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無緣無故吐血是什麼原因
吐血可以是上消化道出血,也可以是支氣管擴張的咯血。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主要有4種,最常見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約有5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是由胃十二指腸潰瘍所引起。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約佔25%。大量喝酒或長期服用某些葯物如激素(如強的松)或解熱鎮痛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等)易引起胃十二指腸粘膜糜爛,誘發胃十二指腸潰瘍,並發上消化道出血。另外,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疾病。對於有上消化道出血且年齡偏大的中老年人,特別是伴有慢性貧血的胃病患者應警惕胃癌的可能性。一般說來,青年人的上消化道出血多為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中老年人除了胃十二指腸潰瘍外,還應考慮胃癌因素。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主要症狀為吐血和解黑便。出血量多、急,可表現為吐血;出血量少、慢,則以解黑便為主。有吐血的病人在嘔血之後的數天之內解黑便。吐血的顏色可由出血量、出血的速度和在胃內停留的時間不同而表現為咖啡色、暗紅色或鮮紅色。吐血之前往往有惡心和上腹部(俗稱心窩)不適感。吐血較多,且伴有較重的休克症狀,如頭暈、心慌、煩渴、出冷汗、暈厥,屬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較危重。 對於反復發作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有並發出血者,除了根治胃幽門螺桿菌外,維持治療是防止復發的一項重要治療措施。這種維持治療以H2受體拮抗劑(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為主,目前比較多採用標准劑量的半量於睡前頓服。維持治療時間長短應根據病情決定,短者3-6個月,長者1、2年,或者更長時間。 咯血是指喉頭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經口腔咯出。咯血一般伴有咳嗽動作。痰中帶血或大口咯血都叫咯血。大咯血病人有時可因血塊堵塞氣管而引起窒息。 咯血時先喉頭發癢,自覺有腥味,之後血隨咳嗽而出,常與痰液混合,顏色是粉紅色或鮮紅色,有時帶泡沫。小量出血與咳嗽咳痰同時出現,即痰中帶血。而大咯血多發生在支氣管壁血管破裂時有大量鮮紅色血突然咯出,最多可達200~300毫升,病人恐懼甚至昏倒。咯血和嘔血都是從口腔吐出來,有時容易混淆,但二者的處理方法不完全一致,應加以鑒別。 (1) 安靜休息,不要恐慌,頭偏向一側或取半卧位,及時清理病人口鼻腔的血塊,保持呼吸道通暢。大咯血時頭低足高以順位引出血液,以防咯出的血吸入氣管造成窒息。痰中帶血可口服止咳葯和鎮靜葯,減輕胸部震動而止血。 (2) 病人胸部可放置冷水袋壓迫止血。 (3) 適當應用止血葯,如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K3、雲南白葯、三七粉等。 肺結核,春天易發肺結核,去醫院查查吧 胃出血,胃穿孔 還有鼻子大量出血,流到胃部,不過你上午又吐了幾口,應該就不是了 既然都已經吐血了,最好去醫院查查!
② 吐血是什麼原因
吐血,病證名。血從口中吐出。見《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多因嗜食酒熱辛肥、郁怒憂思、勞欲體虛等,致胃熱壅盛,肝鬱化火,或心脾氣虛,血失統御而成。亦有因外感引動者。吐血分為外感吐血、內傷吐血、陰虛吐血、勞心吐血、勞傷吐血、氣郁吐血、畜熱吐血、傷胃吐血、傷酒吐血等,詳見各條。
又:形容郁悶心情。在人們常用"郁悶"這個詞時,這個詞也開始勝行
血由胃和食道而來,經口吐出,血色紅或紫黯,常夾有食物殘渣,稱為吐血,也稱為嘔血。常見於西醫的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肝硬化、胃癌等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吐血治療的診斷要點
血隨嘔吐而出,血色呈紫暗或咖啡色,或鮮紅色,常夾有食物殘渣。 常有胃痛、脅痛、黃疸、症積等宿疾,復因飲食不節、情志失和、勞倦過度、氣候突變而誘發。 大便色黑如漆,甚則呈暗紅色。大便潛血試驗陽性。 X線鋇餐造影、纖維胃鏡、B超等檢查,常可發現原槐手發病。
吐血治療的辨證分析
吐血多因熱傷胃絡,或脾虛失攝,或胃絡瘀阻等導致血不循經,溢於脈外而成。臨證需分辨虛實。實證多由於熱(胃熱及肝火),虛證多屬於脾氣虛弱。臨床一般屬熱者居多。治以清熱、瀉火、降逆、涼血止血,或益氣攝血為大法。忌用升散燥熱,以免血隨氣火上逆而加重出血。
吐血治療的辨證論治
胃熱型【證見】 脘腹脹悶或作痛,吐血鮮紅或紫暗,口臭、口乾,大便色黑。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 清胃瀉火,化瘀止血。
【方葯】
1.主方瀉心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
處方:大黃15克,黃連10克,黃芩12克,茜根12克,紫珠草30克。水煎服。
2.中成葯
(1)紫地寧血散,每次2瓶(8克),每日3次,水調服。
(2)血寧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
(3)雲南白葯每次1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寧血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紫珠草、地榆各30克,降香、大黃各12克。水煎服。
(2)生大黃粉(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生大黃粉,每次3克,每日3次。溫水送服。
(3)四黃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生大黃粉15份,黃連9份,生地黃30份,生黃芪15份,生甘草6份。上葯研細末過20目篩後混和,分30克包裝備用。取四黃粉3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2分鍾,過濾去渣涼服,每日1包,分2次服,重症每日2包,分4次服,5日為1個療程。
肝火型【證見】 吐血鮮紅或帶紫,口苦脅痛,心煩易怒。舌紅絳,脈弦數。
【治法】 瀉肝清胃,涼血止血。
【方葯】
1.主方龍膽瀉肝湯(李晌仿杲《蘭室秘藏》)加減
處方:龍膽草12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牡丹皮9克,生地黃15克,茜根12克,紫珠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葯參照胃熱型中成葯。
3.單方驗方
(1)清肝涼血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梔子15克,白芍12克,龍膽草12克,茜根12克,紫珠草30克,甘草5克。水煎服。
(2)三七鬱金湯(《中醫雜志》)
處方:三七9克,鬱金10克,熟大黃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2劑。
脾虛型【證見】 吐血反復發作,時輕時重,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大便色黑。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 健脾益氣,攝血。
【方葯】
1.主方歸脾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黨參18克,黃芪15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當歸9克,炒地榆宴明纖15克,白及lO克,阿膠12克(烊化),血餘炭10克。水煎服。
2.中成葯
(1)歸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紫地寧血散,每次2瓶(8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益氣止血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黨參18克,炒白術15克,茯苓12克,黃芪20克,血餘炭10克,炒地榆15克,白及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止血合劑(《上海中醫葯雜志》)
處方:白芍12克,炙甘草9克,炙海螵蛸12克,白及12克,槐花15克,地榆15克,蒲黃15克,仙鶴草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③ 吐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嘔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果一個病人有嘔血,就是吐血,可以是少量出血,出的血液經過胃酸作用,變成高鐵血紅蛋白,它就變成一個黑褐色的,在胃液里頭像黑渣似的,消化醫生說嘔吐的為咖啡渣樣的物質,實際上這就是出血,只不過是小量出血,這種出血可能有3-5mL胃液吐出來或者用胃管抽出來就成這樣。出血再多時胃酸沒有充分作用,吐出來可能暗紅,甚至有搭臘友血塊。如果出血量大,胃酸接觸很少,吐出來是鮮紅的血,也可以有血塊。如果是疾病,消化性潰瘍病很多見,現在消化性潰瘍病少,過知槐去以嘔血診斷消化性潰瘍病住院的實際上有很多,而且很多是住到外科,最後通過手術治療。現在消化性潰瘍病治療,造成這種需要手術的出血已經罕見。還有是肝病,各種原因的慢性肝病都可以造成門脈高壓可以出血,可以大量嘔血。還有飲酒和劇烈咳嗽、憋氣,結果造成食管黏膜撕裂出血,這也是常見的原因。出血性胃炎特別是葯物性的出血性胃炎,叫做急性胃黏膜損傷,還可以在應激狀態下出現。其他的像腫瘤等等血管畸形,都是吐血的重要因素局拆,通過胃鏡做鑒別診斷是必要的。
④ 為什麼會吐血
口中吐血,血的來源有兩個途徑:
1,消化道.如急性的胃出血,食管靜脈破裂!因為動怒出血,按現在醫學的解釋:他可能本身就有潛在的疾病(肝臟疾病引起的食管靜脈曲張),也可能是因為情緒的劇烈變化引起的應激性胃潰瘍而導致的出血
2,呼吸道:呼吸道的出血要麼是老年人,要麼就是常年咳嗽(林妹妹那種病,就是現在說的肺結核什麼的),劇烈的咳嗽可以是胸腔裡面的壓力急劇上升,導致大量肺泡破裂,肺泡破裂會導致肺部大量的毛細血管破裂,從而引起咳血!還有就是肺結核了,這是個慢性病,病程比較復雜,就不細說了!
⑤ 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吐血
主治醫師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引起吐血的原因非常多。最常見的是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和胃癌,這些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以上。此外還有食管潰瘍、食管賁門粘膜撕裂症。胃血管異常:如胃底恆徑動脈破裂出血。還有上消化道鄰近器官的出血:膽道出血、胰腺疾病、胸腹主動脈瘤破裂,還有一些全身性疾病,比如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血管炎以及應激性胃粘膜損傷、急性感染也會並發嘔血。吐血一般為什麼病?
吐了鮮血,在考慮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大,上消化道出血有很多原因引起的,如胃潰瘍應激性潰瘍,膽道出血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建議趕緊到消化內科進一步就診,明確出血的原因及選擇合適的方案進一步治療!
⑥ 吐血原因
您好:
急性上消悶賀舉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
一、食管疾病:
(一)食管與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二)其他食管疾病:
1、食管炎
2、食管憩室炎
3、食管消化性潰瘍
4、食管癌
5、食管異物
6、食管賁門粘膜裂傷出血
二、胃及十二指腸疾病
(一)胃、十二指腸潰瘍
(二)胃炎
(三)胃癌
(四)胃粘膜脫垂症
(五)胃動脈硬化
(六)少見的胃疾病
1、胃扭轉
2、胃結核
3、胃血吸蟲病
4、少見的胃腫瘤
(七)十二指腸憩室
(八)非特異性十二指腸炎
(九)Dieulafoy氏損害
三、膽道、胰腺疾病
(一)膽道疾病
(二)胰腺癌與壺腹周圍癌
(三)異位胰
(四)急性胰腺炎
四、葯物所指的上消化道損傷
1、腎上腺皮質激素
2、非類固醇性抗螞碧炎葯
3、蘿芙木製劑
4、抗生素
5、其他葯物
五、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血液拍毀病
2、尿毒症
3、應激性潰瘍
4、心血管疾病
(1)心臟病
(2)腹主動脈瘤
(3)血管瘤
(4)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
5、鉤端螺旋體病
6、結締組織病
7、彈性假黃瘤等。
⑦ 口吐鮮血是什麼原因
吐血
吐血是血從胃中經口嘔吐而出的病症,血色多黯紅,多夾有食物殘渣,並常伴有脘脅脹悶疼痛等症狀。主要見於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所致的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最多見。急慢情胃炎、食管炎、應激性潰瘍等也可出現吐血。
1、 病因病機 吐血主要來自胃的病變,因外邪犯胃,胃絡受傷或他臟有病影響及胃均可引起本證。
(1) 胃中積熱:素嗜辛辣灸博,飲食不節以致積熱蘊結於胃,復因感受外邪或傷食以致郁化火,灼傷胃絡,胃氣上逆而致吐血。
(2) 肝火犯胃:七情內傷,肝氣郁結郁而化火,肝火上犯損傷胃絡,迫血上行致吐血。
(3) 氣不攝血:勞倦過度或久病體虛,脾氣虛弱不能統血,血溢經外上逆吐血。
2、 辯證論治 臨床辯證時,尤其應當詳細察明證情,分清虛實,結合病情標本緩急。然後確立治則,進行治療。
(1) 胃中積熱:
證候:血色鮮紅或夾食物殘渣,脘腹脹滿,甚則作痛,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胃瀉火、涼血止血。
方葯:瀉心湯合十灰散加減。
(2) 肝火犯胃:
證候:吐血鮮紅或紫黯,暴吐如涌,口苦脅痛,心煩易怒,躁擾不寧,舌質紅絳,脈弦數。
治法:平肝清熱、涼血止血。
方葯:龍膽瀉肝腸加減。
(3) 脾失統攝:
證候:吐血色黯而淡並反復發作,消瘦乏力,心悸氣短,腹脹便溏,舌淡少苔,肢冷脈細。
治法:補益氣血,收澀止血。
方葯:黃土湯。
3、 辯證施護
(1) 胃中積熱:
① 患者吐血量多時取頭低腳高位,頭偏向一側,防止血液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② 對患者要關心照顧,吐血後及時給予淡鹽水漱口,並保持口腔清潔。
③ 吐血時護士要鎮定,搶求措施及時,要勸導患者情緒安定,卧床休息,不要太驚惶,設法消除其恐懼憂虛,緊張心理狀態。
④ 患者出血量多時可暫禁食及熱水。血止給予和半流和半流質飲食,少食多餐為宜,飲食不宜過熱,以免血熱妄行更致吐血不止。
⑤ 吐血量少時可及時給白芨粉3g,用適量溫開水沖服或藕節炭5~6個水煎服。
⑥ 中等量出血可給予三七粉1.5g,白芨粉3g,調服,服葯後半小時內勿進食飲水。
(2) 肝火犯胃:
① 此證患者吐血暴吐如涌,故要絕對卧休息,減少活動量。
② 因七情內傷而致肝火犯胃吐血較甚,要勸導心情平靜,不要心煩著急,要盡力消除不良因素的刺激。
③ 病宜光線稍暗,減少噪音,便於安靜休息。
④ 吐血不止時可針刺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過到祛火止血。
⑤ 要嚴密觀察病情,吐血前多有胃脘不適或胃痛、惡心等症狀,或有心窩部痛或胃中燒灼嘈雜感,或持續胃痛者突然痛減而頭暈全身無力為吐血之徵象。
⑥ 要隨時注意出血量、面色、精神、血壓、脈象等情況,若出血初止,腹痛突然加劇,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舌質淡,脈細弱則為氣隨血脫之重危證候,可用獨參湯益氣固脫,或用參附湯回陽固脫,可加三七粉、雲南白葯、阿膠等止血,並立即做好輸血及搶救准備。
(3) 脾失統攝:
① 吐血纏綿不止,時輕時重,病程較長者,要多加休息,不能過於勞累以免加重吐血症狀。
② 飲食宜富有營養和易於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忌煙酒,常囑藕、蔬菜、桔子等,食不宜過涼,以防傷脾。
③ 平時可考虛針刺療法,取穴合谷、內關、足三里、湧泉、脾俞、梁門。耳針穴位可選用腎上腺、皮質下、神門等。
4、 養生指導
(1) 注意生活起居有節,有能過度勞累。
(2) 飲食調量適宜,不能暴飲暴食或過飢過飽,忌辛辣之品過量飲酒。
(3)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防止外邪侵襲人體,尤其在寒熱交替季節,防止感涼誘發。
(4) 對素有胃脘疼痛舊疾者,既要注意不能勞倦過度,又要避免七情刺激,以免復發。
⑧ 忽然吐血怎麼回事
常說的吐血,臨床上有兩種情況,嘔血和咳血。嘔血和咳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出血的部位不一樣。
嘔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當出血液量達到一定程度過後,通過胃反射出現嘔血。常見的是消化系統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肝硬化胃食管靜脈曲張、應激性潰瘍。嘔吐出來的一般成咖啡色,含有食物殘渣。
咳血是呼吸系統的疾病所導致的出血,血液來源支氣管、肺泡。常見的疾病有肺結核、肺癌、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排出物呈鮮紅色或者暗黑色,常混有痰液,沒有食物殘渣。
出現了吐血,要詳細詢問病史鑒別血液來源,然後進一步做檢查,如胸片、胸部CT等。
突然吐血,大部分是胃出血,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如果是飲酒或反復惡心、嘔吐出血,大部分孝洞是胃黏膜撕裂引起的。開始的時候,嘔吐物是胃的內容物。經常嘔吐後,最終會嘔吐出血,大部分是鮮紅色的血,其中大部分是胃黏膜撕裂。
其次,經常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球狀潰瘍,在突然嘔吐和出血的情況下,大多數是潰瘍性出血的巧慎枯原因。
也有一些吐孝明血是由於肝硬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起的,這種類型的出血往往非常猛烈,很快就會發作,容易導致休克,甚至死亡,需要密切的觀察生命體征。
⑨ 胃吐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引起胃出血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大量的酗酒,口服非甾體類的消炎葯,姿哪笑禁食異物,或者進食一些過多的刺激性食物緩首。另外精神性的應激等種種原因都可以引起急性胃粘膜的損傷,從而導致胃部出血。另外一些慢性的疾病所引起的並發症,也可以導致胃出血的情況。比如慢性胃跡含炎、胃潰瘍的患者,也可以出現胃出血,一些肝炎的患者,酒精肝,或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等這一類的肝臟疾病,到晚期、中晚期出現了肝硬化。晚期的肝硬化它可以出現食管胃底靜脈的曲張。這個時候如果飲食不注意,可能會劃破曲張的靜脈,從而引起大量的上消化道出血。
⑩ 嘔吐物有血是什麼原因
嘔吐出血有口腔疾病、食道疾病、胃黏膜培跡疾病,嘔吐吐出血,可以見於口腔的疾病,比如急性咽炎,咽喉水腫嚴重時,急性扁桃體發炎,咽部異物感而惡心嘔吐,咽部粘膜出血隨嘔吐物吐出高衫。食管炎,進食堅硬食物,比如被魚骨刺傷也會出現嘔吐帶血。食管癌,胃潰瘍出血,肝硬化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血管破裂配念並,胃內惡性腫瘤晚期,都會出現嘔吐吐血;嘔吐出血者,及時到醫院進行有關檢查,明確診斷吐血的原因,針對病因治療。不要吃辛辣和刺激食品,不要吃熱的食物;避免出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