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濕氣太重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離職原因是哪些 2025-02-13 21:30:56

濕氣太重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5-27 07:00:35

『壹』 濕氣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濕氣重有內濕和外濕之分,外濕是感受自然界濕氣所致,內濕為脾虛生濕所致。因脾喜燥惡濕,易被濕邪所困,出現脾虛生濕的症狀,濕氣重是什麼原因?
濕氣重與人體日常生活不良習慣密切相關,如熬夜、嗜睡、貪涼、喝酒、缺少運動、吹空調、月子里受風、工作壓力大、地處濕氣重的地區或者房間不通風透氣都極易加重人體的濕氣。患者需注意飲食,忌食生冷刺激食物,另外還可以服用一些健脾祛濕的中葯如濕清草茶,內部去走濕氣,幫助緩解改善身體濕氣重現象。,山葯,改善濕氣重的症狀,還可以進行艾灸、針灸等進行調理。

『貳』 濕氣太重是怎麼引起的呢

濕氣重可能跟飲食方面、地域氣候、臟腑功能失調等原因有關。

1.飲食方面:如果過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膩食物,吸煙飲酒,長此以往,就會在體內形成濕熱之邪而影響人體臟腑的功能正常代謝。

2.地域氣候:相對來說,北方乾燥,南方潮濕,所以南方氣候潮濕炎熱,容易形成濕熱暑濕之邪,居住此處的人們,如果飲食上不加以注意會潛移默化的在體內形成濕熱。

3.臟腑功能的失調: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濕,當脾胃功能下降之後,運化水濕的能力下降就會形成水濕,水濕郁久化熱,濕熱互結纏綿難愈,在臨床上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同時中醫認為肺能通調水道,能推動水液的代謝,當肺的功能下降之後,水液停聚也會形成濕邪。同時腎主排泄水液糟粕,當腎的功能氣化正常,水液代謝就會正常有序進行;當腎氣不足就會出現水液的氣化不利,導致水腫濕邪的產生。

『叄』 家裡濕氣太重是什麼原因

有可能,要多通風。

拓展知識:
有的朋友覺得屋子裡濕氣好像很重,但是又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甚至有點朋友感覺自家哪哪好像也還過得去,為什麼還是會感覺室內濕氣很重呢?廢話不多說,我衡弊們直接上干貨,原因和解決辦法大家可以自己參考一下。
原因
1、通風不好,空氣流通性差,潮汽水汽不能及時散走,堆積在室內。
2、光照差,陰暗容易潮濕。
3、牆體防水防潮差。雨水、以及地下水(通過毛細作用滲入)滲入,衛生間的水通過牆體朝外擴散。
4、漏水。主要是管道漏水,包括衛生間、廚房、牆內管道、空調、吊頂以及——你的鄰居。
5、如果是一樓,地理位置不好,地下水侵襲占絕大多數,主要原因還是地面防潮不行(地板和牆體近低端),加上光照條件和通風條件往往都不如高層,一樓通常都是潮濕的代名詞。

6、室內有積水水面桐碰或者其他水汽咐輪族來源。室內水面,如魚缸、水缸、水培盆栽、露天天井積水、非密封排水溝,或者水龍頭等其他接水的地方長期潮濕不能乾燥,尤其經常使用的、沒有水池接水的、地板是水泥或者木質地板等吸水有不易乾燥的,這些地方都會源源不斷地散發水汽,使室內陰冷潮濕,給人一種濕氣很重的感覺。

解決辦法:
1、情況如果嚴重的話,首先排查漏水,如果有漏水現象,維修走起。
2、排查漏水之後,是要檢查牆面和地板的防潮情況,如果防潮層受到破壞或者性能不好,甚至直接沒有防水防潮層的,建議是考慮重新裝修做防水防潮——重點檢查衛生間、廚房和其他潮濕感覺明顯的地方。
3、保證通風和光照。窗戶門口處規整一點,減少光照和通風的障礙物。通風條件不便,就機械通風。
4、除濕機防潮。室內空氣濕度高,環境就會變得潮濕,濕氣自然重。而除濕機可以將空氣中的水汽冷凝成水,降低室內濕度來達到抽濕防潮的目的。同時,因為降低濕度時候其他條件不變,可以加速水分蒸發,所以對受潮了的地板、牆壁、衣物、傢具等用品可以起到快速乾燥的作用。用除濕機降低室內空氣濕度之後,你會明顯感到之前濕氣很重的感覺幾乎消失(沒完全消失還有光照和溫度有關,陰暗和低溫給人的感覺和濕氣重其實很像,就是更乾爽了,所以光照和通風條件也要改善)。

5、雨天關緊門窗,避免潮濕的空氣進入室內。室內通風條件一般不是很好,水汽進入室內後流通不暢,一般會滯留在室內甚至直接被物品、牆壁吸附,導致室內長期處於潮濕狀態,一個不注意就發霉、長蘑菇,因此,在雨天除了必要的通風換氣外,最好關緊門窗。
6、水龍頭等接水處最好有盥洗池等接水,用排水管將水導到室外或者地漏等,不要讓水直接落到地板。而這里的地板最好是用瓷磚材質或者做專門的防水處理,不能是水泥質地、木質地板等吸水又不易乾燥的地板類型。浴室、衛生間、廚房等要保持乾燥,使用過後潮濕的話要盡快拖干。

7、室內有露天天井、魚缸魚池或者水培比較多的,甚至是較大面積的綠植景觀的,就需要安置除濕機抽濕。

『肆』 濕氣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體內的濕氣太重,可能是因為外部困隱因素引起的。如果經常待在比較潮濕的環境,或者是穿著汗水浸透的衣服在水中工作或者是經常淋雨就會造成外部的濕氣進入到人體當中。
當體內堆積太多的水分形成了「濕氣」分布在身體各個地方,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比較淺的症狀如筋骨,關節痛。濕氣進入到腸胃會導致消化能力差,大便稀溏。
2、濕氣太重可能是因為飲食問題引起的,長期進食生冷的食物也會導致人體攝入「寒氣」。也有一類中醫中所說的「濕熱」食物,比如說芒睜尺鄭果。
3、睡眠不足也會引發體內的濕氣太重,因為經常睡眠不悉頌足會造成脾虛的現象。在中醫的角度來說,脾虛代表著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會變差,從而導致「寒氣」「邪氣」等更容易入侵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