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臟疼痛原因
心臟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冠心病,由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導致無氧代謝產物如乳酸等產生增多進而刺激感覺神經末梢引起心臟疼痛;二、急性心包炎,炎性反應刺激心肌、神經末梢引起疼痛;三、肥厚性心肌病,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導致心臟疼痛;四、部分神經官能症患者也會出現心臟疼痛。
『貳』 什麼原因引起心跳慢
心臟跳動過緩慢病因有許多,有些是生理性的,也有些是病理性的,那麼最常見的心跳慢的原因有哪些?下面讓我來詳細告訴大家。
什麼原因引起心跳慢?1、傳導阻滯:人的心臟跳動是由竇房結來指揮的,傳導阻滯是由於心臟房結或心肌的病變,使竇房結發出的命令不能下傳。傳導阻滯分為3度,1度較輕,可無症狀,只有在心電圖檢查時才能發現;2度是有少數命令不能下傳,病人常有心臟停跳感;3度最嚴重,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下傳,心跳每分鍾20--30次,很不規則,病人自覺症狀也很重,隨時都有心跳驟停的可能,應該及時進行搶救治療。
2、迷走神經張力改變: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動過緩常見於正常人,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末梢可釋放一種被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故可使心跳減慢。心跳雖然慢,卻有力、規則,且每分鍾不低於50次,心排血量不減少,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竇房結功能改變:因竇房結本身的病變所引起的心跳過緩在臨床上稱為病竇綜合征,心跳為每分鍾40次左右,心排血量明顯減少,病人會出現目眩、頭昏、耳鳴等一系列症狀,病情嚴重會出現昏迷與抽搐。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病人會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4、高血鉀、尿毒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等。這些因素引起心臟的“電源”或“電路”損壞或功能減退,就出現心跳變慢。
心跳慢的治療方式:
目前有三種 方法 來治療心跳慢:病因治療、葯物治療、植入心臟起搏器。
病因治療很有限,只對病毒、高鉀或葯物及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的心跳慢有效,對心臟本身病變所致心跳慢無效。葯物治療只應用於緊急情況以挽救生命,劑量要求極其嚴格,且可出現嚴重副作用,所以不能長期服用。起搏器治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心臟本身病變所致的心跳慢。起搏器相當於一個人工的電源,使我們的心臟恢復正常的跳動。一般情況下,臨時起搏器只能在短期內使用,一個所謂的“永久”起搏器可以維持6到8年,甚至可達10年之久。
心跳慢可以吃什麼食物來調整?
1.烏骨雞1隻(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凈,放人雞腹肚中當歸頭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月。
2.紅棗15枚去核,粟子150克,凈雞1隻,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燜熟食之。
3.嫩母雞1隻,黃芪30克,新鮮天麻100克(干品15克)。雞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涼水沖洗。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沙鍋中,加蔥、姜適量,鹽、酒、陳皮15克,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4.豬心1個,黃芪20克,當歸12克,黨參30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5.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6.當歸、黃芪、紅棗各50克,雞蛋4隻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叄』 後心疼是什麼原因
後心疼一般考慮心臟和縱隔的疾病,如果根據您的年齡和平時心臟情況(如勞累後疼痛等)可以判斷有無心臟方面的情況。
1
背部神經肌肉過於疲勞
2
可能是心絞痛,因為心絞痛經常是發散狀疼痛,很多人一直以為自己得了肩周炎,其實是心絞痛.
『肆』 心臟後背疼痛是什麼原因
是年輕人嗎?
如果是,年齡在40歲以下,
就不要緊張,
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
所謂心臟神經官能症,
是指可以有類似心絞痛的症狀,
但是其實心臟本身沒有結構和功能的異常。
也就是說,
心臟本身和健康人的心臟沒有任何區別。
多見於青年女性,
男性發病率稍低,
簡單說就是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
可以伴隨失眠多夢,
總之不需要特別治療,
更不要過分緊張。
不需要看醫生的,
放鬆心態即可,
如果是45歲以上,
那麼還是到醫院看看放心些,
逐字敲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伍』 心臟部位疼痛是什麼原因
心悸是自覺心跳快而強,並伴有心前區不適感。屬祖國醫學「驚悸」和「怔仲」的范疇。
分類及常見疾病
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大體可見於以下幾類疾病:
1.心血管疾病常見於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壓等。
2.非心血管疾病常見於貧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積液、氣胸、肺部炎症、肺不張、腹水、腸梗阻、腸脹氣等;還可見於應用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氨茶鹼、阿托品等葯物後出現的心悸。
3.神經因素自主神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最為常見,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驚恐或過度興奮、劇烈運動後均可出現心悸。
在日常診治病人中,常遇到一些患者,主訴胸悶、心慌、胸痛,自認為患了「心臟病」, 憂心忡忡地來院就診。但大多病人經檢查:X攝片、心電圖及超聲心電圖檢查均正常。這並非是器質性心臟病,而是一種以心血管症狀為主的功能性失調的心臟神經官能症(即心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
心臟為何有神經官能症呢?由於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用,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症狀。此外,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循環系統缺乏適當鍛煉,以致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適應,因而產生過度的心血管反應而致本病。
心臟神經官能症是全身神經官能症的一種(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血官系統的表現),其症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症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
本病雖沒有生命之虞,但病情時好時壞,遷延不愈,嚴重者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飽受痛苦。由於本病患者心臟並無器質性病理改變,長期來往往得不到足夠重視,有關研究報道不多。臨床上由於其缺乏有效的診斷手段和治療措施,造成漏診和誤治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當本病有少量早搏或ST-T改變時,如果不再做進一步檢查排除,患者常會被誤作病毒性心肌炎或冠心病等進行治療,結果適得其反。
『陸』 心臟疼痛是什麼原因
心臟疼痛是有很多原因的,通常指的心臟疼痛是指心前區的疼痛,范圍很廣,包括有心臟的疼痛,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有肺部疾病引起的疼痛,如肺炎、胸膜炎、胸腔積液、肺癌、肺結核等。也有心外跟胸外的疾病,如肋間神經痛、心臟神經官能症、帶狀皰疹、肋軟骨炎等疾病,亦可引起心臟區疼痛。
『柒』 心跳慢是什麼原因
一個人如果每分鍾心跳次數少於60次,就是「心跳過慢」,也叫「心動過緩」。正常人或者運動員都可能出現,特別是運動員,因為經常鍛煉使心臟的收縮力量增強,每搏動一次所輸出的血量增加,足夠供應身體各器官的需要,所以心跳每分鍾50-60次就夠了。但是如果心跳每分鍾只有30—40次,則可能屬於不正常,就要查一下原因
第一種是迷走神經功能亢進,在大腦的延髓部位有一個調節心血管活動的神經中樞。這個中樞可以有抑制心跳也可以加速心跳的功能。迷走神經就是由這個中樞發出的神經纖維用來支配心跳等作用的。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它的末梢可以釋放一種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使心跳減慢。由「迷亢」引起的心跳過慢心律多數是整齊的,心跳雖慢但很少低於每分鍾30-40次,正常人包括老年人可以出現。
第二種心跳過慢叫「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簡稱「病竇」。這是一種病態的心臟表現,它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使竇房結不能很好發出沖動或延遲發出沖動,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病竇」患者心跳很慢,有時每分鍾只有30-40次。
第三種是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所致的心跳過慢,就是原來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被阻斷了,這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所以心跳十分緩慢,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時,心跳每分鍾在20次以下時,可因心臟排血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供血而出現頭暈,甚至暈厥和抽搐,這就是阿斯綜合症的嚴重發作。引起嚴重的傳導阻滯的病因多數為心臟本身的器質性病變,如冠心病、心肌病變或某些心臟病的晚期嚴重變化等。
總之,心跳過慢時,主要應從「迷亢」、「病竇」及嚴重傳導阻滯等主要原因去考慮,也可以通過詳細的病史和心電圖檢查,以尋找引起心跳過慢的原因,這樣就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