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竇性心律不齊的原因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竇性心律不齊」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但醫生往往又說:「不用治。」這些人心裡又打鼓了,是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治不好了。
其實,「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竇性心律不齊」以兒童、青少年最常見,成年人也不少見。
正常人的心臟跳動是由一個稱為「竇房結」的高級司令部指揮。竇房結發出信號刺激心臟跳動,這種來自竇房結信號引起的心臟跳動,就稱為正常的「竇性心律」,頻率每分鍾約為60—100次。每分鍾心跳的次數,即心率就是由此而來。但這個頻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甚至呼吸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信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但是,這種「心律失常」大多數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掘睜做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這種隨呼吸變化的「竇性心律不齊」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擔心,也不用治療。
因此,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減速跟呼吸之間有沒有關系。只要沒有任何其他症狀,就不需要治療,完全可以從事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現在不少醫生也注意到「竇性心律不齊」給人帶來的恐慌,於是在診斷時會寫作「竇性心律」。
此外,精神緊張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竇性心律不齊」,這種情況也不需要治療。
竇性心律不齊
竇房結發出的激動不規則,心動周期顯著快慢不均,稱為竇性心律不齊。臨床上,竇性心律不齊分以下幾種類型:
(1)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是竇性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生於兒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較少見。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發生機理是由於在呼吸過程中,體內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的張力發生變化,使竇房結自律性也因之發生周期性、規律性改變。吸氣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氣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率變慢。心率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時心律轉為規整。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恆定。
②心率的快慢隨呼吸變化而變化,吸氣時心率增快,呼氣時心率減慢,其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個導聯中,R-R間距或P-P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於0.12秒。
(2)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較少見,具體原因還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生氣、情緒不穩定、或使用某些葯物(如洋地黃,嗎啡等)有關。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較恆定。
②P波頻率變化與呼吸無關,心率有時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導聯中,P-P間距或RR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於0.12秒。
(3)竇房結內遊走性節律:
激動的發生點在竇房結內移動,因此,心電圖上的P波形態、大小與方向逐漸發生變化,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是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
②P波形態、大小變化不一致。
③PR間期發生長短變化,但都已超過0.12秒。
(4)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
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是由於心室收縮排血異常致竇房結血液供應不均勻,從而造成竇房結的自判衡律性發生改變。
(5)異位心律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異位激動,尤其是發自心房的異位激動,有時可使竇房結的激動提早發生,繼之竇房結受抑制,因而發生一過性異位激動所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早碧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
⑵ 竇性心律不齊什麼原因啊
竇性心律不齊 竇房結發出節律不規則的沖動,使心律快慢不等、交替出現。 引起竇性心律不齊的常見原因和治療方法均與竇性心動過緩相同。 (4)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主要是竇房結的器質性損害,引起其相應功能障礙而出現的心律失常。常見原因為器質性心臟病,尤其是冠心病;其次還可見於白喉、紅斑狼瘡、惡性腫瘤、全身栓塞、外傷手術損害以及累及竇房結的硬化-退行性病變等。 1)臨床表現 本病進展緩慢,可達幾年至十幾年:①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現乎搏:如腦部表現(乏力、肌瘤、記憶障礙和失明、頭暈、昏厥),心臟表現(心率緩慢、快-慢心率交替、心絞痛、進行性心衰、心臟驟停)以及間歇性少尿和胃腸不適等;②心律失常類型:嚴重的竇性心運過緩(少於50-40次/分),竇性停搏,竇房阻滯,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持久而緩慢的房室交界區逸搏心律,合並房室傳導阻滯、束之傳導阻滯等。 2)治療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治療效果不理想,主要有如下幾項:①心率緩慢且有明顯症狀者可選用導丙基腎上腺素、阿托品、麻黃鹼(30毫克/次,每天3-4次)等葯;②心率過快反復發生可用下列葯物預防發作,如苯妥胺0.1克,每天3次,敵胺0.1克或溴苄胺0.1克,每擾頃桐天3次口服,應避免使用萘洛爾、洋地黃、奎尼丁等葯物;③葯物治療無效果症狀重者應安置按需型人工心臟起搏器,安裝起搏器後緩坦可應用洋地黃、利多卡因、慢心律等葯物。
⑶ 女性竇性心律不齊原因有哪些
女性竇性心律不齊原因有:
1、受到呼吸系統的影響,隨著呼吸的變化,人體在吸氣時有可能會增加跳動的次數,呼氣的時候又有可能會減慢跳動的次數,引起就會造成竇性心律不齊的情況。
2、精神緊張和過度運動也會導致竇性心律不齊的發生。
3、患有竇性心律不齊的患者有部分是早產兒,由於先天自搭察身肺部功能異常,會更加容易竇性心律不齊。
對於竇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使用止痛、控制感染、控制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方法來治療。建議竇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堅持清淡飲食,不要食用高鈉、高膽固醇的食物,長期堅持下去,就能降低知頌茄機體的膽固醇濃度。
為了預防竇性心律失常,我們應該量力而行,不做劇烈的運動櫻薯,保持營養均衡。具有患竇性心律不齊高危因素的人群,需引起必要的注意和重視,感覺身體有異常情況的時候,必須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不能拖著病情不去治療。
⑷ 竇性心律不齊是怎麼回事
是心跳或快或雹皮飢慢,超過了一般范圍。心臟自律性異常或傳導障礙引起的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精神緊握者張、大量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源返啡、過度疲勞、嚴重失眠等常為心律失常的誘發因素
⑸ 竇性心律不齊是什麼原因
到醫院檢查出竇性心律不齊,其實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平時堅持運動。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少有人會堅持運動,這也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我們最好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鍛煉,這配銷可以極大地改善心臟的功能,增強體魄。
然後,保持均衡的飲食,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吃得太少。
最後,少喝酒,不要喝濃咖啡和濃茶。
⑹ 心電圖見顯著竇性心律不齊是什麼原因
心電圖竇性心律不齊是指從竇房結發出的激動不規則,而引起的心跳快慢不均。雖然衫戚蠢起仔局搏點正常,但是節律不正常。比較常見的竇性心律不齊與呼吸有關系,稱為呼吸性竇性心律,多見於青少年。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系的竇性心律不齊,叫做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心律不齊還與失眠,情緒激動,過量飲酒有關。有一些竇性心律不齊與心或陪臟泵血沒有關系,可以動態觀察。但如果是缺血引起的竇性心律不齊,要密切監測,改善缺血,防止發生惡性心律失常。
⑺ 心電圖「竇性心律不齊」是怎麼回事兒
「竇性心律不齊」是怎麼回事兒?有什麼問題?這也是經常有人問的。
體檢慶孫時一般都要做心電圖,有時醫生還會讓你屏住氣做。心電圖報告里也會有「竇性心律,正常心電圖」、或者「竇性心律不齊」的結論。那竇性心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人的正常心律(心跳的節律)就應該是「竇性心律」,這一點已經在「
竇性心律是什麼心律?」介紹過了。
這次我們就來說說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
首先,竇性心律不齊的基礎心律也是竇性心律(這在心電圖里是有標準的。竇性心律是什麼心律?)。也就是說這個基本心律的指令也是從心臟的竇房結發出的。竇房結是心臟里指揮心跳(心電)的最高司令部,如果是竇性心律,說明心電活動的最高起搏點是正常的,只是跳得不那麼整齊。
那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呢?
平時我們正常的心跳,每一跳之間的間隔(心動周期)應該是基本勻齊的。或者雖然有時候略有長短,但長的和短的心陸汪跳間隔,相差不超過120毫秒(ms),也就是0.12秒(1秒=1000毫秒)。這在心電圖上可以測量小格看出來。
心電圖每一小格(最小的小格)的時長等於40毫秒。這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長一些的心跳間期和短一些的心跳間期相差不能超過3小早差仔格。
在竇性心律的情況下,如果心跳長的間隔(心動周期)和短的間隔相差超過了3小格,也就是120毫秒,醫生就會判定是「竇性心律不齊」。明顯的時候,心臟聽診就能聽出來。
最常見的竇性心律不齊是生理性的,小孩兒、年輕人多見,與呼吸有關,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所以,有時候做心電圖時,醫生會讓受檢者屏住氣再做。
【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我們的心跳、呼吸都受到身體里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調節。
對於心跳,交感神經興奮時,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力也會加強;而迷走神經興奮,心跳就會減慢,心肌收縮力也會減弱。所以,人在緊張的時候就會心跳加快,還會覺得跳得「怦怦地」,這是因為交感神經興奮了。
我們的呼吸呢,也和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有關。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交替興奮,就有了一吸一呼,主導呼吸的是迷走神經。
呼吸時吸氣、呼氣交替進行。在一吸一呼之間,迷走神經的張力(緊張度、興奮性)會發生變化。吸氣時,迷走神經張力是降低的,交感神經的作用就會增強,這樣,支氣管擴張,心跳也會加快;呼氣時,迷走神經興奮,支氣管收縮,心跳也會減慢。所以,呼吸時心率會出現快慢變化,心跳的間隔也就不勻齊,這種不齊是隨呼吸而變化的,變化也是有規律的。
如果心電圖上這種隨呼吸變化心跳間隔逐漸延長又逐漸縮短、最長的間隔和最短的間隔相差超過了3小格,那就算做「竇性心律不齊」了。
如果想要判斷一下也可以,屏住氣做心電圖。如果屏住氣、不喘氣後心電圖上心跳的間隔勻齊的,那就證實這個竇性心律不齊改變與呼吸有關。屏住呼吸時,就暫停了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的交替作用影響。
如果不是與呼吸相關的竇性心律不齊,那一般是有心臟病或者可能吃了一些葯物的,或者還有其他心律失常的表現。
竇性心律不齊無需治療。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來的與呼吸無關的竇性心律不齊,治療原發疾病就行了。
⑻ 竇性心律不齊原因是什麼,需要怎麼調養
竇性心律不齊,是臨床上一種非常常見的心律失常。出現這種心律失常並不代表一定說明心臟就有問題。比較好發於一些青少年,也可以見於一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人群 。臨床上一般可能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心慌頭暈的現象。所以如果單純出現竇性心律不齊,臨床症狀不明顯,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但對於症狀比較明顯的患者,需要查明病因,對症治療。
⑼ 竇性心律不齊是怎麼回事
竇性心律不齊
,其實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律失常,是一個很廣泛概念。
因為在正常人以及部分患者中均可出現,因此在部分患者中具備的意義並不是很大。
凡起源於
竇房結
的心律,稱為竇性心律。竇性心律屬於正常節律。
竇性心動過速
、
竇性心動過緩
、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停搏
及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均屬
竇性心律失常
。姿態正常成人竇性心律的頻率>
100次
/分,稱為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律的頻率分時,稱為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的起源未變,但節律不整,在同一導聯上P-P間期差異>0.12s稱竇性心律不齊,常與竇性心動過緩同時存在。在規律的竇性心律中,有時因
迷走神經
張力增大或竇房結障礙,在一段時間內竇房結停止發放激動稱竇性停搏。
起搏傳導系統
退行性病變
以及冠心病、心肌炎(尤其是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病等疾患,可累及竇跡運源房結及其周圍組織而產生一系列緩慢竇性心律失常,並引起頭昏、
黑蒙
、暈厥等臨床表現,稱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一般常見的心律失常的話,我們主要是尋找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如果是偶爾出現的心律失常,則建議是門診進行定期的隨訪。
建議可咨詢
心血管內科
醫師,僅供參悄乎考。
⑽ 心陣發性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律不齊怎麼回事
竇性心律不齊是表現為隨呼吸而改變,吸氣時心律增快,深吸氣時更為明顯,吸氣末期心律減慢,在發熱,運動,情緒緊張,哭鬧或是用阿托品後心律不齊消失。
竇性心動過速表現與年齡有差異,如果新生兒心律超過兩百次每分鍾,一歲以下超過160次每分鍾,一到兩歲超過140次每分鍾,兩到六歲超過130次每分鍾,七到十二歲超過120次每分鍾,這被稱為竇性心動過速,常見於運動,緊張,哭鬧,發熱,貧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其它,如甲狀腺機能亢進以及某些葯物阿托品,麻黃素等影響也會引起心動過速。
竇性心律過速的原因
1、纖大生理因素。影響心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情緒激動、暴飲暴食、經常飲用濃茶、吸煙過度、飲酒過量等都可以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從而導致竇性心動過速。在這些誘因引發下的竇性心律過速,都具有持續時間短的特點。
2、病理因素。會導致心率突然加快的病症有很多,例如甲亢、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疾病,發病時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竇性心律不齊的症狀。其中,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往往增加得更快。竇性心律過速的發生率可達喊州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的急性心肌梗死,更加需要我們特別注意。
三、竇性心律過速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一旦確診為竇性心律過速,患者需養成勞逸結合的好習慣,以確保身體能夠得到充分地放鬆休息。同時,患者應注意適當鍛煉身體,不要勉強鍛煉或鍛煉過度,更不要做劇烈的、有競爭性的活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格外注意,按時排便,保持大便平穩對減輕竇性心律過速這一症狀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一般來說,竇性心律過速需要特別注意,但無需太過緊張。生理性竇性心律過速一般不會直接威脅生命健康。但患者應自律,養成良好的習慣,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注意監測心臟,對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必要的可以補充適當的葯物治療。會直接威脅生命,用葯原則牢記2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