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飯後上腹部疼痛的原因分析
擴展閱讀
保持器多少錢 2025-04-25 02:17:49
網上買車怎樣修 2025-04-25 02:17:02

飯後上腹部疼痛的原因分析

發布時間: 2023-05-07 21:09:04

㈠ 吃飯後腹部脹痛的原因是什麼

飯後腹脹一般有以下幾點可能,1、腹腔內有大量液體或氣體。2、腹內有較大囊性腫物或實性腫物。3、肝臟疾病。4、胃下垂等。

胃下垂

胃下垂是由於膈肌懸力不足,支撐內臟器官韌帶鬆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鬆弛,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聯線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腸球部位置的改變。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時的最低點不應超過臍下2橫指,其位置相對固定,對於維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胃下垂是怎麼引起的?

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動力降低,腹腔壓力降低,腹肌收縮力減弱,胃膈韌帶、胃肝韌帶、胃脾韌帶、胃結腸韌帶過於鬆弛等,均可導致下垂。

胃下垂的症狀有哪些?

常見症狀:空腹時腹部有振水聲者、 壓痛 、便秘、 腹痛 、嘔吐、 腹脹、 惡心 、失眠

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症狀,下垂明顯者可以出現如下症狀:

1.腹脹及上腹不適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2.腹痛

多為持續性隱痛。常於餐後發生,與食量有關。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亦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3.惡心、嘔吐

常於飯後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這是因為一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隨之出現惡心、嘔吐。

4.便秘

便秘多為頑固性,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而致通過緩慢。

5.神經精神症狀

由於胃下垂的多種症狀長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負擔過重,因而產生失眠、頭痛、頭昏、遲鈍、抑鬱等神經精神症狀。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

胃下垂如何鑒別診斷?

1.急性胃擴張

急性胃擴張常發生於創傷,麻醉和外科手術後數小時至一兩天內或飽餐後不久出現,患者感上腹脹滿或持續性脹痛,繼而出現嘔吐,主要為胃內容物,量小,但發作頻繁,雖吐而腹脹不減,X線腹部平片可見擴大的胃飽和緻密的食物殘渣陰影,服少量的鋇劑可見擴張的胃型。

2.胃瀦留

胃瀦留多由於胃張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術引起的胃運動障礙,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經病變,以及迷走神經切斷術等均可引起本病。

胃下垂應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膽囊炎、胃癌、胃擴張、幽門梗阻等病相鑒別。

㈡ 飯後肚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飯後肚子痛是胃部疾病引起的,而且胃部長期在刺激之下出現了糜爛的現象,所以導致出現了肚子痛的症狀。同時飯後肚子痛,要考慮是不是跟飲食有關系,因為不正當飲食以及食物本身就帶著毒素,病人飯後吃完之後就會出現惡心和腹瀉的症狀。有些人在吃完飯後消化不了這是餐後飽脹的現象,因為吃的太多,所以導致腹部無法消化。

減少飯後大量飲水

有些人吃完飯後大量飲水,因為飲水就會將胃液稀釋,就會減緩食物的消化以及吸收,那麼還會出現腹脹的現象。大家在吃完飯後,如果想減少一些疼痛的症狀,可以在吃完飯後到10分鍾之後散散步。如果吃得太飽的話也可以延長一下時間,其實很多人在吃飯這個事情上都特別的注意。為了能夠減少病症,所以他們就會養生,但是養生的時間和養生的方法一定要格外的關注,這樣的話才能夠改善養生的效果。

㈢ 吃完飯就腹脹腹痛怎麼回事啊,

一、飯後腹痛最常見的可能原因——胃結腸反射
有沒有哪種飯後腹痛的情況是正常生理現象?
是。這就是「胃結腸反射」。
早在1904年,國外學者通過X射線檢查,發現進食後,結腸的集團運動增加,並在經歷了十年研究後將這種表現命名為「胃結腸反射」。當時認為是進食後的胃充盈反射性引起結腸運動增加,但在後面的研究中逐步發現,做了全胃切除的患者在進食時也存在這種反射,甚至發現當嬰兒出現吸吮動作時,即使沒有進食,也會促進結腸蠕動。
因此,在上世紀70年代,有學者建議將「胃結腸反射」改為「結腸對進食的反應」,目前這兩種概念已經被普遍接受並使用。也就是說,進食從生理上是可以促進結腸的集團運動,從而使人產生便意。因此,胃結腸反射在腸動力紊亂性疾病,如慢性便秘的診治中有重要意義。
這是今天要說的飯後腹痛的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可能原因。

二、飯後上腹部疼痛的可能原因——胃潰瘍所致
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拓展閱讀:《肚子一餓就胃疼,小心得了這種病》)同屬常見的消化性潰瘍。
胃潰瘍的主要表現就是上腹部疼痛,而這種疼痛和飲食有明顯的相關性,常常在餐後1小時以內發生,持續一兩個小時後慢慢緩解,下次餐後再次出現,並且在天氣變化或飲食不當時症狀更加明顯。
胃潰瘍的其他症狀與危害和十二指腸潰瘍基本類似,但胃潰瘍讓很多人談之色變的原因是它有1%-3%的癌變風險。因此,對於胃潰瘍,我們除了需要早發現,早治療,還應注重隨訪檢查。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七成以上的早期胃癌沒有任何症狀,或者僅有輕微的反酸、噯氣、早飽等消化不良表現。胃癌進展期才會出現上腹痛,而且有一部分胃癌患者的疼痛和消化性潰瘍很相似,飯後加重,服用抗酸葯物可以緩解。
因此,千萬不要因為曾經確診過胃潰瘍而麻痹大意不當回事。對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有長期潰瘍病史、近來疼痛節律性改變、食慾不振、體重短期內下降明顯、有胃癌家族史的這些人群,更應該盡快做胃鏡檢查,如果發現異常,要盡量多取活檢,以免漏診。

三、腹部不適、症狀反復、檢查無果的可能原因——腸易激綜合征
還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經常腹痛,腹部不適,排便也總是不正常,要麼腹瀉要麼便秘,症狀反復發作,很難消退,但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器質性疾病,生化指標檢查也都正常。
事實上,這類人群很可能患上了「腸易激綜合征」。它是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尤其多見於工作壓力大的中青年人群,比如大城市寫字樓里的白領們。
目前,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主要認為是胃腸動力和內臟感覺異常,還與腸道菌群紊亂,和腸道炎症、精神壓力、食物不耐受等因素也有一定關系。
幾乎所有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由於痛閾較正常人低,腸道也更敏感,因此精神緊張和哪怕是正常飲食帶來的結腸蠕動都可以造成這類患者腹痛加重,但是這種疼痛可以在排便排氣後緩解,也幾乎不會讓人從睡眠中痛醒。
腸易激綜合征起病緩慢,病程較長,間歇性發作,但全身健康狀況不受影響,這是區別於其他疾病的一個重要特點。治療上主要是精神心理干預和針對各種症狀進行對症處理,對腸道菌群的調節也有一定療效。
「吶,發生腸易激,大家都不想的。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你餓不餓?我去給你弄點兒益生菌。」
四、海吃海喝後突然腹痛的可能原因——急性胰腺炎
美酒美食不可辜負,可如果是在大快朵頤吃飽喝足之後突然出現腹痛,就要當心是不是急性胰腺炎了。

胰腺分泌的各種蛋白酶是正常消化過程必不可少的,暴飲暴食和酒精都可以刺激胰液大量分泌,如果再合並我國發病率很高的膽石症,就更容易發生梗阻導致排出障礙。
如果胰液中的蛋白酶原還沒有進入十二指腸就在胰腺內被激活,就會發生胰腺自身消化。這個病理過程很復雜,但體現在絕大多數患者身上,最明顯的症狀就是上腹部持續性的刀割一樣的疼痛,有的會向後背放射,時間往往可以超過48小時,還伴有發熱、惡心嘔吐,少數人還會出現黃疸。急性重症胰腺炎還會出現感染、休克、消化道出血、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嚴重並發症,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死亡率很高。
飯後出現腹痛的原因有很多,這里只是選擇了幾個比較常見的情況簡單一說。但總而言之,大多數的腹痛還是生理性原因居多,嚴重疾病畢竟是少數,大家不必緊張過頭胡亂猜測。但如果確實感覺症狀較重,或者持續時間較長,已經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那麼還是盡早就診,排除可能存在的器質性疾病。

㈣ 飯後肚痛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該怎麼辦

很多人都有過腹痛的經歷,但是有些人總是在飯後腹痛,也就是吃完飯後腹痛,偶爾這樣的事情,可能是由於飲食因素或者劇烈運動等因素造成的。如果你每頓飯後都胃痛,就需要注意了。它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建議及時發現病因,因為引起腹痛的病因可大可小,在發揮時不要錯過一些疾病。

胃潰瘍的典型特徵是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腹痛,可持續數分鍾甚至數小時。如果病情加重,甚至會出現嘔血、黑便等症狀。胃潰瘍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最常見於40至60歲之間的人,而且經常發生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如果你懷疑你有胃潰瘍,建議州咐做胃鏡檢查和幽門螺桿菌測試。腸易激綜合症,本病的主要症狀為腹部疼痛、腹部不適,進食後及排便或排便後均可緩解。該病發生於18-59歲的患者。如果存在食物過敏或食物不耐受,以及焦慮和抑鬱,都會加重這些疾病的現象。

還有一種餐後腹痛在老年人中也會出現,尤其是患有心臟病和周圍血管疾病的人,這就是慢性腸系膜缺血。典型的症狀是腹痛,一般在進肆跡羨食後15-30分鍾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減輕。

㈤ 飯後肚子疼怎麼回事 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1

飯後肚子疼怎麼回事

1、吃太快

吃飯狼吞虎咽,一個是會加重腸胃的消化負擔,一個是容易吞下去很多空氣,空氣在胃裡面隨著食物蠕動,就容易引起肚子痛不舒服。

2、胃潰瘍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疼痛主要在上腹部,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一般出現在飯後1小時內,經過1-2小時後,肚子痛的症狀會緩解。

溫馨小貼士:潰瘍性消化系統疾病,比如十二指腸潰瘍吃飯後由於腸胃刺激胃酸分泌,持續腐蝕胃壁也容易出現胃痛、肚子不舒服的情況。

3、胃炎

急、慢性胃炎疼痛多為隱痛,一般無規律性,疼痛范圍較廣泛,半數以上與飲食有關,通常飯後會有胃痛,空腹時比較舒適。特別是吃了過酸模兄、過油或辛辣食物是,疼痛會比較劇烈,而且還可能會有不舒服,腹脹、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甚至嘔血的現象。

4、飯後運動過度

吃飯後胃是充盈的狀態,彈性較低,即使是輕微的震動,也容易拉扯到腸胃引起疼痛。而且飯後血液大多流向腸胃用於消化食物,如果運動的話,血液又會運送的體表,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吃飯後最好休息半小時再活動。

5、生冷食物

吃太多生冷的食物,會刺激腸胃痙攣,引起肚子痛胃不舒服,對脾胃傷害也很大,吃太多了還可能導致腹瀉拉肚子。

2

肚子疼如何緩解

1、藿香滾雞蛋

用雞蛋一個,藿香15克。藿香加水與雞蛋共煮,雞蛋不可煮破,待蛋煮熟後,取出稍涼,然後用雞蛋在小兒肚臍周圍劃圈滾動,蛋涼再煮,如此反復滾動10-15分中,每日2次。

藿香具有清熱健脾、除濕止瀉的功效。可以改善小兒因為飲食不潔,吃壞物高肚子所引起的的肚子疼罩碼尺痛不適症狀。

2、按摩內關穴

取蔥白、生薑30克搗爛,加水300毫升,煮沸約30分鍾,趁熱用食指蘸葯液在患者的拇指及小指根部的掌面向外擦12次,再由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從近手腕之很皺紋的中央,往上3指寬的中央)、手臂上放推擦各12次,每日1-2次,連用2-3日。

按摩內關穴可以有效減輕吃壞肚子肚子疼的不適症狀。

3、敷貼法緩解肚子疼

用薏苡仁、白術、香附、當歸、茯苓各30克,青皮、橘皮、白芍各15克,共同研磨成細末,然後放入到鍋內炒熱,裝入布帶中,附體在小腹部,為了敷貼牢固,外面可以用紗布固定。

本法可以溫中健脾,暖胃止痛,可用於治療過食生冷所引起的寒性腹痛、腹瀉症狀。

㈥ 飯後左上腹痛是什麼原

如果做野是右上腹痛,須考慮是肝臟、膽囊、膽道、胰臟、十二指腸、右腎、大腸右段等問題;右下腹痛需要想到皮胡寬的是盲腸、闌尾、右卵巢及輸卵管、右輸尿管等;左上腹痛可能是胃、脾臟、胰臟、左腎、大腸左段;左下腹痛則可能是乙狀結腸、左燃亮卵巢及輸卵管、左輸尿管等;若是肚臍周圍疼痛,主要表示為小腸疾病。此外,有時也可能出現整個腹腔的廣泛性疼痛,此情形通常是腹膜受到某種原因刺激而發炎,例如:潰瘍穿孔、子宮外孕破裂、內出血。

㈦ 飯後上腹疼痛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消化性潰瘍,特別小心胃潰瘍。
胃潰瘍疼痛多在餐後半小時出現,持續1-2小時,逐漸消失,直至下次進餐後重復上述規律。
而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在餐後2-3小時出現,持續至下次進餐,進食或服用制酸劑後完全緩解。腹痛一般在午餐或晚餐前及晚間睡前或半夜出現,空腹痛夜間痛。
胃潰瘍疼痛多位於劍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腸潰瘍位於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范圍一般較局限,局部有壓痛。內臟疼痛定位模糊,不能以疼痛部位確定潰瘍部位。

你可以搭盯運去醫院查一下大便潛血知梁,有條件作則畢一下X線鋇餐檢查
、內鏡檢查 、胃液分析 等。

㈧ 吃飯後右上腹部隱痛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辦

最近這段時間身邊的朋友經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狀況,比如吃飯後右上腹部隱痛,很多人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兒?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吃飯後右上腹部隱痛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吃飯後右上腹部隱痛的原因
1、急、慢性膽囊炎:位於右上腹部,疼痛會傳到右側肩膀,並且伴有發燒、嘔吐、黃疸等症狀。

2、急、慢性腸胃炎:大多是由於飲食不衛生所導致的食物中毒等,通常伴有嚴重的嘔吐、腹瀉、發燒、腹痛等症狀。

3、腸阻塞、膽道梗塞:包括:大便阻塞、腸癌阻塞、腸扭轉等,伴有腹脹、惡心、型首蠢嚴重嘔吐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敗血症等,

4、胰臟炎、腎臟炎症等也可導致右上腹部疼痛,有時疼痛會延伸到背部。

5、肝臟疾病:肝臟沒有神經中樞,肝臟病變時會伴有隱痛,肝臟腫大時會壓迫對周圍器官施壓,導致右上腹疼痛,肝臟疾病常見的表現症狀有:腹脹、食慾不振、惡心嘔吐、乏力、腹痛腹瀉等。當出現右上腹部疼痛的症狀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肝病前期右上腹疼痛並不是很明顯,所以很容易被患者所忽視,盡快的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
吃飯後右上腹部隱痛怎麼辦
那就治療你的胃竇炎就可以了!胃可分為四個部分:賁門部、胃底部、胃體部和胃竇部。胃的入口為賁門,出口為幽門。胃竇指的是幽門與胃角切跡平面之間的部分。胃竇炎好發於30歲以上的男性,表現為上腹部飽脹,隱痛或劇痛,常呈周期性發作,可伴有噯氣、反酸、嘔吐、納差、消瘦等,慢性胃竇炎還可表現為厭食,持續性腹痛,失血性貧血等。胃竇炎病變多局限於粘膜肌層,亦可蔓延至肌層和漿膜層。胃竇粘膜表現為水腫、充血,炎性細胞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其中以粘膜下層最為明顯。

此外,當有粘膜糜爛,腺體萎縮與腸腺增生,胃竇炎很少單獨存在,常與消化性潰瘍或胃癌同時存在,因為胃竇炎與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癌關系密切,應引起我們的高度卜陪重視。本症與精神因素關系密切,情緒波動或恐懼緊張時,可使症狀加劇。副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時也易發作。有些胃竇炎患者,上腹疼症狀與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相似,慢性胃竇炎容易誤診為胃竇癌,需做胃鏡檢查來區別。

胃竇炎的治療一般應採用飲食控制、鎮靜、抗酸、解痙、止痛等 措施 ,主要是對症治療。對情緒緊張者,可用小劑量鎮靜劑。對噯氣、惡心及胃排空障礙者,可選用胃復安10毫克每日2~3次,也可選用嗎丁林20毫克每日2~3次,或西沙必利10毫芹嘩克,每日2~3次。針對胃竇粘膜炎性病變,可選用麥滋林-S0.67克,每日3次,連服6~8周。若患者上腹痛伴反酸,可加用泰胃美400毫克,每日1次,連服1個月。或法莫替丁20毫克,每晚1次,連服1月。如慢性胃竇炎的病理診斷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可選用德諾2片,每日3次,連服4~6周,或服用阿莫西林500毫克,每日3次,連服4周。
腹部痛怎麼辦
保持溫暖

保持身體暖和將加速血液循環,並鬆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痙攣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熱的葯草茶或熱檸檬汁。

熱敷

在骨盆上下放置敷墊或熱水瓶,一次數分鍾,將加速血液循環,緩和痛經。

保健葯膳

姜24克,紅棗30克,花椒9克。將姜、紅棗洗凈,姜切薄片同花椒一起置鍋內加適量水,以小火煎成1碗湯汁即成。熱服。每日2次。此湯溫中止痛。適用於寒性痛經症。陰虛火旺者忌服。

益母草60克(干品3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先將益母草煎汁去渣,然後與粳米、紅糖共煮成稀粥。經前3-5日開始服用。溫熱服,每日1-2次。此粥活血化瘀,理氣通經。適用於氣血瘀滯型痛經,月經不調,產後惡露不止等症。

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紅花3克。將上3味葯研粗末,以沸水悶泡10分鍾即可,每日1劑,隨時溫服。連服數日,以在行經前幾日服用為宜。此茶活血調經,理氣止痛。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月經量少,腹脹痛,閉經等症。

㈨ 飯後肚子疼一般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怎樣緩解這種疼痛呢

3.上腹部的疼痛可能是胃潰瘍,會在進食後出現,兩到三個小時後會逐漸緩解。可以去醫院做胃鏡,可能是胃裡的腫瘤。可能是腸道疾病,最常見的是腸易激綜合征。排便後腹痛會減輕。不能和冷肉一起吃。如果胃不好的人同時吃肉和其他較涼的食物,會導致消化不良。睡前不要吃東西,吃完東西兩小時後再睡覺,否則腸胃得不到休息,導致消化不良。

㈩ 飯後肚子痛是怎麼回事

飯後肚子痛的原因
1、吃壞肚子引起肚子疼

例如食物中毒,在飯後幾小時開始肚子絞痛,接下來出現惡心、嘔吐的症狀稱為膽結石:膽結石掉出來卡在膽囊管出不來,引起膽囊收縮,產生劇烈腹痛,痛點通常在上腹部,常令人以為是胃痛,痛的時間通常是在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膽囊結石常常並發膽囊炎,陣痛會變成持續的痛,痛點在右上腹,且常合並明顯的壓痛。

突然發生且劇烈的腹痛往往會使患者本人甚至整個家庭非常緊張,以至於常常自己在家裡胡亂地找些止痛葯吞下或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馬上打止痛針。事實上,這種做法不對。引起腹痛的原因有幾十種之多,涉及內科,外科,婦產科等各個方面。盲目止痛是不正確的,有時甚至可造成危險。

2、闌尾炎引起肚子疼

主要是右下腹疼痛,2、3歲的孩子有肚子疼,並且有明顯的肚子漲,伴有嘔吐,全腹都有壓痛,不讓摸,可能發燒38度多。2、3歲的孩子更應該重視,因為很容易造成穿孔,成為腹膜炎。10歲以上的孩子患闌尾炎開始是上腹部疼(或者說是胃疼),幾個小時之後轉移到右下腹痛,有的孩子伴有惡心、嘔吐,右下腹有很明顯的壓痛點,不讓摸。疼後可能伴有低燒,37度多到38度,也可能燒到39度。

3、痛經引起肚子疼

痛經分原發賣鎮旅性與繼發性痛經兩種。中凳原發性痛經常見於青春期少女,原因與體內前列腺素水平、寒冷、情緒心理因素有關而無器質性病變,隨著年齡增長或結婚與生育後,一般可以自愈。繼發性痛經常見原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子宮腺肌症。表現為疼痛逐漸加重,多呈周期性發作,或非經期下腹有隱痛而行經前後加重。此外,常伴有不孕及月經失調,往往需要葯物治療。
肚子痛的緩解 方法
1、用腹部呼吸減輕肚子疼

如果鍛煉時經常發生岔氣,你可以試試腹部呼吸法。這是一種慢慢地深深地壓縮放鬆腹部的呼吸方法。為找到這種感覺,你可以仰面躺在床上並在腹部放上一本書。每次吸入空氣時書都會抬高,你的肩膀不能動。腹部呼吸也可幫助加強腹腔壁,因而會減少膈膜的跳動和擠壓。

2、熱敷可以減輕肚子疼

月經的時候,女人的身體溫度是會下降的,因此就會比較怕冷,那麼保暖就顯得尤為重要。當月經肚子痛的時候,最好就多穿衣服。然後平躺在床上,用暖寶寶或者是熱水袋來敷一下小腹的位置,也就是盤骨充血的位置,這樣可以很有效緩解痛經的痛楚,再喝上滿滿一杯溫開水。相信疼痛的感覺會緩解的!那麼女性需要注意的是,月經期間就不要吃冰冷的食物和飲料了!
治療拉肚子的葯物
參苓白術丸

人參 茯苓 白術 桔梗 山葯 甘草 白扁豆 蓮子肉 砂仁 薏苡仁

慢性腹瀉地臨床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地腹瀉及腹部隱痛,其腹瀉不甚劇烈,常與進食難以消化地食物或者脾胃受涼有關。伴有食慾不振,氣短乏力,面色缺乏光澤。腹瀉日久則營養物質大量丟失,可以導致貧血等不良後果,因此不能等閑視之。由於久瀉傷及人體正氣 ,尤其與腹瀉密切相關地脾胃更易受傷,因此慢性腹瀉中有很大旅纖一部分為虛性腹瀉。對於這部分病人推薦試用參苓白術丸健脾化濕進行治療。

參苓白術丸組方中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人參、白術、扁豆等健脾益氣,恢復脾胃功能;另一方面白術 ,茯苓等又能健脾化濕,減少腹瀉次數。中醫認為脾虛則易生濕,濕重則泄瀉,因此健脾益氣化濕就是本方治療地精髓所在。此外,對於伴有脾胃虛寒,表現為胃部怕冷,大便稀溏,不能進冷食者,可以加用香砂養胃丸合並治療。而久瀉傷腎,出現畏寒肢冷,腰膝酸軟,每日晨起腹瀉,俗稱五更瀉者,合用四神丸以溫腎健脾。

葛根岑連湯

葛根 黃岑 黃連 炙甘草

急性腹瀉是夏季常見地疾病 ,治療腹瀉地葯物也成為很多家庭常備葯。中葯治療急性腹瀉地經典方劑就是葛根芩連湯,它出自著名地中醫古籍、張仲景所著地《傷寒論》,用來治療濕熱所致地腹瀉和痢疾。

從葛根芩連湯地組成來講,葛根、黃芩,黃連以清熱利濕為主,並能升清止瀉。所以在選用葛根芩連湯治療腹瀉時就要抓住“濕、熱 ”兩點。所謂“熱 ”主要表現為發燒 、口乾、口臭 ,大便後肛門灼熱,小便發黃等;“濕”則相對抽象一點,主要表現是大便黏膩不爽,有排不盡地感覺,醫學上稱之為里急後重感,或者大便里有白色膿樣物,不思飲食,舌苔厚等,如果患者地病情大致符合上面所描述地症狀,則可以認為是“濕熱”所致地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