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孩子持續低燒,該怎麼辦
引言;小孩發燒的話都會令家長很擔心的,尤其是持續性的發燒。一般發燒的話都是存在體內有炎症的反應。那麼孩子發燒是什麼原因?一直低燒,我們該怎麼辦呢?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
三、寶寶持續低燒的症狀
寶寶如果發燒的話會出現臉部發紅,呼吸加深加快,身體發燙,額頭發燙,還會有的有四肢冰涼等搏祥等的症狀。而且還會出現精神不好。我們要通過體溫計測量一下寶寶的體溫。如果持續低燒精神狀態不好的話,建議最好是及時的去醫院檢查一個血常規的檢查,明確病因,對症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暖,多喝水。
❷ 十歲孩子整天低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十歲孩子整天低燒,這是由於孩子情緒不穩定或者免疫力下降造成的。 寶寶有點低燒,大部分是機體免疫力低或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口服一些退熱葯,抗病毒葯,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葯物治療,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如果高燒反復建議去醫院檢查。
多種疾病可引起低燒。長期的心理壓力和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導致不明原因的持續性低燒。身體任何系統的問題都可能導致持續的低燒。有些細菌感染引起的低燒,只能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低燒不要濫用葯物。發燒是身體對疾病入侵的反應之一。
孩子低燒,先用濕毛巾擦擦額頭,或者洗個溫水澡降溫。如果低燒情況持續不好轉,那麼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針對性檢查,在醫生指導下採取退燒措施。建議:低燒和孩子後的生活環境最好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以免引起身體不適。發燒期配或間,最好適當補充一些水分到孩子,這樣可以有效防止體內水分流失導致電解質紊亂,對健康有害。
❸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孩子的發展問題,是親人們所關心的,培養寶寶的這種意識是要從小抓起的,寶寶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現在為大家分享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1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擔心會燒壞腦子,其實,發燒只是一種症狀,家長需要通過發燒弄清楚孩子本身疾病所在,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至於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分擔憂。
侯偉教授稱,孩子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呼吸道的症狀,如咳嗽、流涕、打噴嚏,甚至呼吸急促等,其次是消化道感染如秋季腹瀉、急性胃腸炎,常伴有腹瀉、嘔吐、腹痛等症狀。這種發熱往往會持續3~5天,經過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療,體溫會很快恢復正常。如果孩子發燒時間超過5~7天,且經過以上治療不見好轉,則需要按發燒原因認真系統地檢查,以便排除一些其他發燒性疾病,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結締組織病等發熱性疾病。
實際上,只有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腦質本身受病毒破壞可能會影響智力發育,而並非是高燒引起的,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差,輕度病毒感染可能高燒40℃,年齡段不同的孩子發燒的主要原因也會有所不同。
持續低燒是指小兒體溫在37℃~37.4℃之間持續兩周以上。導致持續低燒的疾病很多,概括起來,有因為器質性疾病而導致,也有因功能失調所致。
在小兒持續低燒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如小兒結核病、慢性鼻竇炎、某些寄生蟲病等。這些都是由於感染因素而導致的低熱,治療應針對引起感染的病原體。還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導致小兒持續低燒。如小兒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及類風濕病等。對這些非感染原因而發生的低熱,首先應詳細檢查,明確診斷,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
小兒持續低燒的原因,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這類低熱的特點是早晨及上午體溫高於午後及晚上,常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慾不振、煩躁等,但檢查無異常體征,理化檢查無異常。對小兒長持續低燒的`治療可採取中醫治療,主要著眼於整體的調整,使體溫恢復正常。
寶寶持續低燒是怎麼回事2
小兒間歇性低燒需警惕怎麼回事
較難適應外部環境,免疫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或者退熱後溫度又急劇回升,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反復發燒。一般來說,主要是因為病毒、細菌侵入身體,誘發呼吸系統或腸胃部感染,從而產生發燒。除此之外,逗斗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不明原因發熱
全部的不明原因的發燒患者。
一般拍螞來說,臨床醫學上還採用發燒的狹義意義。發燒時間連續超過3個星期,患兒體溫超過38.5攝氏度,通過細致的查問病史、身體檢查以及尋常的實驗室檢查仍然不能確定發病原因。
2、非感染性發熱
不是由各類傳染疾病誘發的,而是由各式炎症等導致的身體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的混亂,或者是各式原因誘發的身體產熱較多、釋熱較少,從而產生身體體溫上升,異於正常體溫的情況。
3、中樞性發熱
這也是兒童反復發燒的原因之一。該原因就是由於中樞神經功能發生病態改變而導致體溫調節中樞混亂,從而產生發燒現象。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較易出現高熱或者退熱後溫度又急劇回升的襲指埋情況。腦部疾病伴隨著高熱時很可能屬於嚴重病例,大多數患兒是由於腦部炎症、泌尿系統或肺部受染所引起的。此外,對於無法解釋的中度身體體溫上升,短時間內無法查出感染源或感染緣由的患兒,不可隨便認定為中樞性發熱。
孩子反復發燒怎麼辦
1、低於38℃-物理降溫
患兒體溫不超過38攝氏度時無須使用葯物治療,而使用物理治療便可。常見的物理治療有多喝白開水、泡溫水澡、貼退熱貼等,可有效降低身體溫度。
2、38℃~39℃-葯物治療
此時,家長需時刻關注寶寶的身體體征,以便及時治療。對於患兒來說,如果體溫高於38℃,那麼便需要進行葯物處理。建議咨詢醫生意見後餵食。
3、超過39℃-醫生指導用葯
當患兒身體溫度高於39攝氏度時,就處於高燒階段,需採用西葯治療。須得家長注意的是,寶寶用葯必須要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才可進行,要特別注意用葯的份量,另外還需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❹ 十歲的孩子整天都會低燒,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引言:慧茄洞如果10歲的孩子整天低燒,父母就要帶孩子去做檢查。孩子總是低燒,父母就要看一看孩子的溫度變化,不要讓孩子耽誤治療。
❺ 孩子低燒怎麼回事
問題一:小孩總是低燒是什麼原因 長期低熱又稱慢性低熱,指體溫在37.4~38℃波動,持續1個月以上者。長期低熱往往提示機體有慢性疾病,或是一種嚴重疾病的先兆。根據病因不同大致分為感染性、非感染性及功能性數種。
感染性低熱
(1)結核病:是引起低熱的最常見的原因。全身各個系統都可受累,共同的臨床特點為午後低熱、乏力、不愛活動、食慾缺乏、盜汗、消瘦等結核中毒症狀。因感染的部位不同還有相應器官受累的症狀。如肺結核有咳嗽、咯血、喘憋等,結合結核菌素試驗、血沉、胸部X線檢查不難做出診斷。
(2)慢性局灶性感染:較常見的慢性扁桃體炎、副鼻竇炎、牙周膿腫等可以引起長期低熱。
(3)隱性泌尿系感染:也可無尿急、尿痛、尿頻等尿路 *** 症狀,尿常規及尿細菌培養時可發現異常。
(4)鏈球菌感染後狀態:扁桃體炎或咽炎後出現低熱、關節酸痛、心率加快,化驗檢查抗鏈「O」增高、血沉正常或輕度加快,咽拭子培養可證明有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青黴素或其他抗菌葯物治療可以退熱,關節痛及其他症狀均可消失。如經上述治療病情仍無好轉,須考慮為風濕熱或其他並存的疾病。
(5)肝病:病毒性肝炎可引起長期低熱,大多發生在疾病的恢復期或遷延期。常伴有食慾不好、乏力、腹脹、肝區隱痛等,肝功能可以恢復正常。
非感染性低熱
(1)結締組織病:如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在疾病的早期僅表現為不明原因的低熱。
(2)甲狀腺功能亢進:屬於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的長期低熱,低熱同時有突眼、心悸、手抖、出汗、易激動、食量增加、消瘦等症狀。
功能性低熱
功能性低熱的臨床特點是病人體溫較正常人升高0.3~0.5℃,一般不超過38℃,熱型多有一定的規律:日間溫差不大,晨間午前往往較下午晚間略高,體力活動後體溫可不升或有時反而下降。此外,病人又常有多汗、手顫、怕冷、心悸、失眠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功能性低熱靠長期觀察病情並排除器質性低熱後才能確診
問題二:小孩為什麼會低燒? 發燒可以說是寶寶最常見的體征了。據統計,一般情況下因發燒去醫院的孩子佔到兒童門診量的10%~15%。也難怪,看到孩子小臉燒得紅彤彤的,渾身滾燙,再鎮定的家長也難免慌了手腳。 孩子發燒了該怎麼辦?退燒是最好的辦法嗎?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 專家解疑 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鍾,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 細菌或病毒,兩類感染用葯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准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葯,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葯都一股腦用上。 寶寶發燒,葯別混著吃 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葯,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葯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在一般情況下,葯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葯。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葯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葯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葯,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 除了葯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 *** 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葯物,降低......>>
❻ 寶寶一直低燒不退什麼原因
寶寶低燒不退有很多原因,家長遇到孩子這種情況往往很擔憂,我們應及時找出原因,對症下葯才能讓孩子快好起來。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寶寶一直低燒不退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寶寶一直低燒不退的原因
第一:對於這種低燒不退怎麼辦,其實在社會上的做法也是比較多種多樣的,所以大家的選擇也是比較多的,而下面就是一些有關這種低燒不退的怎麼辦的資料的。。
第二:如果孩子只是發燒,不超過38度5,沒有別的不適,就不用太遲孝擔心。可以先給孩子採取物理降溫措施,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和消炎葯(最好是兒童專用葯),多喝水,少量多飲。一般發燒3至5天不退是正常的,沒有哪個孩子發燒一天就好,都會有個過程的。
第三:如果孩子發燒超過38度5,喝了退燒葯(美琳、尼美舒顆粒等之類的)幾次之後(一般隔4小時吃一次)仍不退燒。就要去醫院最檢查了,如果孩子沒有其它不適,化驗血會顯示血象高,一般為細菌性感染。
寶寶一直低燒不退怎麼辦
一、分析一下發熱的塬因:
大多數發熱是由於感染引起的,而且以病毒為是最常見,象感冒、流感、麻疹、幼兒急疹、流行性肋腺炎等,其次是細菌感染,象扁桃腺炎、腥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等,寄生蟲感染有些也有發熱,如瘧疾、黑熱病等,但比較少見;
非感染性發熱有中署、脫水、白血病、腫瘤、外傷或手術後等;還有些散熱障礙的疾病,像魚鱗廣泛性皮炎、汗腺缺乏症等。當然有時不易區別,但把情況弄清後,可提供醫生參考。
二、觀察一下發熱類型:
可用家庭常備的體溫表,准確測量腋下體溫、並作好記錄。 37攝氏度以下算正常,38度以下算低燒、38—39度叫中度發燒,39度以上叫高燒,還要看看發熱持續的時間,伴隨發熱還有哪些症狀等。
三、不要濫用抗生素:
多數家庭都常備抗生素,孩子一發熱,馬碼殲稿上就給用上各種抗生素。這是不合適的,
其一是抗生素多數對病毒無作用,反而能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
其二是發熱本身是人體抗病能力消滅致病因素的正常反應,你用葯物殺滅了細菌病毒,就會影響吞噬細胞的增殖和抗體的產生,影響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所以不要過早應用抗生素。
四、慎用解熱退燒葯:
低燒或中度發燒一般不用煺燒葯,因為過早退熱也會影響免疫功能的建立,而且葯物煺熱常會引起大汗、虛脫等不良反應。
高燒時也要慎重用葯,控制在能達到降溫的最小劑量就可以了,不要連續服用,半歲以內的幼兒更要謹慎。
五、提倡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要比葯物化學降溫安全得多。可用涼毛巾敷前額,或在頭頸部加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兒頭、胸、四肢、手掌。沒有酒精,可用於54度的白酒代替,同樣能達到散熱降溫的作用。
六、預防高熱驚厥:
高熱39度以上,有些嬰幼兒就可能出現驚厥,表現為意識喪失、口眼歪斜、頸項強直、面部、四肢肌肉抽動、屏氣、面色發青等,這是由於3歲以前的嬰幼兒的神經中樞調節功能尚不健全、不穩定、應激性偏高造成的,近年發現,當小兒發熱至38度時,可按每公斤體重0.2毫克給服安定,8小時後熱不煺再給第二劑,有較好地預防高熱驚厥的作用,一般不用第3劑。對於有過高熱驚厥史,可低鈣、癲癇的病兒,更應及時給安定預防驚厥發生。
七、其他:
發熱小兒應多喂水、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飲食,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室內溫度、濕度和空氣流通。
如果採取上述措施後,患兒體溫高不煺或者煺而復升,應去醫院就醫,明確診斷後,按醫生的醫囑治療。
寶寶的體溫控制
1.發燒定義:肛溫超過38℃﹔耳溫超過37.8℃﹔腋溫超過37.2℃
2.家中室溫應維持24~28℃(尤其以24~26℃為佳),房改遲間通風要良好,但不可將寶寶置於窗口處,以避免寶寶受寒寶寶衣服質料以棉質透氣吸汗者為佳,衣物要常換洗保持清潔視天氣溫度變化調節,所穿衣服之件數隨時檢視寶寶是否,因衣服或被子覆蓋太厚太悶熱而導致寶寶大量流汗,及衣服潮濕時,應考慮將寶寶小被子移除或考慮重新更換衣服以避免寶寶感冒。
若室溫過低時或寒流來襲時,導致寶寶手腳冰冷,可給予穿衣服戴帽子、手套、襪子、加蓋被子予以改善,且避免睡在冰冷表面的地方!
寶寶一直低燒不退的處理方法
1.當發燒在溫度38.5°C以下時,可改善室內空氣的流通,使室內溫度降低,也可將嬰幼兒衣服減少或打開,使熱容易散失掉;但在發燒前如有冷顫的情形,則可蓋一層薄毯,減少不舒服的感覺。另外使用冰枕或冰袋,放在腋下或腹股溝大動脈經過處,可降低體溫。
2.當發燒超過38.5°C 且有不舒服感覺,或者體溫超過39°C 就可使用煺燒葯物。若病童有熱痙攣的病史,則可在發燒初期,體溫尚未超過38.5 °C前使用煺燒葯。一般煺燒葯物使用後約30分鍾即可產生效果,但不會使體溫完全降到正常范圍,只要感染存在,體溫可能又會上升。
3.使用退燒葯物30分鍾後,體溫仍很高,可使用約40°C 左右的溫水擦拭身體或洗澡。但切記不可在使用葯物前做溫水拭浴,或使用酒精及冰水拭浴,這樣會讓嬰幼兒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甚至過一會兒,溫度會升得更高。
❼ 寶寶持續低燒不退的原因
你好!首先祝你孩子身體早日恢復健康!下面我來給你談談「小兒長期低熱」的問題。 長期低熱是指小兒體溫在37--37.4℃之間持續2周以上。導致小兒長期低熱的疾病很多,概括起來,有因為器質性疾病而導致,也有因功能失調所致。 在小兒長期器質性低熱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如小兒結核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鼻竇...炎、某些寄生蟲病等。這些都是由於感染因素而導致的低熱,治療應該針對引起感染的病原體採取相應的措施。還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導致小兒長期低熱。如小兒貧血、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及類風濕病等。對這些非感染原因而發生的低熱,應該首先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診斷,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 小兒長期功能性低熱的原因,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這類低熱的特點是早晨及上午體溫高於午後及晚上,常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慾不振、煩躁等症狀,但檢查無異常體征,理化檢查亦無異常所見。對小兒長期功能性低熱的治療目前西醫尚缺乏有效的方法。中醫治療主要著眼於整體的調整,即調節人體陰陽之平衡,使體溫恢復正常。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低熱症狀,一定要認真進行觀察。每天給孩子測試多次體溫,並做好記錄,以便找出發熱的規律,為診斷提供依據。同時,家長還應注意觀察除低熱以外的伴隨症狀,如飲食如何、大、小便情況、精神狀態、是否出現過皮疹或紫斑等情況,並盡量及早請醫生診治。 醫生對長期低熱的孩子要認真進行體檢,尤其應該注意扁桃體有無腫大,心臟聽診有無異常,肺部聽診是否有羅音,肝脾是否腫大,淺表淋巴結是否腫大等。並且根據家長主訴的症狀及體檢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理化檢查,如血常規、血沉、結核菌素試驗、胸部X線攝片、心電圖等,以便及早進行正確診治。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採納為答案」。
❽ 小孩持續低燒是什麼原因
1結核感染
小兒長期低燒最常見的為結核感染,結核病在小兒中是比較常見的。結核感染後,小兒除了出現低燒外,還可以有性格的改變,原來好動的孩子變的發懶不愛動;原來好靜的孩子性情變得急躁、愛發脾氣,食慾減退、消宏腔派瘦、動則汗蔽賀出或者夜間多汗。寶寶也變得瘦弱無力,面色蒼白、頰部淺表淋巴結腫大等。
2
病毒感染
長期低燒還可以見於病毒感染,主要發病於嬰幼兒時期,多見於咽喉部的感染,一般沒有全身表現。一般檢查沒有名異常,也沒余呼吸道異常症狀,多為某次病毒感染高燒後,低燒長期不退。年長兒咽部鏈球菌或者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也可以表現出長期低燒。
3
風濕熱
小兒持續低燒還有風濕熱的可能,應該注意小兒的關節是否出現疼痛或者腫脹,皮膚有無環形紅斑,心臟有無病變等情況。
4
泌尿系統感染
小兒泌尿系統感染也可導致持續的低熱,一般女孩較為多見,如果是女孩出現長期低熱,就需要進行尿檢,檢查圓叢是否有泌尿系統感染的情況。
❾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在很多家庭中孩子被放在第一位, 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由於孩子抵抗力較弱,稍微不注意就會發生一些疾病,比如說低燒不退,到底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不如繼續往下看看吧!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1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感冒的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常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症狀。
3、幼兒急疹(玫瑰疹):
典型的症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攝氏度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後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並發症,爸媽不用擔心。
4、打預防針: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症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爸媽要另外做判斷。
發熱是一種症狀,多由感染,常見由病毒感染所致。退燒葯只針對高熱,可促使身體暫時降溫,是一種治表的方法。服用退燒葯的目的是避免熱性驚厥和降低因高熱引起的身體高代謝狀態。所以,高熱時(大於38.5攝氏度)使用退燒葯,會有數小時後體溫再次升高的現象。也就是媽媽們常說的,為什麼我寶寶發燒吃退燒葯過幾小時又發燒了,為什麼會反復發燒的病因。病毒感染多為自限性疾病,發燒一般多會持續3-5天。
孩子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2
引起兒童持續低燒的病因,一般多考慮和感染性疾病有關系,常見於細菌、病毒或支原體等為生物感染。
由於寶寶還比較小,有時疾病早期的症狀不會很明顯,只根據寶寶發燒症狀並不能確定病因。考慮到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健全,低燒的.情況建議選擇退熱貼,或者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退燒。
另外需要及時去醫院兒科就診,根據血常規、支原體抗體、C反應蛋白等檢查結果,咨詢主治醫生的建議。查明病因後,按照醫生醫囑規律治療。
孩子低燒不退怎麼回事
1、小兒開始發低燒是因為有慢性病、如結核、慢性咽炎、扁桃體腺炎、風濕熱等多種疾病。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
2、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體溫38℃以上時,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後再治療。
小孩發燒是很常見的症狀,那麼會有一些重大疾病的的開始就是由於發燒,所以當孩子發燒時不可小覷,一定要找到根源,及時治療。在發現寶寶發燒的時候也不必太擔心,可以結合以上小秘訣來緩解孩子的低燒,嚴重的一定要及時就醫。
❿ 寶寶低燒是什麼原因
寶寶低燒是什麼原因
寶寶低燒是什麼原因,寶寶身體機能發育還沒完善,抵抗力比較弱,所以寶寶也是極易感染細菌的,從而引起發燒,有時候還會反復發燒,或者持續低燒,寶寶低燒是什麼原因呢?來了解下吧。
寶寶低燒是什麼原因1
小孩低燒怎麼辦
1、冰敷
將冰袋放在身體大血管處,不但可以幫身體散熱,還能減少腦細胞耗氧量,降低腦損傷,促進身體微循環。
大家可以將冰塊放在塑料袋裡,再將袋口扎緊,在外麵包上毛巾。然後將冰袋放在孩子額頭、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每隔5到10分鍾換一次,直至體溫降低為止。請注意,如果孩子有臉色發青、皮膚發紫、身體發涼打寒戰等表現,應馬上停止冰敷。
2、溫濕敷
想要幫助孩子散熱,大家也可以使用溫濕敷。方法很簡單:將毛巾放在30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濕,解開孩子衣服後,用溫水毛巾擦拭孩子全身。每隔10到15分鍾更換一次毛巾。
3、使用退熱貼
退燒貼中含有高分子水凝膠,可以吸收熱量,再通過水分氣化進行散熱,可以起到局部降溫的效果。退熱貼中除了水凝膠能夠輔助退熱外,其含有的冰片、薄荷等也有降溫的作用。
當小孩低燒時,大家只需取出退熱貼,撕上面的透明膠膜,把有凝膠的一面貼在寶寶的額頭、太陽穴、頸部大椎穴或大血管處,就可以達到物理降溫的目的。每貼使用8小時就需更換,每天使用一至三次。
請注意,如果貼了退熱貼後,小孩的體溫仍高於38、5度沒有降低,應及時送往醫院就診。另外,貼退熱貼時請不要碰到傷口、眼睛、頭發、眉毛和皮膚異常的地方。
寶寶低燒是多少度
低燒是指體溫在37、3℃—38℃。長期低燒是指持續發燒兩周以上,不包括間斷發燒。
一般所謂正常體溫37℃再減0、8℃,在這個范圍內就算正常。小兒的肛溫攝氏36、2℃—38℃,而口溫在35、8℃—38、4℃的范圍內,都是正常體溫,超過這個范圍,我們就把他當成發燒病兒了,而多少度算低燒就限於37、3℃—38℃左右了。
寶寶發低燒原因
1、飲食因素
寶寶有積食、消化不良狀況,有可能會有低燒、嘔吐、食慾下降等表現。此時,大家可能需要調整飲食,或在醫囑下給寶寶服用促消化的葯物。
2、天氣原因
天熱較熱時,如果寶寶沒有及時補水、出汗較少,有可能發生低燒。等到天氣變涼後,寶寶低燒的症狀就會消失不見。
3、自身體質
寶寶新陳代謝十分旺盛,體溫升高或降低1度以內都是正常情況。如果寶寶精神良好,沒有其他不適症狀,大家不必太擔心。
4、感染性低燒
寶寶生病後如果治療療程不夠,有可能出現病情反復,間斷性低燒的現象。
5、慢性感染性低燒
寶寶患有鼻竇炎、中耳炎、結核、慢性扁桃體炎時,會出現持續低燒的現象。
6、感染後低燒
寶寶感染乙腦、痢疾、白喉、白百咳、擾悄麻疹等傳染病後,由於體溫調節功能沒有恢復正常,有可能會出現低燒的症狀。
7、非感染性低燒
寶寶低燒還有一種原因是,患上了內分泌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或血液疾病。
寶寶低燒反復怎麼辦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寶寶低燒反復時,大家要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讓寶寶呼吸新鮮空氣,還能防止病菌滋生。
2、使用溫水擦拭身體
大家可以通過溫水擦浴的方式,幫助寶寶散熱,降低體溫。擦拭的主要部位有腋下、頸部、前額等處,一天可進行很多次。
3、讓寶寶多喝水
寶寶多喝水除了可以補充流失的體液,還能加快身體代謝,通過出汗、排泄等方式將體內病菌排出,從而達到早日退燒的目的。
4、保持充足的睡眠
寶寶低燒反復,大家在保證水分攝入的同時,還要讓他多緩者渣休息。寶寶擁有充足的睡眠,不但可以提升免疫力,對抗病菌侵襲,還能通過出汗將病菌排出體外。
5、及時去醫院就診
如果用了以上方法後嫌歷,寶寶還是沒有退燒,建議大家盡快帶他去醫院就診,根據病因對症治療。
寶寶低燒是什麼原因2
一、寶寶反復低燒,跟寶寶的自身體質有很大關系,相對來說,寶寶的'身體代謝較快,體溫波動在1℃左右,都算是正常的。
二、寶寶反復低燒,跟飲食也有關系,有一些寶寶由於消化不良以及畸形的現象,也很有可能會低燒不退。這時候更需要注意飲食的調整或者用幫助消化的葯物來進行治療。
三、寶寶反復低燒,可能是因為在治療比疾病期間,療程不足而導致病情反復,甚至是還會出現間斷性低熱的現象。
四、寶寶要是患上百日咳或者是麻疹等傳染病之後,由於調節體溫的機能沒有得到完全的恢復,最終導致低熱不退的情況發生。
五、寶寶若是患上泌尿系統感染以及中耳炎等疾病,都容易導致寶寶出現持續低熱問題。
寶寶反復發燒怎麼辦
1、環境溫度: 需盡量使居室環境保持涼爽。打開窗戶通風很重要。如果天氣炎熱,可以使用空調降溫。
2、穿著: 應該少穿一點,但不能過少。有些父母怕孩子著涼或者想讓孩子發汗,便給孩子捂很厚的衣服,甚至蓋上厚厚的大棉被,這種做法不利於孩子機體的散熱,反而易使體溫迅速地升高,誘發高熱驚厥。因此,要根據環境變化增減衣服。
3、飲食: 因發燒會使孩子丟失很多水分,感覺乾渴,所以需要不斷地給孩子喝水,以補充丟失的水分。還可以給孩子准備含水分比較多的水果,如西瓜,非常符合生病孩子的口味。另外,需要補充有營養的高熱量食物,如:糖粥、雞蛋羹等,需要少食多餐。發燒的孩子胃腸蠕動慢,不宜吃油膩的食物。
寶寶反復低燒的原因有以上幾種,我們可以找到其原因,對症治療。一般來講,低燒的情況自行在家利用物理退燒的方法就可以處理好,但是,如果出現反復低燒的情況,最好還是到醫院通過醫生診斷,再對症處理。總之,對寶寶出現發燒的情況,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