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品混凝土不凝固是什麼原因
1、混凝土凝結硬化緩慢主要是由於緩凝型外加劑使用不恰當或摻量過大,水泥中熟料含量偏低,混合材用量偏高,混凝土水灰比偏大、施工過程中雨水的滲入、混凝土摻合料摻量偏大、拌和水或環境水中含有機質,可能是一種或多種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
2、使用前不了解外加劑的性能、作用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項,在工地使用多種外加劑的情況下將外加劑混淆使用,如將緩凝劑當早強劑使用,或把摻量弄錯,人工多摻外加劑。
3、混凝土攪拌樓的電子秤感測器失靈、秤量容器下的放料旋塞運轉磨損產生較大間隙而使外加劑從中泄漏等造成計量不準,摻量增加較多。
(1)混凝土出現趕緩凝有哪些原因擴展閱讀
由於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是一個專業性的混凝土生產企業,管理模式基本定型且比較單一,設備配置先進,不僅產量大、生產周期短,而且幾率較為准確,攪拌較為均勻,生產工藝相對簡潔、穩定,生產人員有比較豐富的經驗,而且實現全天候生產,質量相對施工現場攪拌的混凝土更穩定可靠,提高了工程質量。
簡單來講,就是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劑等,採用先進設備按照程序中預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半成品。相比早期人工現場攪拌的混凝土,其材料摻雜比例、容重等更加准確。因而,現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無須人工自行添加水或其他組成材料,而自行再次添加也屬違規行為,也致使商品混凝土強度等級或質量得不到保證。
隨著21世紀混凝土工程的大型化、多功能化、施工與應用環境的復雜化、應用領域的擴大化以及資源與環境的優化,人們對傳統的商品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施工現場攪拌一般都是些臨時性設施,條件較差,原材料質量難以控制,制備混凝土的攪拌機容量小且計量精度低,也沒有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
因此,質量很難滿足混凝土具有的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需要。而商品混凝土的生產集中、規模大,便於管理,能實現建設工程結構設計的各種要求,有利於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應用,特別有利於散裝水泥、混凝土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的推廣應用,這是保證混凝土具有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得必有條件,同時能夠有效的節約資源和能用。
⑵ 混凝土不凝固是什麼原因
有好幾種原因:
有可能使用受潮水泥,或者集料雜質多危害混凝土強度,或者是含糖份水使混凝土兩天仍未凝結 ,或者是氯鹽防凍劑銹蝕鋼筋,或者是斜拉索內水泥漿不凝結現象分析,或者是摻合料攪拌不均致使混凝土強度低。
⑶ 現澆混凝土水泥不凝固是什麼原因
現澆混凝土水泥不凝固可能的原因有:
(1)冬季施工氣溫低,國家標准水泥凝固時間的溫度試驗室溫度是17—25°C,養護箱溫度是20±3°C,初凝時間不早於45分鍾,終凝時間不遲於10小時。
(2)水泥的凝結時間不合格。
(3)混凝土中水泥配比量小。
如果所用水泥強度指標不合格,即便是能按期凝固,混凝土的強度也難達到所需值。
建議對所用水泥與混凝土配比與相關單位聯系反映,進行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