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惡心干嘔是怎麼回事
惡心,其實是上腹部的不舒服,再加上緊迫要往上吐的感覺,叫做惡心。惡心的時候,胃的出口即十二指腸處的肌肉已經在劇烈蠕動,呈一種逆蠕動,如果再繼續加重,就會出現干嘔,干嘔則不僅是十二指腸的劇烈運動,胃的出口幽門處也在劇烈蠕動,就會出現干嘔。還有一種干嘔,可能並沒有進食,是一種空腹狀態,胃裡沒有什麼東西吐出來,也會是干嘔。如果是在餐後發生惡心,胃又出現劇烈的逆蠕動,就會出現嘔吐,大量的胃內容物吐出來。所以從惡心到干嘔到嘔吐,在臨床上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什麼病因造成的呢?常見的是胃腸道或者胃腸道周圍,也或者是全身的其它疾病,都可以導致一種神經反射,導致反射性惡心、嘔吐的出現,比如胃炎、潰瘍、腫瘤,特別是有梗阻性的病變,如幽門梗阻等,可以出現惡心、干嘔。肝、膽、胰腺的疾病也可以表現為惡心、嘔吐、干嘔。青光眼、糖尿病、內耳的不平衡等,也可以表現為惡心、嘔吐。另外,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也會造成中樞性的干嘔或者嘔吐,常見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或者腦出血。還有一種是前庭功能的異常,比如在船上暈船時會有惡心干嘔。如果只是一過性的,很快就好了,最常見的原因是胃腸疾病導致的這種反射性嘔吐,其病因非常多。如果有持續性甚至比較劇烈的惡心、干嘔,建議到醫院就診,有時消化科都不能解決問題,還需要去耳鼻喉科,去眼科,還需要去神經科,因為臨床惡心、干嘔還見於尿毒症、糖尿病病人,涉及的病因非常多,要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檢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