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老人腰腿疼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龍的自動上水壺怎樣使用 2025-04-26 01:27:56

老人腰腿疼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4-29 18:32:39

1. 年紀大的人為什麼會腿疼

老年人腿疼主要見於兩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骨質疏鬆症。由於年齡的增長,骨質的代謝出現了骨吸收大於骨重建以及骨形成,從而導致骨量的丟失,造成骨的脆性增加而產生疼痛以及易骨折等症狀。由於骨量的減少,骨質的強度會變弱。老年人在活動以後由於骨質的強度下降了,從而出現骨質的損傷導致疼痛。

第二個原因常見於骨的退行性變。也就是骨質的衰老。造成骨質的增生、骨質的變形以及關節間隙變窄及關節間隙破壞等。從而導致退變性的骨性關節炎以及骨質退變、改變,都可以產生這種疼痛。

2. 老人家腿痛的原因

老年人的身體會因為時間的問題,身體慢慢的衰老,身體機能就會慢慢的衰退下去,身體免疫機能也是會逐漸的下滑。老年人出現腿疼的情況是時有出現的,因為很多老年人會有骨質疏鬆或者是風濕的疾病,這樣也是會導致老人家腿部出現疼痛的情況。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老人家腿痛的原因,供大家參閱。

老人家腿痛的原因

腰椎退行性改變

老年人常見的退行性疾病,主要有腰椎肥大性脊柱炎、下腰椎失穩症、老年性駝背畸形等。腰椎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腰痛多以酸痛為主,且伴有活動受限、不靈活,稍許活動後疼痛減輕,但腰部過多活動或負重後疼痛逐漸加重。

體型改變

隨著人體聲場的發育,老年階段,很容易因為身材過於肥胖,而導致重量增加,是的腰椎前凸,這樣就對人體正常的關節生理曲度造成危害,一方面使關節突關節發生勞損,引起退行性改變,另一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突出的髓核刺激神經根,從而引起腰痛。

長期腰椎活動量及負荷過大、姿勢不正

時間的流逝,老年人的身體也在變化,椎間盤的長期運動和退化,可造成髓核的水分和營養成分減少,椎間盤體積迅速縮小,彈性明顯下降,隨之椎間隙逐漸變窄,椎體邊緣唇樣骨質增生形成,刺激並壓迫周圍組織,尤其是神經組織,從而產生腰腿痛症狀。

老人家腿痛的鍛煉方法

1、踩足按摩促迴流

如果有3~5歲的小孩,您可趴在床上,雙足背貼床面,足心朝上,讓孩子赤腳踩壓你的雙足,孩子的足跟對准大人的足心,做踏步動作50~100次,對促進血液迴流大有好處;沒有孩子幫助,也可自己按摩。老人如能每天堅持上述鍛煉,一定會推遲雙腿先衰的到來,也有利於心腦臟腑的保健,您不妨試試看。

2、坐位蹬滾子運動

把長40厘米,直徑10~20厘米的圓木或石滾子,放在地板上,人坐在床邊,雙足蹬在滾子上前後滾動100次,可以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3、踮腳走路練屈肌

踮腳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這不但可鍛煉屈肌,從經絡角度看,還有利於通暢足三陰經。

4、足跟走路練伸肌

即把足尖翹起來,用足跟走路,這樣是練小腿前側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陽經。

5、側方行走練平衡

側方行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強化,有預防共濟失調的作用。先向右移動50步,再向左移動50步。

6、倒退行走益循環

倒退有利於靜脈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迴流,更有效地發揮雙足“第二心臟”的作用,有利於循環。另外,倒退時,改變了腦神經支配運動的定式,強化了腦的功能活動,可防因廢用而腦萎縮,每次倒退百步為宜。

7、四肢爬行降血壓

用四肢爬行50米。爬行時,軀體變成水平位,減輕了下肢血管所承受的重力作用,血管變得舒張鬆弛,心臟排血的外周阻力下降,有利於緩和高血壓,這已為大量實踐所證實。

8、卧位運動趾與踝

仰卧床上,雙下肢平伸,雙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運動30次,五趾分離、並攏30次,然後屈髖、屈膝、伸屈旋轉踝關節30次,這是整套運動的准備動作。

老人家腿痛的建議

1、堅持適當運動長期堅持循序漸進的運動,如游泳、保健操、太極拳、散步等,不僅可減緩骨量的丟失,還可明顯提高骨鹽含量,促進骨細胞的活性。

2、不宜參加劇烈運動,尤其是引起肌肉過度酸痛的運動。

3、打拳、跳舞時轉身、轉頸及彎腰動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

4、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做一些負重的運動,如爬坡、上樓梯等,幫助建立骨骼的鈣質儲備。

5、工作、活動或休息時,均不要長時間處於同一體位或姿態,要經常進行動作位置的變換調整。

6、跟腱就是俗稱的懶筋,位於足跟的後上方。在床上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節稍用力分別捏兩側跟腱,以能耐受為度,捏20至30下即可。

7、以手扶牆或桌子,分別用單足站立10秒鍾,左右交替20次。

8、以手扶牆或桌子,抬起腳後跟,然後下蹲5秒鍾,使胸部盡量貼近大腿,反復做15~20次,注意蹲下起立時動作要慢。

9、如果是小腿後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兒。如果是小腿外側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腳趾的那一側。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魚際由上向下保持壓力向下推,可以塗些“按摩乳”或隔著一層軟布,推20至30次。

3. 老年腰疼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般老年人腰痛的原因有很多種,平時他們應該多注意進行預防才行,畢竟身體素質以及沒年輕人那麼好.那麼老年人為什麼會出現腰疼呢?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老年腰疼的原因

1、退行性改變

長期腰椎活動量及負荷過大、姿勢不正,首先可造成髓核脫水、椎間盤體積縮小,以致失去與原來周圍組織之間的動態、靜態平衡,逐漸造成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骨唇形成和關節突關節退變,刺激並壓迫周圍組織,尤其是神經組織,從而產生腰痛症狀。老年人腰痛並非都由退變引起,某些情況如腎臟疾患、脊椎轉移癌等,也可引起老年人腰痛。很容易轉移到骨頭上的癌依次為:乳腺癌、子宮頸癌、肺癌、腎癌、甲狀腺癌、胃癌及直腸癌等。

2、腰部軟組織病變

腰部軟組織病變主要有腰肌扭傷和腰肌勞損兩種。在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由於姿勢不對或用力不當常可造成腰部軟組織的急性損傷,而腰肌勞損往往是由於長期維持不平衡的體位,如從事需長時間彎腰蹲位的工作,或工作時對腰部的重壓和劇烈的腰部轉動,譬如肩部扛過重的東西、過度負重或從蹲位負重轉為直立行走負重,或急性損傷後未作及時治療或治療不高效,或多次反復扭傷等可引起慢性損傷。從而都可導致腰痛。

3、骨質疏鬆

內分泌功能改變可導致骨質疏鬆。例如當性激素分泌發生障礙,或甲狀腺素分泌過盛時,可引起腰椎(也包括身體其他部位骨骼)骨質疏鬆,韌帶及關節囊鬆弛、彈性降低,若腰椎負荷力量突然增加,就有可能引起腰痛症狀,還可能輕微的外傷甚至沒有明顯的外傷即可能引起骨折。老年婦女絕經後的骨質疏鬆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為很常見的骨質疏鬆,此類骨質疏鬆與雌激素水平低下有關。

老年腰疼怎麼辦 ?

1、物理療法

以鎮痛、消炎、興奮神經肌肉和松解粘連為主。常用的有低、中、高頻電療,超短波,短波療法等。

2、牽引療法

推拿:作用在於解除肌肉痙攣,使滑脫的椎體復位。

3、手術療法

多採用椎間融合技術或腰椎間盤切除 方法 。

4、一個靠枕防腰疼

老年人最好在沙發、椅子上放一個靠枕,這樣會給腰部起個承托的作用,從而減輕腰部勞損,對預防和改善腰椎不適很有幫助。此外,老年人要保持正確的坐姿,隨意、扭曲的坐姿會加重腰部疼痛。

5、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腰疼,採用中醫骨科醫學的整體觀念,一方面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能快速緩解患者的腰腿部疼痛;另一方面,葯材的葯用成分滲入經絡,能調節人體神經內分泌,激發人體自主的、多層次的生理調節功能,從源頭上解除腰疼病症,特別是廣大中老年患者。

6、一件背心防腰寒

容易腰痛的老年人,天冷時最好穿件棉坎肩,夏天最好穿件小背心。如果覺得穿背心比較熱,也可以用護腰取代,材質最好是透氣吸汗的。腰痛的老年人最好選擇長款的衣服穿,避免彎腰時將腰部暴露在外面。洗澡後也要及時把腰部的汗擦乾,以免受涼引起疼痛。另外,閑著沒事的時候,經常用搓熱的手掌摩擦腰部,這樣也是一種緩解腰痛的好方法。

預防老年腰疼的方法

1、理療

理療在預防頸肩腰腿痛的發生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綠海多功能中頻治療儀,結合了針灸、按摩、葯物導入、遠紅外熱療等,療效好。

2、體位療法

長期卧硬板床,高度為6~8厘米的低枕睡眠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極為有利。床墊過軟可導致頸腰部的不適。

3、體育療法很重要

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八十年代比房子,九十年代比汽車,到了這個年代就應比健康了,所以應該好好把身體鍛煉得棒棒的。在此提醒一句:在您合理鍛煉的基礎上,充足而有效的睡眠是健康的保證。

4、換季保暖

目前正值季節交替,天氣變化大,專家就表示寒冷能使疼痛加重,這是已經被證實的真理,所以不管是外出還是在家中都應該多穿件衣服,保暖防潮,有既往頸肩腰腿痛的患者更應如此。

5、科學的飲食

過度肥胖,肌肉力量就會相對下降,相應肌肉的力量不協調,還會增加關節的負荷。故應多食兩素,兩素是指維生素和纖維素。如果對飲食的量和質不能科學的搭配,那麼肥胖及由此產生的腰腿痛便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6、檢查自己的鞋子

把鞋頭呈現尖形、鞋跟高於5公分以上、鞋子材質過硬的鞋子,全部收起來。改穿圓形或方形鞋頭的平底鞋或多功能形運動鞋,能有效預防腰腿疼的發生。

老年腰疼相關 文章 :

1. 老年人腰疼原因及類型

2. 老年人腰痛怎麼辦 老年人腰痛治療方法

3. 老年人腰疼怎麼辦 老年人腰疼的按摩方法

4. 老年人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5. 緩解老年人腰疼的方法

4. 老年人腰腿疼的原因

一部分人腰腿疼痛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平時不注意把保護自己的關節,長期的勞損或是受傷,愈後留下後遺症,當天氣不好時,就會出現腰腿疼痛。因此,天氣變冷時,要及時注意關節部位的保護。在工作時,以1小時為界,適當休息,可以做些體操,換換姿勢。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從根本上把退行性變引發的關節勞損降到最低。

頸腰腿痛的病因除天氣突變外,最主要原因還是人體骨質的退行性變。據介紹,人體的骨質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出現退行性變,如關節,一般從二三十歲,關節的軟骨面就開始退變,但是不會馬上反應出症狀。但從結構角度來說,關節正向衰老方向發展。那些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的人,特別容易造成某一部位勞損過度,日積月累,再加上外因促使,就會引發某部位疼痛等症狀。比如長期負重的人,腰椎退變就快;長期伏案的人,頸椎退變就快;長期開車的司機,頸肩腰退變就快。經常會出現腰腿疼痛的毛病。

舒絡止痛貼具有滋補肝腎、活血壯骨的作用,可改善體質,激活腰腿免疫力;促進骨質礦化,提高骨密度,從而恢復身體健康,最終實現根除腰腿頑疾的目的,令腰腿關節活動更輕松。
舒絡止痛貼作為中醫傳統黑膏葯,療效顯著可靠。該膏葯載葯量大,只需貼敷於腰腿痛患處,即可通絡袪風、散瘀止痛,同時兼具強筋健骨的功效,對於腰腿痛所引起的僵硬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療效顯著,並達到增強身體體質,徹底治癒腰腿痛的目的!

5. 老年人腿疼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的老年人經常腿疼,走路多一點時間就疼痛,坐後再站立也可發生疼痛。那麼,老年人腿疼是什麼原因呢?老年人腿疼怎麼辦?我和你一起去了解老年人腿疼的相關內容。

一、老年人腿疼的原因

1.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尤其多發於絕經後婦女以及老年男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症。原發性I型骨質疏鬆症是由於絕經後雌激素減少,使骨吸收增強引起骨量丟失所致;原發性II型骨質疏鬆症其病因是由於年齡老化,導致激素自身調節失衡,使骨形成低下。

2.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退化、變性、增生為病理特點的關節病變,大多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最突出的症狀是關節酸痛。清晨起床時疼痛較劇,稍活動後疼痛即緩解,活動過頻疼痛又再起,休息後可再度緩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引起的腿痛與氣候變化有關,寒冷受涼時腿痛加重,溫暖時緩解;同時患者膝部步行乏力,上下樓時疼痛明顯加重。

3.間接性跛行:間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時沒有明顯不適,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間歇性跛行的原因可以是由於腰部腰椎管內神經受壓迫,也可以是由於下肢的血管病變所引起。

4.下肢動脈硬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肢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動脈搏動消失,肢體組織營養障礙,趾或足發生潰瘍或壞疽。

二、老年人腿疼怎麼辦

骨質疏鬆

原發性I型骨質疏鬆症是由於絕經後雌激素減少,使骨吸收增強引起骨量丟失所致,因此應選用骨吸收抑制劑如雌激素、降鈣素、鈣制劑等葯物治療。

原發性II型骨質疏鬆症其病因是由於年齡老化,導致激素自身調節失衡,使骨形成低下,應選用骨形成促進劑,如活性維生素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諾龍)、氟化劑和維生素K2等葯物治療。

日常食物補鈣可作為骨質疏鬆症的輔助治療方法之一。首先以提高膳食中的鈣含量為主,若食物中所進鈣量不夠,則需用含鈣制劑補充。但若已形成骨質疏鬆症,單純靠多吃含鈣食物並不能代替葯物治療。服葯期間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可增強療效。

女性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骨質丟失,使骨骼開始變脆,此時採用雌激素替代療法能防治骨質疏鬆,降低骨折發生率。使用雌激素治療的婦女在用葯前和用葯期間,應定期進行婦科和乳腺檢查。

骨性關節炎

早期骨性關節炎,可以採用物理方法,尤其適用於對葯物不能耐受的患者。急性期以止痛、消腫和改善功能為主;慢性期以增強局部血液循環,改善關節功能為主。根據需要可選用熱敷、超短波照射、中葯離子導入、中葯熏蒸、水療、蠟療等,對緩解疼痛和伴發的肌肉痙攣,維持及恢復關節功能有一定幫助。

早期鍛煉療法早期鍛煉也能達到治療的目的,首先應通過鍛煉減輕體重,多做增強肌肉力量的鍛煉,同時避免爬山等運動。但要注意的是,在急性炎症期,應禁止鍛煉,少走多坐。待炎症消退後,可選擇對關節沖擊小的柔和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等,以改善關節功能、促進康復。

可以使用一些輔助措施,如助行器及拐杖等,還可以穿吸收沖擊力的鞋子,使用內低外高的鞋墊和使用膝關節內側支具,配合適宜的鍛煉,可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

防止骨關節炎致殘的主要方法有:預防扭傷與過勞,調控飲食避免體重過胖,防寒保暖,避免某個關節負擔過重的姿勢;在適當休息、合理運動(保持肌力及關節穩定性)基礎上進行理療、按摩(關節腫痛時不宜按摩)、封閉、葯物等治療;關節變形時,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提高生活質量。

間接性跛行

目前為止,還沒有預防椎管狹窄的方法。對輕度的腰椎管狹窄,可以採用短期卧床休息、理療、針灸、注射等保守治療。同時,可通過鍛煉腰背肌和腹肌的力量使脊柱獲得穩定,減輕椎體間和關節突之間的壓力。還可以通過腰圍等支具以及鍛煉減少腰脊柱的前突和過伸狀態,保持腰椎前屈的姿勢,以減少疼痛。

中重度的椎管狹窄需要通過手術把椎管後側的椎板、黃韌帶以及增生的關節突切除,以使脊髓和馬尾神經獲得足夠的空間。

運動後 腿疼的.解決辦法

1、運動後放鬆可緩解腿疼

運動後可躺在海棉墊或藤墊上休息片刻,平躺時腳放置的位置應略高於頭,或是與頭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後可進行頭手倒立或是靠牆手倒立,時間3-10秒,可進行幾次,有利於下肢血液迴流心臟。然後再抖動四肢,先抖動、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後抖動小腿或前臂。

2、運動後按摩可緩解腿疼

運動後按摩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動、點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動四肢,主要是放鬆肘、膝關節以及四肢肌肉群;上肢常用點按穴位有偏歷、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腫痛,以及肩臂痛、頸項拘攣等運動後造成的各種不適症狀。下肢常用點按穴位有承扶、委陽、承山、昆侖、足三里等穴,可解除腰骶臀股部疼痛、腿足攣痛腰腿拘急疼痛、項強、腰痛、膝脛酸痛等症狀。

3、螺旋扭轉可緩解腿疼

把雙腿伸直,右腿跨過左腿同時,保持右腿伸直;上半身扭轉至右手撐地,左手肘部貼近右膝蓋,這時你會感到腰部的肌肉進行正在扭轉式抻拉。這個動作會幫你擺脫腰酸背痛的困擾。建議每側堅持10秒鍾,重復3次。

4、蝴蝶伸展可緩解腿疼

坐姿,兩腳對在一起,雙手握住腳趾,讓上身慢慢往前靠,從臀部開始彎曲,用肘部下壓雙腿,抻拉大腿內側肌肉。這個動作可以充分緩解腿部酸痛,鍛煉肌肉。建議堅持8秒鍾,重復2次。

5、橫躺拉伸

平躺姿勢准備之後,抬起雙腿,雙手抱住膝蓋反面;手臂發力,感覺全身向上提;直到腿部韌帶充分抻拉至最大位置為止。這個動作可以伸展我們不經常參與運動的大腿韌帶,建議堅持10秒鍾,重復4次。

腿疼吃什麼好

1、二豆苡米粥

綠豆、赤豆、苡米各25g。將二豆及苡米淘洗,先取二豆煮開花後,下苡米煮為稀粥,待熟後調入白糖服食,每日2劑,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病變初期,髂膝疼痛,局部肌膚灼熱,口乾苦粘者。

2、銀花蓮米粥

銀花15g,蓮米30g,白糖少許。將銀花洗凈,水煎煮沸5分鍾後,去渣取汁,加蓮米、煮至蓮米熟透,加白糖調勻服食,每日2劑,可清熱解毒,適用於病變初期。熱毒內擾,局部灼熱疼痛,功能受障者。

3、益母大棗湯

益母草50g,大棗250g,大茴香10g,赤砂糖50g。將益母草水煎取汁,加茴香、大棗、砂糖煎沸後,去渣留汁,早晚分服,並服食大棗。可活血行氣,化淤止痛,適用於病變中期,髂膝酸痛不止,勞累後加劇者。

引起腿痛的原因有哪些

1、生長性腿疼

疼痛無固定部位,局部無紅腫、無外傷,經休息、熱敷或按摩後可緩解,無反復發作特點。此種腿疼多與生長過快、勞累、天氣變化及體內微量元素不足(如缺鈣)有關。

2、運動創傷引起腿疼

2.1、肌腱、韌帶拉傷造成腿疼:運動不當或用力過猛可造成腿部肌腱、韌帶拉傷引起腿疼,腿部做屈伸活動時,可出現尖銳性疼痛,傷部伴有腫脹和淤血。用冰塊或冷毛巾敷在患部,可減輕腫脹和疼痛感。

2.2、半月板損傷引發腿疼:該類患者多有膝關節急性扭傷史,疼痛主要出現在膝關節兩側間隙中,隨傷勢發展,可出現膝關節腫脹感,部分患者有腿軟或膝關節交鎖現象。

2.3、膝關節滑膜炎誘發腿疼:疼痛多局限於膝關節,患者發病前多由膝關節扭傷、創傷史,急性期局部可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及皮溫升高等情況。關節積液是滑膜炎的典型表現,出現腿疼的同時,有積液產生患滑膜炎的幾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