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要進行三大改造那三大改造,各自用什麼原則和手段
三大改造一般指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影響生產的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農民也有進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1、對農業的改造:
原則: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
方針:實施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
方法和步驟:先建立互助組(社會主義萌芽性質),在此基礎上進入初級農業合作社(半社會主義性質),最後建立高級農業合作社(社會主義性質)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改造過程。
2、對手工業的改造:
方針:對手工業採取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
方法和步驟:在自願互助的基礎上,採用說服教育、示範和國家幫助,從供銷合作入手,逐步發展到走生產合作的道路。具體來說,經歷了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建立手工業供銷小組,第二步是辦手工業供銷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3、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採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對其實行「和平贖買」的方法。具體來講,就是通過由低級形式到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途徑,逐步把資本主義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對資本主義工業商業實行「和平贖買」的方法。「和平贖買」是指國家有償的將私營企業改變為國營企業,將資本主義私有制改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採取「和平贖買」政策的原因為:民族資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同盟者,在新民主主義國家時期既有剝削工人階級的一面,又有擁護憲法,接受改造的一面,故不能採取沒收的方式。實行「和平贖買」政策可充分發揮其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一面。
採取「和平贖買」的辦法:在全行業公私合營前,採取分配利潤的政策;全行業公私合營後,採取「定息」政策,全行業公私合營是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的標志。
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方面,國家資本主義是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主要形式。
國家資本主義是指無產階級國家能夠加以限制,規定其活動范圍的資本主義。因此,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指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種形式和國營社會主義經濟聯系著的、並接受工人監督的資本主義經濟。
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創造了一系列由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國家資本主義的低級形式是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經銷代銷。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是公私合營。
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標志著中國已經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你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擴展閱讀:
三大改造的時間:1953-1956。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三大改造的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
三大改造的意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大改造的缺點:後期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
② 簡述我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是什麼
我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保障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得以實現的制度體系,該制度實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保障了人民群眾民主權利、黨員基本權利和其他民主黨派政治參與的權利,實現區別於西方的廣泛真實的民主;
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保證國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和治理能力;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推進,實現國家長治久安。
(2)你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擴展閱讀:
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這主要是從縱向比較來說的。
誠然,今日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已進入世界前列,不僅與40年前、30年前相比已有天壤之別,就是與20年前、10年前相比,甚至與5年前相比也已不可同日而語。
但從整個世界發展進程來看,橫向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在總體上仍然處於中等,依然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水平。
進一步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從根本上說還是源於生產力水平不夠高。這種不平衡不充分,不僅體現在落後地區、農村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甚至東部發達地區包括一些大城市依然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體現在制度建設不夠成熟,還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
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③ 中國之所以要著力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原因是
中國之所以要襪頌著力進行和可能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原因有:
1、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國家企業化的主要基礎。
2、資本主義經濟力量橋世弱小,發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起飛的基礎。
3、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的一個必要條件。
4、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
5、人民心理的普遍要求,嚮往社會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是當時人們的普遍心理要求。這一歷史過程得到了全國人民包括民族資產階級的擁護和支持。
(3)你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擴展閱讀:
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理論上和實告消鄭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辟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