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低血糖什麼原因引起的
擴展閱讀
怎樣介紹汽車維修技師 2025-04-23 22:43:23
怎樣發表照片到今日頭條 2025-04-23 22:40:01
網上預約訂單怎樣取消 2025-04-23 22:17:14

低血糖什麼原因引起的

發布時間: 2023-05-14 09:11:09

① 低血糖是怎樣引起的

問題一:血糖低是怎麼造成的/ 一般認為成人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2.8mmol/L(50mg/dl),全血葡萄糖濃度低於2.2mmol/L(40mg/dl),或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3.3mmol/L(60mg/dl)稱為低血糖。也有人提出,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2.2mmol/L(40mg/dl)作為低血糖的指標。因為在進餐前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也很少下降到2.2mmol/L以下。
低血糖症是由於血糖的來源小於去路,即食入糖減少,肝糖原分解少,肝將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少,也可以是組織消耗利用葡萄增多和加速所致。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很多,較常見的原因有:①胰島β細胞增生和腫瘤等病變使胰島素分泌過多,致血糖來源減少,去路增加,造成血糖降低;②使用胰島素或降血糖葯物過多;③垂體前葉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使對抗胰島素或腎上皮質激素分泌減少,結果同胰島素分泌過多;④肝嚴重損害時不能有效地調節血糖,當糖攝入不足時很易發生低血糖;⑤長期飢餓、劇烈運動或高燒病人因代謝率增加,血糖消耗過多。
低血糖時可出現飢餓感,四肢無力以及交感神經興奮而發生的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等症狀。腦組織主要以葡萄糖作為能源,對低血糖比較敏感,即使輕度低血糖就可以發生頭昏、倦怠。低血糖影響腦的正常功能還可發現為肢體與口周麻木,記憶減退和運動不協調,嚴重時出現意識喪失,昏迷(血糖降至40mg/dl以下可出現低血糖昏迷),如沒有及時糾正可導致死亡。對於低血糖病人,若能及時靜脈輸注葡萄糖或口服補糖,以上症狀可迅速糾正和緩解。

問題二:低血糖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你好朋友,血糖過低與胰島素分泌增多,抗胰島素激素缺乏,食物吸收障礙,熱量丟失過多,肝臟疾病性低血糖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葯物因素干擾等等原因引起的,您應該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根據醫生的指導進一步治療,祝你康復是低血糖還是其他原因回答者:王勇林你好:這種情況是低血糖引起,平時注意飲食調理。低血糖事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回答者:劉興志低血糖的原因:一、葯物所致低血糖1、胰島素。胰島素注射過量,或注射胰島素後攝食量過少、活動量相對過度,均可產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應。在診斷時要注意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相區別。2、磺脲類葯物。這些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與葯物半衰期、代謝速度等有關。特別是氯磺丙脲,如迅速加量,則較易誘發低血糖,大多數病人在服用一周內出現。服優降糖的患者可在劑量不變、幾周甚至幾個月後出現低血糖。當患者有飲食減量、肝腎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時,均應警惕出現低血糖的可能。

問題三: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經常熬夜、吃飯沒有規律、餓著不吃飯、吃飯太少、糖尿病患者,吃葯總量不適當,也會引發低血糖。

問題四:低血糖是怎麼造成的?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常見的有:飢餓、應用胰島素及磺脲類降糖葯物過量;因神經調節失常

問題五: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40分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過2.8mmol/l的現象。此現象只能發生在服用某種葯丸或注射胰島素期間。還有一類是先天性高胰島素性低血糖(HI),引起這個病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謝的一個關鍵酶,谷氨酸脫氫酶(GDH)發生了基因突變。
病因
本病常見的原因有:
1、應用胰島素及磺脲類降糖葯物過量。
2、因神經調節失常,迷走神經興奮過度,體內胰島素分泌過多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3、胃腸手術後,由於食物迅速進入空腸,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 *** 胰島素分泌過量而引起。
4、胰島B細胞瘤,嚴重肝病、垂體前葉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可致器質性低血糖症。
5、持續劇烈運動(如長跑),部分人也會出現低血糖症。
症狀
1、飢餓感、軟弱無力、面色蒼白、頭暈、心慌、脈快、出冷汗、肢體顫抖等。
2、精神激動、恐懼、幻覺、狂躁、驚厥、抽搐、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肝功能、腎功能、血糖。
3、心血管檢查。
4、X線檢查。
5、B型超聲檢查。
6、CT檢查。
7、核磁共振(MRI)檢查。
治療
1、糾正低血糖:在發作期病情較輕者,可給予糖類飲食(如糖水、糖果或糖粥等);處情重者,可採取靜脈注射或滴注葡萄糖溶液,昏迷病人可同時給予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
2、病因治療:
(1)對功能性低血糖症,要避免各種誘發因素,防止精神 *** ,且要合理調節飲食,必要時輔以少量安慰劑、鎮靜劑。
(2)對因胃大部切除術後引起的低血糖症,可用高蛋白、低糖和少量多次較乾的飲食。
(3)對器質性低血糖症應針對不同病因治療,如胰島素所致應予手術切除,對不能切除的胰島B細胞瘤,可試用鏈脲酶素;因嚴重肝病引起的,應積極治療肝病;因內分泌功能減退而引起的,可給予激素補充治療。

問題六:低血糖是由什麼引起 病情分析:
,出現低血糖時宜先吃一些方糖或果糖1-2粒,小食:麵包1-2片,或餅干5-6塊,果汁或含糖飲料半杯,飯,粉,面一小碗,一般15分鍾內症狀緩解,不緩解應到處理.
指導意見:
本症是由多種原因所引起的,故應及時深入檢查,特別是鑒別胰島β細胞瘤或增生與功能性原因不明性低血糖症.一般而言後者大都較輕,僅有明顯的交感神經或腎上腺素過多癥候群;而前者則大腦神經,精神症狀明顯.可結合實驗室及其他特殊檢查以明確診斷.

② 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低血糖的原因

什麼是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過2.8mmol/l的現象。此現象只能發生在服用某種葯丸或注射胰島素期間。還有一類是先天性高胰島素性低血糖(HI),引起這個病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謝的一個關鍵酶,谷氨酸脫氫酶(GDH)發生了基因突變。

概述

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稱為低血糖,但血糖低於更低的水平才會導致一些症狀的出現,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於一個特定水平,並導致一系列症狀出現,診斷標准為: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L)(飢餓72小時後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嬰兒和 兒童 <40mg/dl(2.22mmol/L)。當血糖濃度低於50~60mg/dl時,出現低血糖早期症狀(四肢發冷、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心慌、惡心等);當血糖濃度低於45mg/dl時,出現低血糖晚期症狀(除早期症狀外還出現驚厥及昏迷等)。

低血糖的原因

(1)胰島素用量過多或病情好轉後未及時減胰島素。

(2)由於開會、外出參觀、長期不吃早餐、收工較晚等原因使進食或加餐較平常時間推遲。

(3)活動量明顯增加未相應加餐或減少胰島素用量。

(4)進食量減少,沒及時相應減少胰島素。

(5)注射混合胰島素的比例不當(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間低血糖。

(6)在胰島素作用達到高峰之前沒有按時進食或加餐。

(7)情緒從一直比較緊張轉為輕松愉快時。

(8)出現酮症後,胰島素量增加,而進食量減少。

(9)PZI用量過多。

(10)加劇低血糖的葯物。

危害糖尿病人發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①引起 記憶力 減退、反應遲鈍、痴呆,嚴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②可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③一過性低血糖反應引起血糖波動,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④反復發生低血糖會動搖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事實上,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更凶險。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出現飢餓感、頭昏眼花、心慌手顫、面色蒼白、出冷汗、虛弱無力等症狀;葡萄糖是腦組織活動的主要能源,嚴重低血糖會引起大腦功能障礙,導致意識恍惚、言行怪異、昏昏欲睡、抽搐驚厥甚至昏迷死亡。不僅如此,醫.學 教育 網搜集整理發生於老年人的低血糖還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腦血管意外等並發症,尤應小心。急性低血糖還可引起腦水腫,長期慢性低血糖可導致智力下降,加速腦痴呆。

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出現飢餓症狀,就說明發生了低血糖。其實,有飢餓感並不一定發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這樣的體會: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飢餓感越是明顯,一旦病情穩定了,飢餓感也就消失了。因此,當出現飢餓感時,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還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還有一種情況是“低血糖反應”,並不是真正的低血糖。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這種情況多發生於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由於患者血糖在短時間內下降過快或下降幅度過大引起的,令患者出現心慌、出汗、手抖、飢餓等低血糖症狀

低血糖為生化異常,並不是一種疾病。凡是因某種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了以交感神經興奮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為突出表現的一組臨床表現,稱為低血糖症。本症嚴重時可導致昏迷。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胰島素過多:胰島素瘤、胰島細胞增生、胰島細胞癌、異位胰島素分泌瘤、降糖葯物。臨床上內生或外用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症最常見。

(二)反應性低血糖症:早期糖尿病、功能性低血糖、營養性低血糖。

(三)對胰島素過度敏感。

(四)肝臟疾病。

(五)中毒:葯物中毒。

(六)糖類不足。

治療

(一)一般治療:確定患者氣道是否通暢,必要時做相應處理;有癲癇發作時須防止舌部損傷。

(二)緊急處理:病人尚有吞咽動作時,可喂些糖水,多數可迅速改善症狀。已經昏迷者應即刻靜脈注射葡萄糖,以每分鍾10ml速度靜注50%葡萄糖50ml。對大多數病人用20~60ml50%葡萄糖足以矯正低血糖。於快速注入大量糖時,可以產生症狀性低血鉀症。大多數低血糖病人注糖後5~10min內可以醒轉。如果低血糖嚴重,持續時間較長,神經功能很長時間也不能完全恢復。

病人清醒以後,盡早食用果汁及食物。在病人使用中效胰島素(低精魚精蛋白鋅胰島素)或氯磺丙脲時可有低血糖反應,對這些病人,清醒後為防止再度出現低血糖反應,需要觀察12~48h。有時進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時,加用高蛋白膳食如牛奶以及靜點5%葡萄糖是必要的。

③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低血糖最多發生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也有的人本來就有低血糖傾向 ,低血糖絕大多數人都表現為飢餓感、眼前發黑、手腳發抖、掌心出汗、心跳快,以下是關於低血糖怎麼得上的。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1

低血糖時可能有心慌、出汗、頭暈、虛弱、飢餓感、心跳加速、看東西模糊等症狀。造成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1、糖分或澱粉攝入不足;比如有的人工作忙,不能按時吃飯,有的女孩子愛美,想保持體重,不吃主食等;

2、由於運動等血糖消耗大,未及時補充;

3、胰島細胞瘤,胰島素分泌過多;

4、糖尿病人降糖葯或胰島素的量多了;

5、大量飲酒,影響肝臟製造糖分;

6、其他一些疾病,如腎上腺功能不足、垂體功能不足、肝病等;

7、傾倒綜合征,有些胃大部切除的病人,進食後,胰島會突然分泌大量胰島素,而導致低血糖;

8、器質性低血糖,由於胰島和胰外原發病變,造成胰島素、C肽或胰島素樣物質分泌過多所致。

9、反應性低血糖,由於患者多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迷走神經興奮,使得胰島素分泌相應增多,造成臨床有低血糖表現。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2

當出現低血糖時,可導致身體出現很多異常的症狀,如可有心慌、出汗、頭暈等表現。當有這些症狀時,應及時檢查,如查出血糖低於3毫摩爾/升時,即可診斷為低血糖症。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低血糖現象呢?下面來看看低血糖的常見誘因。

一、疾病因素:當患上一些疾病時,可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如胰島細胞瘤的瘤細胞可製造胰島素,從而會導致經常性的低血糖,進行抽血化驗檢查時,會發現胰島素水平異常升高。另外還有腎上腺、甲狀腺、垂體等內分泌疾病也可引起低血糖症。除此之外,如果患有嚴重的肝病時,也可發生低血糖。

二、葯物、酒精因素: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服用胰島素等降糖葯會發生低血糖,另外還有服用心得安、阿司匹林等葯物也可導致低血糖現象。除此之外,有的人喝酒後會出現酒精性低血糖,尤其是空腹喝酒後發生低血糖幾率會更高。

三、功能性低血糖:有一些原因不明確的功能性低血糖,一般多發生在較胖的中年女性當中,這類患者發生低血糖多在餐後三四小時左右,且飯吃得越多,就越容易出現低血。

目前認為是由於吃進肚裡的食物刺激了腸道內的多肽激素,而這種多肽激素可以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所以會把血糖降得很低,最後導致低血糖發生。如果這類低血糖患者在補充葡萄糖之前抽血化驗,會發現患者血中的胰島素水平很高。

上面就是關於導致低血糖的幾種常見原因,可見其和一些疾病因素、葯物因素等都有關,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不注意防護是很易出現低血糖現象的,因此建議要注意預防各種可引起低血糖的誘因,以減少危害。而一旦發生低血糖,應及時處理,以避免造成嚴重後果。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3

臨床上反復發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質性疾病;餐後引起的反應性低血糖症,多見於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常見的有胰島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葯物性:如注射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葯物、水楊酸、飲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腎衰竭、營養不良等。

(4)胰島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缺乏。

(5)胰外腫瘤。

2、餐後(反應性)低血糖症

(1)糖類代謝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發性反應性低血糖症。

(3)滋養性低血糖症(包括傾倒綜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現的進餐後期低血糖症。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4

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攝入少、消耗多、儲存的少。人每天吃的包括米飯等一些澱粉類的食物,除了進入身體能夠被利用以外,還有一部分是儲存在我們的肌肉和肝臟當中,具體如下:

第一、如果說吃的少,那就會導致低血糖,這個大家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第二、消耗增多,比如長時間劇烈的運動,又沒有及時補充能量,也會出現低血糖;

第三、一些病理情況導致儲存量減少,開始說了葡萄糖有一部分是儲存在肝臟和肌肉當中,尤其是肝臟,當肝臟功能受到破壞時,它儲存的葡萄糖相對來說就會少一點,也會出現低血糖,最常見的就是像肝硬化的病人。

以上就是低血糖的三個主要原因。

低血糖最多發生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也有的人本來就有低血糖傾向,尤其有家族聚集性。低血糖絕大多數人都表現為飢餓感、眼前發黑、手腳發抖、掌心出汗、心跳快,當然最精準的就是即刻測血糖。

低血糖對人的危害非常大,第一個可以造成嚴重昏迷,尤其對老年人、嬰兒可以直接造成死亡。還有一個低血糖發生之後,人體會動員一切因素來把血糖調動上來

讓它迅速升高來對抗人體極端情況,所以往往治療很好的糖尿病病人,因為發生低血糖事件就把前面這一切的益處全給抵消掉了,一次低血糖的發生可能把十年對於高血糖控制的'好處全都抵消掉了,所以低血糖是最怕的一種情形。

糖尿病病人都讓隨身帶一些糖果、餅干類,而且寫下標記卡,讓路人能夠第一時間知道有糖尿病,能最先想到是不是低血糖發生。當然送到醫院然後可以有床邊或者實驗室檢測,這是最精準最及時的。

一般低血糖的時候自己吃一些甜的食物應該能夠緩解,嚴重的時候還是積極送到醫院來。低血糖有一些家族找不到原因,還有一些是吃飯不應時,有飢餓情況就發生低血糖了。

但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降糖葯,尤其胰島素誤操作,尤其是老年人眼睛看不清楚,已經定好只能打8個單位,結果自己一調,調成18個單位,這種情況下會造成低血糖。其它就是在降糖過程中監測不及時,血糖變化了不知道也可能會這樣。

再有一個就是孕婦有高糖現象,在新生兒中容易出現低血糖情況,這種在兒科也是高度謹慎,因為兒童沒有什麼主訴,只有靠醫護人員的仔細觀察,有的時候可能只是鼻尖有點出汗,孩子就在那靜靜的睡不知道低血糖,這時候是很危險的。

所以糖尿病產婦都會做一個特殊的標志,要特別謹慎,細致的去觀察嬰兒情況。再有一些是老年人,一旦睡的很穩的時候,也不能減少夜查房時間,在凌晨的時候容易發生低血糖。所以低血糖原因一個是攝入不足,一個是使用降糖葯物量太大,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

④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糖尿病病人發生低血糖常有幾種情況。

一是反應性低血糖,多在2型糖尿病患病初期,由於餐後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可出現下餐前低血糖反應。

二是葯物性低血糖,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見的低血糖原因。多是應用胰島素治療中劑量過大,如使用混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量過大;或服用降糖葯物中磺脲類的降糖葯,此類降糖葯主要刺激胰島素分泌,服用降糖葯劑量較大、或者是2~3種降糖葯聯合使用,都會發生低血糖。尤其是格列本脲(優降糖),其降糖作用強,持續時間長,容易發生低血糖。另外,盲目使用偏方及廣告有神奇功效的降糖中葯,這類降糖中葯多數加有磺脲類降糖西葯,應用不當可引起低血糖反應。

三是有一些人在應用胰島素或服用降糖葯物時同時應用β-受體阻制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磺胺類抗生素或抗憂郁劑等也會引起低血糖。

四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身體各種代謝已緩慢,如果伴隨肝腎功能有損害,降糖葯物就易蓄積在身體內,易導致低血糖。

⑤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殲升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其實低血糖是由多種病因所引起的,所以千萬不要再以為低血糖就是平時攝入的糖太少才造成的,其實原因還有很多。想知道低血糖有什麼症狀以及低血糖吃什麼好嗎?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臨床上反復發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質性疾病;餐後引起的反應性低血糖症,多見於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常見的有胰島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葯物性:如注射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葯物、水楊酸、飲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腎衰竭、營養不良等。

(4)胰島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缺乏。

(5)胰外腫瘤。

2.餐後(反應性)低血糖症

(1)糖類代謝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發性反應性低血糖症。

(3)滋養性低血糖症(包括傾倒綜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現的進餐後期低血糖症。

低血壓的飲食治療

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肆改櫻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裂叢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精彩推薦:

孕婦不能吃的水果 孕婦不能吃哪些食物 孕婦吃什麼水果好 孕中期注意事項 孕晚期注意事項 孕婦吃玉米有什麼好處 孕婦用什麼牙膏比較好 孕婦肚皮能塗橄欖油嗎 孕婦吃大棗好嗎

⑥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患有低血糖,低血糖容易損害心血管系統,長此以往會導致身體的一些部位發發生病變,因此患者需要額外注意自己的飲食規律和健康習慣。現在我就告訴大家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1

(一)、空腹低血糖

1、葡萄糖利用過度

(1)、高胰島素血症

胰島素瘤;肥胖型糖尿病人的新生兒(母親有高胰島素血症);葯物(如過量應用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葯、水楊酸鹽、心得安、雙異丙苄胺、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胰島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2)、腫瘤

如巨大間質瘤、原發性肝癌、胃腸道腫瘤及淋巴肉瘤等。

2、葡萄糖生成不足

(1)、內分泌疾病: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甲減等。

(2)、肝糖原累積病。

(3)、嚴重肝病及肝淤血。

(4)、晚期腎病。

(5)、半乳糖血症(因半乳糖1磷酸尿嘧啶核苷轉化酶缺陷,使半乳糖不能轉化為葡萄糖)。

(6)、其他:長期酗酒(抑製糖原異生);膿毒血症;飢餓;惡液質;劇烈運動等。

(二)、餐後(反應性)低血糖

1、功能性低血糖(情緒不穩定和神經質,中年女性多見)。

2、滋養性胰島素功能亢進 :如胃切除手術的一傾倒綜合症;幽門成形術及胃空腸吻合術後。

3、兒童特發性自發性低血糖。

4、輕型早期糖尿病(胰島素峰值延遲)。

低血糖要注意什麼:

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4。0mmol/L稱為低血糖,但血糖低於更低的水平才會導致一些症狀的出現,叫低血糖症,那麼低血糖飲食要注意什麼?

第一,少吃多餐

低血糖平時的飲食最好是少量多餐,一天控制在6—8頓左右,睡前少吃點零食能夠有效治療低血糖。除此之外,記得食物交替食用,不要常吃一種食物。另外,也要注意食物過敏現象。

第二,應加以限制的食物要嚴格控制

嚴格控制單糖類食物的攝取,少吃精製及加工產品,比如速食或者汽水、酒、鹽等。更不要吃糖分過高的食品。

第三,增加高纖維飲食

高纖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當血糖下降時,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如麥麩餅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醬。吃新鮮蘋果取代蘋果醬,蘋果中的纖維能抑制血糖的波動。纖維本身也可延緩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時,先服用纖維素,以穩定血糖。兩餐之間服用螺旋藻片,可進一步地穩定血糖濃度。

第四,均衡飲食

飲食應該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樣的飲食原則),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種子、核果、谷類、瘦肉、魚、酸乳、生乳酪。

第五,主要是含糖高的水果

水果能夠補充一定的糖分,但是在吃水果的時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水果中糖的含量如下,供參考:桃、西瓜、梨、橙子等口感甜的水果,其實際含糖量並不算高,屬於低糖、中糖的水果。而口感酸甜的.紅果、大棗,卻屬於高糖水果,並不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高糖水果:香蕉、葡萄、荔枝、龍眼、棗、紅果 中糖水果:西瓜、蘋果、梨、橘子、草莓、橙、獼猴桃、菠蘿 低糖水果:柚子、黃瓜、番茄、楊桃、青梅、櫻桃。

出現低血糖是什麼原因 2

1、飲食不合理

很多人患有低血糖,都是因為飲食不合理,導致糖攝入不足所致。要想降低此病危害,就要做好科學飲食,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糖分缺乏,更好的保障自身健康。

2、服用葯物不當

有些糖尿病患者為了更好的降低血糖,大量的服用降糖葯物或是擅自加大胰島素的劑量,這種不科學的用葯方式,也會引起低血糖。所以說患者們在用葯的時候要注意科學性,不能亂用。

3、喝酒

喝酒也會引起低血糖,主要是因為酒中含有較高的乙醇,一旦乙醇攝入過多,就會刺激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從而誘發疾病的出現。

4、運動不合理

患有糖尿病,運動要適量,不能過度進行,以免引起低血糖。而且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在空腹時運動,否則的話就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病率,影響健康。

5、疾病所致

如果患者本身就患有某種內分泌疾病,也會引起低血糖的病症出現,如肝病、腎上腺疾病、甲狀腺疾病以及垂體疾病等。

無論是飲食不當,還是過度飲酒,都會引起低血糖,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些病因,做到科學性有效預防,減少疾病發生。如果不幸出現了低血糖的病症,就要積極面對,根據誘因做好科學醫治,然後在此基礎上調整飲食,輔助治療,促進疾病恢復。另外還要提醒患者們一點,在低血糖的治療中不能吃刺激性食物,也不能吃肥厚油膩食物,否則的話就會影響疾病恢復。

⑦ 低血糖的原因

低血糖,顧名思義就是血糖偏低。而且,如果孕婦低血糖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那麼,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來說,低血糖常常因為飲食不規律,亦或者孕期胰島素水平偏高。

低血糖是什麼

低血糖就是正常成人空腹時,靜脈血漿葡萄糖即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當血糖低於正常濃度時,就會出現了出汗、飢餓、面色蒼白、心慌等症狀。而對於孕婦來說,會因為孕吐而導致進食減少,從而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另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診斷低血糖。孕期血糖正常值是三餐前半小時血糖3.3-5.6mmol/L,三餐後2小時血糖4.4-6.7mmol/L,夜間血糖4.4-6.7mmol/L。低血糖症是一組多種病因引起的以靜脈血漿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臨床上以交感神經興奮和腦細胞缺氧為主要特點的綜合征。隨著現在人們生活的節奏加快,飲食不規律,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症狀,低血糖的症狀有很多,嚴重者可能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所以千萬不能小看它。

根據低血糖典型表現可確定:①低血糖症狀;②發作時血糖低於2.8mmol/L;③供糖後低血糖症狀迅速緩解。對於少數空腹血糖降低不明顯或處於非發作期的患者,要多次檢測有無空腹或吸收後的低血糖,必要時採用48~72小時飢餓試驗來確認低血糖的類型。

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低血糖有很多種原因,另外不同人群出現低血糖的原因也大有不同。只有搞清楚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才能對應症狀使用正確的治療的方法來及時的控制血糖水平。特別是孕婦,其引起血糖降低的原因很不一樣,不能盲目糾正。

懷孕後發生頭暈、眼花是孕婦常見的症狀之一。輕者可頭暈眼花、步履不穩;重者可於突然站立或行走時出現眼前發 黑、視物不清,甚至暈厥。而導致孕期頭暈的常見原因有低血糖、低血壓、仰卧綜合征和生理性貧血等。 由於懷孕後新陳代謝加快,胰島血流量比非孕時增多,故胰島生理功能非常旺盛,孕婦血中胰島素水平偏高,以致孕婦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偏低,從 而出現頭暈、心悸、乏力、手顫和出冷汗等症狀。孕婦有低血糖症狀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出現危險。很多孕婦在出現低血糖症狀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容易導致孕婦及胎兒死亡的發生。

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確實很大,低血糖的症狀比較明顯,最有可能導致昏迷等嚴重的後果。引起低血糖反應的常見原因有胰島素使用過量或注射時間錯誤、飲食量不足或未按時進餐、運動量增加而未及時調整飲食或胰島素用量、空腹時飲酒等。嚴重的低血糖昏迷若不給予及時搶救,延誤6小時以上就會造成患者大腦嚴重損傷,甚至死亡。

低血糖的表現

眾所周知,所有身體內出現的問題都會在身體表面體現出來。因此,身體表現出來的症狀可以告訴我們身體內部出現了什麼問題。當人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出汗、心慌、臉色不佳等症狀,那麼就很有可能出現了低血糖。孕婦低血糖常會出現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一旦發現孕婦出現了低血糖的症狀,一定要升高血糖以免孕婦血糖嚴重偏低並出現昏厥等症狀。

正常成年人低血糖腦功能也會出現障礙,大腦缺乏足量葡萄糖供應時功能失調的一系列表現。初期表現為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嗜睡、躁動、易怒、行為怪異等精神症狀,嚴重者出現驚厥、昏迷甚至死亡。

孕婦低血糖的症狀表現在於頭暈、頭痛、心慌、手抖、過度飢餓感、出汗、面色蒼白、打冷戰、行為改變或異常(如煩躁、哭喊、易怒、富有攻擊性)、口唇麻木、針刺感、全身乏力、視物模糊。另外,血糖降低嚴重者可能出現神志不清、全身抽搐、昏睡甚至昏迷,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孕婦常出現嚴重的症狀,建議及時去醫院就醫。以上低血糖症狀均表明您的血糖水平可能過低。孕婦如果有低血糖的話,對於身體的健康威脅是更大的,甚至還會影響肚子里寶寶的健康。

低血糖怎麼治療

如果出現低血糖要怎麼辦呢?當然就是要提高血糖濃度了。那麼,有哪些辦法可以提高低血糖呢?如果症狀很輕,只需要吃糖、饅頭或其他食物來提高血糖,若是血糖嚴重偏低者,就要到醫院進行靜脈注射治療了。另外,糖尿病和孕婦出現低血糖時要多加註意。

在發作期病情較輕者,可給予糖類飲食。孕婦發生低血糖時該立即吃糖以增加血糖水平,只要能夠快速吸收,吃任何形式的精製糖如果汁、糖果、口服葡萄糖片都可以。低血糖反應重的孕婦,需要在糾正低血糖後再增加口服碳水化合物的量,如饅頭或麵包。

另外,對於注射長效胰島素的孕婦,為防止低血糖反復出現,還可以加食牛奶或雞蛋等消化吸收較慢的蛋白質食品。

病情重者,可採取靜脈注射或滴注葡萄糖溶液,昏迷病人可同時給予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對於神志不十分清楚,但還可以吞咽的孕婦可將白糖或葡萄糖放入其嘴巴,一定使之溶化後咽下,不能哽到患者。如果10分鍾內仍然無改善,應立即送醫院給予靜脈注射葡萄糖液促使血糖上升。

⑧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低血糖會使人感覺頭暈難受,要是自己知道患上低血糖這個疾病的時候,需要及時治療並且要在包里備著糖果,以防不時之需,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1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高血糖需要關注,低血糖也同樣是值得重視的,很多人覺得只要血糖不高,身體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那麼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病因主要有

(一)空腹低血糖

1、葡萄糖利用過度

(1)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瘤;肥胖型糖尿病人的新生兒(母親有高胰島素血症);葯物(如過量應用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葯、水楊酸鹽、心得安、雙異丙苄胺、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胰島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2)腫瘤:如巨大間質瘤、原發性肝癌、胃腸道腫瘤及淋巴肉瘤等。

2、葡萄糖生成不足

(1)內分泌疾病: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甲減等。

(2)肝糖原累積病。

(3)嚴重肝病及肝淤血。

(4)晚期腎病。

(5)半乳糖血症(因半乳糖1磷酸尿嘧啶核苷轉化酶缺陷,使半乳糖不能轉化為葡萄糖)。

(6)其他:長期酗酒(抑製糖原異生);膿毒血症;飢餓;惡液質;劇烈運動等。

(二)餐後(反應性)低血糖

1、功能性低血糖(情緒不穩定和神經質,中年女性多見)。

2、滋養性胰島素功能亢進 :如胃切除手術的一傾倒綜合症;幽門成形術及胃空腸吻合術後。

3、兒童特發性自發性低血糖。

4、輕型早期糖尿病(胰島素峰值延遲)。

低血糖要注意什麼

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4.0mmol/L稱為低血糖,但血糖低於更低的水平才會導致一些症狀的出現,叫低血糖症,那麼低血糖飲食要注意什麼?

第一,少吃多餐

低血糖平時的飲食最好是少量多餐,一天控制在6—8頓左右,睡前少吃點零食能夠有效治療低血糖。除此之外,記得食物交替食用,不要常吃一種食物。另外,也要注意食物過敏現象。

第二,應加以限制的食物要嚴格控制

嚴格控制單糖類食物的攝取,少吃精製及加工產品,比如速食或者汽水、酒、鹽等。更不要吃糖分過高的食品。

第三,增加高纖維飲食

高纖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當血糖下降時,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如麥麩餅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醬。吃新鮮蘋果取代蘋果醬,蘋果中的纖維能抑制血糖的波動。纖維本身也可延緩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時,先服用纖維素,以穩定血糖。兩餐之間服用螺旋藻片,可進一步地穩定血糖濃度。

第四,均衡飲食

飲食應該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樣的飲食原則),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種子、核果、谷類、瘦肉、魚、酸乳、生乳酪。

第五,主要是含糖高的水果

水果能夠補充一定的糖分,但是在吃水果的時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麼有哪些要注意的。

水果中糖的含量如下,供參考:桃、西瓜、梨、橙子等口感甜的水果,其實際含糖量並不算高,屬於低糖、中糖的水果。而口感酸甜的紅果、大棗,卻屬於高糖水果,並不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高糖水果:香蕉、葡萄、荔枝、龍眼、棗、紅果 中糖水果:西瓜、蘋果、梨、橘子、草莓、橙、獼猴桃、菠蘿 低糖水果:柚子、黃瓜、番茄、楊桃、青梅、櫻桃。

結語:以上的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關注的事情有很多,如果你有低血糖,記得隨身攜帶點小零食,當能量不夠的時候,及時補充,能夠有效緩解低血糖現象。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2

1、空腹時低血糖

低血糖出現於早餐之前。

(1)內分泌性 ①胰島素或胰島素樣物質過多。胰島素瘤(包括良性、惡性和增生性)、胰外腫瘤如巨大纖維瘤或纖維肉瘤;②氫化可的松(皮質醇)缺乏,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腦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2)肝源性 ①嚴重彌漫性肝病;②重度心功能衰竭伴肝臟淤血;③肝酶異常,如肝糖原累積症、半乳糖血症、糖原合成酶缺乏症等。

(3)過度消耗,攝入不足 ①妊娠空腹低血糖;②慢性腹瀉,長期飢餓,過度飲酒、腎性糖尿、腎功能衰竭晚期;③嚴重營養不良。

2、餐後低血糖

症狀於進食後2~5h出現,又稱反應性低血糖。

(1)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2)2型糖尿病早期。

(3)胃腸手術後低血糖,如胃有大部分切除,胃空腸吻合等。

(4)亮氨酸引起的低血糖,由於對亮氨酸過度敏感引起胰島素分泌過多。

3、葯源性低血糖

血糖為腦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低血糖時腦組織主要依靠腦本身及肝儲備的糖原分解來維持代謝,而腦組織本身所儲備的糖原有限,僅800mg/dl,尤其大腦皮質只含73mg/dl。因此血糖過低對機體的影響以神經系統為主,尤其是腦和(或)交感神經。嚴重而長期的低血糖發作可引起廣泛的神經系統病變。缺糖早期為腦充血、多發性出血點;後期由於Na+、K+進入細胞引起腦細胞水腫及出血性點狀壞死,以大腦皮質、基底核、海馬等處最明顯;晚期神經細胞壞死、消失,腦組織軟化。早期為大腦皮質受抑制,繼而皮質下中樞包括基底核、下丘腦及自主神經中樞相繼累及,終於影響中腦及延腦活動。腦部細胞愈進化對缺氧缺糖愈敏感。

⑨ 低血糖是什麼引起的呢

概述
低血糖症是指血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低於正常的一種臨床現象,病因多種,發病機制復雜。成年人血糖低於2.8mmol/L(50mg/dl)時,可認為是血糖過低,但是否出現臨床症狀,個體差異較大。
病因
本病常見的原因有:
1、應用胰島素及磺脲類降糖葯物過量。
2、因神經調節失常,迷走神經興奮過度,體內胰島素分泌過多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3、胃腸手術後,由於食物迅速進入空腸,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刺激胰島素分泌過量而引起。
4、胰島B細胞瘤,嚴重肝病、垂體前葉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可致器質性低血糖症。
5、持續劇烈運動(如長跑),部分人也會出現低血糖症。
症狀
1、飢餓感、軟弱無力、面色蒼白、頭暈、心慌、脈快、出冷汗、肢體顫抖等。
2、精神激動、恐懼、幻覺、狂躁、驚厥、抽搐、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肝功能、腎功能、血糖。
3、心血管檢查。
4、X線檢查。
5、B型超聲檢搜漏查。
6、CT檢查。
7、核磁共振(MRI)檢查。
治療
1、糾正低血糖:在發作期病情較輕者,可給予糖類飲食(如糖水、糖果或糖粥等);病情重者,可採取靜脈注射或滴注葡萄糖溶液,昏迷病人可同時給予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
2、病因治療:
(1)對功能性低血糖症,要避免各種誘發因素,防止精神刺激,且要合理調節飲食,必要時世昌爛輔以少量安慰劑、鎮靜劑。
(2)對因胃大部切除術後引起的低血糖症,可用高蛋白、低糖和少量多次較乾的飲食。
(3)對器質性低迅纖血糖症應針對不同病因治療,如胰島素所致應予手術切除,對不能切除的胰島B細胞瘤,可試用鏈脲酶素;因嚴重肝病引起的,應積極治療肝病;因內分泌功能減退而引起的,可給予激素補充治療。

⑩ 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往往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1、脂肪增生。

糖友如果發生了脂肪增生,多與胰島素注射方式不當有關。正確的打針方式應是每次輪換注射位置,而有的糖友為圖省事,總是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胰島素,這樣很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脂肪增生。

由於脂肪增生處打針通常會痛感較小,所以不少糖友喜歡在這種部位注射。這是極不可取的,因為脂肪增生會延緩機體對胰島素的吸收,造成餐後血糖先高後低。

脂肪增生是可以從外觀上分辨出來的,看上去和正常皮膚一樣或稍有隆起,但摸起來卻比周圍組織要硬。建議糖友打胰島素要學會合理輪換注射位置,並且經常檢查注射部位的皮膚,避免在脂肪增生處注射。

2、腎臟疾病

有些病程較長的糖友腎臟會出問題。腎臟有降解體內胰島素和其他葯物的功能,約30%的胰島素是由腎臟降解的,腎功能若是出現異常,其對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清除率就會下降,導致胰島素或降糖葯在血液中蓄積。

此外,腎臟也有生成葡萄糖的能力,若其功能受損,生成葡萄糖也會減少。因此,有腎病的糖友也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建議糖友警惕腎臟病變的發生,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胰島素及降糖葯物的用法用量。

3、甲狀腺和腎上腺問題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與糖尿病同屬內分泌代謝類疾病,糖友中甲減患病率比常人要高。據國外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中甲減發生率可達4%~17%。

甲減會導致機體代謝減慢,葯物在體內存留時間便會延長,這增加了低血糖風險。有些糖友還可能伴隨腎上腺損害,導致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缺乏而容易發生低血糖。糖友若伴隨其他內分泌代謝類疾病,應及時就醫,恰當治療。

4、胃輕癱

胃輕癱屬於糖尿病較常見的消化系統並發症,多由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患有胃輕癱的糖友進餐後,食物從胃排出較慢,而降糖葯物吸收卻較快,導致血液中葯物濃度相對較高,造成血糖下降,甚至引起低血糖。

這種食物消化吸收不規律引起的血糖變化與葯物作用不匹配會讓血糖忽高忽低。因此,胃不好的糖友也容易出現低血糖,糖友要留意自身胃腸功能變化,調整飲食習慣,出現不適後及時就醫。

(10)低血糖什麼原因引起的擴展閱讀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並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應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1、制定適宜的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

2、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對患者家屬的教育,識別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葯物的葯代動力學,自救方法等。

3、充分認識引起低血糖的危險因素:①定時定量進餐,如果進餐量減少應相應減少葯物劑量;②運動前應增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③酒精能直接導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飲酒。

4、調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分泌劑。

5、定期監測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動大、環境、運動等因素改變時要密切監測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