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率慢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般來講,心率慢對於人們的日常行為也是會產生影響的,除此之外,心率慢還會帶亂爛給人們極度的不適感,因此,下文關於心率慢的原因分析,就需要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
1. 首先:迷走神經功能亢進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末梢可釋放一種被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故可使心跳減慢。由迷走神經功能亢進所致的心跳過緩,猛陪輪心律多數是整齊的,一般每分鍾30~40次。這種情況以老年人為多。
2. 其次: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由於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不能很好地發出沖動或延遲發出沖動,會使心跳變慢,最常見的病因是心肌病、冠心病以及老年人心臟傳導系統枝信的退行性病變。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心跳有時每分鍾只有30次左右。
3. 最後:嚴重房室傳導阻滯即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而被阻斷,此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所以心跳相當緩慢,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心跳每分鍾僅有20次左右,此種情況是會導致心臟排血量下降而導致腦供血不足的,從而極易引發頭暈乃至昏厥的情況發生。
注意事項
心率慢的原因是需要患者去積極查找的,同時,在飲食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過飽飲食,同時,在平時可以多喝一些淡鹽水。
❷ 心率過慢的原因
每分鍾心率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 心動過速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在臨床工作中,心動過緩卻往往被人們忽視,特別是中青年。不少人說心跳慢說明身體好,當然如果他精力充沛,這是經常鍛煉的結果,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經常委靡不振,這就要引起特別重視了。病態的心動過緩如果不進行及時糾正...,病情可能進一步發展,輕則影響正常生活,重則危及生命。 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鍾60—100次之間,如果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 長期體育鍛煉的人、運動員或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率只有每分鍾50—60次,但精力充沛,無任何不適,不屬於病態,這種情況多為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不會影響健康。此外,健康的成人睡眠期間的心率也可在每分鍾50—60次左右。 心動過緩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有些患者平時的基礎心率偏慢,在每分鍾50—60次左右,甚至低於50次,平時有頭暈、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狀。有些患者平時心率可表現為正常,心動過緩可突然出現,下降到每分鍾40次以下,可出現頭暈、一過性眼黑、乏力、心悸、胸悶、氣短、有時心前區有沖擊感,嚴重者可發生暈厥。還有些患者以頭暈、乏力、暈厥的症狀就診,檢查時可發現心臟間斷出現長時間的停搏。 引起心動過緩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的表現為有不適症狀的心跳慢。病因多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或使用了有減慢心率作用的葯物(如倍他樂克、異搏定、洋地黃類葯物、利血平等)。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表現為心跳有較長時間的停搏。引起這種情況的病因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傳導系統退行性改變、先天性房室傳導組織、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時間超過3秒是非常危險的,可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對於有症狀的心動過緩患者,尤其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過性眼黑、暈厥者應進行積極的治療。 在心動過緩急性發作時,除針對原發病因進行治療、停用可減慢心率的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提高心率。對於心率在每分鍾40次或者更慢者,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顯,尤其是伴有反復暈厥或暈厥前兆的患者,應置入臨時心臟起搏器。 在積極糾正可逆轉的原發病因並排除了葯物的影響後,如果患者的心動過緩症狀不能逆轉,則需要置入心臟起搏器。心臟起搏器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50克之間。脈沖發生器埋在上胸部的皮下,起搏導線經靜脈血管送入心臟。起搏器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脈沖電流刺激心臟,使心臟產生有效收縮,從而提高心率,緩解或消除病人的症狀,挽救生命。 因此,平時經常有乏力倦怠、心臟不適、頭暈、一過性眼黑或暈厥症狀者,應當注意數數平靜時及有不適症狀時的脈搏數。如果不是一個經常愛運動的人,平時白天的心率總是偏慢,尤其小於每分鍾50次,或是不適症狀出現時患者的脈搏明顯減慢,或有很長時間的停搏時應當引起注意,要到醫院心內科的心律失常門診進行詳細的檢查。
❸ 心跳慢是怎麼回事什麼原因引起的
如果心臟的最高「司令部」——竇房結發出「指令」的頻率少於每分鍾60次,就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體中,醫生們經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鍾60次的人,他們大多數為體育運動員,或者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跳次數減少了,但心臟每次搏動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這種心律失常屬於生理性的范疇,無需治療。還有一部分人的心動過緩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病症引起,應給予相應的治療,尤其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引起的心動過緩更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當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變等因素影響到竇房結時,竇房結的功能逐漸減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鍾發放的激動頻率減少,從而出現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的症狀。對於確診的病竇綜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減慢心率的葯物。如果沒有伴隨快速的異位心律時,可以應用加快心率的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如已發生異位快速心律,使用此類葯物要慎重。對於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特別是有昏厥史者,應及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❹ 心跳過慢是什麼原因
一個人如果每分鍾心跳次數少於60次,就是「心跳過慢」,也叫「心動過緩」。正常人或者運動員都可能出現,特別是運動員,因為經常鍛煉使心臟的收縮力量增強,每搏動一次所輸出的血量增加,足夠供應身體各器官的需要,所以心跳每分鍾50-60次就夠了。但是如果心跳每分鍾只有30—40次,則可能屬於不正常,就要查一下原因
第一種是迷走神經功能亢進,在大腦的延髓部位有一個調節心血管活動的神經中樞。這個中樞可以有抑制心跳也可以加速心跳的功能。迷走神經就是由這個中樞發出的神經纖維用來支配心跳等作用的。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它的末梢可以釋放一種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使心跳減慢。由「迷亢」引起的心跳過慢心律多數是整齊的,心跳雖慢但很少低於每分鍾30-40次,正常人包括老年人可以出現。
第二種心跳過慢叫「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簡稱「病竇」。這是一種病態的心臟表現,它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使竇房結不能很好發出沖動或延遲發出沖動,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病竇」患者心跳很慢,有時每分鍾只有30-40次。
第三種是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所致的心跳過慢,就是原來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被阻斷了,這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所以心跳十分緩慢,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時,心跳每分鍾在20次以下時,可因心臟排血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供血而出現頭暈,甚至暈厥和抽搐,這就是阿斯綜合症的嚴重發作。引起嚴重的傳導阻滯的病因多數為心臟本身的器質性病變,如冠心病、心肌病變或某些心臟病的晚期嚴重變化等。
總之,心跳過慢時,主要應從「迷亢」、「病竇」及嚴重傳導阻滯等主要原因去考慮,也可以通過詳細的病史和心電圖檢查,以尋找引起心跳過慢的原因,這樣就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❺ 心率過慢的原因
(一)心率過慢的概念
心率過慢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有些患者平時的基礎心率偏慢,在每分鍾50—60次左右,甚至低於50次,平時有頭暈、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狀.有些患者平時心率可表現為正常,心率過慢可突然出現,下降到每分鍾40次以下,可出現頭暈、一過性眼黑、乏力、心悸、胸悶、氣短、有時心前區有沖擊感,嚴重心率過慢者可發生暈厥.還有些患者以頭暈、乏力、暈厥的症狀就診,檢查時可發現心臟間斷出現長時間的停搏。
(二)正常的心率過慢情況:
長期體育鍛煉的人、運動員或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率只有每分鍾50—60次,但精力充沛,無任何不適,不屬於病態,這種情況多為生理性竇性心率過慢,是正常現象,不會影響健康.此外,健康的成人睡眠期間的心率也可在每分鍾50—60次左右.
(二)非正常的心率過慢原因:
引起心率過慢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病理性竇性心率過慢、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1.心率過慢原因:
病理性竇性心率過慢的表現為有不適症狀的心跳慢.病因多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或使用了有減慢心率作用的葯物(如倍他樂克、異搏定、洋地黃類葯物、利血平等).
2.心率過慢危害: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表現為心跳有較長時間的停搏.引起這種情況的病因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傳導系統退行性改變、先天性房室傳導組織、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時間超過3秒是非常危險的,可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三)心率過慢對生活的影響和治療:
1.心率過慢臨床治療:
對於有症狀的心率過慢患者,尤其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過性眼黑、暈厥者應進行積極的治療.
在心率過慢急性發作時,除針對原發病因進行治療、停用可減慢心率的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提高心率.對於心率在每分鍾40次或者嚴重心率過慢者,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顯,尤其是伴有反復暈厥或暈厥前兆的心率過慢患者,應置入臨時心臟起搏器.
2.心率過慢注意事項:
在積極糾正可逆轉的心率過慢原發病因並排除了葯物的影響後,如果患者的心率過慢症狀不能逆轉,則需要置入心臟起搏器.心臟起搏器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50克之間.脈沖發生器埋在上胸部的皮下,起搏導線經靜脈血管送入心臟.起搏器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脈沖電流刺激心臟,使心臟產生有效收縮,從而提高心率,緩解或消除心率過慢病人的症狀,挽救生命.
因此,平時經常有乏力倦怠、心臟不適、頭暈、一過性眼黑或暈厥症狀者,應當注意數數平靜時及有不適症狀時的脈搏數。如果不是一個經常愛運動的人,平時白天總是心率過慢,尤其小於每分鍾50次,或是不適症狀出現時患者的脈搏明顯減慢,或有很長時間的停搏時應當引起注意,要到醫院心內科的心律失常門診進行詳細的檢查。
❻ 心跳緩慢是什麼原因
最近,知螞我家中的老人的身體出現了心跳比較緩慢的情況,為此,我專門查找了相關的資料,知道了這個情況的原因,下面,我給大家說一說吧。
1. 其一:身體出現了心跳緩慢,這是傳導阻滯所造成的:人的心臟跳動是由竇房結來指揮的,傳導阻滯是由於心臟房結或心肌搭燃埋的病變,使竇房結發出的命令不能下傳。
2. 其二:身體出現了心跳緩慢,這是迷走神經張力改變所造成的: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動過緩常見於正常人,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末梢可釋放一種被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故可使心跳減慢。心跳雖然慢,卻有力、規則,且每分鍾不低於50次,心排血量不減少,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 其三:身體出現了心跳緩慢,這是竇房結功能改變所造成的:因竇房結本身的病變所引起的心跳過緩在臨床上稱為病竇綜合征,心跳為每分鍾40次左右,心排血量明顯減少,病人會出現目眩、頭昏、耳鳴等一段笑系列症狀,病情嚴重會出現昏迷與抽搐。
注意事項
若是家中的老人出現了心跳緩慢的情況,要在生活中加強對老人的護理,扶住老人做一些如慢走等運動,注意防寒保暖。
❼ 心率過慢是什麼原因
1.心臟傳導異常會引起心率過慢;2.缺乏運動,或者熟睡的人心率也較為慢;3.一般經常運動的人,心肌泵血很強所以心率慢,例如:運動員的心臟比正常人的功能強大,所以跳得慢。
❽ 心率過慢患者會出現哪些症狀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心率過慢呢
心率減慢的症狀有胸悶、心悸、乏力、頭暈等;它可表現為胸悶、心疲、心悸不適、全身乏力、黑猛。心率緩慢可導致組織器官血液灌注不足,部分患者會感覺精神、工作或學習襪悉能力較差,常表現為疲勞無力、行走無力。當心率進一步減慢時,可能出現顱內缺血症狀,如頭暈、黑蒙、嚴重的暫時性意識喪失、暈厥和as綜合征。也可能出現缺血症狀,如心絞痛和心力衰竭。對於心率緩慢的患者,首先要做的是弄清病因,如果是潛在爛陪的心臟病或病因,就要治療病因。應觀察無明顯症狀的患者,如果出現短暫意識喪失、暈厥、AS綜合征或心絞痛,應盡早考慮起搏器治療。
因為平時沒有不適感,只有在體檢、心電圖檢查或中醫診斷脈搏時,才發現有心動過緩。此外,長期體育鍛煉以運動員或兒童、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為主要對象。臨床上心率低於60次/分鍾的稱為心動過緩,即所謂的緩慢心跳。心動過緩的症狀與心跳次數有關。如果心率不低於50次/分鍾,則通常無症狀,無需治療。它可以在健康的青少年、士兵、運動員等身上看到。如果心率低於50次/分鍾,通常伴有血液供應不足、胸悶、頭暈、心悸、疲勞、嚴重暈厥、跌倒和意識喪失等症狀。應積極尋找病因,如顱內壓升高、高血壓、甲狀腺功能減退和病理性竇房結綜合征,以及葯物的影響。
❾ 心率慢是怎麼回事
問題一:心跳慢怎麼回事 心動過緩 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 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及脈搏在50~60次 /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不用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體 力活動較多的人。心率或脈搏小於50次多數為病理性,需要治療,嚴重者 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 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間都屬正常。勞動時比安靜時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兒每分鍾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說來,如果一個人活100歲,那麼,他的心跳次數加起來總共可達40億次左右。 在平時,假如成人安靜時每分鍾心跳超過了100次,醫學上就算作「心動過速」;少於60次的,則是「心動過緩」了。還有些人的心跳會時快時慢、跳跳停停。這些,都屬於心跳異常的范圍。心跳異常是心臟病覺狀之一。 不過,心臟和身體許多器官一樣,工作能力也是可以變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縮餘地。 據研究,認真做完一套廣播體操,每分鍾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憤怒、恐懼的當兒,學生臨上考場的一刻,心臟也會「怦怦」地加快跳動。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心跳達到每分鍾一百七八十次。讓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們的心跳每分鍾超過200次。醫學資料竟有心跳高達270次的記錄。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為了謹信賣多送血液,滿足身體的勞動、運動和特殊情況下的需要。要是心跳過少,血液供應不足,身體得不到必須的氧氣和營養,人就無法正常地生活,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生理學家發現,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進行激烈運動的人,他們的心臟得到了鍛煉,心跳次數比常人要少得多。我國當今有位足球運動員,每分鍾心跳才37次;1928年奧運會上,有位運動員,每分鍾才28次。原來,心臟得到更好鍛煉的人,心肌纖維變得粗大,心室壁變得厚實,心臟本身也擴大了。英國一位前世界馬拉松賽冠軍於70歲因癌症去世後,醫生發現他的心臟比正常人約重30%,送血管道――冠狀動脈約粗1倍。這樣的心臟收縮起來自然非常強祥逗勁有力,每次跳動輸送到全身的血液要比普通人成倍地增加。所以,雖然跳得少,可由於血多,也能滿足身體的正常需要了。 當你檢查心電圖發現有竇性心動過緩怎麼辦呢? 1. 對於沒有心臟不舒服的人,脈搏在50~60次/分,這種竇性心動過 緩多為生理性,即為正常現象,不用擔心會影響健康,也不用治療。 2. 對於心臟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數平時平靜時的脈搏數,再數心臟不 舒服時的脈搏數,如果每次不舒服時脈搏數都比平時有減少,就說明你的 不舒服是心動過緩引起,需要治療,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 。你也可以先檢查24小時心電圖,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臟的快慢 有心臟不舒服沒有關系,脈搏在50~60次/分,則說明不用治療心動過緩, 但需要做其它檢查,來確診你是不是有心臟病。 治療方法1 參附湯 【組成】人參30g、附子15g。 【用法】坦派先將生薑、大棗用水煎湯,去渣留汁,以湯代水煎煮人參、附子,取汁徐徐飲服。目前臨床多隻用人參、附子二葯,水煎服。病情嚴重者,可日服2劑。注射劑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每次2-10毫升,或遵醫囑。 【功效】功能益氣回陽救脫。 【方解】本方加乾薑、吳萸、麥冬,研末吞服,輔以丹參注射液靜注,治療竇性心動過緩。方以人參大補元氣,附子回陽救逆,一重於氣,一重於陽,氣陽兼顧,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身有汗出、氣短、脈象微弱,為其辨證要點。 【方劑來源】宋・《婦人良方大全》。製成注......>>
問題二:心跳過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你好,年齡多大,具體的心率是多少,引起心率過慢的原因有很多,多見於器質性心臟病,具體要找出病因治療,平時多注意休息,飲食上多注意清淡,不要吃油膩的食物,多吃些新鮮的水果蔬菜
問題三:心率太慢怎麼辦 你好。
這位朋友你好!心動過緩是由於心臟病變引起博動異常變慢的病理現象.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鍾60―100次之間,如果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平時有頭暈、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狀。有些患者平時心率可表現為正常,心動過緩可突然出現,下降到每分鍾40次以下,可出現頭暈、一過性眼黑、乏力、心悸、胸悶、氣短、有時心前區有沖擊感,嚴重者可發生暈厥。
意見建議:我的建議是,建議你去醫院做心電圖等檢查,以進一步明確具體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等葯物,平時應注意休息,需要作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避免劇烈運動和煙酒 *** 。
正常人心跳次數是60~100次/分,小於60就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及脈搏在50~60次/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不用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體力活動較多的人。心率或脈搏小於50次多數為病理性,需要治療,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你的心率太慢了,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有沒有器質性心臟病。要不熬夜了。注意休息
謝謝
❿ 心跳過慢是什麼原因
1病理性竇性心跳過慢
引起心跳過慢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病理性竇性心跳過慢。
病理性竇性心跳過慢的表現為有不適症狀的心跳慢。病因多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或使用了有減慢心率作用的葯物(如倍他樂克、異搏定、洋地黃類葯物、利血平等)。
2
其他原因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也可能出現心跳過慢。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表現為心跳有較長時間的停搏。引起這種情況的病因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傳導系統退行性改變、先天性房室傳導組織、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時間超過3秒是非常危險的,可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建議:對於有症狀的心動過緩患者,尤其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過性眼黑、暈厥者應進行積極的治療。
3
心跳過慢的危害
心跳過慢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
有些患者平時的基礎心率偏慢,在每分鍾50—60次左右,甚至低於50次,平時有頭暈、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狀。
有些患者平時心率可表現為正常,心跳過慢可突然出現,下降到每分鍾40次以下,可出現頭暈、一過性眼黑、乏力、心悸、胸悶、氣短、有時心前區有沖擊感,嚴重者可發生暈厥。
還有些患者以頭暈、乏力、暈厥的症狀就診,檢查時可發現心臟間斷出現長時間的停搏。
4
小貼士
一旦發現心跳過慢後,要冷靜,因緊張會加重症狀,當然平時應保持心情舒暢,忌怒忌躁,戒煙戒酒,注意休息,不要過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