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怎樣洗去衣服上的顏料 2025-02-12 15:16:36
支付寶支付限額多少 2025-02-12 15:16:34
怎樣才可以看到vivo賬號 2025-02-12 15:11:24

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6-03 23:20:49

A. 多動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遺傳因素
多動症疾病與遺傳因素有關,通常是由上一代遺傳下來的。遺傳後,正處於胎兒期的孩子就會出現多動行為,如出現胎動強烈,出生後出現餵食困難、易哭、亂動、很難照顧、睡眠困難等。
2、腦器質性損害
對多動症患者進行治療發現,很多的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腦損害。主要是由於母親在孕產期受到來自外界的影響,如出現疾病感染、中毒、貧血、高血壓、不良嗜好、不良人際關系、服食對胎兒有影響的葯等,這些都會使胎兒出現異常;還有母親在生產時,如出現造成、難產、剖腹產、腦傷等,也會影響胎兒成長;孩子出生後1~2年,如果出現中樞神經感染或腦傷,也會影響孩子正常成長發育,從而造成兒童多動症的出現。
3、神經遞質分泌失衡
大量的實驗表明,兒茶酚胺是用於維持中樞神經系統正常信號傳導的,如果分泌不足的話,將導致神經突觸信號傳導障礙,使腦內興奮與抑制系統處於失衡狀態,出現明顯的注意力缺陷、多動、沖動等多動症症狀。
4、食物因素
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糖代謝障礙。
5、心理因素
與不良的家庭環境及教育方法有關,如家庭成員關系緊張,缺少溫情,或對孩子過分苛求、粗暴或過度溺愛,百依百順,或在學校受到不當的體罰或歧視等。
6、微量元素影響
與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中毒有關,如缺鐵、鋅、鎂和錳,以及鉛中毒都與多動症發病有關。

B. 造成兒童多動症的原因有那些

多動症的病因:

1.遺傳因素,在多動症的病因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均遺傳度為0.76,具有家族聚集性;

2.神經生理學因素,多動症的患兒腦電圖異常率高,主要為慢波活動增加;

3.輕微腦損傷,母親懷孕期間、圍生期及出生後各種原因所致的輕微腦損傷可能是部分患兒發生多動症的原因;

4.神經生化因素,可能與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更新率降低、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有關;

5.神經解剖學因素,多動症的患兒存在胼胝體和尾狀核體積的減少;

6.心理社會因素,不良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方式不當、經濟過於貧困、父母感情破裂等均可增加患多動症的危險;

7.其他因素,可能與鋅、鐵缺乏、血鉛增高有關,另外,食物添加劑也可能增加兒童患多動症的危險性。

C. 引起兒童多動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遺傳以及素質因素。很多患兒的父母小時候也多動;部分父母反映患兒在胎兒期就好動,出生後好哭,入睡困難,進食不好,難以照顧。

2、精神發育受損或成熟延遲。患兒行為較幼稚,動作笨拙,協調性較差。孩子的媽媽在孕期或圍產期時並發症較多。

3、生物化學及代謝因素。多動症患兒中樞單胺類受體更新較慢,維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劑或色素所造成的代謝紊亂與孩子的多動行為有關。

4、金屬元素中毒。鉛中毒是比較流行的理論,但並非同一種情況的孩子都多動。

5、社會、家庭以及心理因素。不良的社會環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以及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多動。

D. 會導致兒童多動症的因素有哪些

兒童多動症的病因有很多今天我們舉一些比較常見的會引起兒童多動症的因素,以便大家防範。 一、兒童多動症的遺傳素質因素 許多研究證實,遺傳同情緒與行為障礙之間有一定的關系。大約40%多動症患兒的父母及其同胞和其他親屬,曾在他們童年時也患過此病。在多動兒童血緣父母、寄養父母以及兒科與其他病兒的比較,發現血緣父母中的某些精神疾病如酒精中毒、病態性格等的發生率比對照組高,多動症兒童的父母童年期有多動歷史者較多,多動症兒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於對照組3倍,情感性精神病也多見。 此外,多動症兒童父親反社會的人格特徵或酒精依賴,母親有癔病者均較多。合並品行障礙的多動兒童的成人親屬的人格障礙、酒癮及癔病比例更高。有關養子的研究也發現,多動症兒童親生父母的反社會人格、酒依賴及癔病明顯高於養父母。單卵孿生兒中多動症的發病率較雙卵孿生兒明顯增高,多動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異父、異母同父)患病率高,而且也高於一般孩子。此外,有學者認為,兒童多動症是由於遺傳基因缺陷所致。 二、兒童多動症的生化功能障礙因素 兒童多動症和注意力不集中.與腦內兒茶酚系統功能不足有關。因為神經細胞突觸間隙神經遞質缺陷影響功能調節,妨礙信息傳遞,削弱自製能力而導致活動過多、注意障礙和學習困難等。腦內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索、多巴胺、羥色胺)濃度降低,可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活動,使孩子動作增多。許多多動症兒童存在上述三種神經遞質的代謝紊亂。 近年來,一些研究結果顯示,去甲腎上腺索、多巴胺、5-羥色胺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多巴胺使行為外向化,導致攻擊與激越行為。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的作用則相反,引起注意集中和行為控制增強。當多巴胺增高,或去甲腎上腺素與5-羥色胺降低時,就會發生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和行為控制能力降低。 三、社會環境因素 近年,許多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由於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過度.使外界環境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當前造成兒童多動症(注意力渙散、多動的)原因之一。不良的家庭環境或教育方式對兒童多動症的發生或發展均會有一定影響。 比如,嬰幼兒時期喪母,又缺乏其他人代替母親給予照顧和感情溫暖,在缺乏關心與溫暖的條件下成長的兒童,有可能出現多動等行為問題;過度的溺愛,對兒童百依百順,就會從小把他培養為十分任性、驕傲,不願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人;對兒童的過分苛求、粗暴則會造成其長期過分的心理緊張、情感壓抑,最後出現行為紊亂。 另外,環境因素對多動症發展與結局的影響也不容置疑。兒童所處的社會環境對其行為影響也極大,一定社會的文化背景、社區環境、社會經濟地位、風俗習慣等都對兒童的行為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影視、報刊、計算機網路等為兒童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接觸社會的通道。許多信息未經任何「過濾」便直接為他們所接受,其影響力甚至超過家庭與學校的教育,許多兒童由好奇、模仿而漸漸染上惡習,逃學、打架、賭博等。這些因素也是多動的原因之一。 四、兒童多動症的氣質因素 每個人的氣質從出生時起便各有不同。氣質是構成一個人個性的重要的生物學因素。某些特殊的氣質也容易導致某些特殊的情緒與行為問題。許多兒童多動症患者在嬰幼兒期就表現為高活動水平、注意渙散、堅持性低的氣質特點。這類患兒在胎兒期的胎動頻繁而強烈;在嬰兒期,活動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兒童。興奮性高,睡眠混亂而缺乏規律,睡眠時間少。 這些兒童多動症患者說話年齡可能延遲,但走路較早,他們與父母相互交往的質量不高,對人缺乏感情,難以遵從指令,順從性差。

E. 多動症是由什麼原因導致的

引起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研究顯示,患多動症的孩子多有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沖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等症狀,並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但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那麼臨床上引起孩子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上海都市醫院專家表示,引起多動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大約40%患兒父母,其同胞和其他親屬在其童年也患此症,單卵孿生兒中多動症狀的發病較雙卵孿生兒有明顯的增高,多動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異父、異母同父)患病高,且高於一般孩子。
2、腦組織器質性受損:大約85%患兒是由於額前葉或尾狀核功能障礙所致,包括:母親孕期疾病例如像高血壓、貧血、感冒等;分娩過程異常例如早產、剖腹產、窒息、顱內出血等;生產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有感染及外傷。
3、環境因素:患兒的誘因還有社會、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會環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鉛中毒是比較流行的理論。
4、神經因素:經大量研究證實,多動症兒童中樞單胺類受體(一種神經介質,起傳遞大腦信息的作用,是與精神活動密切相關的化學物質)更新較慢。美國哈佛大學新一代醫學研究發現,患有多動症兒童的前額葉影像圖比正常兒童暗,也就是由於統管注意力和執行大腦中樞神經指令功能的前額葉抑制系統的缺陷,引起大腦神經受損,才導致兒童多動症。
引起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上海都市醫院專家提醒:多動症危害大,及時治療是關鍵。家長不可給孩子亂用治療方法,應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確診,採用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