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兒童濕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兒童的皮膚病中,濕疹最多。致病原因有以下幾種: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接觸性濕疹;由特應性體質引起的特應性濕疹;由皮膚的分泌異常引起的脂溢性濕疹;由汗疹引起的汗疹性濕疹等。應及早請皮膚科醫生診治。
脂溢性濕疹是在頭部、眉毛、鼻和耳朵的周圍、腋窩、陰部等皮脂腺多的部位。多見於生後不久的嬰兒和青春期的少年。在境界明顯的紅斑上會形成落屑和黃色的痂皮。有輕度的瘙癢,為慢性經過,但嬰兒的脂溢性濕疹經治療很容易痊癒。可內服或外用維生素B2和B6等。
B. 小孩外陰和腋窩瘙癢什麼原因
首先要弄清是什麼原因引起,再對症下葯。 小兒科主治醫師那明珠指出,寶寶的肌膚柔軟脆弱,常常會在臉上、身上出現小小的紅疹子,若不是很嚴重,可以再觀察。一般而言,寶寶身上出現紅疹且需要治療,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常風的皮膚疾病 後文將介紹四種寶寶常見的皮膚病症,即痱子、脂漏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尿布疹; 2、感染性的紅疹 寶寶若受到病毒、細菌感染,常常容易發燒並發紅疹,常見的疹子如玫瑰疹、紅痂疹; 3、食物、葯物過敏 寶寶若食物或葯物過敏,也會產生紅疹。 父母在身上發現紅疹,應該先就醫,確定病症,以對症下葯,因為用錯葯會導致症狀惡化,反而不利醫治。那明珠醫師進一步表示,0-1歲寶寶偶爾會出現紅疹,而這些紅疹可能分別代表不同的皮膚病症,父母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自己塗葯自行處理。寶寶常見的皮膚症症如下。 痱子 嬰兒比較容易長痱子,主要的原因有汗腺發育仍不成熟、新陳代謝的速度快等,此時若衣著悶熱,汗液分泌多,汗腺就易阻塞,進而產生痱子,痱子也是汗疹的一種。痱子是針頭狀大小的紅疹子,會感到癢,常常出現在寶寶的額頭、脖子、背部等易出汗的部位。 治療 在悶熱的環境中,避免讓寶寶穿衣太多,流汗也要記得勤換同衣。症狀輕微者,讓寶寶身體保持乾爽,如此寶寶身上的紅疹就會自然消退,或者可使用少量的痱子粉或痱子水;症狀嚴重者,則使用痱子水來緩解症狀。 過敏性皮膚炎 先天性過敏皮膚炎最常見的是異位性皮膚炎,這種皮膚炎症狀發於兩頰、脖子、手肘、手腕、膝蓋屈側,小寶寶會有癢的感覺,這種病症可能會持續到兒童期。父母若有過敏的病症,如呼吸道、皮膚過敏,哮喘,寶寶有過敏病症的比例也會偏高。當寶寶身上出現紅疹,常常有無故哭鬧、厭食、情緒不佳的情形,父母即可懷疑寶寶有過敏狀,應盡速就醫診治。 治療 1、避免過敏原:這樣的寶寶最好能避免過敏原,飲食方面考慮改用低過敏奶粉(完全水解蛋白配方),並延後添加輔食(六個月後),而食材方面,海鮮、麥粉、牛奶也先盡量延後添加;生活方面每天的洗澡次數以一次為限,並盡量保持寶寶身體乾爽,在洗澡後幫寶寶塗上薄薄的一層潤膚乳;環境方面,避免環境中可能的過敏原,如塵蟎,或許可試試防塵蟎寢具、空氣清凈機、除濕機,以改善環境品質。 2、使用類固醇軟膏 症狀嚴重者,醫師會建議使用類固醇軟膏來改善症狀。 脂漏性皮膚炎 發生原因不明,但多出現在易過敏的寶寶身上。這個病症是由於皮脂腺分泌過多,而產生皮屑脫落,常發生在頭皮、臉頰及皮膚的皺褶處,患部呈現油油濕濕的,這也是濕疹的一種,這種濕疹較不會癢。這種皮膚病症常發生在嬰兒期的寶寶身上,約在出生兩到三個月後出現。 治療 發現寶寶有脂漏性皮膚炎,醫師會多要求父母在症狀輕微時,以凡士林或嬰兒油塗抹患處,再用嬰兒洗發精輕輕搓洗;症狀嚴重時,則塗抹類固醇軟膏,可改善皮膚狀況。這樣的最好延至六個月後再添加輔食。但是寶寶有個體差異,若發現不適應(即有過敏症狀),則再延後添加。 尿布疹 尿布疹大致上是由三種狀況所引發: 1、皮膚對尿布本身(如質材)的敏感反應; 2、大小便對皮膚產生刺激所引發的反應; 3、尿布疹引起皮膚表皮損傷,而造成細菌、黴菌感染。 尿布疹多發生在與尿布接觸的部位,如大腿內側、小屁股、肛門周圍,一般為紅疹,但症狀嚴重的話會破皮。 治療 醫師會依照尿布疹的症狀開給含少許類固醇的葯膏、抗生素或抗黴菌葯膏,以對症下葯。尿布疹最重要的預防方法是保持寶寶屁股乾爽,尿布濕了即換,再者在寶寶便後可簡單用清水洗洗小屁股(一天不要超過三次,也不要用力清洗,以免傷害寶寶柔嫩的肌膚),隨後讓屁屁晾乾,再用尿布包起。外出時則不妨使用濕紙巾。 玫瑰疹 這是一種皰疹病毒所造成的傳染性疾病,典型的症狀是寶寶持續發高燒3-5天後,身上並發全身性紅斑疹;嚴重時皮疹會蔓延至四肢頸部,皮疹大多是粉紅色玫瑰樣,不會有色素沉澱或脫皮現象,這即是玫瑰疹的特徵。發燒時有時會合並發生抽筋、前囪門突出,寶寶偶爾會表現出不安、哭鬧不休、厭食、眼瞼浮腫及頸部和枕後淋巴腺可能腫大,但通常無其他症狀。玫瑰疹易發生於六個月到三歲,但以一歲以內為最多,常發生於春、秋兩季。 治療 玫瑰疹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幫寶寶補充水分及退燒即可,一般紅疹出現後發燒現象即會慢慢消退,除非是抽筋或前囪門膨出,才需要做追蹤檢查。而寶寶大量流汗時,請父母給寶寶勤換內衣及尿片,並補充水分。許多感染性疾病都會引發寶寶發燒和出疹子,因此必須由醫師小心論斷治療,才能盡早找出病症的正確原因。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至於確切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通常把嬰兒濕疹稱為「奶癬」,如果用治療「癬」的葯物來治療嬰兒濕疹,病情會加重,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皰疹,很癢,皰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干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C. 什麼原因會引起外陰濕疹
(一)發病原因
濕疹是由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慢性皮膚炎症,病因比較復雜,過敏是發生濕疹的重要原因,過敏原可來自外界或機體內部,主要有:
1.外界過敏原如化學葯品,化妝品,染料,放射線等;某些動物的毒素,蛋,魚,蝦,牛奶等異性蛋白以及某些植物花粉或空氣中塵埃等。
2.體內過敏原如體內病灶,腸道寄生蟲,某些新陳代謝產物,消化道疾病以及人體組織在某些因子的影響下,產生的自身抗原等。
3.局部刺激如陰道分泌物增多,搔抓,尿瘺等。
4.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憂郁等使神經內分泌功能發生紊亂,通過神經反射或內分泌影響使皮膚對各種刺激因子易感性增高,而誘發濕疹。
(二)發病機制
其病理變化以滲出性病變為主,急性期:棘細胞內和細胞間水腫,有海綿形成,水皰內含少量淋巴細胞,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周圍少量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表皮角質層有漿液滲出而結痂,亞急性期:皮損表皮輕度肥厚,角化不全,棘層細胞內及細胞間水腫,有少數水皰,真皮血管周圍較多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慢性期,表皮細胞過度角化或局灶性角化不全,真皮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浸潤,棘細胞層增厚。
D. 寶寶下體濕疹怎麼辦
嬰兒濕疹的起病原因: 第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母親過多的吃了辛燥的食物,如魚腥、雞、鴨、牛、羊等發物,留熱於胎中,造成了胎兒在胎中就有了濕熱之症。 其次:嬰兒平常脾胃不能運化,消化不良,加上內有胎火濕熱、外受風、濕、熱邪的侵入,使內、外邪阻於肌膚,就會生出濕疹。 第三:如容易產生過敏的衣服與皮膚摩擦、肥皂水的刺激,都會誘發嬰兒濕疹。 嬰兒的濕疹分為濕、干型。 濕型表現為皮膚紅斑、水泡、糜爛、流黃水等。 干型表現為皮膚潮紅、乾燥、脫屑、起片等。 治療原則:疏風清熱利濕。 中醫方用:消風導赤湯加減:牛膀子、黃蓮、白鮮皮、生地、赤苓、薄荷、雙花、燈心草、木通、甘草。濕性的加車前子、茯苓皮、蒼術皮、黃柏;乾性的加太子參、麥冬、黃精、白茅根。 中成葯可以用五寶散、清解片。 外治: 濕性的可用青黛散或黃蓮油外搽。 乾性的可用三黃洗劑或黃柏霜外搽。 平常的護養: 爛瘡發癢不要用水洗,用麻油搽。 嬰兒不宜穿睛輪、羊毛衣等比較會過敏的衣服。 忌食辛辣、魚腥、雞、鴨、牛、羊等食物,吃奶的母親一定要忌。 僅供參考。
E. 寶寶外陰周圍起了幾個疙瘩類似蚊子咬的那種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情況多屬於濕疹引起的。常由於外陰潮濕及透氣差引起的、主要表現為;局部發癢發紅、可伴有滲出。首先保持清潔衛生、避免潮濕、建議外用爐甘石洗劑清洗、然後外用滑石粉、一般治療5天左右可好轉。避免不良刺激。
F. 陰部濕疹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陰部濕疹屬於過敏性皮膚病的一種,它的主要發病原因是由於過敏、精神壓力比較大、身體的免疫力下降或者是穿不透氣的內褲,使用某種葯物也可能會誘發陰部濕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