泌尿生殖系統病變常用的檢查方法,血尿病人在上述各項檢查後不能確診時,常進行CT或(和)MRI檢查。CT和MRI在診斷腎佔位病變有重要價值,可以確定腫塊的性質、部位、大小、有無侵犯周圍器官及淋巴轉移等,是臨床醫生決定腫瘤病人治療前必不可少的檢查。
2.9 膀胱鏡、尿道鏡和輸尿管鏡檢查 尿道鏡是檢查和治療尿道病變的;膀胱鏡是檢查和治療膀胱內病變為主,兼可作輸尿管逆行腎盂造影檢查;輸尿管鏡是檢查和治療輸尿管以上部位的病變,包括輸尿管、腎盂、腎盞等。Tawfiek(1998)報告一組23例單側慢性腎出血的輸尿管鏡檢查結果:血管瘤7例,小靜脈破裂3例,小乳頭狀瘤3例,結石2例,粘膜下紅斑2例,異常乳頭狀改變(abnormal papillary tip)1例,上述病變均在輸尿管鏡下作了成功治療,5例未檢出異常。Yazaki等(1999)亦指出不明原因的上尿路出血應作腎盂輸尿管鏡檢查。膀胱鏡、尿道鏡、輸尿管鏡檢查都是有創檢查,應掌握適應證。由於老年人泌尿系腫瘤以膀胱癌最多見,且85%膀胱癌均有血尿史,因此老年人血尿原因未查明時,均應作膀胱鏡檢查,B超、CT、MRI均不能替代膀胱鏡檢查。
2.10 膀胱腫瘤抗原檢測 ①膀胱腫瘤相關抗原(bladder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BTA)檢測:BTA檢測有3種,即傳統Bard BTA、BTA stat和BTA TRAK。傳統Bard BTA用IgG包裹的膠乳顆粒和黃藍2種染料定性檢測尿液中脫落基底膜脆片組成的高分子復合物。此法目前臨床應用已較少。BTA stat和BTA TRAK檢測均用2個單抗檢測人體補體因子H相關蛋白(human complement factor H related protein,HCFHrp)。BTA stat檢測方法的特點:方便,定性迅速,價格低廉,可在門診進行。缺點是血尿時影響檢測結果,假陽性較高。BTA TRAK檢測需在實驗室進行,速度較慢,價格較高。②核基質蛋白22(NMP22)測定:NMP22與核骨架組成、DNA復制、RNA合成、激素吸附及基因表達有關。NMP22在正常人尿中僅為低水平,而在膀胱癌患者尿中水平較高。其敏感性為70%,特異性79%。Del Nero等對NMP22、Bard BTA和細胞學檢測比較,顯示NMP22在Ta、T1和G1、G2和G3腫瘤的敏感性均>83%,遠高於Bard BTA和細胞學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