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眩暈症是怎麼引起的
1、低血壓症:低血壓眩暈也是非常多見的,特別是年輕人,容易反復發作。姿勢性低血壓眩暈則多見於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時突然眩暈,旋即消失,再做同樣動作時又覺眩暈。
2、高血壓病:高血壓所致的眩暈多數是由於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葯,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發生眩暈。
3、貧血:貧血容易引起腦缺氧而出現眩暈,惡性貧血眩暈尤為明顯,患者可因中樞神經系統缺氧,導致神經系統的器質性變化。因此,患者的運動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動感均可喪失,眩暈加重。
4、運動不足:有些人平時缺乏鍛煉、心肺功能較弱,如果突然劇烈運動,可出現頭暈。運動時間過長,體內營養物質耗損過多,血糖濃度降低,或者劇烈運動時,呼吸加快體內氧氣供應不足也易產生眩暈。
5、腦血栓:輕度的腦血栓可引起眩暈。這是因為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管腔內膜病變出現狹窄後,其遠端部分仍可通過自動調節,使血管阻力減低,並建立側支循環而維持「正常」的血流量,暫時不使腦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現頭暈或眩暈。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等症狀。
6、動脈硬化症:動脈硬化造成腦血栓附著可誘發腦缺血發作。這種腦缺血如果來自頸內動脈,就可出現浮動性眩暈和眼前發黑。
(1)旋暈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擴展閱讀
眩暈患者發作期會出現旋轉、嘔吐,同時還會造成迷路、前庭、耳蝸器官損害,造成耳蝸毛細胞死亡和前庭功能喪失,進而引起耳鳴、耳聾、共濟失調等危害性。如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起"思維下降、頭痛痴呆、腦血栓、腦溢血、半身不遂、中風偏癱,甚至猝死。
『貳』 眩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眩暈即頭暈目眩的總稱。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頭暈是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
眩暈多屬肝的病變,可由風、火、痰、虛等多種原因引起。在歷代文獻中,本病還有「眩運」、「目眩」、「暈眩」、「眩冒」、「眩仆」等不同稱謂。
本病與西醫學中的眩暈含義基本相同。臨床上凡以眩暈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經元炎、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高血壓、低血壓,以及其他腦部疾患眩暈症狀突出者,均可參考本篇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1.主要症狀為目眩、頭暈。患者眼花或眼前發黑,視外界景物旋轉動搖不定,或者自覺頭身動搖;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仆倒。
2.伴有惡心、嘔吐、眼震、耳鳴耳聾、汗出、面色蒼白、懈怠無力、肢體震顫等症狀。
3.慢性起病,逐漸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復發作。可因勞累、緊張、感受風寒等因素而引發。
【預後及轉歸】
眩暈的預後與病情輕重有關。若病情較輕,治療護理得當,則預後多良好;反之,若病久不愈,發作頻繁,發作時間長,病情重篤,則難以獲得根治。尤其是肝陽上亢者,陽愈亢而陰愈虧,陰虧則更不能涵木潛陽;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橫竄經隧,蒙蔽清竅,即成中風危證,預後不良。少數內傷眩暈患者,也可因肝血、腎精耗竭,耳目失其榮養,而發為耳鳴或失明之病證。
【預防與調護】
平時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防止七情內傷;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飲食有節,戒煙限酒;節制房事,切忌縱欲過度。
眩暈發病後,要及時診治,注意休息;症狀嚴重者卧床休息,注意生活調理,飲食清淡;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突然、劇烈的體力活動,避免高空作業。
『叄』 眩暈症是怎麼引起的呢
關於眩暈,可能有很多朋友會有這樣的體會。有的時候可能是久坐站起來突然暈、有些可能是餓得太久了出現的暈、有些可能是血壓低引起了暈。如果只是偶爾暈一下,馬上就好,且不經常發作,一般不會引起大家的重視。但是有一些朋友可能出現了明顯的眩暈,持續的時間長,而且還經常發作,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必要的時候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