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不同原因引起的腹瀉分別如何用葯
擴展閱讀
腦梗吐血什麼原因 2025-02-13 05:14:59

不同原因引起的腹瀉分別如何用葯

發布時間: 2023-05-29 16:35:28

❶ 拉肚子吃什麼葯最好

飲食喝粥;對症下葯;腹瀉有很多種;一、原因: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進食不潔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可能會腹瀉,精神過度緊張、焦慮抑鬱、情緒起伏不定,亦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產生腹痛和腹瀉症狀。另一方面,若受了涼,特別是小腹受涼,亦會導致腹瀉。腹瀉的另一個原因,是身體對某類食物過敏,以致影響消化吸收,例如許多寶寶因缺乏乳糖酵素,無法消化乳類製品的乳糖,便會腹瀉。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用中醫判斷的各類腹瀉。因脾虛和其它很多問題都會導致腹瀉。1、細菌感染性腹瀉: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每天數次至十餘次,大便多有泡沫、態檔黏液並呈黃綠色,還伴有發熱、腹脹和嘔吐。如果是細菌性痢疾,大便次數頻繁,但量不多,呈黏液膿血便,臭味較重,嚴重者可有高熱、抽搐等。重症腹瀉的患兒,還可出現尿少、口渴、精神萎靡等脫水症狀。1.1、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多在夏季發病,起病比較緩慢,開始輕,逐漸加重。出現嘔吐、低熱及脫水症狀,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較多粘粹,亦可有便血情況。 1.2、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瀉多由於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的菌群失調所致。主要特點為不同程度的發燒、腹瀉和嘔吐,大便開始呈黃綠色,3-4天後變成有腥臭味的暗綠色水樣便。次數極多,每天可達10-20次,小兒脫水情況嚴重。 1.3、 黴菌引起的腹瀉多並發於其他感染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病兒。大便每天3-4次,為黃色稀水便,有的像豆腐渣狀,有的呈綠色,泡沫多,帶有粘液。1.4、治療方法:不要將兩種或三種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頻繁地更換用葯。大腸桿菌感染可選用復方新諾明、痢特靈、氨基苄青黴素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選用青黴素或紅黴素;黴菌感染應選用制黴菌素或克霉唑。 2、病毒感染性腹瀉:輕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繼之腹瀉,一天內大便3-6次,不超過10次,大便黃綠色,水分較多,或呈蛋花湯樣,沒有失水表現,精神尚好,偶爾有惡心、嘔吐,糞便顯微鏡檢查僅有少許白乎閉消細胞和脂肪滴。一般5天左右可以痊癒。較重的腹瀉,每天可達10次以上,大便呈水樣,量多,故不久可以引起失水症狀,如皮膚彈性減低、口乾、眼眶及前囟凹陷、哭時無淚或少淚、精神委糜、面色蒼白等,同時有酸中毒的表現,如口唇櫻紅、呼吸深快、嗜睡等。如得到及時治療,一般在1周左右可以痊癒。2.1治療方法:目前尚無特效的西葯治療。中醫中葯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有豐富的經驗。若大便清稀,色淡不臭,常用霍香10克,蘇葉10克,半夏10克,陳皮5克,茯苓10克;若為發熱,舌質紅,咽紅,小便短赤者可用葛根10克,黃岑10克,黃連3克,澤瀉10克,廣木香3克。中草葯鐵莧菜、地錦草、律草也有較好效果。3、非感染性腹瀉:多由喂養不當致使胃腸功能紊亂,如過早、過多地添加大量澱粉或脂肪類食物。這類患兒往往有腹脹、腹痛,痛則欲瀉,瀉後痛減;大便氣味酸臭,同時伴有嘔吐,不思飲食,夜卧不安。如果是由長期濫用抗生素引起的繼發性腹瀉,大便則呈豆腐渣樣。有時患兒患感冒、肺炎、中耳炎後,也常會伴有腹瀉。3.1、寒瀉 因為過食生冷,感受風寒引起症狀:症見腹瀉清稀,含有泡沫,臭氣不大,腸鳴腹疼,或兼見惡寒發熱,舌苔白膩。主要是由於肚腹受寒,寒凝氣滯,氣機不暢所發。治療上當以疏風散寒,理氣止瀉為法。用葯可以選服藿香正氣膠囊,每次2粒,一日2次。外用「小兒敷臍止瀉散」貼臍,一日換一次。3.2、熱瀉 病兒腸胃積熱,外受暑濕引起腹瀉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酸臭,小便黃。可選用「葛根芩連微丸」每次1g,每日服3次。3.3、水瀉 病兒貪食生冷食物,引起水瀉不止,每天大便次數多,腸鳴腹脹,大便如稀水或不成形,泄後腸鳴腹脹減輕。病兒病情很容易加重,發生脫水。一般應到醫院請醫生治療。3.4、傷食瀉 主要由於過食或添加輔食不當引起腹脹腹痛,便前哭鬧,大便酸臭,或見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或如臭雞蛋味歲知,肚腹脹氣,口臭氣促,食慾不振,夜卧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治療應以消食化積為法,常用的中成葯有保和丸、至保錠。傷食瀉當積滯被消導後,腹瀉自然會止。3.5、脾虛瀉:寶寶大多是腹瀉治療不及時或喂養不當,腹瀉遷延不愈而造成。大便稀溏,可見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多在吃下食物後就泄,時輕時重,面色萎黃,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精神不振,嚴重者有便後脫肛,手腳發涼等症狀。可用啟脾丸、醒脾養兒顆粒。3.6、寒濕、脾虛:大便稀薄或蛋花湯樣,或有泡沫,或夾有不消化食物,呈黃色或黃綠色,無粘液及膿血;大便常規檢查無紅、白細胞及膿細胞,或偶有數個白細胞;無發熱、腹痛及嘔吐,無脫水及酸中毒;接受過抗生素及其它治療,療效不佳;中醫辨證為寒濕瀉或脾虛瀉。3.7、濕熱泄:症見瀉下水分較多如水注,糞色深黃而臭.或見少許粘液,時有腹痛,食慾不振,惡心、疲勞不愛動,有時可出現發熱,口渴,小便黃少,舌苔黃膩。本證是因濕熱之邪,蘊結脾胃,下走大腸而發。治法應為清熱利濕,常用的中成葯有加味香連丸。3.8、脾腎陽虛瀉:症狀有久瀉不止,糞質清稀或為不消化食物,有的脫肛,小嬰兒可見睡時露睛,舌淡苔白。治法以補脾溫腎為主。中成葯可選用附子理中丸。3.9治療方法:根據體質病症不同,辯證施治,不可隨意用葯,用錯葯物反而加重病情。很多家長按西醫方法注重添加鈣劑和其他各種微量元素,長期添加不見有效,反傷脾胃,造成惡性循環,小兒脾胃多虛弱,應以健脾強胃為主要目標,其意義遠大於添加各類微量元素和其他營養,脾胃強健,營養從各種食品中吸收足以。4、秋季腹瀉是一種症狀的概念,四季都可能發生,其實就是感冒,有人感冒發到肺,有人感冒發到大腸,大腸和肺互為表裡,所以不管在哪,是一樣的感冒,但西醫就叫秋季腹瀉和肺炎。好的西醫,治療秋季腹瀉,只用補液鹽,讓他們自己好,但國內不良醫生,一定會抗病毒、抗生素一起上點滴,起碼7天,直到肺炎、腦炎,然後心肌炎,最後的結論是秋季腹瀉會死人。秋季腹瀉與普通腹瀉最明顯的區別在於秋瀉直接侵犯大腸,很容易造成脫水,就和咳嗽和肺炎的區別。咳嗽是普遍的,肺炎是病邪直接侵犯肺。普通腹瀉,也會脫水,但不會那麼嚴重,我所說普通腹瀉,是脾虛腹瀉或濕熱腹瀉。出現嚴重脫水性腹瀉,可以吃藿香正氣,肚臍貼附子理中丸1/5。如果很難喝,可以用藿香正氣放兩片姜,一個棗,少量水煮,加紅糖喝。兩天就好等到後期,出現粘液,再吃王氏。貼的一天一次,藿香正氣一天2到3次。貼肚臍是因為,肚臍是很重要的開竅,直通腸道,人在母體就是靠這個口的。你是大人的話,就用整腸生和黃蓮素,飲食改粥;寶寶腹瀉和大人不一樣,他們腸胃弱,每次都需要菌群葯來調理幾天;

❷ 腹瀉如何用葯,以及一些用葯原則和用葯誤區是什麼

腹瀉的誘發原因都有哪些呢?以及一些相應的用葯原則,下面就給大家總結了主要的幾種以供參考

飲食不衛生:夏季,人們最愛吃的莫過於燒烤和冷飲了,即便是普通的食物也很容易腐敗變質。所以說,夏季出現的腹瀉症狀多數為細菌性腹瀉。對於這類腹瀉,一般醫生首選用葯都是氟哌酸,外加一些調節腸道菌群的輔助葯物,來改核友緩解症狀。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夏季氣溫都比較高、濕度大,人的運動相對也減少,消化能力也相應降低。如果再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就容易導致腹瀉。這類腹瀉可以選用一些胃動力葯物,如多潘立酮、多酶片等。

過早停葯:大家都會有這個用葯習慣,那就是病情重時就多服葯,稍微輕了就立刻停葯,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腹瀉復發,甚至轉變成慢性腹瀉。正確的用葯方法是:症狀消失後,繼續服葯2--3天,這樣做就比較可靠了。

著急換葯:有些腹瀉的朋友,在服葯1--2天後不見好轉就認為該葯不管用,急著換成另外一種,其實,任何一種葯物治療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一般情況下,一個療程至少在3--5天。如果您隨意換葯,可能會給治療帶來更多的麻煩。所以說,要聽醫生的話,不要隨意換葯,否則容易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❸ 腹瀉吃什麼葯 詳解腹瀉的治療方法和葯物選擇

3.葯物治療:對於病因不明或病情較重的腹瀉患者,需首悶滲要採取葯物治療。

1.止瀉葯:適用於輕度腹瀉患者,如蒙脫石、洛哌丁胺等。

腹瀉是指每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軟或水樣,常伴有腹痛、腹脹等症狀。腹瀉的病因較多,常見的有感染性腹瀉、食者脊物中毒、葯物反應、過敏性腸炎等。針對不同的病因,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和罩汪葯物是非常必要的。

3.益生菌:適用於過敏性腸炎等腹瀉患者,如雙歧桿菌、乳酸菌等。

❹ 拉肚子了要吃什麼葯好啊

患者出現拉肚子,可以吃一些蒙脫石散進行止瀉治療。同時,如果拉肚子,還伴有畏寒、發熱、里急後重、黏液樣便、膿血樣便等等伴隨症狀,就要考慮存在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就需要使用一些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或者是喹諾酮類抗運運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如果患者同時伴有水樣大便呈噴射狀等等表現,就需睜祥要口服一些蠟樣芽孢桿菌、復合乳酸菌等等,調節腸道菌群的葯物進行治療。

要多喝水,多喝淡鹽開水,以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或者鹽分,也可以口服一些補液鹽,這樣就旁早梁可以維持體內的水電解質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