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肺癌疼痛的原因
肺癌為當前世界各地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那麼肺癌疼痛是怎麼引起的呢?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吧。
肺癌疼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一)腫瘤侵犯性疼痛
輕度胸痛常是肺癌的第一個症狀。疼痛可以局限在胸、肩某一部位,常無壓痛點。嚴重胸痛常見於晚期肺癌,胸痛部位可能與腫瘤部位不一致,如右側肺癌可出現在左側胸痛。肺癌的胸痛症狀無特徵性。當腫瘤生長在胸膜附近時,產生不規則的鈍痛或隱痛,可無明確的固定位置,並且與腫瘤部位不一致。癌腫直接侵犯胸膜時,出現尖銳的胸痛,呼吸、咳嗽時加重。腫瘤壓迫肋間神經時,胸痛可累及受浸之分布區。
(二)腫瘤壓迫性疼痛
1、壓迫上腔靜脈可引起頭面部、頸部和上肢水腫、靜脈曲張、頭痛、頭昏等症狀。
2、壓迫臂叢神經可引起同側肩關節鈍痛、椎旁痛、肘痛、手指感覺異常、上肢下垂、前臂旋轉不利、手內收肌萎縮,如交感神經受累則出現霍納氏綜合征,小指、無名指燒灼樣痛及感覺異常。肺上溝癌等腫瘤可發生潘可斯特(Pancoat)綜合征,表現為肩部及脊椎旁酸痛及胸肋部刺痛,常誤診為肩周炎或肋間神經。
3、壓迫肋間神經時,可引起肋間神經痛。
(三)腫瘤轉移性疼痛
1、淋巴結轉移。
當腫瘤轉移至縱隔淋巴結時,如壓迫上腔靜脈,則出現上腔靜脈限塞綜合征,而致頭痛;當腫瘤轉移至頸部淋巴結時,可壓迫頸交感神經和臂叢神經,出現頸交感神經綜合征和臂叢神經壓迫征,前者見同側瞳孔縮小、眼瞼下垂、眼球凹陷、額部少汗或無汗;後者則見同側肩關節、上肢內側感覺異常並呈放射性劇烈疼痛。
2、腦轉移。
肺癌發生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以小細胞肺癌最多,依次為未分化大細胞癌、腺癌,鱗癌最少,約20%-50%患者出現腦轉移。肺癌轉移至腦所表現的症狀可因轉移的部位不同而異。病人可出現頭痛、嘔吐、頭暈、共濟失調、神志異常等症狀。
3、骨轉移。
骨轉移是肺癌晚期常見的症狀,骨轉移早期無任何症狀,晚期則表現為局部的頑固性疼痛,並有固定的壓痛點。骨轉移可導致骨質溶解、高鈣血症及病理性骨折,給病人帶來痛苦,使其生活質量下降、生存期縮短。尤其是小細胞肺癌和分化差的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率在30%一70%。多發生在中軸骨,主要是脊椎骨、脅骨和骨盆骨,四肢較為少見。
骨同位素掃描可發現有病變的骨骼,敏感性高,但其特異性較低,MRI和CT能顯示骨轉移局部情況,故特異性及局部定位較骨掃描為佳,特別是局部MRI較CT更有優越性。X線片敏感性較低,溶骨性病灶大於1厘米時才能顯示。但由於其對扁骨仍有其優勢,且價格低廉。
骨轉移症狀與腫瘤轉移的部位、數量有關,如肺癌肋骨轉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現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確壓痛點的疼痛。脊髓轉移引起後背部正中或病變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軀乾的骨轉移引起該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轉移並非威脅肺癌病員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腫瘤轉移到機體承重骨如頸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則可造成癱瘓的嚴重後果。因此對肺癌出現骨轉移患者應及時治療。如骨磷、博寧、阿可達等磷酸性葯物及密鈣息,對抗轉移性骨腫瘤的溶骨作用,降低發生病理性骨折的危險性。放射治療,給予大劑量、短療程的放射治療,起到緩解疼痛並殺滅癌細胞、控制病灶發展的作用。約50%的病人在放射治療後,疼痛可完全緩解,約75%的病人疼痛可顯著減輕。
4、肝轉移。
肺癌轉移至肝臟時,可出現肝區疼痛,並伴有肝臟腫大、惡心、厭食、黃疸及腹水,多發生在晚期。
(四)肺源性骨關節增生
鱗狀上皮癌是肺癌常見的病理類型之一,好發於老年男性,吸煙是致癌的主要“元兇”。由於鱗癌上皮細胞在增主分化過程中.會引起生長激素分泌異常,生長激素的血中濃度可高達每升20毫微克,是正常人的2一4倍。如此大量的生長激素勢必刺激骨關節異常增生,最終導致肺源性骨關節綜合征。病變主要累及踩、腕等大關節。臨床表現為長骨遠端疼痛,骨膜增生,新骨形成,關節腫脹和疼痛。
(五)肺癌引起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種以皮膚和肌肉病變為主的全身疾病,皮膚發生紅斑、水腫。肌肉的炎症和變性引起無力,疼痛及腫脹。可伴有關節,心肌等多器官損害,如只有肌肉症狀無皮膚損害者稱為多發性肌炎。
(六)神經病理性疼痛
痛覺過敏是少見的肺癌的肺外表現之一,痛覺過敏是指輕刺激可引起劇烈疼痛,並可擴散到患側半身,刺激消除後,疼痛仍維持一段時間。肺癌可引起末梢神經病變,導致痛覺過敏。肺癌的生物學特性與其痛覺過敏有密切關系。鱗癌以局部浸潤為主,導致轉移性癌末梢神經病變,即癌細胞彌漫性浸潤神經外鞘並引起神經廣泛性脫髓,而小細胞癌或腺癌具有內分泌功能,故以非轉移性癌末梢神經病變多見。
(七)抗癌治療並發疼痛
現在對於肺癌的治療,多採用外科手術、術後放射治療與化療相結合等綜合療法,此法已成為當前肺癌治療的主流。但無論哪種 方法 ,在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系列副反應,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疼痛為其症狀之一。
創傷性氣胸:為化療需中心靜脈置管術時如操作不慎可造成氣胸,或由於肺癌胸腔積液需抽胸水不慎穿破臟層胸膜亦可產生氣胸,均稱為創傷性氣胸。臨床表現為突感患側胸背部強烈的刺痛,疼痛可向同側的肩及手臂放射或向上腹部放射,繼之氣急。
(八)合並症疼痛
肺癌晚期,由於長期卧床,機體消耗過度,營養不良,加之惡性胸腹水的形成,導致低蛋白血症,以致肢體脹痛、浮腫,褥瘡疼痛,肌肉痙攣等。
(九)心因性疼痛
癌症患者心理問題復雜多變,多數患者情緒壓抑、憂郁甚至絕望,身患癌症後恐懼為主要的心理反應,有關疼痛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觀察均已證實,任何疼痛過程都有心理成分的參與,軀體疾病的疼痛也必然受心理過程的影響,因此負向的心理作用定會增加軀體性疼痛的強度,這種增加的強度也就是心理性成分。
肺癌的飲食建議:
一般早、中期的肺癌患者其消化功能是相對較健全的,肺癌術後飲食應該以補充足夠的營養為主要目的,以便提高患者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有效防止腫瘤細胞的侵潤和轉移,延緩惡病質的出現,增強手術耐受力。肺癌手術後配合合理的飲食結構可快速有效的促進患者盡快康復,補充因手術或放化療導致的機體免疫能力下降及白細胞減少症等。
飲食中要注意忌口,多吃蔬菜瓜果。肺癌的忌口要根據病情而定,由於患者營養狀態較差,免疫功能低下,不利於患者身體的恢復,因此,腫瘤患者不宜過分強調忌口。腫瘤病人的復發與轉移,與是否忌口並無關系,只要是想吃就可以吃,吃下去舒服就行。
⑵ 肺癌腰疼怎麼緩解
腰疼的原因很多,需要考慮多種情況作出判斷和處理。腰疼首先要看骨科,除外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骨科相關情況,這也是腰疼的主要原因。其次要看泌尿科,除外泌尿系結石等引起的腰痛,這種腰痛常常呈痙攣樣,難以忍受,有時伴有血尿。另外,也要看婦科,有時慢性宮頸炎、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等病變,也會引起局部腰痛,慢性炎症會擴模搏散到腰骶部,引起腰痛。這種腰痛常常持續性較長,症狀較輕。通過婦科檢查、B超檢查等可以明確診斷,做出相應處理。對於宮頸炎盆腔炎引起的腰痛,一般要選擇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慢性宮頸炎,常需要結合宮頸激光、電熨等物理治療方法。慢性盆腔炎常需要結合丹黃祛瘀、血府逐瘀等中葯一起來治療。
綜上,腰疼要及時就診。首先看骨科,排除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或裂情況;其次看泌尿外科,排除泌尿系結石;再次看婦科,排除慢性宮頸炎、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然後根據具體病因採取有針對性的治療衫碼閉。
一、按穴位治療腰痛
1.出現腰痛後,可以通過按摩穴位的方法來緩解疼痛感。具體方法是用拇指或是食指點按五個穴位,穴位的位置依次是:大腿後方窩處;大腿後窩偏外一點;坐骨結節至大轉子聯線的中點;小腿肚的中心點以及內踝的正後方。
2.找准五個穴位後,每個穴位都用手指按壓一分鍾,讓患者感覺到有酸脹感之後,才有效。這組動作每天可以做三次,對腰痛有很好的效果。
二、抖腿治療腰痛
1.長期久坐腰痛的患者可以站立後,用無疼痛感的腿承擔身體重量,另外一條腿放鬆,然後用手掌按壓大腿後方,開始用手左右抖動大腿肌肉兩分鍾。
2.這組動作每天可以做幾次,直到覺得腰痛有所緩解為止。
三、爬行治療腰痛
1.腰痛患者也可以選擇爬行鍛煉腰部力量,可以在地面上、床上往前後或者轉圈的爬行,但最好地面上鋪一層瑜伽墊,這樣可以有效保護膝蓋。
2.這組動作早晚可以都做一次,可以連續做幾天。對腰肌勞損、關節炎症以及坐骨神經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減緩腰痛的症狀
⑶ 各種癌症會導致哪些部位疼痛
癌症的疼痛大體分為頭痛、背痛和腹痛三種。癌細胞本身是不會帶來疼痛的,癌症引起疼痛的原因是腫瘤太大,壓迫到了身體上的神經,就會產生劇烈的疼痛。而且這個疼痛並不是我們吃壞東西之後的那種疼痛。吃壞肚子之後的疼痛是一陣一陣的,癌症晚期帶來的疼痛是持續性的。這種持續性的疼痛真的會讓人發瘋。就好像是你的胳膊上劃破了一個口子,別人不停地用酒精沖洗這個傷口的感覺。
由於癌症沒有什麼較好的治療手段,所以最好的治首羨療方式就是預防!少熬夜,少喝酒,別抽煙,沒事多下廚炒兩個青菜,少點兩次外賣。我知道我這么說顯得很啰嗦,但是病到身上再後悔就遲了。別以為年輕就能為所欲為,年輕時的為所欲為,年老時必然受罪。
⑷ 肺癌晚期擴散到腰椎和大腦,腿上的肌肉疼痛是怎麼回事
肺癌作為一種惡性疾病,在晚期容易在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發生轉移,骨和腦是肺癌轉移的重要靶器官,一旦發生轉移可能引起各種症狀體征,這些體征甚至似乎和轉移的部位沒有關系,尤其是靠近感覺神經或者神經通路附近的骨或者腦組織,可能引起遠處的症狀和體征,比如腦轉移可能引起腿的症狀。
我們全身的感覺中心和運動指揮中心都在大腦,而大腦和外周組織之間的了連接通道——脊髓則在脊柱中走行,大腦配液以及脊髓附近的腰椎收到轉移瘤影響時,都有可能產生遠處肌肉的異常感覺,比如疼痛感,就是這些異常感覺中比較典型的表現。也就是說,腿部肌肉發生疼痛時,病變的部位不一定非得在腿的局部,還可能發生在脊髓甚至是大腦中負責感受腿部肌肉疼痛的分區,腦部轉移瘤是引起這種疼痛的常見原因。
肺癌其實可能產生很多和肺不搭邊的症狀, 稱為副癌綜合征,比如指端的肥大形成杵狀指,皮膚發黑,尤其是經常摩擦的部位比如腋窩,還有眼睛不對稱,半邊額頭皺紋消失,甚至出現持續的腹瀉,血壓異常波動等。
另外,肺癌轉移灶也會引起各種各樣的症狀,如轉移到肝臟可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肝功能異常,黃疸等,轉移到骨可能導致莫名其妙的骨折,局部的劇烈疼痛,轉移到腹膜淋巴結可能引起腹腔積液以及腹痛等,有時候甚至有人因為腹痛以及腸梗阻去看病最終診斷為晚期肺癌。
總的來說,肺癌的症狀千變萬化,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異常表現都有可能成為肺癌的信號,臨床上如果有久治不愈的其他系統病情表現,都要考慮到肺癌,必要的時候做一個胸部CT有可能有所發現。
你好,做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肺癌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惡性腫瘤,高居第一位,而且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比較高的腫瘤,容易出現遠處轉移,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就是大腦,肝臟,全身的骨骼系統。你的肺部腫瘤已經轉移到腰椎和大腦了,出現腿部肌肉疼痛,有這樣三種可能:
第一,腦轉移導致的
大腦是人類的指揮官,全身的運動和感覺都由大腦支配,肺癌出現腦轉移,可能壓迫局部的神經,從而出現大腦支配區域的感覺和運動異常,如果正好受壓的部位是掌管腿部的神經區域,就可能出現腿疼。
第二,腰椎轉移導致的
雖然大腦是指揮官,但是大腦發出的指令需要往下傳導,最後到達相應的器官,脊髓就可以傳遞大腦的信息,所以腰椎轉移,腫瘤細胞可以破壞椎體,造成脊柱骨折,壓迫脊髓,出現下肢感覺和運動障礙,甚至是癱瘓。所以,你的腿痛,有可能是腰椎轉移導致的。
第三,腿部的骨骼轉移
我們前面說到了,肺癌容易出現骨轉移,腿疼有可能是腫瘤細胞轉移到大腿的骨骼,導致腿部疼痛,甚至是骨折。
所以,根據我的分析,有可能是這三種情況導致的,建議你去醫院詳細的檢查一下,大腿可以拍一個片子,看看有沒有骨轉移的可能。肺癌晚期以化療和靶向治療為主,腦轉移還可以做放療,如果出現脊柱壓迫,或者病理性骨折,需要手術治療。
我十年裡,給超多癌症晚期腰椎和大腦轉移的患者做過放療!
癌症晚期轉移到頸椎.腰椎,胸椎,骶尾椎以及其他骨或大腦,通常能引起疼痛!這個疼痛多半跟轉移瘤引起的相應神經壓迫有關!
而如果壓迫能夠消除或者減輕!疼痛多數時候能夠緩解!
我這里給病人做的就是局部放療止疼!
絕大多數患者,通過約半個月的放療止疼放療,能做到疼痛減輕或者消失!
這種局部晚期轉移瘤放療止疼總費用一般都不高,患者大多能承擔!
他,前列腺癌晚期啟賣談,多處骨轉移!肝臟轉移!上周放療前,有大腿處疼痛!
於上周三開始轉移骨放療,到本周三開始,患者稱明顯感覺疼痛減輕了,截至今日早晨,患者都說疼痛減輕後,沒有再反復了!下周放療就可結束了…
癌症的轉移,不代表會影響每一寸肌膚,可能整體來說身體機能會下降悄碰,但是單獨的來說一塊肌肉不適還不足以下定論,需要更多的病史及查體資料
去查一下看是否是骨轉移?
⑸ 放療的副作用都有什麼
1. 放療引起厭食、惡心、嘔吐
病人應注意卧床休息,多飲水,以利代謝物的排泄。應精心烹調食物,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過甜、辛辣油膩和氣味不正的食物,吃鹹味的點心和食物。最簡便的方法是用手按壓或針刺內關穴和足三里穴,也會有所幫助。
2. 放療引起的發熱
放療本身造成的組織損傷,尤其是腫瘤組織壞死吸收可引起低熱;放療毒副反應引起的血象下降、免疫功能減退,也易合並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燒,使用化療或其他免疫增強葯物等,也可造成發熱加重。因此出現發熱時,應首先明確原因,以便正確處理。
3. 放療對血象影響
單純放療一般不易引起明顯的血象下降,下降的多少與照射野大小、部位及是否應用過或同時應用葯物等因素有關放療中應加強飲食營養,促進造血功能,減輕放射線對骨髓的損害。食物宜高維生素、高蛋白。對下降明顯者,應選用升高血象的葯物,如升白細胞葯物鯊肝醇、利血生、維生素 B4。重度白細胞下降,有感染危險者,可應用粒細胞集落因子,如惠爾血等,可使白細胞數量迅速回升。還可在放療前1周開始服用抵抗輻射損傷的葯物,如安多霖膠囊等;提高自身對放療的耐受能力還可採用成分輸血或輸新鮮全血。白細胞下降明顯者,其抵抗力明顯下降,易合並細菌、病毒感染,應注意預防。有血小板減少者,應注意有無出血向,防止各種損傷,預防出血的發生。
4. 放射治療對身體的免疫力影響
目前臨床使用的放射線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影響正常組織,使機體免疫功能減退。有些病人在接受治療中需做某些區域淋巴系統的照射和對鄰近腫瘤的某些免疫器官 (如胸腺) 進行高劑量照射,有的需要進行全身照射、半身照射或全淋巴系統照射,使病人的白細胞下降,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從而影響免疫功能。
5. 放射治療區的皮膚瘙癢
放射性皮膚損害是放療中和放療後經常遇到的問題,好發於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皮膚薄嫩和多皺褶的部位。放射性皮損的發生除了與局部皮膚的解剖結構有關外,還與照射總劑量、分割劑量、總療程時間、射線種類、外界氣候條件及患者的自我保護等因素有關。照射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燒灼感和刺癢感時,可用手掌輕輕拍打局部皮膚。塗 0.2%冰片澱粉或消毒乾燥的滑石粉,在此期間患者應將放射野內皮膚暴露、透氣並保持乾燥,忌用凡士林軟膏或濕敷。放射野內皮膚盡量減少塗抹肥皂和用力搓擦。忌用手撓抓,以免加重局部皮膚的損傷。
6. 放療後出現口乾如何防治
正常人的唾液由腮腺、頜下腺、舌下腺、尤其是腮腺分泌的,以保持口腔濕潤,幫助食物的消化,而患頭頸部惡性腫瘤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時,上述腺體大都在放射野內。在接受了高劑量的放療後,正常腺體的腺細胞不能分泌足夠的唾液,唾液變得少而粘稠,故病人會覺得口乾。這種情況在放療中便開始出現並可能伴隨終生。雖然目前還沒有很好 的辦法可以使唾液分泌功能恢復正常,但以下的辦法可以使症狀減輕:①在制訂治療計劃時,醫生如果能避開腮腺等腺體時,應運用各種治療手段盡量避免照射這些腺體或其受量過高,尤其是患有一側舌癌、齒齦癌及頰粘膜癌時;②運用多種治療計劃,如放療加手術,體外放療加組織間插植或腔內治療,控制大面積放療的劑量,加強局部劑量。即使腺體的損害減少。而腫瘤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③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少量多次飲水,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和水果,如蔬菜、梨、西瓜、草莓等;④少吃辛辣食品及 "補葯"(如人參等)、忌煙酒;⑤注意口腔衛生、多漱口;⑤配合生津、去火的中葯治療,如胖大海、麥冬、菊花、綠茶沖泡服用。
7. 放療時脫發
放療使用的高能射線穿透能力很強,而人的頭顱大小有限,所以射線完全可以穿透。只要頭頸部照射野內有頭發或射線通過的路徑上有頭發,那麼射線對頭發毛囊的生長都會有影響,達到一定劑量後就會引起脫發。放療引起脫發後頭發還會再長出來,只不過每個人頭發長出來的時間不同。
8. 放療期間病人會有哪些全身反應
在放療期間常見的全身反應有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疲乏等,一般都不十分嚴重,多是因放療後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所致,也有的是因為腦干受到照射或放療野太大,加上患者精神緊張,憂慮、疼痛等都會加重這些反應。可以服用一些健胃消食的葯物,如維生素 B6,胃復安或嗎叮啉、胃蛋白酶等,以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另外,應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增強與病魔作斗爭的勇氣,把吃好飯當作第 - 首要的治療,飲食上要作到色、香、味俱佳,種類多樣,易消化,無特殊氣味,飯後適當作些運動。如果反應十分嚴重,可採用配合輸液,靜滴止吐葯物,甚至暫時中止治療的辦法來解決。另外,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也是全身反應之一,可予補血食物如豬肝、豬蹄、升血葯物及中葯配合治療,必要時可輸成分血並暫停放療。
⑹ 肺癌晚期的病人後背和腰疼是怎麼回事
肺癌晚期病人如果出現後背、腰痛症狀,醫生會立刻警惕起來,病人呢?也是惶恐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是骨轉移嗎?骨都轉移了,生命還會長久么?!
確定出現骨轉移情況,治療最基礎的需要靜滴「雙膦酸鹽」,唑來磷酸3-4周1次。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化療、放療或者靶向葯物治療了。比如疼痛劇烈,壓迫神經了,快速的就是放療,還有的醫生通過介入消融轉移瘤,填塞骨水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